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4 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含解析)人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4 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含解析)人民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后限時集訓(二十四) 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
(時間:40分鐘 分值:8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三教堂是指孔子、釋迦、老子共祀于一章的現(xiàn)象。三教堂內釋迦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構成了其基本形態(tài)。隨著三教堂影響的擴大,它開始引起儒家士大夫的關注和不滿。士大夫不滿的原因可能是( )
A.三教合一 B.理學興起
C.威脅統(tǒng)治 D.孔子位置
D [材料反映儒釋道三教合一,而士大夫主要是儒家知識分子,他們對于三教堂的不滿是因為儒家主導地位遭到了道教和佛教的沖擊,更有甚者,三教并祭還把孔子放在邊緣位置,故選擇D項。]
2.在朱
2、熹等人影響下,南宋有相當多的通俗教育讀本,如《勸孝文》《勸學文》《勸農(nóng)文》《諭俗文》等。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 )
A.理學思想世俗化的趨勢 B.儒學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
C.君主專制制度不斷強化 D.讀書重學風尚的形成
A [根據(jù)材料文字“南宋有相當多的通俗教育讀本”“《勸孝文》《勸學文》《勸農(nóng)文》《諭俗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出理學思想世俗化的趨勢,A項表述符合題意。]
3.(2018·湖北八市聯(lián)考)南宋宋慈是公認的“法醫(yī)鑒定學”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錄》記述了人體解剖、勘查現(xiàn)場、鑒定死因、自殺或謀殺、各種解毒方法等十分廣泛的內容。作為朱熹的同鄉(xiāng),宋慈受過理學的系統(tǒng)教育和長
3、期熏陶,如果從宋慈取得的業(yè)績來看( )
A.他具有濃厚的理學唯心主義
B.他洞察“心包萬理,萬理具于一心”
C.他表現(xiàn)出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
D.他忠實踐行“格物致知”
C [材料信息說明宋慈的著作記錄了與其斷案相關的多方面內容,從而說明宋慈擁有豐富的醫(yī)學鑒定知識,從實際出發(fā)取得不凡的業(yè)績,因而具有唯物主義色彩,故選擇C項。]
4.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論述理學時說:“思想成為原則,而原則又成為規(guī)則,而規(guī)則又進入民眾生活,當民眾在這種規(guī)則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識’,任何違背常識的行為都將成為錯誤甚至罪孽。”材料說明宋明理學( )
A.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B
4、.主張先有理后有物
C.實現(xiàn)世俗化、生活化
D.教誨民眾遵循“三綱五常”
C [由題干“而規(guī)則又進入民眾生活,當民眾在這種規(guī)則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識’”可知,宋明理學體現(xiàn)出一種世俗化、生活化的特點,因此C項正確。]
5.在知與行的關系上,朱熹主張知、行分際,“先知而后行”;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認為知而不行,是不知。據(jù)此可知( )
A.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對立
B.陽明心學主張以行代知
C.朱熹重知輕行、知行脫節(jié)
D.陽明心學更注重道德實踐
D [從材料信息看,朱熹主張“先知而后行”,而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更加強調“行”,認為
5、知而不行,是不知,這說明陽明心學更注重道德實踐,故選D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對立,故A項錯誤;B、C兩種表述與材料信息明顯不符,排除。]
6.“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边@段話意在強調( )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心外無物
C [材料“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反映了作者主張?zhí)骄咳f物、認識天理,達到融會
6、貫通、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的境界,反映了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張,故選C項。A、B、D三項均屬于陸王心學的觀點,故排除。]
7.(2019·湖南六校聯(lián)考)在修養(yǎng)理論上,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發(fā)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認識“圣賢之心”,反對用驗觀念強制管轄心靈。王陽明的這一主張( )
A.體現(xiàn)出一定的平等與叛逆萌芽
B.有效提升了普羅大眾的個人修養(yǎng)
C.解放了宋明理學對人們的束縛
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繼承和發(fā)揚
