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詳細(xì)注釋及譯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詳細(xì)注釋及譯文(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詳細(xì)注釋及譯文
元和八年,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給韋中立了一封回信《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韋中立,潭州刺史韋彪之孫,未中進士時,曾寫信要求拜柳宗元為師,并不辭道遠(yuǎn), 從長安到永州去拜訪求教。后來柳宗元不斷地對他進行幫助。這封回信談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論師道,一個是論寫作。它是柳宗元文學(xué)理論的代表作,在我國文學(xué)理論發(fā)展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十一日,宗元 白(陳述、答復(fù)):
辱(謙詞,表示承蒙)書云,欲相師。仆(謙詞,柳宗元自稱)道(指道德、學(xué) 問的修養(yǎng))不篤,業(yè)(學(xué)業(yè)、學(xué)識)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 為文章,甚不自是I (很不敢自以為是)也。不意吾
2、子(韋中立)自京可(唐朝的首都 長安)來蠻夷(古代對少數(shù)民族的輕蔑稱呼。此處指柳宗元當(dāng)時的貶地永州 )間,乃
幸見?。ū蝗》ǎ艿娇粗氐囊馑?
)。仆自卜 (自量)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
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譯文】:二十一日,宗元寫:
承蒙您來信說,想要認(rèn)我做老師,我的道德修養(yǎng)不深,學(xué)識非常淺薄,從各方面 審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學(xué)習(xí)的東西,雖然經(jīng)常喜歡發(fā)些議論,寫點文章,但我自己 很不以為都是正確的,沒有想到您從京城來到偏遠(yuǎn)的永州,竟幸運地被您取法。我自 估量本來就沒有什么可取的東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別人的老師。做一般人的 老師尚且不敢,更何
3、況敢做您的老師呢?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
師,有輒(總是)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作《師
說》,
因
(嚴(yán)正認(rèn)真的態(tài)度)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
指目牽引(周圍的人對韓
愈冷眼相對,指手畫腳),而增與為言辭(加給韓愈種種非議)。愈以是得狂名,居
長安,炊不暇熟I (飯都來不及煮熟),又挈挈 (急切地)而東(此處指洛陽。韓愈曾 去洛陽做河南令),如是者數(shù)矣。
【譯文】: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于喜歡充當(dāng)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 人們更加不尊奉老師,在當(dāng)今的時代,沒聽說還有老師;如果有,
4、人們就會嘩然譏笑 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韓愈奮然不顧時俗,冒著人們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輩學(xué)生, 寫作《師說》,就嚴(yán)正不屈地當(dāng)起老師來。世人果然都感到驚怪,相聚咒罵,對他指 指點點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編造謠言來攻擊他韓愈因此得 到了狂人的名聲.他住在長安.煮飯都來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東奔去。
像這樣的情況有好幾次了。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
(湖北四川。這里泛指四川)
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過分夸張的說法)。前六七年,仆來南, 二年冬,幸大雪逾(越過)嶺(南嶺),被(覆蓋)南越 (廣東、廣西一帶,古代稱 為南越)中數(shù)州
5、。數(shù)州之犬,皆 倉黃(同“倉皇”,張皇失措的樣子)吠噬(咬), 狂走者累日 (連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摺=耥n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 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 ?。ú煌桩?dāng)),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 有過哉?顧(但,只是)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 炫(同“炫”,顯 露自己)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譯文】:屈原的賦里說:“城鎮(zhèn)中的狗成群地亂叫,叫的是它們感到奇怪的東西?!?我過去聽說庸,蜀的南邊,經(jīng)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來就會引起狗叫。我以 為這是過分夸大的話。六七年前,我來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過 了五嶺,覆蓋了南越的幾個州;這幾個州
6、的狗,都驚慌地叫著咬著,瘋狂奔跑了好幾 天,直到?jīng)]有雪了才靜止下來,這以后我才相信過去所聽說的話。如今韓愈已經(jīng)把官 己當(dāng)作蜀地的太陽,而您又想使我成為越地的雪,我豈不要因此受到辱罵嗎?不僅我 會被辱罵,人們也會因此辱罵您。然而雪和太陽難道有罪過嗎?只不過感到驚怪而狂
叫的是狗罷了。試想當(dāng)今天下見到奇異的事情不像狗那樣亂叫的能有幾個人,因而誰
又敢在眾人眼前顯出自己與眾不同,來招惹人們的喧鬧和惱怒呢?
