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永安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幼時記趣導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泰州市永安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幼時記趣導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幼時記趣導學案
姓名 班級
學習目標:
1、借助注釋、詞典,初步讀懂課文并能正確朗讀。?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體現的童心。???
3、認識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的關系。??
第一課時
預習自學:
1.知識儲備
收集作者及《浮生六記》的相關資料
⑴ 沈復:
⑵《浮生六記》:
2.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根據注音寫漢字并抄寫(正確,美觀)
見mi?o( )小微物 鶴lì( )云端
凹者為hè( ) bá( )山倒樹
童稚(
2、 ) 土礫( )
項為之強( ) 怡然自得( )
龐然大物( )
3.朗讀文言文,要做到停頓正確,不讀破句。試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能張目對日
(2)故時有物外之趣
(3)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4)作青云白鶴觀
4.寫出本文的三個成語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學習研討:
(一)檢測預習
對照預習導學一一檢
訂正欄: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1.學生散讀(要求:正確朗讀課文,做到停頓正確,不讀破句子,注意語調、語氣)
2.學生朗讀
3.老師范讀(糾正字音和朗
3、讀節(jié)奏、重音、語調。)
4.學生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結合翻譯文言文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對照文中注解翻譯全文。
(四)反饋交流:在交流討論重點詞句的基礎上翻譯,師生評價,指正補充
(五)三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一共記了幼時哪些趣事?
三、當堂訓練
1.結合語境解釋加點的字(適當補充并提煉總結重點虛詞用法)
張目對日 明察秋毫
故時有物外之趣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于素帳中 作青云白鶴觀
于土墻凹凸處 常蹲其身
以從草為林
4、 觀之正濃
拔山倒樹而來 蓋一癩蛤蟆也
為所吞 方出神
鞭數十,驅之別院
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群鶴舞空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6)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數而來,蓋一癩蛤蟆也
3.補全下列句子省略的詞語
(1)群 鶴 舞 空
(2)使 與 臺 齊
(3)驅 之 別 院
訂正欄:
四、鞏固延伸:
1.第一段中統(tǒng)領全文的一個詞語是 。
2.
5、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3.“我”能得到許多閑情之趣的原因是 ? ?。
4、沒有想象就沒有神游的感受,請用原文寫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說說“項為之強”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中具體表達“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鶴”在我國古代有著豐富的文化內容,請你寫出兩個帶有“鶴”字的成語或詩句。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訂正欄:
第二課時
復習導學:
1.解釋加點字的含義:??
明察秋毫?(???????)??私擬作群鶴舞空(????????)
徐噴以煙??(??????????)??又留蚊于素帳中??( )
2、翻譯句子:???
心之所向???
譯:???
則或千或
譯
訂正欄:
教學過程:
一、
7、情境導入
昨天我們通過仔細的閱讀課文,基本上讀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學習,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樣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來。
二、學習研討: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幾件有趣的事情????
明確:(觀蚊成鶴:群鶴舞空、鶴唳云端;???
神游山林;?????????鞭打蛤?。??
4、小組合作學習:???
(1)討論產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內交流。???
(找出文中能體現觀察仔細的語句)。??
(2)文中所敘“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童心、童趣?
(3)根據課文,你能說說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樣的嗎??????
5、齊讀課文,注意體會文中的
8、童趣。??
6、說一說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三、小結課文:
訂正欄:
鞏固延伸:
一、課內閱讀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給語段中下列加點字注音。
礫( ) 壑( ) 怡( ) 龐(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使與臺齊: 觀之正濃: 蓋一癩蛤?。?
9、 鞭數十:
3、將語段中出自想象的語句用橫線劃出。
4、作者用“定”、“細”二字分別修飾“目”、“視”,強調了 。
5、第2段中的一個成語是____________,在這里的意思是 ,現多用來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顛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破裂云。(選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1、“似有物制之”一句中的“物”就是__________,“之”指代_________。
2、找出文中有“看”這一意思的詞: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橫線劃出直接描寫螳螂的句子并嘗試翻譯。
4、概括故事內容,把它作為本文的標題:《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獲:
訂正欄:
備注:教師初批用紅筆,復批用黑水筆。學生訂正用紅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