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跟蹤檢測評估6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0年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跟蹤檢測評估6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跟蹤檢測評估6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9·德州高三期末考試]19世紀末,革命黨人基本上以翻印《揚州十日記》《嘉定屠殺日》(清軍入關后在揚州、嘉定屠殺當地反抗的軍民)以及從黃宗羲的《原君》《原臣》等舊籍進行革命宣傳。這說明當時革命黨人( )
A.將救亡圖存與爭取民主相結合
B.重視與改良派爭奪輿論陣地
C.將民生主義訴求置于次要地位
D.利用排滿思想進行革命宣傳
解析:根據材料“清軍入關后在揚州、嘉定屠殺當地反抗的軍民”“黃宗羲的《原君》《原臣》”,革命的宣傳均是針對滿清統(tǒng)治,故A項錯誤;材料僅涉及革命黨人的宣傳,與改良派
2、無關,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19世紀末”,結合所學,此時尚未提出三民主義,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清軍入關后在揚州、嘉定屠殺當地反抗的軍民”,革命黨人將革命與反對滿清政府統(tǒng)治聯系在了一起,故D項正確。
答案:D
2.下表是武昌起義后獨立各省最高軍政長官來源統(tǒng)計表,據此可知辛亥革命( )
新軍將領
革命黨
咨議局議長
巡撫
布政使
提督
督練公所總參議
13人
5人
3人
3人
1人
1人
1人
A.具有廣泛社會基礎 B.具有明顯的妥協性
C.屬于資產階級革命 D.屬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解析:材料中武昌起義后革命黨人在政權中占少數,除此外的立憲派與舊官
3、僚投機革命,不能代表廣泛的社會基礎,故A項錯誤;革命黨人對立憲派與舊官僚妥協,讓他們進入革命政權,反映出辛亥革命具有明顯的妥協性,故B項正確;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材料沒有體現出資產階級的領導地位,不能反映出資產階級革命的特征,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辛亥革命的方式,故D項錯誤。
答案:B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總綱第四條規(guī)定“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tǒng)、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tǒng)治權?!痹谏鲜鏊拇髾嗔嫵芍?,學界認為其中之一是“因人設法”,是專門為限制特殊人物的野心而增設,這一增設指的是( )
A.參議院 B.臨時大總統(tǒng)
C.國務員 D.法院
解析:參議院
4、行使立法權,代議制都有,與材料中“因人設法”不符,故A項錯誤;共和制設立,與材料中“因人設法”不符,故B項錯誤;臨時大總統(tǒng)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tǒng),負其責任”,即實行責任內閣制,與材料中“專門為限制特殊人物的野心而增設”相符,故C項正確;三權分立規(guī)定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與材料中“因人設法”不符。故D項錯誤。
答案:C
4.1912年4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后告誡同盟會會員說:“太平天國即純?yōu)槊褡甯锩臅r代,但只是民族革命后仍不免為專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是成功。”孫中山之所以如此告誡,反映了他( )
A.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惋惜 B.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的無奈
C.對民主
5、革命思想的反思 D.對實現民主政治的擔憂
解析:材料沒有反映出孫中山對太平天國教訓的吸取,故A項錯誤;材料“民族革命后仍不免為專制”是對政治革命不徹底的警惕,與辭職的無奈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民族革命后仍不免為專制”是對政治革命不徹底的警惕,是對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故C項錯誤;民主政治已經確立,材料反映出對鞏固民主政治的擔憂,故D項正確。
答案:D
5.1927年10月,國民黨在紀念辛亥革命宣傳中提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兩層重大的意義,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權革命的確立……開政治革命的新紀元”。這一態(tài)度旨在( )
A.鞏固和擴大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B.突出辛亥革命反
6、帝的內涵
C.有意淡化民生主義的宣傳
D.委婉承認辛亥革命的失敗
解析:根據題目中的時間“1927年10月”,此時國民大革命已經結束,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解體,故A項錯誤;根據題目中“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民權革命的確立……開政治革命的新紀元”得出凸出辛亥革命反帝的內涵,故B項正確;題目中并未牽涉民生主義,以及對民生主義的態(tài)度,故C項錯誤;D項表述與題目中“辛亥革命至少含有兩層重大的意義”不符,故D項錯誤。
答案:B
6.1919年6月,陳獨秀在題為《我們究竟應不應該愛國》的文章里寫道:自從山東問題發(fā)生,愛國的聲浪更陡然高起十萬八千丈,似乎“愛國”這兩字,竟是天經地義的了。有時竟全然不合乎
7、理性,愛國就是害人的別名。由此可知( )
A.陳獨秀反對學生的愛國行為
B.愛國主義成為那一時期的主旋律
C.山東問題激發(fā)愛國主義產生
D.五四運動的浪潮阻礙了社會發(fā)展
解析:材料中陳獨秀強調愛國“有事竟全然不合乎理性”,也就是說他也肯定學生大多數的愛國行為,只是反對不合理的愛國,故A項錯誤;材料中陳獨秀說“自山東……十萬八千丈”,愛國“天經地義”,這直接體現了在當時愛國是社會的主流意識是主旋律,故B項正確;材料中只是強調山東問題后愛國聲浪越來越高,并不是山東問題才激發(fā)愛國主義,由于近代民族危機,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早就產生,故C項錯誤;材料中是反對不合理性的愛國行為,并非否定五四運動
