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后作業(yè)11 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后作業(yè)11 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后作業(yè)(十一)
一、選擇題
1.1989年,鄧小平會見來訪的蘇共領導人時,充分肯定了蘇聯對中國的幫助,認為“蘇聯幫助我們搞了一個工業(yè)基礎”。這里的“工業(yè)基礎”初步建立于新中國的( )
A.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
C.“大躍進”時期 D.國民經濟調整時期
[解析] “一五”計劃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了初步基礎,故選B。
[答案] B
2.下圖中的歷史信息體現的建設成就是( )
A.新中國國民經濟得到恢復
B.“一五”計劃奠定工業(yè)化初步基礎
C.“大躍進”運動改變經濟落后
D.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企業(yè)活力增強
[解析]
2、 第一批噴氣式飛機和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都是“一五”計劃的成就,故B項正確。
[答案] B
3.“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制度,以戶籍來確定糧食供應的對象與數量。實行這一制度旨在( )
A.緩解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
B.適應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需要
C.滿足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需求
D.促進三大改造順利實施
[解析] 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力量較弱,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制度主要限制糧食供應以滿足工業(yè)化發(fā)展的資金問題,B正確;人口問題不是實行糧食計劃供應的主要目的,A錯誤;“一五”計劃時期抗美援朝已經結束,C錯誤;三大改造屬于生產關系變革,D錯誤。
[答案] B
4.新中國“一五”計劃進行
3、了多項重點工程建設,其中冶金、機械、能源工業(yè)企業(yè)分別是20個、24個、52個,化工企業(yè)7個,輕工和醫(yī)藥企業(yè)3個,國防軍工企業(yè)44個。這表明( )
A.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B.我國實行以重工業(yè)為主導的發(fā)展戰(zhàn)略
C.計劃經濟體制基本形成
D.我國已經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業(yè)布局
[解析] 題干反映了新中國“一五”計劃進行了多項重點工程建設,“能源工業(yè)企業(yè)”“國防軍工企業(yè)”所占比重大,說明以重工業(yè)為主,故選B項。而A、C、D三項所述內容都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答案] B
5.根據下圖的圖文信息,推測圖畫所示的情況最有可能出現在( )
A.國民政府統(tǒng)治后期 B.抗日戰(zhàn)爭相持階
4、段
C.新中國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
[解析]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利用民族工業(yè),限制對無產階級的剝削,來恢復和發(fā)展受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與材料“現在勞資關系好”“協(xié)商會議建立起”“克服困難心一條”相符,故選C。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抗日戰(zhàn)爭相持階段、國民政府統(tǒng)治后期官僚資本擠壓民族工業(yè),民族工業(yè)日益萎縮乃至陷入絕境,與材料“現在勞資關系好”不符,A、B項錯誤;“文化大革命”時期“以階級斗爭為綱”,打倒封資修,與材料“現在勞資關系好”相悖,D項錯誤。
[答案] C
6.1952年我國某一出版社出版了《蘇聯農民的今天就是中國農民的明天》宣傳畫。以蘇聯為榜樣,中國隨
5、后在農業(yè)領域采取的措施是( )
A.廢除封建土地制度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建立人民公社體制
D.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解析] 蘇聯的農業(yè)實行的是農業(yè)集體化,宣傳畫顯然是政治政策的導向,為此我國實行三大改造,其中農業(yè)是實行農業(yè)集體化運動,走合作社的道路,D正確;A是土地改革,此時已完成;B在1978年之后開始實行,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在1958年開始實行,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
[答案] D
7.毛澤東曾在某次會議期間說“客觀形勢已經發(fā)展了,社會已從這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這時階級斗爭已經完結,人民已經用和平的方法來保護生產力,而不是通過階級斗爭來解放生產
6、力的時候”。這次會議最有可能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屆人民政協(xié)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會議
[解析] 中共八大提出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與材料一致,故選C。中共七大主要解決民主革命過渡的問題,與材料無關,A項錯誤;第一屆人民政協(xié)主要議題是籌建新中國,與材料無關,B項錯誤;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與材料無關,D項錯誤。
[答案] C
8.1958年一則新聞稱,某縣一農業(yè)社創(chuàng)造了平均畝(0.067公頃)產36956斤(18478千克)的驚人紀錄。來自各地的參觀者普遍認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這( )
A.顯示出農業(yè)合作化運動激發(fā)農民
7、的生產積極性
B.體現了集體經營對提高生產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學技術進步極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D.是“大躍進”運動,折射出人們改變經濟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解析] 題干中反映的是“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現象,雖是一種諷刺,但客觀上反映了人們迫切改變經濟落后面貌的愿望,故D項正確;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時間是1953~1956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B、C兩項不符合史實,故錯誤。
[答案] D
9.“你是英雄咱好漢,高爐旁邊比比看,你能煉一噸,咱煉一噸半;天上繁星點點,地上紅光閃閃,王母驚呼玉帝打顫,感嘆天上不如人間?!辈牧现蟹从车倪\動( )
A.提高廣大人民生產積極性
8、
B.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C.片面強調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解析] 根據題目中關鍵信息“高爐”“你能煉一噸,咱煉一噸半”可以看出是大煉鋼鐵,大煉鋼鐵(過度注重重工業(yè))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調,故選B。“大躍進”是“左”傾錯誤指導下大辦工業(yè)、大辦農業(yè)的運動,其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A項錯誤;人民公社化運動片面強調公有化的程度,與題意不符,C項錯誤;“大躍進”是一次嚴重挫折,不利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實現,D項錯誤。
[答案] B
10.據統(tǒng)計,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國共進口糧食117億斤。同期,征購糧食減少了158億斤。上述做法
9、旨在( )
A.滿足工業(yè)化發(fā)展需要 B.糾正“大躍進”的弊端
C.促進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D.緩解國內的經濟困難
[解析] 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1961年正是我國農村經濟困難時期,為了解決國內糧食短缺和緩解農民負擔,實行減少糧食征購和大量進口糧食的政策,D項正確。
