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下學期物理 期末復習專題四 實驗探究題專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八年級下學期物理 期末復習專題四 實驗探究題專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教科版八下物理 期末復習專題四 實驗探究題專題
1. 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
(1) 測量物體重力前,除了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外,還應將彈簧測力計在 方向調零。
(2) 測量物體重力時,應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讓它處于 狀態(tài),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拉力大?。┚偷扔谖矬w的重力。
(3) 實驗小組的同學測量出了不同質量鉤碼所受重力的多組數(shù)據(jù)。其中一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為 N。
(4) 實驗小組的小虹同學提出:“還可以測量鉤碼以外的其它物體的質量和重力,將這些數(shù)據(jù)與鉤碼的數(shù)據(jù)放到一起來尋找規(guī)律?!?/p>
2、而同組的小宇同學不贊同,他認為“必須全部用鉤碼的重力與質量的數(shù)據(jù)來尋找規(guī)律”。你認為 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
2. 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 此實驗是根據(jù) 原理測出摩擦力大小的。
(2) 小明剛開始拉木塊時,他的水平拉力逐漸增大,但木塊仍靜止,木塊所受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木塊被拉動,且越來越快,小明讀出某一時刻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3?N,他認為這時摩擦力的大小為 3?N,他操作中的錯誤是 。
(3) 改正錯誤后,小明完成了探究過程,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
3. 如圖
3、所示,是“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情景。
(1) 讓小車三次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沿斜面從靜止開始運動,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2) 水平面越光滑,運動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運動的時間越長,運動的距離越遠。
(3) 進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足夠光滑,小車不受阻力,它將 運動下去。
4. 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 實驗時,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一對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若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4、 。
(2) 現(xiàn)保持 F1 與 F2 相等,將木塊換成小車,然后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的兩個力一定 。
(3) 如果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各放入重 5?N 的砝碼(不考慮托盤所受重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
A. 10?N
B. 5?N
C. 0?N
5. 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利用小桌、砝碼、海綿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進行探究。
(1) 實驗中用 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換法。
(2) 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以得出 ;比較丙圖和
5、 圖,可以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 本實驗還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6. 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 用壓強計和盛有水的容器進行實驗,情形如圖甲所示。比較 A 、 B 可知: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 的壓強都相等;比較 A 、 C 可知: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跟 有關。
(2) 用如圖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兩部分,隔板上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其形狀發(fā)生改變。用此容器進行的兩次實驗,情形如圖丙的 D 、 E 所示。由此可推斷:a 、 b 兩種液體密度的
6、大小關系是 ρa ρb,a 、 c 兩種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是 ρa ρc。
7. 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同一物體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并記下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物體未放入前溢水杯裝滿水,物體浸沒后,用量筒測出了溢出水的體積,如圖丁所示。
(1) 該小組同學通過比較 F1 和 F2 的大小,得到了“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的結論是否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2) 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應選擇 兩圖。
(3) 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為 N,鹽水的密度為
7、 kg/m3(g=10?N/kg)。
8. 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關系”的情景。下列四幅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 F1 、 F2 、 F3 、 F4。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 為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驟應該是:丁 → 。
(2) 若以下等式 (填序號)成立,則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A. F2?F3=F1?F4
B. F1?F2=F3?F4
C. F3?F1=F2?F4
(3) 若物體體積為 10?4?m3,則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9. 小明利用刻度均勻的
8、輕質杠桿進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已知每個鉤碼重 0.5?N。
(1) 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下沉,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實驗中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處是 。
(2) 圖甲中的 A 點懸掛 4 個鉤碼,要使杠桿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 B 點懸掛 個鉤碼。
(3) 如圖乙所示,取走懸掛在 B 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 C 點豎直向上拉,仍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 N;若在 C 點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位置平衡,
9、則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此時斜向右上方的測力計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為 60°,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 N。
10. 小華用圖示裝置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次數(shù)物重G/N物體上升高度h/m拉力F/N機械效率η120.101.066.7%230.101.471.4%360.102.5?
(1) 實驗中應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繩端移動距離為 m。
(2) 第 3 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
(3) 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提高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小華
10、所用動滑輪的重一定小于 N。
答案
1. 【答案】
(1) 豎直
(2) 靜止
(3) 1.8
(4) 小虹
2. 【答案】
(1) 二力平衡
(2) 變大;沒有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3) 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 【答案】
(1) 速度
(2) 小
(3) 勻速直線
4. 【答案】
(1) 大小相等;木塊與桌面間存在摩擦力
(2) 轉動回來;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3) B
5. 【答案】
(1) 海綿凹陷程度
(2)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乙
(3) 控制變量
6. 【答案】
(1) 各個方向;深度
(2) <;>
7. 【答案】
(1) 不正確
(2) 乙丙
(3) 0.5;1.2×103
8. 【答案】
(1) 甲 → 乙 → 丙
(2) B
(3) 1
9. 【答案】
(1) 右;便于測力臂
(2) 2
(3) 1;變大;2
10. 【答案】
(1) 勻速;0.3
(2) 80
(3) 增加物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