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豐滿還是骨感》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D打印 豐滿還是骨感(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3D打印 豐滿還是骨感
盡管3D打印技術發(fā)展空間廣闊,應用已十分廣泛,迅速發(fā)展繁榮表象的背后,仍然存在著產業(yè)基礎薄弱、關鍵核心技術有待突破、產業(yè)鏈缺乏統籌發(fā)展等一系列“成長的煩惱”,距離產業(yè)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U52er52A1016ini5252作文/3D打印 豐滿還是骨感_
在不久前舉辦的2017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上,展臺上的煎餅“賣”得格外火爆。煎餅,大家都習以為常,為什么此款煎餅頗受追捧?只因其披上了3D打印的華麗外衣。
從打印出的房子里醒來,換上打印出的衣服,吃完打印出的早餐,騎著打印出的單車去上班……這看似是在科幻電影中
2、才會實現的場景,現在都能夠依靠3D打印技術將這些幻想成為現實。從高大上的前沿技術,到如今滲透到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3D打印帶給我們的驚喜總是超出想象。
3D打印是一種形象化的表述,還有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叫作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術的本質跟傳統的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的不是墨粉,而是實實在在的“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構建模型,再輸出數據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由于其與信息網絡技術深度融合,給傳統制造業(yè)帶來變革性影響,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培育未來產業(yè)的重點。據Wohle
3、rs Associates對全球61家工業(yè)系統制造商、19家專用材料生產商、100家服務提供商以及一批消費級增材制造設備制造商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增材制造產業(yè)產值達到6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工業(yè)級增材制造裝備制造企業(yè)數量不斷增加。2016年,全球有97家工業(yè)級增材制造裝備制造商,相比2014年的49家,增長近1倍。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增材制造設備市場保有量格局中,歐美國家占有率為67.9%。其中,北美國家占有率39.7%,歐洲國家占有率28.2%,均呈現下降趨勢。亞洲國家占有率為27.5%,呈現小幅上升趨勢。從國別看,美國的設備保有量占有率居首,高達37.8%,相
4、比2014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德國設備保有量占有率居其次,高達9.6%,相比2014年下降了0.1個百分點。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3D打印市場將以22.3%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大,在2020年達到289億美元。
從2013年開始,我國也開始逐漸加大對3D打印的扶持力度。2015年,《國家增材制造產業(yè)發(fā)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以及《中國制造2025》相繼出臺。提高制造創(chuàng)新能力的呼聲也日益突出,3D打印技術發(fā)展頗為可觀,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機正是中國制造;天宮一號、國產大飛機C919的部分零部件,也都使用了3D打印技術。
據中國增材制造產業(yè)聯盟對2
5、3家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的經營數據統計,2016年國內規(guī)模以上增材制造企業(yè)總產值20.3億元,比2015年的10.8億元增長87.5%。2017年上半年總產值為11.6億元,同比增長50.5%,產業(yè)規(guī)模實現快速增長。從產業(yè)構成看,增材制造裝備、材料和服務的產值比例分別為50.1%、26.9%、23.0%,增材制造裝備產值占一半。
雖然現在國內3D打印行業(yè)紅紅火火,但是作為新興行業(yè),依然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國內現在有大概三四百家企業(yè)進入3D打印領域,但是多數仍在從事粗放式生產設備的工作,基本上還是處于“小而散”的狀態(tài),未有核心龍頭企業(yè)。雖然國外的3D打印企業(yè)大多也并不盈利,而且規(guī)模也不算大
6、,但是區(qū)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其次,從技術層面看,我國基本上還是缺乏核心技術,缺乏原創(chuàng)技術,但是國外的技術卻在不斷改寫3D打印新的歷史。在應用層面,雖然我們在很多領域都開始應用,但是我們的應用基本上還是非常初級,要打開應用市場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而美國基本上在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全面覆蓋,歐洲在汽車及零部件、模具、醫(yī)療領域的深度應用已經10多年。日本雖然也是后來者,但在模具、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的應用也遠遠超過我們。
除了核心技術有待突破外,與傳統制造相比,3D打印存在著難以量產的先天劣勢,材料與成本是阻礙3D打印實現量產的兩大因素。材料上,3D打印面臨耗材短缺的問題。目前能夠應用到3D
7、打印的材料僅100多種,而傳統減材制造、等材制造的材料有數萬種。另外材料的性能還不夠穩(wěn)定,且材料的通用性比較差和成本高企,制約著3D打印在工業(yè)領域應用的進一步發(fā)展。
成本過高是制約該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瓶頸之一。大多桌面級的3D打印機售價都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工業(yè)級的設備在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桌面級設備因為應用的是熔融沉積快速成型技術,無需激光器等貴重元器件,因此價格較便宜。但成形后表面粗糙,需后續(xù)拋光處理,一些過于精細的細節(jié)也表現不出來。但這些產品在效果上都難以叫人滿意,故而阻礙了量產。工業(yè)3D打印設備本身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又較高,導致價格昂貴,成本不好下降。以SLS(粉末材料選擇性激光燒結