8、的歷史作用,因此不能體現五四運動阻礙了社會發(fā)展,故D項錯誤。
答案:B
7.1919年五四運動前后,在中國政治舞臺上,各種社會思潮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其中有馬克思主義、近代中國自由主義、近代中國保守主義、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近代中國民族主義、近代中國民粹主義、近代中國三民主義、近代中國科學主義、近代中國實用主義、近代中國改良主義。這種現象反映了( )
A.各種政治勢力角逐使中國政局動蕩
B.政黨政治成為社會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會主義成為民主革命的必然選擇
D.中國國民的民族國家意識日益覺醒
解析:材料主要強調的是五四運動前后帶來的思想解放,而不是側重于五四運動產生的原因,故
9、A項錯誤;五四運動時期社會政治生活的主流是反帝反軍閥,實現統(tǒng)一,故B項錯誤;材料中涉及多種思想,并非單獨強調馬克思主義,故C項錯誤;五四運動時期產生的社會思潮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人們急需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這充分體現了人們的民族國家意識的覺醒與加強。故D項正確。
答案:D
8.[2019·四川綿陽模擬]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立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一綱領( )
A.邁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一步
B.是對實現共產主義宏偉目標的科學
10、闡釋
C.直接推動了國共合作的國民大革命
D.為反帝反封建的社會主義革命指明方向
解析: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綱領是符合中國革命實際需要的指導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故A項正確;材料中的民主革命綱領以實現民主共和國為目標,沒有涉及建立共產主義事業(yè),故B項錯誤;直接推動國共合作的國民大革命的是中共三大黨內合作方針,故C項錯誤;社會主義革命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故D項錯誤。
答案:A
9.據中共北方局機關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記載:“(1925年)北方地區(qū)的國民黨,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已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表現出了
11、長足進步?!边@主要得益于( )
A.中國共產黨的妥協讓步
B.中國國民黨的正確領導
C.國共合作的強有力推動
D.國民黨得到民眾的支持
解析:“(1925年)北方地區(qū)的國民黨”時期處于國共合作的時期,不存在中共的妥協,故A項錯誤;根據所學可知,在國民大革命時期,“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已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主要原因是國共合作的成果,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北方地區(qū)的國民黨,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已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表現出了長足進步”可得出其主要源于國共合作的成果,故C項正確;“慢
12、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可以看出國民黨不代表廣大民眾的利益,而民眾的支持主要是由于中共與工農群眾的緊密聯系,故D項錯誤。
答案:C
10.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并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边@表明此時的中國共產黨( )
A.認識到革命領導權的重要性
B.預見到國民黨背叛革命
C.試圖糾正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D.堅持社會主義革命路線
解析:“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并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反映了無產階級要掌握領導地位,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國民黨的問題,故B項錯誤;19
13、25年沒有出現“左”傾錯誤,故C項錯誤;材料與社會主義革命路線無關,故D項錯誤。
答案:A
11.有人在考察武昌時說: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按戶懸掛,布旗不備,以紙代之;政治口號之多,超于國內各香煙公司廣告之上,譬曰:“政權歸于革命的民眾”“擁護革命中心力量”。這一場景出現( )
A.印證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B.得益于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
C.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D.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重要轉折點
解析:材料體現國民大革命時期在武漢宣傳革命的場景,有利于宣傳革命和革命的開展,而不能反映出人們的民主共和觀念,故A項錯誤;北伐不到半年時間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推知,建立武漢國民政府,
14、得益于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故B項正確;五四運動揭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故C項錯誤;此時是國民大革命時期,故D項錯誤。
答案:B
12.國民革命時期,蘇聯給中共發(fā)出指示:“現在革命取得勝利后走向全國政權的黨不是共產黨,而是國民黨。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勝利時,中國無產階級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隸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碧K聯對中共的這一指示( )
