5、C.小物塊與傳送帶相對位移為1.5 m
D.小物塊與皮帶之間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內(nèi)能為3 J
【答案】BD
【解析】開始階段,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1,解得a1=gsin θ+μgcos θ=8 m/s2,物體加速至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需要的時間為t1== s=0.5 s,通過的位移為x1=a1t=×8×0.52 m=1 m.由于mgsin 37°>μmgcos 37°,可知物體與傳送帶不能保持相對靜止.速度相等后,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2.解得a2=gsin θ+μmgcos θ=4 m/s2,根據(jù)L
6、-x1=vt2+a2t.解得t2=0.5 s.故運動的總時間為t=t1+t2=1 s,故A錯誤;小物塊對皮帶做的總功即是滑動摩擦力對傳送帶所做的功,為W=-μmgcos θ·vt1+μmgcos θ·vt2,而t1=t2=0.5 s,故W=0,故B正確;前0.5 s內(nèi)傳送帶的速度大于小物塊的速度,小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后運動,相對位移Δx1=vt1-x1=1 m,后0.5 s內(nèi)小物塊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小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前運動,相對位移是Δx2=(L-x1)-vt2=0.5 m,物塊相對于傳送帶的位移是Δx=Δx1-Δx2=(1-0.5) m=0.5 m,故C錯誤;小物塊相對于傳送帶的路程
7、為ΔL=Δx1+Δx2=1+0.5=1.5 m,因小物塊和皮帶之間的摩擦而產(chǎn)生的內(nèi)能為Q=fΔL=μmgcos θ·ΔL=3 J,故D正確.
二、計算題
5.(2019年江西臨川一中模擬)某同學(xué)為研究磁懸浮列車的運動,將一個盛著水的玻璃方口杯放在車內(nèi)的水平臺面上,如圖所示.方口杯內(nèi)水面AB邊長8 cm,列車在做直線運動中的某一時刻,他發(fā)現(xiàn)電子信息屏上顯示的車速為72 km/h,杯中的前側(cè)水面下降了0.5 cm,此現(xiàn)象一直穩(wěn)定到車速為288 km/h時,前側(cè)水面才開始回升,則:
(1)在前述穩(wěn)定階段時列車的位移s大小為多少?
(2)若該列車總質(zhì)量為3×104 kg,所受阻力為f=kv
8、2(已知k=2 N·s2/m2,v為速率),試寫出前述穩(wěn)定階段列車電動機牽引力關(guān)于位移s的表達式.(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答案】(1)2 400 m (2)F=5s+38 300(0≤s≤2 400 m)
【解析】(1)對前述穩(wěn)定階段水表面的一滴水進行受力分析得F合=Δmgtan θ
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tan θ==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合=Δma
解得a=1.25 m/s2
此過程列車位移 s==2 400 m.
(2)對列車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f=ma
又因f=kv2=k(v+2as)
得F=5s+38 300(0≤s≤2 400 m).
6.(2
9、019年齊齊哈爾二模)如圖所示,一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且以v1=2 m/s的速度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一小物塊以v2=4 m/s的速度從底端滑上傳送帶,最終又從傳送帶的底端滑出,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傳送帶足夠長,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小物塊沿傳送帶向上滑行的時間t;
(2)小物塊離開傳送帶時的速度大小v.
【答案】(1)1.25 s (2) m/s
【解析】(1)由題可知,小物塊在開始時受到傳送帶的滑動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下,設(shè)其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1,有mgsin θ+μmgcos θ=ma1
解得a1=8 m/s2
其速度
10、減小到v1=2 m/s,所用的時間為
t1==0.25 s
之后,小物塊受到傳送帶的滑動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上,設(shè)其加速度大小為a2,有mgsin θ-μmgcos θ=ma2
解得a2=2 m/s2
小物塊減速到0所用的時間為t2==1 s
故t=t1+t2=1.25 s.
