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 第二節(jié)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教案 滬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 第二節(jié)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教案 滬教版(通用)(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節(jié)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第一節(jié)《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提出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基礎上,對物質構成奧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故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一方面鞏固學生已學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的性質,使他們理解物質的可分性,即物質由分子、原子、離子等構成,而分子可再分為原子,原子可再分為質子、中子、電子。另一方面通過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學習,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化學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二、化學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的要求:
1、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3、知道 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同
2、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相互轉化,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4、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
(考試要求均為B)
課時安排:三、課時
分子 原子 一課時:
原子結構、離子 一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 一課時:
1、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⑵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原子和離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相互轉化
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3、 ⑷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像、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2)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探究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唯物主義科學發(fā)展觀的教育。
2、教學重點:
(1)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3)能根據相對原
4、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3、教學難點:
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4、課時安排
總共三課時:
分子 原子 一課時:
原子結構、離子 一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 一課時:
三、教法與教學手段
通過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利用化學史實、多媒體動畫、類比、想象等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微觀模型;通過設置問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本節(jié)課的重要概念,體會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樂趣。
四、學法
通過①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②合作探究
5、—— 獲取新知
③歸納小結——板書定位
④即時訓練——鞏固新知
⑤課后思考——承上啟下
五個層次的學法,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分子和原子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一)
二氧化碳 金 剛 石 氯化鈉
合作探究 獲取新知(二)
不同物質是由不同的微粒構成的,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讓我們先來認識分子、原子這兩種微粒。
水分子 氧分子
6、 氫分子
H
H
O
O
O
H
H
分解
重新組合
分 子
分解
原 子
重新組合
新分子
歸納小結 板書定位(三)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沒有改變,化學性質沒有改變。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變成了別的物質的分子(新物質),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板書設計
n 第三章 第2 節(jié)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n 1.分子
7、 (1)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性質:①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②分子處于不斷的運動中。
③分子之間有間隔。
n 2.原子
(1)定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性質:與分子的性質相似,體積、質量??; 運動;有間隔。
n 用分子、原子的觀點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
分 子
原 子
區(qū) 別
化學變化中可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
化學變化中不可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他原子
相 似 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
8、子;
2.質量體積都很小,彼此間有間隔,處于不停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即時訓練 鞏固新知(四)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1)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2)電解水時產生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2(10泰州)下列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
A.金剛石 B.氧氣 C.氯化鈉晶體 D.銅
課后思考 承上啟下(五)
小組交流:學完本課你知道哪些知識?
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啟下: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微粒?
9、
第二課時 原子的構成、離子
①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分子和原子有何本質不同?
【學生】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設疑】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微粒?
1.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
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
2.原子是不是簡單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
3. 若能分,原子能分成什么?
4.原子有沒有質量? 它的質量有多大?
有關未知世界的問題,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課本內容,在此期間老師巡視課堂,了解學生閱讀情況并適時幫助學生解決疑惑問題,以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在這里通過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
10、生的自學能力。
②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閱讀p66:分小組討論。
⑴ 用其他方法能否將原子繼續(xù)分下去?
若能,它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⑵ 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嗎?
相對于原子來說,原子核所占空間有多大?
⑶ 原子核帶電嗎?電子帶電嗎?
整個原子顯電性嗎?為什么?
⑷ 原子核還能再分嗎?
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構成的呢?
這些粒子有區(qū)別嗎?
通過動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③歸納小結——板書定位
原子的構成
原子
11、
原子核
核外電子
質子
中子
(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不帶電)
(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原子的構成
1. 原子一般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但有一種氫原子中只有一個質子和一個核外電子,沒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 。
2.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由于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正電荷總數等于
負電荷總數,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3. 不同種類的原子,核內質子數不同,核外
電子數也不同,中子數可能相同。
【拓展視野】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8
1
2
+11
Na
2
+17
12、
8
Cl
7
【簡介】原子結構示意圖
說明:
??? 1、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小圓圈內的數字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弧線表示各電子層,弧線上數字是該電子層所容納的電子數。
2、最外層八電子穩(wěn)定結構
④即時訓練——鞏固新知
1、有一種元素的核電荷數為49,中子數為66,則
這種元素的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分別為( )
A 49 66 B 66 49
C 66 66 D 49 49
2、(10泰州)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原子呈電中性????????????????B
13、.原子是實心球體
C.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D.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歷史
1803年
湯姆原子模型
1911年
玻爾原子模型
1913年
1904年
盧瑟福原子模型
道爾頓原子模型
電子云模型
1927-1935年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
通過這些資料,可以讓學生了解原子結構的演變歷史;通過修正各種觀點使剛學過的知識得以應用和升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還可以通過各位科學家的成就,了解科學的發(fā)展是在不斷修正和補充中進行的,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步的,所以才有更大的成就,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第二部
14、分教學 離子
當鈉原子和氯原子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它們是如何得失電子的?氯化鈉又是怎樣形成的?
