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下冊 第12課《可愛的動物》教案和反思 人美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美術下冊 第12課《可愛的動物》教案和反思 人美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一年級美術下冊 第12課《可愛的動物》教案和反思 人美版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材料特性,探討巧妙運用多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chuàng)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
2.通過探索用各種材料自由創(chuàng)作“動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fā)現的愉悅,激發(fā)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課前準備:動物圖片資料、教師制作的示范作品若干、彩色紙、固體膠、剪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檢查學生常規(guī)。
二、感悟?暢想
1.表演、猜謎
你知道哪些動物的動作?你能把它模仿出來讓其他
2、小朋友去猜一猜嗎?
2.引導學生回憶并說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形體、顏色、花紋等基本特征和這種動物有什么生活習性?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
3.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么?
·你知道哪種動物的故事呢?
4.賞析藝術家表現動物的美術作品,了解不同美術作品表現方式和美的多樣性。
師:你覺得這些動物漂亮嗎?你喜歡嗎?為什么?
三、思考、探索、創(chuàng)作
1.引導賞析學生制作的動物作品的美感。
2.師生總結制作動物的方法:
a.根據材料來決定要制作的“動物”
b.根據想好的“動物”來選擇材料
3.圍繞重難點有目的地進行討論。
4.提出作業(yè)要求:
小組合作制作一組自
3、己喜歡的動物
四、展示、評價、延伸: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思考:
你學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3.延伸:
你還知道其他關于動物的更多知識嗎?
教學反思:
學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對動物也不例外。對自己喜歡的動物,學生說起來會頭頭是道,模仿起來會活靈活現。因此我在教學中處處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模仿、模聲、創(chuàng)造,盡管有的動物有很多人模仿創(chuàng)造,有的動物只有一兩個人模仿創(chuàng)造,但學生一直處在愉悅中學習,在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更好的發(fā)展了自己創(chuàng)造的潛能。
附送:
2019年(春)一年級美術下冊 第14課《介紹我喜歡
的玩具》教案 人
4、美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玩具的形、色、聲、質等,感知藝術要素。通過交流玩具的來歷、玩的方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2、能發(fā)現、欣賞自制玩具的美。在繪畫、制作、游戲等活動中,結合運
用藝術要素,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體驗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樂趣與成功感。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商量、合作。
教學準備:
1、請學生準備自己喜歡的玩具,并準備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玩具。教師課前要進行簡單的提示,指導學生用什么方式、怎樣介紹(如用謎語、歌唱、動作等),能使自己的玩覺與眾不同,引起他人的興趣。
2、課前讓學生思考自己將要制作那一類的玩具,并根據需要準備一些簡單的材料
5、。如:各色的彩紙、廢棄的瓶蓋、飲料瓶、布片等。教師有意識地收集一些帶有鮮明地域、民族、民間特色的傳統(tǒng)玩具。
教學活動設計: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一起玩玩具、講一個玩具的故事
教學目標:
學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玩具的形、色、聲、質等,感知藝術要素。通過交流玩具的來歷、玩的方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請學生準備自己喜歡的玩具,并準備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玩具。教師課前要進行簡單的提示,指導學生用什么方式、怎樣介紹(如用謎語、歌唱、動作等),能使自己的玩覺與眾不同,引起他人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起觀賞玩具。
課前將學生帶來的玩具
6、排列起來,便于學生有序觀賞。教師要注意 哪些玩具能夠引起學生的興奮。
為玩具分類。
學生以小組形式選擇某一類玩具,通過對其造型、顏色、質地、性能及玩的方式等進行大致分類,如:毛絨玩具、電動玩具、拼裝玩具、手動玩具、自制玩具等。教師針對引起學生熱烈反應的問題,進行藝術要素和相關知識的介紹,如顏色、形狀、聲音特點等。
介紹自己的玩具。
為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聰明才智和熱情,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和交流自己玩具的特點。先分組進行,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介紹自己的玩具,鍛煉表述、交流的能力。
(1)“請你猜一猜我的玩具是什么?”引導學生用聲音描繪、動作模仿、謎語等方式進行。
例如:一個
7、學生抱著一個雪白的絨毛玩具,編了個歌謠,請大家猜他的玩具是什么?!班子职?,兩只耳朵豎起來……”沒等他說完,幾乎所有的學生在喊:“兔——子!”只見這個學生得意地將它的玩具上兩只長長的耳朵拉起來,哇!全體愕然:一只長著長耳朵的白熊。隨即教室內響起了朗朗的笑聲。
(2)教師及時地請學生用拍手重復這個令人開心的歌謠,并寫出它的節(jié)奏譜。幫助學生們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節(jié)奏。
(3)“為什么這是你最喜歡的玩具?”
