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選考Ⅰ)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考點強化練4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選考Ⅰ)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考點強化練4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考點強化練4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一、選擇題
1.(2018·3浙江名校協(xié)作體選考模擬)徐中約先生在評價中國近代某一團體成立的意義時說道:它是個涵蓋多省份與多階級的組織,因而能夠在沿海、也可以在內地發(fā)動起義……它為全國所有革命與進步力量提供了匯聚點。有鑒于此,它當之無愧地享受到“中國革命之母”的贊譽殊榮。這一團體是( )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中國共產黨 D.中國國民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中國同盟會是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組成的政黨,其勢力涵蓋沿海與內地,故B項正確;興中會是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團體,對內地影響較小,故A項錯誤;中
2、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與材料不符,故C項錯誤;中國國民黨是在中國同盟會的基礎上發(fā)展演變而來,與“中國革命之母”不符,故D項錯誤。
2.在中國近代史中,與下圖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場革命是( )
湖北軍政府舊址
A.辛亥革命 B.國民革命
C.文學革命 D.土地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fā),武昌起義勝利后成立了湖北軍政府,故A項正確;國民革命由國共兩黨發(fā)起,與廣州國民政府有關,故B項錯誤;文學革命屬于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故C項錯誤;土地革命主要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jù)地的土地政策,故D項錯誤。
3.(2018·浙江十校聯(lián)盟高三10月適
3、應性考試)有學者認為“袁世凱明明是獨夫民賊,卻自我標榜為國民、‘公仆’,皇帝的產生,卻采用‘國民投票’的形式。如果把它完全歸結為袁世凱個人的陰謀、權術等等,那是片面的?!边@反映了辛亥革命以來( )
A.民主學說真正把人民武裝起來
B.民主共和思想已有一定的影響
C.近代反專制斗爭走向徹底失敗
D.民主制度已經(jīng)真正在中國扎根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據(jù)材料“袁世凱明明是獨夫民賊,卻自我標榜為國民、‘公仆’,皇帝的產生,卻采用‘國民投票’的形式”可以得出辛亥革命以來民主共和思想已有一定的影響,故B項正確;據(jù)材料“如果把它完全歸結為袁世凱個人的陰謀、權術等等,那是片
4、面的”可以得出辛亥革命以來民主學說并沒有真正把人民武裝起來,故A項錯誤;袁世凱復辟帝制最終失敗,故C項錯誤;民主制度已經(jīng)真正在中國扎根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故D項錯誤。
4.(2018·1浙江金華十校高三上期末)“北京大學發(fā)行雜志多種,轉以提倡過激派偽說。平時教授學生也本此旨。此次罷學風潮,近因雖由政治問題以生,未始不由此種學說有以致之?!边@段摘自民國時期教育部的條陳描述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一二·九運動 B.五四運動
C.抵制日貨運動 D.新文化運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由材料中“北京大學”“罷學風潮”“提倡過激派偽說”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運動時期馬克
5、思主義的傳播,故B項正確;一二·九運動是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shù)千名學生舉行的抗日救國示威游行,與材料中“過激派偽說”“由此種學說有以致之”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學生罷課,并非抵制日貨,故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時學生沒有罷課,故D項錯誤。
5.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綱領,規(guī)定“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這表明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要進行( )
A.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B.舊民主主義革命
C.新民主主義革命 D.社會主義革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據(jù)材料中“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可知是無產階級性質的社會主義革命,故
6、D項正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材料中的“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不符,故A項錯誤;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故B項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與題干不符,故C項錯誤。
6.(2018·2浙江湖州、衢州、麗水高三質檢)1922年1月,中國共產黨派代表出席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指明,中國“當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國從外國的羈軛下解放出來,把督軍推倒……建立一個民主主義共和國。”這一指示( )
A.為探索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指明方向
B.造成國共兩黨合作走向破裂
C.導致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發(fā)生
D.推動中共制定黨的最低綱領
答案
7、:D
解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根據(jù)材料“中國當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國從外國的羈軛下解放出來,把督軍推倒……建立一個民主主義共和國”可知主要任務是反帝和反封建軍閥,結合所學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最低革命綱領,故D項正確;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的開辟是在國民革命失敗后,故A項錯誤;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是在1927年,故B項錯誤;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發(fā)生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與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