8
1
2
+11
Na
2
+17
8
Cl
7
失去1個電子
得到1個電子
8
2
+11
+17
8
2
8
8
2
+11
Na
+17
8
2
Cl
1
7
e
思考:
鈉原子和氯原子得失電子后帶電荷嗎?
鈉離子
氯離子
定義: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帶 電荷
帶 電荷
我們發(fā)現:
鈉離子帶正電荷;帶正電荷的原子叫陽離子;
氯離子帶負電荷。帶負電荷的原
15、子叫陰離子。
離子和原子的關系
微粒種類
原 子
離 子
陽離子
陰離子
區(qū)
別
結 構
質子數 --- 核外
電子數
質子數 --- 核外
電子數
質子數 --- 核外
電子數
電 性
?
?
?
表示方法
元素符號表示
如:
離子符號表示如:
離子符號表示如:
聯
系
相互轉化關系
( ) (
16、 )
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
( ) ( )
金剛石、
汞等
氧氣、
氫氣、
水等
氯化鈉
等
分子子子
離子
結合
聚集
結合
原
子
結合
分解
得到或 失去電子
1、我會填
原
子
失去電子
得到電子
帶____電荷
帶____電荷
成為
成為
____離子
____離子
(1)
17、
(2)當陽離子和陰離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 時, 整個化合物就______電性。
(3)、(10四川達州 )
鈣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鈣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 它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或“失”)電子。
第三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
①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知原子的質量很小
原 子 的 實 際 質 量
一 個 碳 原 子 的 質 量:1.993×10-2 6 kg
1個鋁原子:4.482×10-2 6 kg
1個氟原子:3.156×10-2 6 kg
1個鈉原子:3.81
18、9×10-2 6 kg
(引入)用這樣小的數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種好寫、好記、好用的方法來表示原子質量呢?
②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討論】誰能想出一種化繁為簡的辦法,用這種方法表示的原子質量好寫、好記、好用呢?
【閱讀】課本p68紅體字及下面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模型圖示。
③歸納小結——板書定位
相對原子質量
1、定義:
以碳-12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2、定義式
某原子質量
1.66×10—27Kg(碳原子質量的1/12)
==
某原子的
19、相對原子質量
是一個比值,單位為一。
信息:質子的相對質量為:1.0076 ≈1
中子的相對質量為:1 .0089≈1
電子的相對質量為:1/1836(可忽略不計)
(討論歸納)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中子數
④即時訓練——鞏固新知
例1、下表是幾種原子的構成。通過下表,可總結“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你還有哪些發(fā)現:
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
氫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20、
16
鈉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
⑴ ;
⑵ ;
例2 、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56克 B、56 C 、9.288×10-26 Kg D、1/56
例3、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是( )
A、質子 B、質子 電子
21、 C、質子 中子 電子 D、質子 中子
例4、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7,核電荷數為13,則鋁原子由( )個質子和( )個中子構成一個原子核,核外有( )個電子作高速運動而構成.
相對分子質量
【提問】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如何求?
NaCl的相對分子質量=23+23.5=58.5
1、水(H2O)的相對分子質量
2.二氧化碳(CO2)的相對分子質量
3.計算氫氧化鈣[Ca(OH)2]的相對分子質量
學生通過計算掌握規(guī)律,應特別注意不要忘記乘上原子的個數……
【總結】相對分子質量是構成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
【課堂練習】課本71頁第5題
【作業(yè)】
1、看書鞏固66頁到68頁
2、自己計算6個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⑤課后思考——承上啟下
小組交流:學完本課后你對原子及分子有哪些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