A [根據(jù)材料“以‘本心’認識‘圣賢之心’,反對用驗觀念強制管轄心靈”可以得出其反對心靈的管轄,體現(xiàn)了平等與叛逆思想的萌芽,A項正確;B、C、D三項說法均不正確。]
7、
8.(2018·福建莆田一中聯(lián)考)明朝后期的李贄“離經(jīng)叛道”,自稱異端,向正統(tǒng)思想發(fā)起挑戰(zhàn),文藝復興時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談》中抨擊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質上共同反映了( )
A.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要求
B.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個性解放的要求
C.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腐朽和沒落
D.城市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市民對通俗文化的要求
B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明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反映在思想上就是李贄的離經(jīng)叛道;14世紀,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反映在文藝復興中是抨擊禁欲思想,故B項正確。]
9.明清以來,一些文人學者認識到空疏的理學是于事無補之學,轉而研求
8、農(nóng)政、刑名、河工、漕運、幣制、戰(zhàn)守、輿地等學。下列著作不能體現(xiàn)這一治學風格的是( )
A.《四書集注》 B.《日知錄》
C.《天下郡國利病書》 D.《海國圖志》
A [《四書集注》是儒家理學名著,為朱熹的代表作之一,與材料“研求農(nóng)政、刑名、河工、漕運、幣制、戰(zhàn)守、輿地等學”不符,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日知錄》是顧炎武的代表作,體現(xiàn)了豐富的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了明代各地區(qū)社會政治經(jīng)濟狀況的歷史地理著作,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海國圖志》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和地理最翔實的專著,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10.顧炎武以一種歷史自覺,對傳
9、統(tǒng)的思想觀念所造成的負面國民性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一條可以為全社會所遵循的“行己有恥”的道德底線和一系列基本原則。這里,顧炎武所遵循的“道德底線”或“原則”是指( )
A.忠君愛民,保國有責
B.“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C.仁孝當先,舍生取義
D.以天下為己任,“經(jīng)世致用”
D [根據(jù)題干材料關鍵信息“顧炎武……對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可以為全社會所遵循”等,本題實際上考查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顧炎武思想主張相關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B、C三項明顯不屬于顧炎武的思想主張,排除;進一步可知,D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
11.黃宗羲認為,一個人出來當官,做君主
10、的臣子,是“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俺龆擞诰玻灰蕴煜聻槭?,則君之仆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這表明黃宗羲主張( )
A.君臣關系應完全平等 B.臣子與君主持相同意見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 D.擺脫儒家思想的束縛
A [“為天下,非為君也”“君之師友也”等字眼說明黃宗羲主張君臣之間是一種平等關系,A項符合題意;材料強調君臣平等而非意見相同,B項不符合題意;材料無法體現(xiàn)否定君主專制,排除C項;黃宗羲仍然屬于儒家學者,并未擺脫儒家思想的束縛,排除D項。]
12.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遺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將王夫之視為反清的象征而大加宣傳。與此同時,
11、清政府也將王夫之視為“忠君守禮”的典型。這表明( )
A.傳統(tǒng)思想的根深蒂固
B.歷史評價受現(xiàn)實政治的影響
C.歷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歷史評價無法做到公正客觀
B [革命者視王夫之為“反清”象征進行宣傳,清政府視其為“忠君守禮”的典型,都是從各自立場出發(fā),可見,歷史評價與政治現(xiàn)實有密切關系,故B項正確。A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C項中的多面性不是評價標準,排除;將歷史評價放到人物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即可做到公正客觀,故D項錯誤,排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自漢代起,儒家思想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2、