7.1927年4月19日,毛澤東在《在土地委員會第一次擴大會議上的發(fā)言》中強調:“要增加生力軍保護革命,非解決土地問題不可。其作用,在解決土地問題后即能夠解決財政問題和兵士問題,兵士能否永久參加革命
8、,亦即在土地問題解決,因農民要保護他們的土地,必勇敢作戰(zhàn)?!币罁?jù)材料可以推知( )
A.當時國共關系尚未完全破裂
B.為此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針
C.中國共產黨已經(jīng)明確了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性
D.當時中國共產黨“左”傾錯誤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國民革命。依據(jù)材料中“要增加生力軍保護革命,”可知當時國共合作未完全破裂,故A項正確;確立土地革命的方針是在1927年的八七會議上,故B項錯誤;毛澤東的主張在此時不能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決策,故C項錯誤;當時主要是右傾錯誤,故D項錯誤。
8.近代,上?!渡陥蟆吩禽d了一則新聞:“東路總司令部電軍事機關稱,瑞金、古城、會
9、昌間有殘匪五萬余人,經(jīng)我東北兩路軍壓迫,有突圍而走贛西、退竄鄂川模樣。但我軍布置周密,不置漏網(wǎng)。”這則新聞可以間接佐證( )
A.挺進大別山,戰(zhàn)略反攻開始
B.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
C.武漢會戰(zhàn)失利,抗日進入相持階段
D.北伐勝利進軍,成功消滅北洋軍閥
答案:B
解析:依據(jù)材料提供的地理位置可知,反映的是江西省,大別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故A項錯誤。依據(jù) “東路總司令部電軍事機關稱,瑞金、古城、會昌間有殘匪五萬余人,經(jīng)我東北兩路軍壓迫,有突圍而走贛西、退竄鄂川模樣。但我軍布置周密,不置漏網(wǎng)”可知,紅軍要離開中央蘇區(qū),進行戰(zhàn)略轉移,故B項正確。武漢會戰(zhàn)是在湖北,
10、故C項錯誤;北伐戰(zhàn)爭進軍的方向是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故D項錯誤。
9.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口號反映了一定階段的革命主題,以下口號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打倒軍閥!打倒國際帝國主義!”?、凇氨鄙峡谷?紅軍勝利萬歲”?、邸靶切侵?可以燎原”?、堋按虻故Y介石,解放全中國”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根據(jù)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國民革命(1924—1927年)時期的口號;②是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情況下,為了號召全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于1934年提出的;③于1930年提出,標志著毛澤東關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
11、奪取全國勝利的理論已基本形成;④1947年底,經(jīng)過一年多的戰(zhàn)略防御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逐漸轉入戰(zhàn)略反攻階段,并取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故A項正確。
10.(2018·1浙江臺州高三上期末)1935年10月,毛澤東寫下著名的詩歌《七律·長征》,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zhàn)勝的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zhàn)斗豪情。詩歌的最后一句寫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歌中的“三軍”是指( )
A.紅一方面軍
B.紅二方面軍
C.紅四方面軍
D.三大主力紅軍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及其意義。材料反映的是紅軍長征中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與陜北紅軍勝利
12、會師,故詩歌中的“三軍”是指紅一方面軍,故A項正確;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是在1936年,與詩歌創(chuàng)作時間不符,故B、C兩項錯誤;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是指1936年會寧會師,故D項錯誤。
11.史載: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間,人民解放軍相繼發(fā)動三大戰(zhàn)役,皆獲全勝,使國民黨軍隊精銳盡失,只能憑長江之險,守上海、南京、武漢一線。“三大戰(zhàn)役”的第一戰(zhàn)是( )
A.渡江戰(zhàn)役 B.平津戰(zhàn)役
C.遼沈戰(zhàn)役 D.淮海戰(zhàn)役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遼沈戰(zhàn)役為三大戰(zhàn)役的首戰(zhàn),解放了東北,故C項正確。
12.2013年6月江西省宜黃縣檔案館整理中發(fā)
13、現(xiàn)了8枚貨幣,其中“貳角”面值硬幣的材質為銀元類,正面中央為面值,上下分別為“■■■■■共和國”(■為模糊不清的字)和“公歷一九三■年”;背面為地球、鐮刀、斧頭、五角星、嘉禾圖案及“每五枚當壹元”。貨幣的發(fā)現(xiàn)是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見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貨幣雖是實物史料,但不是第一手資料
B.推測貨幣是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發(fā)行
C.推測流通時間在1937年國共合作后
D.見證了抗日根據(jù)地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答案:B
解析:據(jù)材料“正面中央為面值,上下分別為‘■■■■■共和國’(■為模糊不清的字)和‘公歷一九三■年’”“背面為地球、鐮刀、斧頭、五角星、嘉禾圖案及‘每五枚當壹元’”和“
14、貨幣的發(fā)現(xiàn)是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見證”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該時期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期,故B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
