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導學案教師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老山界導學案教師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八年級語文導學案 編制:卞惠斌 審核:胡愛林 時間:2013-08-19 編號:03
《老山界》導學案教師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2.理解并用設置危情法設置懸念的方法。
3.賞析精彩的片段。
【教學重點】理解并運用危情懸念法修改作文片段。
【知識鏈接】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萬多人撤離中央蘇區(qū),連續(xù)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后,于11月下旬進抵湘桂邊境。這時,蔣介石調集30萬大軍在湘江以東地區(qū)(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一帶)布下了號稱“鐵三角”的第四道封鎖線,試圖
2、將中央紅軍全殲在此。面對生死存亡的危境,紅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7晝夜,以折損過半的慘重代價分別由興安縣的界首、全州縣的大坪、鳳凰嘴等主要渡江點突破湘江。之后,中央紅軍一、二縱隊在其他軍團的繼續(xù)掩護下,進入興安縣華江鄉(xiāng)和金石鄉(xiāng),艱難翻越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高峰——老山界,爾后向云貴川挺進。可以說沒有紅軍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會有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以及爬雪山、過草地這些氣壯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歷程,乃至共和國的建立。
備課欄:
導入
課堂活動1(6分鐘左右):先來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和結構方面的特點。完成1-2題,匯報本組的學習結果。教師點評。
3、
活動2(12分鐘以內):賞析、背誦精彩語段。
2分鐘讀書:以小組為單位,比比哪個組響亮,流暢。形式自選。
3分鐘小組交流第3題,組長推選1人口頭展示。
【自學導航】
1. 通讀課文,在題目前面加上恰當?shù)膬热?,使之表意明確而完整。
2.跳讀課文,分別用“ ”“○”在文中標出表示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的詞句,概括本文在結構方面的特點。
(1)文中體現(xiàn)時間變化的短語有:
第一天下午——天色晚了——天黑了——滿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時候——(第二天)下午兩點多鐘
由此可見,表現(xiàn)時間變化的方法除了用直接表示時間的詞語外,還可以用天色表示
4、時間,用自然現(xiàn)象表示時間。
(2)表示地點轉移的詞語有:上山(山溝——山腳——半山腰——山頂)——下山
結構特點:
3.細讀課文§23:
(1)用波浪線劃出你認為美的句子,反復朗讀、細細品味后,從修辭或練字或表現(xiàn)手法或寫景順序等方面進行賞析。(充分準備,以避免雷同喲)
(2)背誦展示小擂臺:以小組為單位背誦本段中優(yōu)美的語句,比比正確率、流暢度與美感,并與大家分享本組的背誦小竅門。
【合作探究】
4.品讀課文,請你用雙橫線劃出文中令你擔心害怕的內容,然后從中挑選3句,用下列句式具體說說自己的感受。
句式:我讀到……句子時,會擔心。擔心……會使紅軍戰(zhàn)士……
5、
2
5.如果少說或者不說困難,有哪些不妥之處?
不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不能為下文埋下伏筆,不能吸引讀者眼球,不能豐富文章內容 ,不能使文章的結構跌宕起伏,可讀性不強。
6. 你能在下面這段話中增加至少一種登山時遇到的困難,從而吊起讀者的胃口嗎?
暑假的一天,我們來到山腳下,爬山的人很多很多。蜿蜒起伏的山道像一條長龍似的的在歡迎我們。我和朋友們像快樂的小鳥一樣往山上“飛”去??墒俏覀儾拧帮w”到半山腰就累得
6、氣喘吁吁了。阿姨說“我們休息一會再爬吧。”我們在半山腰休息了一會又爬起來,一鼓作氣地爬到了山頂。在山頂上,看到整個山頂都被陽光酒滿,每片葉子都被照得閃閃發(fā)亮,陣陣涼風吹來,感覺很舒服。
【總結反饋】
活動3(10分鐘):小組合作交流第4-5題。點明設置懸念的方法,使用的注意點。聯(lián)系課文由教師帶著學生品危情懸念的好處,然后過渡到下一活動。
活動4(10分鐘):修改作文片段。交流。
【鞏固提升】
漓江情韻
雨霏霏,霧茫茫。雨霧好像是漓江的紗巾,籠罩在
7、它美麗的面頰之上。江里的漁舟、游船以及江邊的垂釣者.都成了一個個逗點,在雨霧漓江的詩章中,挑逗著你手中的筆.把大自然中的絕美鳊織成篇。
我漫步江邊,向這一個個黑色標點走去。最近的一個標點圓圓的,像是句號。等我走近了,才看見那是一把雨傘,但傘下空無一人。轉身剛要離去.傘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問候:“你好——你好一”我頓時愣在那兒了。還沒客我醒過悶兒來,那細嫩的童聲又飛了出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卑パ?,他在背誦韓愈描寫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尋覓與我開玩笑的傘下頑童。一看嚇了一跳,與我逗趣的競是一只伏在鳥籠里的鸚鵡。鸚鵡覓我俯視它,又對我來了一句歡迎詞:“要知漓江美,請你登木舟。”我不