材料一 為他們的政權合法性尋找某種原則,對于他們是至關重要的?!瓭h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攬始終堅持封建制度的學派來支持中央集權的國家……他們的最大成就是,使這個從未親身經(jīng)歷封建時代的新文人階層相信,孔子的學說能夠應用于新的政治體制……中央集權國家的理念逐漸與這個文人階層和儒家信徒緊密結合起來。這個文人階層原來捍衛(wèi)的是舊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們一直反對任何分裂活動。
——菲茨·杰拉德《中國簡明文化史》
材料二 朱熹編著《四書集注》,用理學思想重新解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使理學透過四書而深入人心。他編《小學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綱五常的道德規(guī)范,他編《論語訓蒙口義》《童蒙須
13、知》,對兒童的衣著、語言、讀書、寫字、飲食都作了道德規(guī)定。
——樊樹志《國史概要》
材料三 贄書皆狂悖乖謬,非圣無法,唯此書抨擊孔子,另立褒貶,凡千古相傳之善惡,無不顛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誅者。其書可毀,其名亦不足以污簡牘,特以贄大言欺世,至今鄉(xiāng)曲陋儒,震其虛名,如置之不論恐貽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庫全書總目·別史類存目》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朝武帝時儒學為支持中央集權提供的理論主張。這些理論主張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哪些積極影響?(10分)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廣理學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朱熹推廣理學的社會條件。(8分)
14、(3)根據(jù)材料三,結合李贄的思想主張說明“其書可毀”的理由。分析統(tǒng)治者“毀書存目”的目的所在。(7分)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注意聯(lián)系董仲舒的思想主張進行概括歸納,第二小問應從政治、思想、教育、民族發(fā)展等方面加以思考。第(2)問第一小問“努力”,依據(jù)材料歸納,第二小問“社會條件”,從印刷術、宋朝社會經(jīng)濟及和平發(fā)展方面思考。第(3)問第一小問,從“唯此書抨擊孔子,另立褒貶”可以看出其對正統(tǒng)思想發(fā)出挑戰(zhàn)。第二小問,要考慮到李贄思想在社會上可能產(chǎn)生的作用,即動搖專制統(tǒng)治,因此統(tǒng)治者“毀書存目”的目的就是鞏固自身統(tǒng)治,但還要讓世人“知道”李贄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贄。
答案:(1)主張:君主
15、受命于天(君權神授)、“大一統(tǒng)”思想。影響: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中國的“大一統(tǒng)”局面得到鞏固;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大體定型;儒學地位上升,漢王朝開始重視思想、文化和教育的發(fā)展,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10分)
(2)努力:重新解釋經(jīng)典,使理學普及化;注重道德規(guī)范教育,推動理學的生活化。條件:印刷術的發(fā)明和運用,宋朝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宋代私學的發(fā)展。(8分)
(3)理由:李贄主張“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對正統(tǒng)思想發(fā)出了大膽挑戰(zhàn);反對盲從孔子;提出“童心說”,反對禮教的虛偽。目的:防止反傳統(tǒng)思想的傳播,加強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7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材料 中華文明傳承的一個基本資源是經(jīng)典文獻:《四書》《五經(jīng)》、歷代史書。歷代士人精英,抒發(fā)政治理想、革新政治綱領,都需要從各自面對的時代命題出發(fā),重新解釋經(jīng)典、重新解釋傳統(tǒng)。
結合材料與所學中國歷史知識,圍繞“歷代士人精英重新解釋經(jīng)典、重新解釋傳統(tǒng)”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12分)
解析:圍繞“歷代士人精英重新解釋經(jīng)典、重新解釋傳統(tǒng)”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屬于開放性試題,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闡釋,例如:宋代理學對儒家道德倫理的重建。南北朝以來,道教和佛教的廣泛傳播,直接
17、沖擊著儒家思想作為核心價值觀念的地位,其統(tǒng)治地位進一步被削弱。宋代朱熹吸收佛、道部分思想,提出“三綱五?!钡膫惱淼赖滤枷?,并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集為《四書》,并對之加以注解,使之成為理學的經(jīng)典,使得儒家重新奪回思想領導權。言之有理、史論結合即可。
答案:示例 宋代理學對儒家道德倫理的重建。(2分)
南北朝以來,道教和佛教的廣泛傳播,直接沖擊著儒家思想作為核心價值觀念的地位,其統(tǒng)治地位進一步被削弱。宋代朱熹吸收佛、道部分思想,提出“三綱五?!钡膫惱淼赖滤枷?,并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集為《四書》,并對之加以注解,使之成為理學的經(jīng)典,使得儒家重新奪回思想領導權。(10分)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