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 月刊專版 專題2 相互作用 共點力的平衡專家預測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高考物理 月刊專版 專題2 相互作用 共點力的平衡專家預測3(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相互作用 共點力的平衡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共5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如圖1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
靜止.若A與B的接觸面是水平的,且F≠0.
則關于B的受力個數(shù)可能為 ( )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圖1
解析:對于B物體,一定受到的力有重力、斜面支持力、A的壓力和A對B的摩擦力,若以整體為研究對象,當F較大或較小時,斜面對B有摩擦力,當F大小適當時,斜面對B
2、摩擦力為零,故B可能受4個力,也可能受5個力.
答案:BC
2.如圖2所示,質量均為m的物體A、B
通過一勁度系數(shù)k的彈簧相連,開始時
B放在地面上,A、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
現(xiàn)通過細繩將A向上拉起,當B剛要離
開地面時,A上升距離為L,假設彈簧一 圖2
直在彈性限度內(nèi),則 ( )
A.L= B.L<
C.L= D.L>
解析:拉A之前,A靜止時,mg=kx1,彈簧的壓縮量為x1,當B剛
3、要離開地面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2,mg=kx2,所以A上升的距離為L=x1+x2=,故A正確.
答案:A
3. 如圖3所示,一條細繩跨過定滑輪連接物體
A、B,A懸掛起來,B穿在一根豎直桿上,
兩物體均保持靜止,不計繩與滑輪、B與豎
直桿間的摩擦,已知繩與豎直桿間的夾角θ,
則物體A、B的質量之比mA∶mB等于 ( ) 圖3
A.cosθ∶1 B.1∶cosθ
C.tanθ∶1 D.1∶sinθ
解析:對A、B受力分析可知mAgcosθ=mBg,則有mA∶mB=1∶cosθ,B項正確.
答案:B
4.
4、 如圖4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P在質量為
M的長木板ab上滑行,長木板放在水平地
面上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長木板ab與地 圖4
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木塊P與長木板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則長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A.μ1Mg B.μ1(m+M)g
C.μ2mg D.μ1Mg+μ2mg
解析:若長木板ab未動即地面對長木板ab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由于P在長木板ab上滑動,即P對長木板ab的摩擦力大小為μ2mg.由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ab的靜摩擦力大小為μ2mg.即只有C正確.
答案:C
A.將滑塊
5、由靜止釋放,如果μ>tanθ,滑塊將下滑
B.給滑塊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塊將減速下滑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塊向上勻速滑動,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應是2mgsinθ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塊向下勻速滑動,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應是mgsinθ
解析:對放在斜面上的滑塊進行受力分析,當mgsinθ=μmgcosθ,即μ=tanθ時,滑塊受力平衡,若先前靜止,則滑塊靜止;若有向下的初速度,則做勻速運動.A中,μ>tanθ,滑塊靜止在斜面上不會下滑;B中,滑塊要加速下滑;C中,拉力沿斜面向上,滑動摩擦力向下,則拉力的大小為2mgsinθ;D中,滑塊沿斜
6、面向下勻速滑動,不需要外力作用.
答案:C
6.一輕桿BO,其O端用光滑鉸鏈鉸于固定
豎直桿AO上,B端掛一重物,且系一細
繩,細繩跨過桿頂A處的光滑小滑輪,用
力F拉住,如圖6所示.現(xiàn)將細繩緩慢往
左拉,使桿BO與桿AO間的夾角θ逐漸減 圖6
小,則在此過程中,拉力F及桿BO所受壓力FN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 )
A.FN先減小,后增大
B.FN始終不變
C.F先減小,后增大
D.F逐漸減小
解析:取BO桿的B端為研究對象,受到繩子
拉力(大小為F)、BO桿的支持力FN
和懸掛重物的繩子的拉力(大小為G)的作用,
將FN與G合成
7、,其合力與F等值反
向,如圖所示,得到一個力三角形(如圖中畫斜線
部分),此力三角形與幾何三角形OBA
相似,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來解.
如圖所示,力三角形與幾何三角形OBA相似,設AO高為H,BO長為L,繩長AB為l,則由對應邊成比例可得:
,式中G、H、L均不變,l逐漸變小,所以可知FN不變,F(xiàn)逐漸變?。?
