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0 宇宙生命之謎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0 宇宙生命之謎教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10 宇宙生命之謎
【教學目標】
1.會寫“謎、尚”等14個字,會寫“發(fā)達、理論”等22個詞語。
2.能根據閱讀目的,選擇運用恰當的閱讀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閱讀目的,選擇運用恰當的閱讀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狀元成才路”多媒體課件;學習單。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謎、尚”等14個字,會寫“發(fā)達、理論”等22個詞語。
2.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嘗試有目的地閱讀。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回顧溫習,
2、導入新課
1.回顧策略。作家楊絳先生說:“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上節(jié)課,我們到《竹節(jié)人》里串了門兒,關于“有目的地閱讀”,你有哪些收獲呢?(板書:有目的地閱讀)
2.揭示課文題目。讓我們帶著上節(jié)課的收獲,一起到《宇宙生命之謎》里去串門兒,繼續(xù)學習“有目的地閱讀”,一起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由單元篇章頁楊絳先生說的話,自然導入策略單元第二篇精讀課文的學習。策略的習得是一個經歷反復實踐的過程,剛上課時,對課文《竹節(jié)人》中習得的策略進行簡單回顧,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板塊二 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朗讀課文。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這篇文章圍繞“
3、宇宙生命之謎”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課件出示:
發(fā)達 理論 類似 猜測 起源 適當 氧氣 提供
能源 晝夜 神秘 觀測 拍攝 斑點 枯萎 干燥
沙漠 磁場 抵御 因素 考察 培養(yǎng)
(1)讀準字音。
(2)理解詞義:學生分組交流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討論。
3.指導書寫“謎”“傾”“御”“斑”等幾個字。
課件出示:
謎 傾 御 斑
(1)觀察:看一看這四個字,你有什么發(fā)現,說一說寫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師指導。
4、
①結構:“謎”“傾”“御”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右邊的部件本身就是一個合體字,要注意留出足夠的位置。
②筆畫:“御”右邊的“卸”,左邊最后一筆是提,提的左邊注意要出頭?!鞍摺笔亲笾杏医Y構的字,注意中間的“文”最后一筆要變成點。
(3)學生練寫。
4.梳理內容。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找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也可以嘗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5.學生默讀、勾畫、概括。
6.全班交流。
第1自然段: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個吸引人的問題。
第2自然段:可以猜測,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
第3自然段:天體上有生命存在必備四個
5、條件。
第4自然段: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5自然段:火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
第6自然段:探測器對火星的觀測推翻了人們的猜測。
第7自然段:火星上生命難以存在。
第8自然段:在探測器著陸的地區(qū),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
第9自然段:隕石上的有機分子說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第10自然段: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類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謎。
【設計意圖】運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進而綜合整理,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為后面有目的地閱讀奠定基礎。
板塊三 明確目的,自主學習
1.明確目的。這篇課文前面也有段導語,看看這位同學讀《宇宙生命之謎》的目的是什么。
6、
課件出示: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問題。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疑問: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為了解決這個疑惑,有位同學找到了這篇文章。
2.揭示:這位同學的閱讀目的是探究“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語文要素
3.引導思考: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閱讀目的,接下來你會怎樣閱讀?
4.自主學習。
(1)要求:我們也和學習小伙伴一樣,帶著這個閱讀目的來讀這篇文章。
課件出示:
閱讀提示
·明確閱讀任務之后,你詳細閱讀了哪些內容?跳過了哪些內容?
·詳細閱讀的部分,為了達到閱讀目的,你采用了怎樣的閱讀方法?將閱讀方法寫
7、在相應的段落旁邊。
·在閱讀中,讀到了可能不太準確的信息,你打算怎么處理?