(2)小物塊沿傳送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
x=t1+t2
解得x=1.75 m
又由于物塊沿傳送帶下滑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仍為a2=2 m/s2,有2a2x=v2
解得v= m/s.
7.(2019年河北唐山二模)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鄉(xiāng)村公路等級越來越高,但汽車超速問題也日益凸顯,為
11、此一些特殊路段都設(shè)立了各式減速帶.現(xiàn)有一輛汽車發(fā)現(xiàn)前方有減速帶,開始減速,減至某一速度,開始勻速運動,勻速通過減速帶,然后再加速到原來速度,總位移為80 m.汽車行駛80 m位移的v2-x圖象如圖所示,其中v為汽車的行駛速度,x為汽車行駛的距離.求汽車通過80 m位移的平均速度.
【答案】8 m/s
【解析】設(shè)初速度為v0,減速后速度為v.
則v0=15 m/s, v=5 m/s
由運動學(xué)公式v-v2=2ax
得減速運動a1=-5 m/s2
同理加速運動a2=2.5 m/s2
由運動學(xué)公式v=v0+at
得減速運動t1=2 s
同理加速運動t2=4 s
由運動學(xué)公式x
12、=vt得
勻速運動t3=4 s
則t總=t1+t2+t3=10 s
則全程平均速度 ==8 m/s.
8.(2019年河北保定一模)如圖甲所示,光滑斜面OA與傾斜傳送帶AB在A點相接,且OAB在一條直線上,與水平面夾角α=37°,輕質(zhì)彈賃下端固定在O點,上端可自由伸長到A點.在A點放一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向下緩慢壓縮彈簧到C點,該過程中力F隨壓縮距離x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與傳送帶間動牌擦因數(shù)μ=0.5,傳送帶AB部分長為5 m,順時針轉(zhuǎn)動,速度v=4 m/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求:
(1)物體的質(zhì)量m;
(
13、2)彈簧從A點被壓縮到C點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W;
(3)若在C點撤去力F,物體被彈回并滑上傳送帶,同物體在傳送帶上最遠能到何處?
【答案】(1)5 kg (2)90 J (3)恰好到達傳送帶頂端B點
【解析】(1)由圖象可知mgsin 37°=30 N
解得m=5 kg.
(2)圖乙中圖線與橫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力F所做的功:
W= J- J=90 J.
(3)撤去力F,設(shè)物體返回至A點是速度大小為v0,從A出發(fā)兩次返回A處的過程應(yīng)用動能定理
W=mv
解得v0=6 m/s
由于v0>v,物塊所受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下,設(shè)此階段加速度大小為a1,由牛頓第二定律
mgsin 3
14、7°+μmgcos 37°=ma1
解得 a1=10 m/s2
速度減為v時,設(shè)沿斜面向上發(fā)生的位移大小為x1,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x1=
解得 x1=1 m
此后摩擦力改變方向,由于mgsin 37°>μmgcos 37°,所以物塊所受合外力仍沿傳送帶向下,設(shè)此后過程加速度大小為a2,再由牛頓第二定律
mgsin 37°-μmgcos 37°=ma
設(shè)之后沿斜面向上發(fā)生的最大位移大小為x2,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x2=
解得 x2=4 m
所以物塊能夠在傳送帶上發(fā)生的最大位移
xm=x1+x2=5 m
即恰好到達傳送帶頂端B點.
9.(2019年廣西南寧模擬)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平臺上
15、,有一質(zhì)量為M=2 kg、長為L=3 m的長木板,長木板的左端放有一質(zhì)量為mA=1 kg的物塊A,物塊A通過一繞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與重物B相連,物塊B的質(zhì)量為mB=1 kg,開始時用手托住重物B,使繩剛好拉直,彈力為零,物塊A與滑輪間的輕繩處于水平,物塊A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長木板的右端離平臺的右端足夠遠,重物B離地面的高度足夠高.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釋放物塊B后物塊A運動的加速度大??;
(2)當(dāng)物塊A運動到長木板的中點位置時,輕繩拉物塊A的功率大?。?