A.揭示了農民革命的重要意義
B.提出了中國革命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向
C.維護了國共兩黨的團結合作
D.不利于中共對革命領導權的爭取
解析:材料并沒有涉及農民革命的問題,也沒有提出中國革命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向,故A、B兩項錯誤。材料中蘇聯的指示與國共
15、兩黨的合作關系不大,故C項錯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蘇聯給中共的指示忽略了工農階級革命力量的強大,認為國民革命勝利后中共的地位只能有所改善,但還是很低,不能建立全國性政權。這影響了中共對形勢的判斷,中國共產黨最終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故D項正確。
答案:D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19年五四運動大事記(部分)
時間
大事
5月5日和6日
北京總商會為學生被捕事件開緊急會議,決以實力贊助學生
5月7日
上海舉行國民大會。天津、
16、南京等城市群眾也先后集會聲援北京學生
5月20日
北京、武漢等地商界議決抵制日貨辦法
6月5日
上海工人開始罷工,要求釋放學生,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各地工人紛紛響應
——摘編自彭明《五四運動史》
材料二 1924~1927年國共合作實際上是以“國民革命”為號召的民族革命。這場革命的直接斗爭目標就是所謂“打倒列強,除軍閥”,北伐戰(zhàn)爭即為這場革命最具體的實現手段。北伐戰(zhàn)爭這一軍事統(tǒng)一運動,從一個側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國社會民族主義觀念廣泛發(fā)酵,多數社會大眾對國家統(tǒng)一運動明顯抱以期待和歡迎的態(tài)度。
——摘編自王建朗、黃克武主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
(1)根據材料一,
17、指出五四運動的進程具有哪些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愛國民眾積極參與五四運動的原因。(13分)
(2)根據材料二,“這場革命”的主要任務是什么?(6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推動近代中國走向民族復興的主要因素。(6分)
解析:第(1)問應結合材料一,從五四運動的進程,歸納其特點,并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分析原因。第(2)問“這場革命”指國民革命,結合材料說明國民革命的主要任務。第(3)問應從民族覺醒的角度指出推動近代中國走向民族復興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點:青年學生揭開運動序幕;運動范圍從北京擴展到全國;參與的社會階層迅速擴大。
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近代中國民族危機的加
18、深,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走上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道路。(13分)
(2)主要任務:“打倒列強,除軍閥”。(6分)
(3)實現國家統(tǒng)一;獲得民族獨立。
主要因素: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不斷高漲。(6分)
14.[2019·四川南充適應性考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拉開了中國近代民主黨政的序幕,但歷經十余載而歸于失敗。其失敗的原因,除了當時政治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以及廣大民眾的民主意識低下外,臨時約法本身的缺陷,如制定缺乏代表性、行政權力劃分與現實政治狀況相背離、權力劃分混亂等,也是其失敗的重要
19、原因。臨時約法的缺陷及其失敗,充分昭示了中國從傳統(tǒng)專制國家向近代民主國家過渡的進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
——摘編自張輝《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存在的缺陷》
根據材料并結合中華民國的相關史實,圍繞“憲政的實踐”自行擬訂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12分)
解析:根據材料“《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拉開了中國近代民主黨政的序幕,但歷經十余載而歸于失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憲法與憲法的實施之間的關系,即憲法的制定要切合實際,否則,憲法不可能得到成功實踐,考生可據此確定論題。對于不能成功實踐的原因,可以根據材料“除了當時政治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以及廣
20、大民眾的民主意識低下外,臨時約法本身的缺陷,如制定缺乏代表性、行政權力劃分與現實政治狀況相背離、權力劃分混亂等,也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等信息并聯系相關史實進行論證。論題要明確,論證時要注意史論結合,要有史實依據。
答案:論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不可能成功實踐的。(2分)闡述:《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憲政史上第一個憲法性質的文件,是在社會動蕩、市場經濟不成熟的條件下產生的,缺乏穩(wěn)定的社會基礎。它雖效仿美法憲政,但由于其設計本身的缺陷,最終在實踐中失敗?!杜R時約法》是為了限制袁世凱專權,具有一定的主觀主義色彩。它的權力架構混亂,將管理權分配于數種機關,違反了國家原理。賦予國會(參議院)權力過于廣泛,總統(tǒng)內閣權限不明,內閣缺乏制衡國會的手段,回避“中央、地方關系”,加劇了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杜R時約法》的缺陷成為袁世凱攻擊和修改的借口,取而代之的是其頒布的追求專制的《中華民國約法》?!杜R時約法》沒有具體規(guī)定人民的權利,僅以立法機關制定憲法,缺乏代表性。所以《臨時約法》是不可能成功實踐的。(10分)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