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十國(guó)陶瓷欣賞
《隋唐五代十國(guó)陶瓷欣賞》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隋唐五代十國(guó)陶瓷欣賞(73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隋 代 雖 然 時(shí) 間 較 短 , 然 而 國(guó) 家 的 統(tǒng) 一 與 生 產(chǎn) 的 上 升 , 使 陶 瓷 工 藝 在 六 朝 的基 礎(chǔ) 上 有 著 較 大 的 發(fā) 展 。 隋 代 的 陶 瓷 , 在 北 方 的 安 陽(yáng) 隋 張 盛 墓 、 卜 仁 墓 , 西 安 李 靜 訓(xùn) 墓 , 南 方 的 長(zhǎng)沙 、 武 漢 、 江 西 靖 江 等 地 隋 墓 都 有 出 土 , 武 漢 周 家 大 灣 隋 墓 出 土 的 陶 瓷 多 達(dá)六 十 余 件 。 在 河 北 賈 壁 村 , 河 南 鞏 縣 、 安 陽(yáng) 等 地 , 還 發(fā) 現(xiàn) 了 隋 代 窯 址 。 隋 代 的 陶 瓷 , 除 了 傳 統(tǒng) 的 的
2、青 瓷 在 南 北 各 地 繼 續(xù) 射 干 年 產(chǎn) 外 , 白 瓷 也 已 經(jīng)燒 制 成 功 。 白 瓷 是 由 青 瓷 演 變 而 來(lái) , 它 是 我 國(guó) 勞 動(dòng) 人 民 在 長(zhǎng) 期 的 陶 瓷 生 產(chǎn) 實(shí)踐 重 , 通 過(guò) 對(duì) 瓷 土 進(jìn) 行 精 煉 , 使 原 料 中 鐵 分 減 少 , 以 及 燒 制 火 度 的 掌 握 , 而燒 成 的 白 度 較 高 的 瓷 器 。 隋 代 陶 瓷 的 品 種 , 比 六 朝 更 為 增 加 , 它 逐 漸 代 替 金 屬 、 漆 器 等 , 制 成 各種 生 活 日 用 品 , 有 飲 食 器 、 盛 儲(chǔ) 器 、 生 活 用 器 、 文 具 、
3、娛 樂(lè) 器 、 家 具 等 等 。龍 柄 雙 身 壺 更 為 隋 代 出 現(xiàn) 的 新 品 種 , 到 了 唐 代 才 變 為 單 身 。 隋 代 陶 瓷 的 裝 飾 ,有 幾 何 紋 、 旋 紋 、 繩 紋 、 雙 圈 紋 、 連 珠 紋 等 。 植 物 紋 有 蓮 瓣 、 忍 冬 、 葵 瓣 、團(tuán) 花 、 寶 相 花 、 梅 花 、 樹(shù) 葉 等 。 動(dòng) 物 紋 有 龍 紋 、 鳳 紋 、 象 首 等 。 此 外 還 有 人物 紋 。 一 般 說(shuō) 來(lái) , 隋 代 裝 飾 較 少 , 而 有 實(shí) 用 的 的 四 系 、 六 系 、 八 系 不 等 的 耳 。其 中 以 橋 形 耳 最 多 也 最
4、 有 特 色 。 隋 代 的 陶 瓷 在 制 作 技 術(shù) 上 , 有 較 大 的 提 高 。 可 以 使 胎 體 潔 白 , 同 時(shí) 顯 得薄 而 細(xì) 膩 , 不 象 六 朝 那 樣 的 厚 重 , 并 且 使 用 了 護(hù) 胎 釉 , 這 樣 不 僅 可 以 掩 蓋 胎 體 的 細(xì) 孔 和 斑 點(diǎn) , 而 且 也 提 高 了 潔 白 度 。 唐 代 的 陶 瓷 得 到 了 更 大 的 發(fā) 展 。 陶 錄 稱(chēng) “ 陶 至 唐 而 盛 , 始 有 窯名 。 ” 這 時(shí) 各 地 制 瓷 中 心 都 有 了 窯 名 , 這 反 映 了 燒 瓷 的 興 盛 和 不 同 的 藝術(shù) 特 色 。 一 些 文
5、人 雅 士 也 加 以 評(píng) 賞 和 注 意 , 大 量 反 映 在 唐 代 的 詩(shī) 文 中 。就 它 的 特 點(diǎn) 說(shuō) , 可 以 分 為 青 瓷 、 白 瓷 、 花 瓷 和 唐 三 彩 幾 類(lèi) 。 唐 代 陶 瓷 的 造 型 發(fā) 展 和 演 變 , 可 分 為 三 個(gè) 時(shí) 期 。 早 期 流 行 鳳 頭 壺 、天 雞 壺 、 龍 柄 壺 、 高 足 缽 、 四 耳 罐 等 , 且 多 大 型 平 底 或 圓 餅 底 。 中 期 大型 器 物 減 少 , 多 碗 、 盤(pán) 、 杯 、 盒 、 罐 、 盂 等 , 出 現(xiàn) 圈 足 。 晚 期 則 多 成 套的 壺 盞 杯 、 托 等 , 并 有 較