答案:BD
7.A、B、C三個物體通過細線和光滑的滑輪相連,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7
所示,C是一箱砂子,砂子和箱的重力都等于
G,動滑輪的質量不計,打開箱子下端開口,
使砂子均勻流出,經(jīng)過時間t0流完,則如圖8
所示的哪個圖線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桌面對物體
8、 圖7
B的摩擦力Ff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 )
圖8
解析:選擇A、B整體作為研究對象,由于這個整體開始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后來應該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整體共受到5個力的作用,即:重力G=GA+GB、支持力FN、靜摩擦力Ff、兩根繩子的拉力F1和F2.其中F1=F2=.根據(jù)平衡條件得:Ff=F1+F2=GC.所以當砂子均勻流出時,B選項正確.
答案:B
8.如圖9所示,一固定斜面
上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物塊A和B緊挨著勻
速下滑,A與B的接觸面光滑.已知A與
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B與斜面之
9、間動 圖9
摩擦因數(shù)的2倍,斜面傾角為α,B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 ( )
A.tanα B.cotα
C.tanα D.cotα
解析:A、B兩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均為mgcosα,所受滑動摩擦力分別為:FfA=μAmgcosα,F(xiàn)fB=μBmgcosα,對整體受力分析結合平衡條件可得:2mgsinα=μAmgcosα+μBmgcosα,且μA=2μB,解之得μB=tanα,A項正確.
答案:A
9.長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置
一個鐵塊,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將放置鐵塊的
10、
一端由水平位置緩慢地向上抬起,木板另一端相
對水平面的位置保持不變,如圖10所示.鐵塊受
到的摩擦力Ff隨木板傾角α變化的圖線在圖11中 圖10
正確的是(設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 ( )
圖11
解析:本題應分三種情況進行分析:
(1)當0°≤α<arctanμ(μ為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時,鐵塊相對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鐵塊受靜摩擦力作用,其大小與重力沿木板(斜面)方向分力大小相等,即Ff=mgsinα,α=0°時,F(xiàn)f=0;Ff隨α的增大按正弦規(guī)律增大.
(2)當α=arctanμ時處于臨界狀態(tài),
11、此時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由題設條件可知其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
(3)當arctanμ<α≤90°時,鐵塊相對木板向下滑動,鐵塊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可知Ff=μFN=μmgcosα,F(xiàn)f隨α的增大按余弦規(guī)律減小.
答案:C
10.如圖12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
體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過細繩跨
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相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
與斜面平行,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為零
C.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與B、C的總重力大小相等
D.若將細繩剪斷,B物體依然靜止在斜面上,水平面對C的摩擦
12、力為零
解析:若繩對B的拉力恰好與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相等,則B與C間的摩擦力為零,A項錯誤;利用整體法判斷,C一定受到水平面向左的摩擦力,B項錯誤;同理在豎直方向利用整體法判斷,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小于B、C的總重力,C項錯誤;利用整體法判斷BC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D項正確.
答案:D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共10分)
11.(5分)為了探究彈簧彈力F
和彈簧伸長量x的關系,某同學選了A、B兩
根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
繪出如圖13所示的圖象,從圖象上看,該同
學沒能完全按實驗要求做,使圖象上端成為
曲線,圖象上端成為曲線的原因是___
13、___________. 圖13
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_______.若要制作一個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彈簧________(填A或B).
解析:在彈簧的彈性限度以內(nèi),彈力與形變量是成正比的,圖象上端出現(xiàn)彎曲是因為拉力過大,超過了彈簧的彈性限度.由胡克定律得x=,則圖線斜率的倒數(shù)等于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100 N/m.精確度高意味著相同拉力下形變量大,相同刻度線下最小分度值小,故應選用勁度系數(shù)小的彈簧A.
答案:拉力過大,超過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100 N/m A
12.(5分)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
形定則”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
水平木板上,另一
14、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
端都有繩套(如圖14).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測力
計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 圖14
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
(1)某同學在做該實驗時認為:
A.拉橡皮條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較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條彈性要好,拉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時,拉力要適當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2)若兩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均為4 N,且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則________(選填“能
15、”或“不能”)用一個量程為5 N的彈簧測力計測量出它們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而合力小,作圖時相對誤差太大,正確的選項為A、B、C.
(2)若兩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均為4 N,且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則其合力為4 N>5 N,故不能用一個量程為5 N的彈簧測力計測量出它們的合力.