8、)技術為例,由于使用了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設備成本,還需要很多輔助保護工藝,不僅技術難度大,維護成本也非常高,中小企業(yè)望而卻步,阻礙了現有傳統生產方式的改造升級。
最為重要的是目前3D打印整個產業(yè)鏈缺乏統籌發(fā)展。3D打印產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完善的供應商和服務商體系和市場平臺。在供應商和服務商體系中,包含工業(yè)設計機構、3D數字化技術提供商、3D打印機及耗材提供商、3D打印設備經銷商、3D打印服務商。市場平臺包含第三方檢測驗證、金融、?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等支持。而目前國內的3D打印企業(yè)還處于“單打獨斗”的初級發(fā)展階段,產業(yè)整合度較低,主導的技術標準、開發(fā)平臺尚未確立,技術研發(fā)和推廣應用還處于
9、無序狀態(tài)。
盡管3D打印技術發(fā)展空間廣闊,應用已十分廣泛,但迅速發(fā)展繁榮表象的背后,仍然存在著核心器件、成形材料、工藝及軟件等產業(yè)基礎薄弱、關鍵核心技術有待突破、產業(yè)鏈缺乏統籌發(fā)展等一系列“成長的煩惱”,距離產業(yè)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專家視點
盧秉恒(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院長、教授):我國的3D打印技術進步很快,但仍然落后于歐美,而落后的原因并不是研發(fā)時間晚了幾年。國內企業(yè)在研發(fā)上投入少、底子薄、資金少,制約了研發(fā)投入。此外,政府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國內3D打印技術雖然科研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工藝裝備、工程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為此,我國3D打印技術
10、需要制定技術發(fā)展路線圖,規(guī)劃基礎研究、產業(yè)化、工程應用的發(fā)展路線,從而使其真正產業(yè)化。
楊海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3D打印制造是一種典型的數字化制造技術。以3D打印制造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將對產品設計、制造工藝、制造裝備及生產線、材料制備、相關工業(yè)標準、制造企業(yè)形態(tài)乃至整個傳統制造體系產生全面、深刻的變革。
王華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及自動化系教授):增材制造技術最近很“熱”,需要科學地、理性地對待。增材制造只是制造技術大家庭一個成員而已,實際上裝備制造不可能依賴一種技術。制造技術體系完整,減材制造不是說傳統制造,其實傳統制造技術非常地多。增材制造與減材制
11、造并不是對立的事情,增材制造產品需要后續(xù)少量的減材加工。增材制造不可能?覆或取代減材制造。
羅軍(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yè)聯盟執(zhí)行理事長):過去的幾年是3D打印概念推廣階段,現在是3D打印應用階段,更需要與傳統產業(yè)深度結合。現在我們要做的是保持足夠信心和耐心,腳踏實地開展工作。做技術研發(fā)的要從材料端入手,做應用服務的要從設計端入手,做產業(yè)發(fā)展的要從專業(yè)人才培訓入手。比如,技術研發(fā)機構應扎扎實實從材料端入手,對材料和工藝深入研究,使國內打印機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成本更低,有更多功能性材料面世。做應用服務的企業(yè),要多做“3D打印+”,著實把3D打印的應用市場打開。如果一項好技術始終不能有效打開應
12、用市場,這項技術的發(fā)展無疑將受到限制。
史玉升(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我們認為3D打印存在以下瓶頸問題。第一,粉末材料。材料已經成為增材制造的主要瓶頸問題,如何制備這樣的材料有很多困難。第二,裝備的精度和效率。第三,成本?,F在裝備一買幾百萬,上千萬,成本太高了。第四,成形工藝。除了本身的增材制造成形工藝,也要考慮和傳統的工藝相結合,結合后將發(fā)揮傳統和增材制造的優(yōu)點。表面質量、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控制都是3D打印技術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特別是標準制定。
孟光(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應該處理好五個關系。第一個,傳統設計制造與3D打印制造的關系。第二個,大規(guī)模制造與個
13、性化制造的關系。將來是多件大批量,還是停留在小層面精細化制造。第三個,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如果這個問題現在不考慮清楚,將來會產生很多問題。第四個,裝備和產品,硬件和軟件的關系。我覺得在關心3D打印制造裝備的同時,應該關心滿足3D打印需求的材料的制備裝備,包括鈦合金的粉末,均勻性、一致性各方面的要求。第五個,制造模式、商業(yè)模式與產業(yè)模式的關系。
連寧(南京紫金立德電子公司總經理):3D打印技術在高層規(guī)劃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正確的宣傳和引導。現在有些媒體的一些報道、宣傳已經過頭了,我們應該抱著科學合理冷靜的觀點來看待3D打印技術,要促進技術人員到研發(fā)人員,更多更好地了解、認識3D打印技術,
14、讓他們更快地接受3D打印技術,來促進他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至引起他們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變。
李冬茹(機械聯合會副秘書長、研究員):從工業(yè)領域對3D打印或者增材制造有幾個疑慮,第一個疑慮,通過這種工藝生產出來的東西,比如某一個零件,它跟傳統制造的零件,特別是內在力學上有什么樣的相同和不同,感覺拿出來的實驗數據不足,不足以讓產業(yè)界放心。第二個疑慮,成本控制問題。3D打印開發(fā)出的新產品在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能保持多長時間的技術領先?在高投入的同時,能否獲得高回報,這都值得疑慮?,F在大家看到主要的研究還是以學校為主,怎么能在一兩個行業(yè),在工業(yè)領域有所突破,使它更快速地發(fā)展,這是很核心的問題。
邵新宇(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3D打印所帶來的是一種關鍵技術乃至于將來產業(yè)變化的核心是越來越明顯的,或者潛力是無限的,因此,要高度重視。從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層面來看,的確要重視這塊,相關資源整合起來,比如相關的基金委在關注,科技部在關注,工信部也會談到這塊。要把相關的資源整合起來,尤其是政府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