(2)學生獨立閱讀。
5.小組交流閱讀方法。
課件出示:
交流提示
·明確閱讀任務之后,我詳細閱讀的內容是第3、4、5、6、7、8自然段,跳過的內容是第1、2、9、10自然段。
·詳細閱讀的部分,為了達到閱讀目的,在讀第3自然段時,我采用的閱讀方法是圈畫關鍵詞。
·在閱讀中,讀到了可能不太準確的信息,我的處理方法是進一步去查找資料。
【設計意圖】閱讀策略要遵循從模仿到發(fā)現的歷程,經歷了低、中年級的學習后,高年級的學生獨立判斷能力開始發(fā)展,他們可以開始獨立地選擇和運用較為熟悉的閱
8、讀策略,所以先讓學生進行閱讀實踐,再在親歷的過程中建立閱讀策略。
板塊四 布置作業(yè),鞏固內化
抄寫詞語。
課件出示:
發(fā)達 理論 類似 猜測 起源 適當 氧氣 提供 能源 晝夜 神秘
觀測 拍攝 斑點 枯萎 干燥 沙漠 磁場 抵御 因素 考察 培養(yǎng)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能根據閱讀目的,選擇運用恰當的閱讀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語文要素
板塊一 交流比較,發(fā)現方法
1.引導交流。
(1)提問: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閱讀時是怎么做的?
預設:發(fā)現第1自然段跟自己的閱讀目的關系不大,很快就跳過去了,而第3~8
9、自然段跟自己的閱讀目的關系密切,所以進行了細讀。(據學生交流,出示課后習題一的第一個提示)
課件出示:
瀏 覽
與問題相關的內容我會仔細讀,必要時會多讀幾遍。有的段落和我想要了解的問題關系不大,就不需要細讀。
(2)提問: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閱讀時用了哪些方法?選擇一種方法,具體說說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①瀏覽。首先運用瀏覽的方法,發(fā)現第1自然段與自己的閱讀目的關系不大,很快就跳過去了,而第3~8自然段跟自己的閱讀目的關系密切,所以進行了細讀。
相機點撥:瀏覽可以提高閱讀速度,省下時間細讀與閱讀目的關聯(lián)性強的內容。
②尋找中心句的方
10、法。如我在閱讀第2自然段時運用了這一方法,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就是“地球絕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體”。尋找到了中心句,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抓住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判斷該段是否與問題相關。
③圈出關鍵詞的方法。如我在閱讀第3自然段時運用了這一方法,通過圈畫出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這四個關鍵詞,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條件。
相機點撥:關鍵詞之外的部分,都是用來說明關鍵詞的,專業(yè)性較強,讀讀即可,不必細究。
④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如第4自然段講了六大行星的狀況,通過歸納,可以提取出關鍵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溫度極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溫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
11、命存在。
2.對比旁批。思考:讀一讀本課旁批和課后習題提到的方法,想想哪些是你想到的,哪些是你沒有想到的。
(1)學生細讀旁批和課后習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2)預設:我和旁批用了相同的方法,如勾畫中心句、畫出關鍵詞、提取關鍵信息等方法。
我沒有想到的方法,如查找資料。出示課后習題一的第二個提示。
課件出示:
查找資料
有的信息可能是不準確的,需要再查查相關資料加以判斷。
(3)嘗試運用。我們對書上的內容要有自己的判斷,想一想:哪些地方是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來完善的?