答案:(1)A、B、C (2)不能 量程太小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40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要注明單位)
13.(8分) 如圖15所示,輕桿BC的C點用
光滑鉸鏈
16、與墻壁固定,桿的B點通過水
平細繩AB使桿與豎直墻壁保持30°的夾角.
若在B點懸掛一個定滑輪(不計重力),某
人用它勻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質量 圖15
m=30 kg,人的質量M=50kg,g取10 m/s2.試求:
(1)此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的大??;
(2)輕桿BC和繩AB所受力的大?。?
解析:(1)因勻速提起重物,則FT=mg.且繩對人的拉力為mg,所以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為:FN=Mg-mg=(50-30)×10 N=200 N,方向豎直向上.
(2)定滑輪對B點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2mg,桿對B點的彈力方向沿桿的方向,由共點力平衡條件得
17、:
FAB=2mgtan30° =2×30×10× N=200 N
FBC== N=400 N.
答案:(1)200 N (2)400 N 200 N
14.(10分) 如圖16所示,光滑小圓環(huán)A吊著一個
重為G1的砝碼套在另一個豎直放置的大圓環(huán)上,
今有一細繩拴在小圓環(huán)A上,另一端跨過固定在
大圓環(huán)最高點B處的一個小滑輪后吊著一個重為
G2的砝碼,如果不計小環(huán)、滑輪、繩子的重量大小. 圖16
繩子又不可伸長,求平衡時弦AB所對的圓心角θ.
解析:以小圓環(huán)A為研究對象,它受到的力有:
豎直繩對它的拉力F1=G1,其方向豎直向下;
AB繩對它的拉力F2=
18、G2,其方向沿AB方向;
大圓環(huán)對它的彈力FN,其方向沿半徑指向圓外,
在F1、F2、FN三力的共同作用下,小圓環(huán)處于平衡狀態(tài).
將小圓環(huán)A所受的三個力利用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組成三角形,如圖所示.
由幾何關系得△OAB與△FNAF2′相似,得
所以FN=F1,sin=,
將F1=G1、F2=G2代入
解得θ=2arcsin.
答案:2arcsin
15.(10分)雨滴接近地面的過程可以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雨滴的速度稱為收尾速度.某同學在一本資料上看到,雨滴的收尾速度v與雨滴的半徑r成正比,由此該同學對雨滴運動中所受的阻力F作了如下幾種假設:
(1)阻力只與雨滴的半徑
19、成正比,即F=kr(k為常數(shù)).
(2)阻力只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k為常數(shù)).
(3)阻力與速度的平方和半徑的乘積成正比,即F=krv2(k為常數(shù)).
你認為哪種假設能夠解釋雨滴收尾速度與半徑成正比這一關系?請寫出推導過程.
解析:雨滴達到收尾速度狀態(tài)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F.由平衡條件得
F=G=mg=πr3ρg.①
r、ρ分別為雨滴的半徑、密度
由題意知v=k1r②
k1為常數(shù)
由①②得F=rv2=krv2③
式中k=
由推導知,阻力與速度的平方和半徑的乘積成正比.
即F=krv2假設才能解釋v∝r.
答案:見解析
16. (12
20、分)如圖17所示,光滑勻質圓球的直徑
d=40 cm,質量為M=20 kg,懸線長L=30
cm,正方形物塊A的厚度b=10 cm,質量為
m=2 kg,物塊A與墻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
現(xiàn)將物塊A輕放于球和墻之間后放手,取g=10 m/s2,求: 圖17
(1)墻對A的摩擦力為多大?
(2)施加一個與墻面平行的外力于物體A上,使物體A在未脫離圓球前貼著墻沿水平方向做加速度a=5 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這個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解析:(1)球與物體A的受力圖分別如圖所示
對球有:tanθ=
FN=Mgtanθ=150 N
對物體A有:Ff=μFN球=μFN=30 N>mg
所以A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靜摩擦力Ff=mg=20 N.
(2)A沿水平方向運動,面對著墻看,作出A物體在豎直
平面內(nèi)的受力圖如圖所示,有:Fsinα=mg
Fcosα-μFN=ma
解出:F=20N,α=arctan.
答案:(1)20 N
(2)20N,與水平方向成arctan 角斜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