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13《短文兩篇》實用教案 新人教版(共8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13《短文兩篇》實用教案 新人教版(共8頁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短文兩篇
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生字讀音、字形,積累詞語。
2.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2.理解兩篇課文的讀書觀點,提高對讀書目的、方法、作用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這兩篇短文,激發(fā)學生讀書熱情,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難點
1.掌握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2.理解兩篇課文的讀書觀點,提高對讀書目的、方法、作用的認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談讀書》)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
2、,你們聽說過或看到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嗎?那你們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培根)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學習他寫的文章——《談讀書》。(板書課題)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他推崇科學、發(fā)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他的主要著作有《隨筆》《新工具》《培根論人生》等。
2.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怡情(yí) 傅彩(fù)
藻飾(zǎo) 矯(jiǎo)
狡黠(xiá) 詰難(jié)
蒸餾(liú) 滯礙(zhì)
睪腎(gāo) 吹毛求疵(cī)
闡證(chǎn)
嚼
3、
(2)詞語釋義
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給言辭)增添光彩。
文采藻飾:修飾言辭,使之富有文采。
學究:指迂腐的讀書人。
詰難:詰問、為難。
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段詞句。指讀書時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滯礙:不通暢。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
(3)詞語辨析
“吹毛求疵”和“求全責備”都有“過分較真,追求極致”的意思?!按得蟠谩痹馐谴甸_皮上的毛尋找疤痕,比喻刻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重在故意、刻意?!扒笕焸洹敝笇θ藢κ挛镆笫?,毫無缺點。重在要求較高。
三、合作探究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的?
答案示
4、例:第一層(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之”):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第二層(從“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到“味同嚼蠟矣”):闡述讀書的方法。
第三層(從“讀書使人充實”到結尾):闡述讀書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各種缺陷。
2.文中告訴我們讀書有哪三種方法?
答案示例:摘要、瀏覽、精讀。
(二)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作者認為讀書的目的有那些?讀書的三種偏向是什么?用的是哪些論證方法?
答案示例:從正面說,讀書有三種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長才。
反面指出讀書的三種偏向:惰、矯和學究。
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2.本文第一層中何處運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有什么作
5、用?
答案示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被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白匀换ú荨北扔魅颂焐牟鸥?,“修剪移接”比喻讀書學習可以“補天然之不足”,這樣使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教師點撥:比喻論證的作用是用容易理解和淺顯的具體事物來比喻不易理解和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而更有說服力。答題模式一般為: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將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從而更具有說服力。
3.本文多處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請舉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文中多處運用排比的修辭
6、手法,如“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情”“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等。排比使文章條理分明;有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深化中心。
教師點撥:用排比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jié)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總之,排比的行文有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深化中心。
(三)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情”中的“怡情”“傅彩”“長才”三個
7、詞語可以顛倒位置嗎?為什么?
答案示例:不能顛倒位置。這三個詞語是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排列的,形象地寫出了讀書的作用之大、之多,所以不能顛倒位置。
2.“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中的“鄙”“羨”“用”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鄙”“羨”“用”這三個字極為準確地分析了不同人對讀書的不同態(tài)度,通過對比突出了正確的讀書目的——用書。
3.如何理解“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味同嚼蠟矣”這句話?
答案示例:這句話運用了比喻論證,說明書經(jīng)提煉后易喪失大量精華,使讀者獲得的價值與樂趣降低,形象地說明了“代讀”的弊端。
8、
4.理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這句話。
答案示例:這句話論述了“讀書”“討論”“作用”在培養(yǎng)人的素養(yǎng)中的作用。
(四)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說說這篇短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本文就讀書的問題發(fā)表了種種看法,正面闡述了讀書的正確目的、具體的讀書方法,同時歸納了讀書的重要作用,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以此鼓勵人們多讀書。
(五)賞讀課文,鑒賞評價
多用比喻說理、排比說理和對比說理。
答案示例:本文風格平易流暢,筆法靈活,語言精辟,比喻、排比、對比的修辭手法運用恰當。
運用比喻說理。例如,“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說
9、明讀書對人的天賦的作用。這樣寫,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運用排比說理。例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排比的運用使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運用對比說理。正面說了以后,再從反面來說,使說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最后一個層次,先從正面說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從反面說讀書可以彌補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六)課外拓展,對比延伸
1.積累與讀書有關的名言警句。
答案示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Α∽x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祆洹∽x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
10、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后深,博然后專?!斞浮∽x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祆洹”M信書不如無書。——孟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印侨祟愡M步的階梯?!郀柣?