[答案] D
11.下圖是1956~1964年我國工業(yè)與農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示意圖。根據該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960年工業(yè)出現峰值是因為“一五”計劃的實施
B.自然災害是導致1960年農業(yè)產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優(yōu)先發(fā)展農業(yè)使1961年后農業(yè)產值增加
D.“八字方針”實施使工農業(yè)比例趨
10、于平衡
[解析] 根據圖片信息,50年代末的“左”傾錯誤導致工農比例失調,而60年代初因中央生產關系的調整,工農比例趨向于平衡,故D項正確;“一五”計劃是在50年代,故A項錯誤;1960年農業(yè)產值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策上的“左”傾錯誤,故B項錯誤;C項“優(yōu)先發(fā)展農業(yè)”說法錯誤,應是“優(yōu)先發(fā)展工業(yè)”。
[答案] D
12.1956~1966年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經濟現代化建設的特點有( )
①以工業(yè)化為目標,以犧牲農業(yè)為代價?、谔剿髦星矍斑M,有失誤也有重大成就?、壅业搅诉m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建設道路?、荛_局和中期經濟態(tài)勢較好,后期有問題
A.②③④ B.①②④
11、 C.②④ D.①②
[解析] 1956~1966年中國經濟現代化建設照搬蘇聯經驗,犧牲農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故①正確;探索中曲折前進,有失誤,如“大躍進”等,也有重大成就,如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故②正確;期間中國仍然堅持計劃經濟體制,沒有找到經濟建設的正確道路,故③錯誤;開局和后期經濟態(tài)勢較好,中期有問題,故④錯誤。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13.1975年,我國國民經濟有過短暫的恢復和發(fā)展,其原因是( )
A.粉碎“四人幫”集團
B.主要領導人的“兩個凡是”
C.粉碎“林彪”集團
D.鄧小平的“全面整頓”
[解析] 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實現了經濟的恢
12、復與發(fā)展,故選D。粉碎“四人幫”集團是在1976年,A項錯誤;“兩個凡是”本質是對“左”傾錯誤的堅持,與題干主旨不符,B項錯誤;粉碎“林彪集團”是在1971年,C項錯誤。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
14.每個時代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兒。”——百姓俗語
材料二 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分布圖
材料三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
三年超英,五年趕美。
一天等于20年,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硽v史時期的宣傳口號
材料四 命題的維度: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象表達
歷史的維度: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
13、的夙愿和夢想
本質的維度: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實踐的維度:實現中國夢要堅持和遵循“三個必須”
世界的維度: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曲青山《從五個維度把握中國夢的內涵和意義》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時期哪些人的夢想?與這一夢想相對應的是什么經濟形態(tài)?
(2)根據材料二,概括“一五”計劃中工業(yè)建設的重心集中在哪些部門。這些成就的取得對中國的工業(yè)化有什么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時期中國人的什么夢想?這一夢想的問題在哪里?
(4)根據材料四概括中國夢的內涵。不同時期,不同的中國夢說明了什么?
[解析] (1)第一小問時期與人物,根據材料一“三畝地,一頭牛,老婆
14、孩子熱炕頭兒”進行概括;第二小問經濟形態(tài),根據材料一歸納。(2)第一小問的部門,根據圖示中主要成就來回答;第二小問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3)第一小問時期與夢想,根據材料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等關鍵信息歸納;第二小問問題,結合所學,從夸大主觀能動性和忽視客觀經濟規(guī)律方面歸納。(4)第一小問內涵,根據材料四“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象表達”“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夙愿和夢想”“是人民的夢”“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可以歸納;第二小問說明,從經濟、政治決定思想文化、民眾是主體等角度歸納。
[答案] (1)時期及人物:中國古代和近代農民的夢想。
經濟形態(tài):小農經濟。
15、(2)部門:交通運輸、機械制造(汽車制造、重型機器制造)、鋼鐵生產。(任答其中一點即可)
意義:改變了中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奠定了中國工業(yè)化的基礎。
(3)時期及夢想:“大躍進”時期(或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快速改變中國落后的面貌,實現共產主義的夢想。
問題:片面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客觀經濟規(guī)律。
(4)內涵:民族復興、人民安居樂業(yè)、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說明: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中國夢內涵的不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具有統(tǒng)一性和繼承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5.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既取得了重
16、大成就,也有過失誤。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黨深信,只要鼓足六億多人民的干勁,動員六億多人民力爭上游,我們一定能夠高速度地進行建設,一定能夠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富強的國家之一。——人民日報社論(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 1957~1965年我國工農業(yè)主要產品產量(單位:萬噸)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鋼產量
535
1866
667
1223
糧食產量
3900
2870
3200
3891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1)根據材料一,指出該社論體現的心態(tài)。結
17、合1956~1957年的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計量化的方法是史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觀察材料二中表格數據,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工農業(yè)主要產品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中的“鼓足六億多人民的干勁”“一定能夠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富強的國家之一”等信息和材料語氣可回答心態(tài),遷移所學知識不難解答其主要因素。第(2)問,關鍵是要細致觀察材料中數據的變化,然后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其原因,應注意題目的限制是“主要原因”。
[答案] (1)心態(tài):樂觀自信;急于求成。主要因素: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一五”計劃完成,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缺乏建設經驗。
(2)主要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