13.(2018·3浙江臺州選考模擬)國名對于民族國家的身份認同具有強烈的凝聚意義和符號價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吾人所最慚愧者,莫如我國無國名一事。尋常通稱,或曰諸夏,或曰漢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稱,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誣我國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誣我國民,猶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萬無得以,仍用吾人口頭所習慣者,稱之曰‘中國史’。雖嫌驕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國,今世界之通義耳。我同胞茍深察名實,亦未始非喚起精神之一法門也。
15、”
——梁啟超《中國史敘論》(1901年)
材料二 革命黨人于1911年11月11日晚組織了謀略處,做出了下面這樣一些重要決定:“一、以咨議局為軍政府及都督;二、稱中國為中華民國……”“稱中國為中華民國”的含義深遠:其一,它說明在此之前,“中國”已經(jīng)是這個地方的國家和民族的稱號,“中華民國”只是將其具體化。其二,它說明自此后,“中國”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稱正式被賦予了明確的政治含義。中國不再是文化共同體,而是現(xiàn)代政治共同體的指稱了。在這里,“中國”不是“中華民國”的簡稱,中國人通過“中華民國”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現(xiàn)代認同。
——李揚帆《未完成的國家:“中國”國名的
形成與近代民
16、族主義的構建》
(1)閱讀材料一,概括梁啟超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梁啟超提出這一觀點的客觀原因。
(2)閱讀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義。結合所學知識,試從經(jīng)濟、社會習俗角度論述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
參考答案:(1)觀點:以“國名”之說激發(fā)民族精神。(或主張確定“中國”為國名)
原因:西方社會政治學說的傳入;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
(2)意義:使“中國”作為國名確定下來。經(jīng)濟: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迎來短暫春天創(chuàng)造了條件。
社會習俗: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系列移風易俗的法令和措施推動了社會習俗近代化。
解析:本題考查維新變法代表
17、人物、主要主張及其影響;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第(1)問第一小問觀點,依據(jù)材料中“我同胞茍深察名實,亦未始非喚起精神之一法門也”可知梁啟超主張確定中國國名以喚起民族精神;第二小問客觀原因,依據(jù)材料中1901年,結合時代背景,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三個角度進行回答。第(2)問第一小問意義,依據(jù)材料中“中國人通過‘中華民國’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現(xiàn)代認同”可概括為“中國國名確立”;第二小問里程碑,經(jīng)濟方面結合所學知識從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角度回答,社會習俗從移風易俗帶來的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回答。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長征是在懷疑、猜忌、陰謀與恐懼的氣氛中開始的;而長征結束時,大家都有了堅強的
18、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變了,這是分水嶺——毛澤東牢牢地掌握了領導權,并且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宣布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二十幾個人在這里開會,是為了正式確定長征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則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后來很多人都說,這是整個中國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個事件。
——摘編自哈里森、埃文斯·索爾茲伯里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長征是在懷疑、猜忌、陰謀與恐懼的氣氛中開始”的原因。概括長征期間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的主要表現(xiàn)。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作者指出的“分水嶺事件”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
19、它被視為“整個中國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個事件”的原因。
參考答案:(1)原因:“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路線;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致使紅軍損失慘重。
表現(xiàn):發(fā)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召開瓦窯堡會議,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將東北各地抗日武裝組成抗日聯(lián)軍;號召平津學生南下抗日宣傳。
(2)事件:遵義會議。
原因:結束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tǒng)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解析:第(1)問原因可結合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回答;表現(xiàn)可依據(jù)所學內容分析,并且注意長征期間,即1934—1936年的時間限制。第(2)問中“事件”可依據(jù)材料二“毛澤東牢牢地掌握了領導權,并且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宣布獨立于莫斯科的指揮棒”“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和方向的徹底改變”得出;“原因”可結合遵義會議的意義回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