(4)“你知道嗎?這個玩具很特殊?!?
(5)“我的玩具是這樣玩的!”
(6)“玩具告訴了我一個故事。”
學生介紹玩具的內容十分豐富,介紹玩具的形式與表達方法更是多種多樣。這使
8、學生感到每個玩具都有它的意義,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從而挖掘了學生內心的情感,并使這種情感達到相互影響、彼此觸動的意義。
變換方式玩玩具。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各類玩具種選擇一種,分別用不同的、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它的特點。如:用有特色的聲音、動作、節(jié)奏、圖畫等。目的是讓所有的學生參與活動,并能夠在活動中相互啟發(fā)、補充。這樣會有利于集中學生的集體智慧,自然地運用藝術要素。對玩具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變換方式玩一玩,還有利于學生思維的轉換,更增進了同學一起玩的樂趣。
教學思路拓展:
1.在“變換方式玩玩具”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興趣點,注意對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學生的形象表演、聲音的
9、特色描繪、繪畫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指導。
2.在“為玩具的分類”活動中,可就學生對玩具的了解程度進行課堂內容的拓展。如:鼓勵學生收集與玩具相關的知識、故事、趣聞、音樂、繪畫作品、戲劇等,開展一次“玩具的世界多奇妙”的交流活動,展示學生學到的知識和各種能力。還可針對學生的興趣,如對玩具的創(chuàng)造、設計、發(fā)展等問題,求教育家長、社會認識,讓學生對玩具有更多的了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使教學活動既有藝術表現又有知識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觀賞傳統(tǒng)玩具、做個玩具一起玩
教學目標:
能發(fā)現、欣賞自制玩具的美。在繪畫、制作、游戲等活動中,結合運
用藝術要素,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能
10、力,體驗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樂趣與成功感。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商量、合作。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思考自己將要制作那一類的玩具,并根據需要準備一些簡單的材料。如:各色的彩紙、廢棄的瓶蓋、飲料瓶、布片等。教師有意識地收集一些帶有鮮明地域、民族、民間特色的傳統(tǒng)玩具。
教學過程建議:
1、觀賞傳統(tǒng)玩具。
教師先將課前收集的一些帶有鮮明地域、民族、民
間特色的傳統(tǒng)玩具,如:空竹、不倒翁、泥娃娃、布老虎、撥浪鼓等,展示給學生觀賞,讓學生猜一猜這些玩具的名稱、質地和玩法。教師可將自己了解到的關于這些傳統(tǒng)玩具起源的傳說和制作方法介紹給學生,激發(fā)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玩具的積極性。
2、做個玩具一起玩。
11、
可以美術和手工制作為切入點,教師和學生一起選擇、制作適合一年級學生能力的簡易玩具。如團紙球(集體或分組進行“打紙球仗”游戲);做紙牌(學生設計、制作,然后玩“紙牌”游戲);做棋子(收集廢棄的瓶蓋,制作象棋子、五子棋子等,然后一起“下盤棋”);做拼圖(先畫出圖畫,再進行裁剪,然后“玩拼圖游戲”)。充分發(fā)揮學生愛玩的天性,讓他們一起在勞動中玩,培養(yǎng)其動手、動腦、積極創(chuàng)造的能力。
3、帶著自制玩具一起玩。
分組進行,先討論自制玩具的玩法,再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結合一起玩玩具。最后由教師對各組的玩具和玩法進行點評。學生們通過實踐,選出最有推廣價值的玩具和比較新穎的玩法,全班同學一起來玩。通過豐富多
12、彩的自制玩具活動,使孩子們了解玩具中的人文情結,感受民風、民俗、民族傳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從小學習、珍視民族文化藝術。
教學思路拓展:
組織學生觀看長輩們小時候玩具玩法的錄像或照片,了解、交流玩玩具中的趣聞,從中知道玩具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布置一次學生和長輩們一起玩玩具的活動, 初步感受玩具中的文化和玩具中所包含的人文情結,體會更多的生活樂趣和親情。把活動資料拍成照片存入藝術檔案夾。
反思:學生尋找的材料中有的雖然是圓柱形的,但材質卻太軟,在經過學生的小手又畫、又做的過程后便揉搓的不像樣了,滾起來歪歪扭扭。所以在選材上應提醒學生盡量選用硬一些的材料,如果實在要用較軟的材料,也要在制作時輕一點,盡量不破壞材料原有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