8、禁笑出聲來,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個十分風趣的搖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現(xiàn)。終于,a在漓江朦朧詩中,又出現(xiàn)了一個標點,那是一個破折號。順著江心漸漸向江邊移動過來。我從木槳擊水的聲音中悟出,那破折號是一只小舟。我猜想這葉木舟上的搖槳人,一定是這只神奇鸚鵡的主人;這只鸚鵡,是他有意安排在這兒吸引游客的。妙!這個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給這首朦肫詩又增添了一個驚嘆號。
果然,一葉木舟從雨霧中現(xiàn)身。一個低沉蒼勁的男低音傳入我的耳鼓:“你是過江,還是想游漓江?上船來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臉清癯瘦削,身備和那張臉一樣瘦削,讓我吃驚的是,他竟是個一走一歪的殘?zhí)等?。我的興致頓時跌落了下來。他卻不
9、知我心態(tài)上的變化,依然興致勃勃地對我說:“看你這身行頭,不像是本地的過江人。你想去哪兒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從漓江搖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遠游的野興,我還可以送你到陽朔,那兒有一條洋人街,是中國的一絕?!?
我搖搖頭,告訴他昨天我已經(jīng)乘坐游艇去過那些景區(qū)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著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調教鸚鵡讀詩的搖船人。僅此而已。
他大聲地笑了起來。b那朗朗的笑聲,驚飛了江邊的水鳥,像是標點中的一串黑色省略號,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霧深處
10、。
他告訴我,他先天殘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拋在江邊,是一對在江上擺船的夫婦把他養(yǎng)大成人的。待收養(yǎng)他的兩個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會低?!贝虬l(fā)日子,便開始了搖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鳥市去買魚鷹,看見這只僅有一條腿的鸚鵡,便把它買了下來。從此,這只鳥兒與他朝夕相伴。
“那韓愈贊美漓江的詩.是你教它的?”我問。
“不是。桂林人都會背誦這兩句詩,它聽多了,就會學舌了。”
“那么請客人登船的兩句話呢?”
“兩個瘸子之間,心靈相通,我一點撥它也就會了?!闭f這話時,他似乎十分開心,又爽朗地笑了起來。
我沉默了。我不知這個腿部殘疾的搖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條腿的鳥,在雨霧漓江上苦心經(jīng)營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11、我想問問他,但嘴唇像被貼了封條一般,怎幺也張不開。
我不愿再耽誤這個搖船人的寶貴時間,從衣兜里掏出一張五十元的鈔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從船上跳了下來,急切地對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沒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錢……”
回到江邊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傘已不再是朦朧詩中的標點,陰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滿陽剛的人,編織成了漓江一首美麗的人文詩章……
(作者:從維熙。有刪改)
1.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3分)
?
12、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
3.“我”見到搖船人時為什么“興致頓時跌落了下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4分)
?
4.從文中畫波浪線的a、b兩個比喻句中任選一句,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
13、
5.文中的搖船人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寫出兩個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答案:
1.在漓江邊,“我”被一只鸚鵡吸引,結識了一位殘疾的搖船人,被他身殘志堅、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動。(意思對即可。人物1分,情節(jié)2分,共3分)
2.①交待
14、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②引起下文。③營造朦朧的詩情。④用漓江的陰柔情致烘托搖船人的陽剛之美。(意思對即可。答出任意兩點,一點1分,共2分)
3.因為搖船人其貌不揚且有殘疾,與“我”想象的差別很大,“我”很失望。(2分與后文“我”的感動、贊美形成對照(作鋪墊、欲揚先抑),(1分)突出搖船人的精神品質。(1分)? (意思對即可。共4分)
4. a示例:把雨霧中的漓江比作艨朧詩,把遠處江中隱約可見的小舟比作破折號,形象地寫出了小舟的形態(tài),生動別致,富有詩情畫意。? b不例:把被笑聲驚飛的水鳥比作一串黑色省略號,形象地寫出了水鳥漸飛漸遠的身影,生動別致,富有詩情畫意。? (對比喻內容的分析l分,效果2分,共3分)
5.①身殘志堅、自食其力、拒絕憐憫:不甘一靠“社會低?!贝虬l(fā)日子,靠搖船為生,不接受“我”給他的五|_元錢。②樂觀、開朗、熱愛生活:愛笑,不避諱自己的殘疾,積極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