預設:課文提到的最新證據是1976年的,那么,從1976年到現在,又有哪些新的研究進展呢?我們可以進一步去
12、查找資料,以求更好地達成閱讀目的。
3.梳理方法。
(1)引導思考: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在閱讀時我們該怎么做呢?(學生交流)
(2)小結:帶著閱讀目的去讀文章時,首先通過瀏覽找到需要細讀的內容,過濾一些跟閱讀目的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容。細讀與問題有關的內容時,我們可以運用尋找中心句、圈畫關鍵詞、提取關鍵信息、查找資料等閱讀方法,以達到閱讀目的。
語文要素
【設計意圖】課文中的旁批是一個熟練閱讀者以學習小伙伴的身份呈現閱讀思考的過程,提示學習者實現閱讀目的的多種閱讀方法。在學生親歷了閱讀實踐之后,指導他們結合旁批找到差距,從而引導他們在策略運用上從單一走向綜合。
板塊二
13、調整閱讀,總結方法
1.調整閱讀。
(1)再次閱讀,不斷調整自己的閱讀方法,找到與問題相關的重要信息。
(2)小組交流,梳理“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的答案。小組一人記錄要點,指派一人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2.方法小結:“有目的地閱讀”,需要我們在閱讀前明確目的,選擇方法;閱讀中,帶著目的,綜合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不斷調整閱讀的速度和策略;閱讀后,根據目的梳理問題的答案。(板書:根據目的梳理答案)
語文要素
【設計意圖】學習旁批之后,指導學生完整體驗一個熟練閱讀者的閱讀過程,靈活運用多種閱讀策略來達成自己的閱讀目的,在閱讀實踐中內化方法。
14、
板塊三 獨立練習,靈活運用
1.明確任務。剛才我們通過交流,梳理了有目的地閱讀的相關閱讀方法,現在我們再來運用方法探究兩個問題。(課件出示課后習題二)
課件出示:
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這些問題,會怎樣閱讀這篇文章?
·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有沒有生命的呢?
·人類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2.自主學習。
(1)選擇一個問題,自主探究,在相應的段落旁用關鍵詞寫下閱讀時的做法。
(2)小組內交流閱讀時的做法,指派一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提升。
(1)探究第一個問題: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有沒有生命的呢?
①學生交流。
②點撥。瀏覽全文,特別關注第3
15、、4、7、8、9自然段,對于科學家判斷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需要用到圈畫關鍵詞的方法;在分析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時,要用到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在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時,要用到尋找中心句和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在進一步考察其他星球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時,則需要學生在閱讀課文提供的材料之外,還要到課外查找相關資料,結合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來進行判斷。
③引導學生將提取的信息進行梳理,對問題進行完整的闡述。
(2)探究第二個問題:人類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①學生交流閱讀方法:首先瀏覽,尋找和火星相關的片段;然后細讀,圈畫關鍵詞,提取關鍵信息;最后根據已有的信息推測人類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并在
16、課余查閱相關資料來完成這個閱讀任務。
②交流:你認為人類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請運用你提取的關鍵信息進行闡述。
4.教師總結。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學以致用,逐漸養(yǎng)成這樣一個讀書習慣: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習題的練習,將旁批中提供的閱讀策略在學生頭腦中內化,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讓他們逐步成為熟練的閱讀者。
【板書設計】
10 宇宙生命之謎
【作業(yè)設計】
見《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時作業(yè)。
【教學反思】
《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繼續(xù)進行閱讀方法的學習,引導體會怎樣根據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方法,結合閱讀提示、旁批及
17、課后練習,展現“有目的地閱讀”的方法。根據本篇課文的特點以及在本單元中的定位,教學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1.領會編者意圖,合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篇課文旁批呈現了某位成熟閱讀者的閱讀思維過程,我將它用來給學生做示范,提示實現閱讀目的的多種閱讀方法,包括瀏覽、圈畫關鍵詞句、細讀重要部分等。課后練習第一題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在閱讀時是怎么做的,提示與問題相關的內容要細讀,關聯(lián)不大的內容就不需要細讀,告訴我們要根據閱讀目的調整閱讀速度。旁批和課后練習均提示學生應對信息的準確性加以判斷,課后練習第二題引導學生帶著新的問題思考應該怎樣閱讀這篇課文。我準確領會編者意圖,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地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
18、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借助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讓學生帶著閱讀任務,自主閱讀,梳理方法;結合旁批進行比較,整合閱讀方法;最后借助課后練習,鞏固運用方法。在層層深入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建構學習方法。
2.關注閱讀過程,在反思中習得能力。
在明確閱讀任務之后,讓學生首先帶著閱讀任務自主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閱讀提示和交流提示中都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過程進行思考和反思;再讓學生去閱讀文中的旁批,將文中介紹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反思、總結如何有目的地閱讀,并讓學生運用方法再次進行閱讀,對答案進行歸納和梳理,在實踐中整合方法、內化方法。引導學生再次反思、總結,在不斷反思總結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