仆自謫過(因過失被貶謫)以來,益少志 方的泛稱)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
(指政治上的抱負(fù))。居
(Mo喧嘩不休)者,早暮
(對南
(擾亂)吾心?則固
(kui心煩意亂
7、),愈不可過(不能過下去)矣。平居,
u煩撓)吾耳,
(僵硬地倒下。此處指軀干活動不靈便)
(意想不到)遭R
(口舌,外間的非難)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譯文】:我自從被貶官以來,更加意志薄弱,很少思慮。居住南方九年,增添
了腳氣?。L(fēng)癱之類的),漸漸不喜歡喧鬧,怎能讓那些喧囂不休的人從早到晚來剌
激我的耳朵,擾亂我的心緒?那么必將使我臥病不起,心煩意亂,更不能生活下去了。
平時意外地遭受到不少是非口舌,唯獨還沒有喜歡充當(dāng)別人老師的罪名罷了。
抑(兼且)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儀式,表示成人。唐代 已不流行),將以責(zé)成人之道(成年人的行為標(biāo)準(zhǔn)),是圣人所尤用心
8、者也。數(shù)百年
來,人不復(fù)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fā)憤行之。既成禮,明日 造朝(上朝),至 宮中群臣等待上朝和辦公議事的地方),薦笏(h。把笏板插在衣帶中),言于
(皇
(指
上朝的各品官員)曰:
“某子冠畢。
”應(yīng)之者咸憮然(wU莫明其妙的樣子)。
京兆尹
(官職名稱。京城所在的州為京兆,京兆的行政長官成為京兆尹 )鄭叔則怫然((fd不 高興的樣子),曳笏 (拿笏板的手垂下來)卻立 (退后站立),曰:“何預(yù)我耶?” 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不因此認(rèn)為鄭叔則的行為不對,而去贊許孫 昌胤的做法),何哉?獨I為所不為(做別人所不做的事)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譯文
9、】:我還聽說,古代重視冠禮,是借以用成年人做人的道理來要求大家。
這是圣人所以特別重視的原因,幾百年以來,人們不再舉行這種冠禮。近來有個叫孫 昌胤的人,獨自下決心舉行冠禮。冠禮舉行過后,第二天去上朝,來到外廷,把笏板 插進衣帶對大臣們說:“我已經(jīng)行過冠禮了?!甭犚娺@話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京兆尹
鄭叔則卻滿臉怒氣,垂手拖著笏板,退后一步站著,說:“這與我有什么相干呀! ”廷
中的人都大笑起來。天下的人不因此去責(zé)難京兆界鄭叔則,反而嘲笑孫昌胤,這是為 什么呢?只是因為孫昌胤做了別人所不做的事?,F(xiàn)在被稱作老師的人,非常像這種情 況。
吾子行厚而辭深|(品行敦厚,文學(xué)修養(yǎng)高),凡所作皆恢恢然(
10、寬闊宏大的樣子) 有古人形貌;雖仆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后, 誠欲往來言所聞,則仆固愿悉(全部)陳(陳述)中(胸中)所得者。吾子茍自擇之, 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 敢也決矣。
【譯文】:您的品行敦厚,文辭高深,凡是您作的文章,都?xì)馄呛甏螅泄湃说?風(fēng)貌;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師,對您又有什么幫助呢?假如因為我比您年長,學(xué)道、寫 文章的時間比您早,您確實愿同我往來,交談彼此所學(xué)的東西,那么,我當(dāng)然愿意向 您毫無保留地陳述自己全部的心得,您自己隨便加以選擇,吸取哪些,揚棄哪些,就 可以了。如果要我判定是非來教您,我的才
11、能不夠,而且又顧忌前面所說的那些情況, 我不敢做您的老師是肯定的。
吾子前所欲見吾文,既悉以陳之,非以 耀明(炫耀,夸耀)于子,聊欲以觀子 氣 色(臉色),誠好惡如何也。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太過分,過分夸獎)。吾子誠非佞 譽誣諛(隨意稱贊、奉承)之徒,直(只不過)見愛甚故然耳!
【譯文】:您以前想要看看我的文章,我已經(jīng)全部陳列給您了,這并不是以此向 您炫耀自己,只是姑且想要看看,從您的神情態(tài)度上反映出我的文章的確是好是玩 現(xiàn)在您的來信,說的話都對我過獎了■您的確不是9附巧言諂媚假意奉承的人,只不 過是特別喜歡我的文章,所以才這樣說罷了。
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 辭(辭藻)為工(工巧、精美)
12、。及長,乃知文者以明 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 (ldng文辭優(yōu)美,光采照人),務(wù)采色| (致力于文章的辭 藻、色采),夸聲音|(夸耀文章聲韻的和諧)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自 以為接近圣人之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yuǎn)乎?
【譯文】:當(dāng)初我年輕又不懂事,寫文章時把文辭漂亮當(dāng)作工巧,到了年紀(jì)大一
些,才知道文章是用來闡明道的,
此不再輕率地講究形式的美觀、追求辭采的華美、
炫耀聲韻的鏗鏘.把這些當(dāng)做自己的才能了。凡是我所呈給您看的文章,都自認(rèn)為接 近于道,但不曉得果真離道近呢,還是遠(yuǎn)呢?