2.請同學們講述一則關于讀書的故事。
答案示例:
張廣厚“吃書”
數(shù)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這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jīng)常地、反復地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你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認識到了讀書的方法和
11、益處。開卷有益,讓我們徜徉在書海之中,快樂閱讀吧!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
談讀書端正態(tài)度、正確讀書
第二課時(《不求其解》)
一、新課導入
有一個老太太做壽,滿堂兒孫、親戚朋友都紛紛送禮、問候。請?zhí)撇碜髟?,他第一句就說:“這個婆娘不是人!”大家聽了很震驚,都斥責這個人胡言亂語。唐伯虎說:“別急,請聽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塵!”“好!好!”眾人轉過了神,夸贊起來。唐伯虎又道:“兒孫個個都是賊!”這下老太太的兒孫可不干了,擼起袖子,欲圍上來。緊接著,便聽到唐伯虎說:“偷來蟠桃獻母親!”兒孫一聽,樂了。眾人都贊揚這首詩作得好。
這個故事啟發(fā)我們,如
12、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認為是在罵人,便會誤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能發(fā)現(xiàn)這是首贊美詩。所以,我們看問題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能根據(jù)只言片語就妄加判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不求甚解》就是批駁根據(jù)只言片語就妄加判斷的現(xiàn)象。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馬南邨(1912—1966),鄧拓的筆名,福建閩侯人,新聞記者、作家。60年代初,以“馬南邨”等筆名,創(chuàng)作了一批引人入勝、啟人心智的雜文。主要著作有《燕山夜話》《鄧拓詩詞選》等。
2.文體知識
駁論是通過駁斥敵論點,證明它是錯誤的、荒謬的,從而證明自己觀點正確性的一種論證方法。駁論可分為駁論點、駁論據(jù)和駁論證三種。常用的駁論方法有直接反駁
13、、反證法、歸謬法等。
3.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不求甚解(shèn) 狂妄自大(wàng)
王粲(càn) 死摳(kōu)
豁然(huò)
(2)詞語釋義
咬文嚼字: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而不注重實質內容)。
因小失大: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損失。
豁然貫通:一下子完全搞通了?;砣?,開闊或通達的樣子。
(3)詞語辨析
“不求甚解”和“囫圇吞棗”都有“不深入理解”的意思?!安磺笊踅狻笔侵行栽~,原意是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只求領會文章的大意?,F(xiàn)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況,重在態(tài)度?!班駠魍虠棥笔琴H義詞,是比喻理解事物含
14、混模糊或學習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籠統(tǒng)接受,重在方法。
三、合作探究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劃分層次,寫出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擺出批駁的靶子——“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8):用具體事例闡釋“不求甚解”的真正含義。
第一層(2~4):全面分析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指出“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
第二層(5.6):提倡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tài)度,并以古人整合證明。
第三層(7.8):全面解釋“不求甚解”,指出讀書不要固執(zhí)一點,因某一局部而放棄整體。
第三部分(9):強調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15、答案示例: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即多次反復、虛心領會。
(二)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樣的“不求甚解”?
答案示例:“不必提倡”的“不求甚解”是指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
2.“不能盲目地反對”的又是什么樣的“不求甚解”?
答案示例:不能“盲目反對”的“不求甚解”是指只求領會要旨,不必在字句上花太大的功夫。
3.說說陶淵明式“不求甚解”的含義。
答案示例:陶淵明式的“不求甚解”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虛心,戒“自負”;二是前后貫通,戒“固執(zhí)”。
4.“好讀書”和“不求甚解”有什么關系?
答案示例:首先,要養(yǎng)成“好讀書”這個習慣。只
16、有“好讀書”,才能談到“求甚解”這個問題。其次,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而“會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淵明每有“會意”,就十分高興。因為“會意”不易,所以陶淵明只好說“不求甚解”。
5.第5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舉例論證。以普列漢諾夫讀書為反而事例,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實際上做了許多曲解。今天我們讀經(jīng)典著作,一定要虛心讀,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
6.第6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舉例論證。以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為例,從下面論證“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是高明的。
7.第8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7、示例:道理論證。引用陸象山的話作為道理論據(jù),鞏固己方觀點,使論證更嚴密。
(三)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1.第1自然段中“其實也不盡然”里的“然”指的是什么?“也不盡然”是什么意思?
答案示例:“然”是指“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也不盡然”是指也不完全是這樣,也不能說得這么絕對,即不能把話說死。
2.如何理解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答案示例:陶淵明喜歡讀書,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忘記了吃飯。
3.“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中“觀其大略”是什么意思?
答案示例:“觀其大略”是指“不死摳一
18、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4.如何理解“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句話?
答案示例:“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是指“不因小失大”,與“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四)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概括本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本文全面闡述陶淵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義,指出讀書的要訣在于虛心和會意,提倡重要的書要反復地讀,以領會其實質。
(五)賞讀課文,鑒賞評價
邊駁邊立,條理分明。
答案示例:本文的作者在樹立批駁的靶子后,從“不求甚解”的出處,指出陶淵明此話的兩層含義,提倡“不求甚解”的虛心的讀書態(tài)度,如此,便闡述了自己的主張。之后,作者又
19、從“會意”的角度入手,舉例指出古人讀書就是“不求甚解”,進而闡明自己的觀點——讀書不要死摳字眼兒,為某一局部放棄了整體,而在于會意。在文末,作者強調了重要的書要反復讀。作者便是如此在批駁別人的觀點的過程中,逐步闡明自己的主張的。全文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六)課外拓展,對比延伸
1.本文與《談讀書》一文在語言上的不同特點。
答案示例:本文語言平易親切,娓娓而談,用語簡約,生動形象。《談讀書》靈活地穿插比喻、排比、類比的修辭手法,語言平易流暢。
2.學習《不求甚解》的寫法,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
①“見風使舵”新解?、凇鞍嚅T弄斧”辯
③“濫竽充數(shù)”辯
20、答案示例:成語新解,重在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劃清必要的界限,從正名入手,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借題發(fā)揮,做到有感而發(fā),有的放矢。
①“見風使舵”一詞,多用于那些不講原則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們賦予“風”以新的含義,喻指實際情況的變化或者規(guī)律,我們可以翻出新意——根據(jù)實際情況的變化,掌握方向,采取相應的措施,推動社會主義的航船向前發(fā)展。這樣聯(lián)系現(xiàn)實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嗎?
②“班門弄斧”這個成語,可以從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權威,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的新意。
③“濫竽充數(shù)”這個成語,也可以從故事入手,翻出“濫竽之所以能充數(shù),在于欣賞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認識到了讀書的正確方法和態(tài)度。最后,我想把王國維的一段話送給每一位讀書人,讓我們一起共勉:“讀書成大事者必經(jīng)三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同學們,好好讀書吧!知識就是力量!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
不求甚解駁論點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