【答案】(1)4 m/s2 (2)24 W
【解析】(1)設(shè)釋放B后,A與木板間有發(fā)生相對滑
16、動,繩上拉力大小為T.A做勻加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1,則
mBg-T=mBa1
T-μmAg=mA a1
求得a1=4 m/s2
由于μmAg=2 N
17、著相距d=1 m的兩塊相同長木板A、B,每塊木板長L,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2.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C以v0=8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滑上木板A的左端,C的質(zhì)量為每塊木板質(zhì)量的2倍,C與木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若A、B碰后速度相同但不粘連,碰撞時間極短,且A和B碰撞時C恰好運動到A的最右端,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木板A與木板B相碰前瞬間的速度v1;
(2)木板A的長度L;
(3)A、B最終停下時,兩者間的距離.
【答案】(1)2 m/s (2)5 m (3)1.5 m
【解析】(1)設(shè)A、B的質(zhì)量為m,C、A的相互作用的
18、過程中,對A由牛頓運動定律有
μ2·2mg-μ1(m+2m)g=ma1,解得a1=2 m/s
A發(fā)生位移d后與板B相碰,由運動規(guī)律有d=a1t
解得t1=1 s
碰撞前A的速度為v1=a1t=2 m/s.
(2)C、A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對C由牛頓運動定律可得μ2·2mg=2ma2,解得a2=4 m/s2
C發(fā)生的位移x1=v0t1-a2t=6 m
木板A的長度L=x1-d=5 m.
(3)碰撞前C的速度為v2=v0-a2t1=4 m/s
A、B相碰過程中動量守恒,有mv1=(m+m)v3
解得v3=1 m/s
A、B分離后,A板做減速運動,有μ1mg=ma3
解得a3=
19、2 m/s2
從分離到停下,A發(fā)生的位移為xA==0.25 m
B板以a1=2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直到與C同速,設(shè)此過程經(jīng)歷時間為t2,有
v4=v2-a2t2=v3+a1t2
解得t2=0.5 s,v4=2 m/s
此過程中B板的位移xB1=t2=0.75 m
此后B、C一起以a3=2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直到停下,發(fā)生的位移為xB2==1 m
所以最終停下來時,A、B板間的距離為
Δx=xB1+xB2-xA=1.5 m.
11.(2019年安徽蚌埠二模)如圖所示,一個足夠長的傳送帶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θ=30°,傳送帶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以v=5 m/s的速
20、度向上勻速運動.一質(zhì)量為1 kg的物體以v0=10 m/s的初速度從傳送帶底端向上運動,已知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物體在傳送帶底端時的加速度;
(2)求物體沿傳送帶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
(3)若傳送帶向上勻速運動的速度(v)的大小可以調(diào)節(jié),物體的初速度不變,當(dāng)傳送帶的速度調(diào)節(jié)為多大時,物體從底端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最小?最小值是多大?
【答案】(1)7.5 m/s2 (2)10 m (3)2.5 m/s 12.5 J
【解析】(1)由于v0>v,所以物體開始時受到的摩擦力向下,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mgsin θ+μmg
21、cos θ=ma1
解得a1=7.5 m/s2,方向沿傳送帶向下.
(2)mgsin θ>μgcos θ,所以物體減速到v后不能與傳送帶相對靜止,物體從速度v0減到v的過程中,向上運動的距離 x1==5 m
然后物體繼續(xù)向上減速到零的過程中
mgsin θ-μmgcos θ=ma2
得a2=2.5 m/s2
此過程位移x2==5 m
所以上升的最大距離為x=x1+x2=10 m.
(3)以傳送帶為參考系,物體向上減速運動的兩個過程相對傳送帶的位移大小分別為
Δx1==,Δx1==
物體向上運動產(chǎn)生的熱量為
Q=μmgcos θ(Δx1+Δx2)=(v-2.5)2+12.5
故當(dāng)v=2.5 m/s時,Q有最小值,Qmin=12.5 J.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