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遠(yuǎn)矣。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 以輕心掉之(意 同
13、“掉以輕心”,指以隨便、輕率的態(tài)度對待寫作),懼其剽而不留|(輕浮而沒有根 柢)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以懈怠的態(tài)度敷衍了事),懼其弛而不嚴(yán)(松散而不嚴(yán)
謹(jǐn))也;未嘗敢以昏氣(指頭腦昏亂)出之,懼其昧沒(指文章的意思表達不明確) 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自高自大)作之,懼其偃蹇(ydn jidn驕傲不恭)而驕也。
(抑制,含蓄)之欲其
(古大,
深刻),揚(發(fā)揮,盡情揮灑)之欲其明(意思
明快),疏(疏通,條理清楚)之欲其通(流暢),廉(節(jié)制,適可而止)之欲其節(jié) (簡潔);激(激昂,就抒情、議論而言)而發(fā)之欲其清,固(穩(wěn)妥,就說理、論證
而言)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 羽翼(輔佐、維
14、護)夫道也。
【譯文】:您喜愛道而又贊許我的文章,也許它離道不遠(yuǎn)了。所以,我每當(dāng)寫文 章的時候,從來不敢漫不經(jīng)心地隨便寫作,恐怕文章浮滑而不深到,從來不敢偷懶取 巧地寫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嚴(yán)謹(jǐn);從來不翦用糊涂不清的態(tài)度去寫作,恐怕文章晦 澀而又雜亂;從來不敢用驕傲的心理去寫作,恐怕文章盛氣凌人而又狂妄。加以抑制 是希望文章含蓄,進行發(fā)揮是希望文章明快;加以疏導(dǎo)是希望文氣流暢,進行精簡是 希望文辭凝煉;剔除污濁是希望語言清雅不俗,凝聚保存文氣是希望風(fēng)格莊重不浮。 這就是我用文章來輔佐道的方法。
本之《書》(《尚書》)以求其
(質(zhì)樸、樸實),本之《詩》(《詩經(jīng)》)以
求其恒(永恒),本
15、之《禮》I (《周禮》、《儀禮》、《禮記》,是論證封建等級制
度合理性的經(jīng)典著作)以求其
(適宜,合理),本之《春秋》以求其
(對是非的
判斷),本之《易》(《周易》)以求其
(變動,變化):
此吾所以取道之原(汲
取思想資料的本源)也。參之《谷梁氏》(《春秋谷梁傳》)
(磨練文章的
氣勢),參之《孟》,《荀》以暢其支(使文章條理暢達)
參之《莊》,《老》以
(舒展文章的端緒),參之《國語》以博其趣(豐富文章的情趣),參之《離
:》以
(使得文章盡量幽深),參之《太史公》(《史記》)以
(使得
文章鮮明精練):此吾所以旁推交通(廣泛推求,交互融
16、通),而以為之文也。
【譯文】:學(xué)習(xí)寫作以《尚書》為本原,以求文章質(zhì)樸無華,以《詩經(jīng)》為本原, 以求文章具有永恒的情理,以《三禮》為本原,以求文章內(nèi)容合理,以《春秋》為本 原,以求文章是非明確,褒貶分明,以《易經(jīng)》為本原,以求文章能夠反映出事物的 發(fā)展變化,這就是我吸取“道”的源泉的辦法?參考《谷梁傳》,以加強文章的氣勢, 參考《孟子》,《荀子》,以使文章條理通達,參考《莊子》,《老子》,以使文章 汪洋恣肆,參考《國語》,以使文章增強情趣,參考《離騷》,以使文章能夠情思幽 微,參考《史記》,以使文章顯得語言簡潔?這就是我用來廣泛學(xué)習(xí),使它們?nèi)跁?通,并運用來寫文章的辦法。
凡若此者,果是
17、耶,非耶?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 有余 (有
余暇)以告焉。茍
(ql屢次,經(jīng)常)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
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 越、蜀吠(上文所說的“越之雪”、”蜀之日“招 致犬吠的事),而為外廷所笑(指上文所說的孫昌胤給兒子舉行冠禮,受到廷臣恥笑 的事),則幸矣。宗元復(fù)白。
【譯文】:凡是上面所說的這些,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呢?有可取的地方呢,還 是沒有可取的地方呢?希里您看看,進行選擇,有空就來信告訴我.如果我們經(jīng)常往 來交談,以擴充發(fā)揮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幫助有什么收獲,我卻因為您的幫助 而有所收獲,又何必以老師來稱呼這種關(guān)系呢?采取老師的實質(zhì),去掉老師的義,不 要招致越地和國地的狗的驚怪狂叫,或者象孫昌胤舉行冠禮那樣遭到人們的嘲笑,那 就萬幸了,宗元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