6、高 的 圈 足 。 唐 代 陶 瓷 的 裝 飾 , 更 加 豐 富 多 彩 , 方 法 多 樣 , 主 要 有 : 印 花 、 劃 花 、灑 花 、 堆 貼 、 釉 下 彩 、 絞 釉 和 絞 胎 。 從 裝 飾 手 法 的 演 變 過(guò) 程 來(lái) 看 , 大 體 上 唐 代 早 期 多 采 用 堆 貼 , 中 期 則以 刻 花 、 劃 花 最 為 流 行 , 晚 期 出 現(xiàn) 了 絞 釉 和 灑 花 等 方 法 , 這 也 反 映 了 色釉 的 制 作 種 類(lèi) 在 不 斷 增 加 。 隋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3年 湖 北 省 武 漢 市 出 土高 63.3厘 米 、 59厘 這 兩 件 戴 盔
7、 披 甲 的 武 士 俑 僅 露 臉 部 ,整 個(gè)盔 上 布 滿 魚(yú) 鱗 甲 片 。 他 們 身 穿 明 光 鎧 ,項(xiàng) 部 有盆 領(lǐng) ,鎧 甲 垂 至 膝 下 ,其 上 亦 滿 布 魚(yú) 鱗 甲 片 。俑 均 兩 手 拱 至 腹 部 按 一 長(zhǎng) 方 形 盾 牌 ,盾 周 沿 有金 釘 圓 泡 ,中 間 排 列 著 小 朵 花 ,似 外 加 皮 革 的木 盾 ,用 金 屬 圓 泡 釘 固 定 。 從 文 獻(xiàn) 記 載 看 ,明光 鎧 創(chuàng) 始 于 三 國(guó) ,當(dāng) 時(shí) 非 常 名 貴 ,只 有 將 領(lǐng) 才能 穿 著 。 其 特 點(diǎn) 是 鎧 甲 的 胸 前 、 背 后 都 有 左 、右 兩 片 橢 圓 形
8、的 金 屬 圓 護(hù) ,很 像 鏡 子 。 在 戰(zhàn) 場(chǎng)上 ,圓 護(hù) 反 照 太 陽(yáng) 光 ,即 發(fā) 出 明 光 ,故 名 之 。從 出 土 的 文 物 看 ,明 光 鎧 到 北 朝 末 期 日 趨 盛 行 ,隋 朝 除 明 光 鎧 還 有 兩 當(dāng) 鎧 ,唐 朝 時(shí) 明 光 鎧 已 取代 兩 當(dāng) 鎧 而 成 為 最 主 要 的 鎧 甲 。 隋 朝 時(shí) 期 明 器 1956年 湖 北 省 武 漢 市 周 家 大 灣 隋 墓出 土 , 高 65厘 米 此 俑 頭 戴 方 幘 , 上 穿 寬 袖 衣 , 下 著曳 地 裳 , 腰 束 寬 帶 , 腳 穿 舄 。 北 朝 西 魏時(shí) 已 開(kāi) 始 “ 罷 門(mén) 資
9、 之 制 ” , 注 意 才 干 。隋 文 帝 廢 去 九 品 中 正 制 的 選 舉 制 度 , 命諸 州 歲 貢 三 人 , 開(kāi) 皇 十 八 年 ( 公 元 598年 ) 又 下 詔 “ 京 官 五 品 以 上 、 總 管 、 刺史 , 以 志 行 修 謹(jǐn) 、 清 平 干 濟(jì) 二 科 舉 人 ” 。這 說(shuō) 明 此 時(shí) 已 在 走 向 科 舉 制 度 。 至 隋 煬帝 時(shí) 開(kāi) 始 置 進(jìn) 士 科 , 標(biāo) 志 著 科 舉 制 度 的奠 定 。 隋 朝 時(shí) 期 盛 水 器1956年 湖 北 省 武 漢 市 周 家 大 灣 241號(hào) 隋墓 出 土 高 25厘 米 、 口 徑 6.6厘 米 、 底
10、徑 7厘 米 此 尊 為 鼓 腹 、 長(zhǎng) 頸 、 平 底 ,肩 部 有四 系 ,雙 螭 把 手 ,螭 嘴 探 入 尊 口 作 飲 水狀 ,頸 部 有 突 出 竹 節(jié) 紋 ,腹 部 為 弦 紋 ,壺嘴 為 雞 首 形 ,青 色 釉 。 隋 代 青 瓷 出 現(xiàn) 了許 多 新 的 器 型 ,尤 以 壺 和 瓶 變 化 較 大 。壺 一 般 分 為 帶 流 和 無(wú) 流 的 兩 種 帶 流 的有 青 瓷 雞 頭 壺 、 青 資 鳳 頭 龍 柄 壺 八 棱形 短 嘴 壺 等 ;無(wú) 流 的 壺 ,多 流 行 于 南 方 ,基 本 特 征 為 高 盤(pán) 口 ,有 頸 ,系 貼 附 在 肩上 ;瓶 的 主 要 變
11、 化 是 出 現(xiàn) 了 盤(pán) 口 瓶 。 隋 朝 時(shí) 期 盛 器 1957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李 靜 訓(xùn)墓 出 土 高 21厘 米 、 腹 徑 16厘 米 、 底徑 9.4厘 米 此 罐 罐 身 瘦 長(zhǎng) ,口 直 而 大 ,瘦頸 ,肩 部 貼 附 八 系 ,屬 于 隋 朝 瓷 罐中 的 南 方 系 統(tǒng) 。 罐 表 里 均 施 青 灰色 釉 ,有 開(kāi) 片 紋 ,底 下 露 胎 ,胎 呈 灰黃 色 。 此 罐 出 土 時(shí) 內(nèi) 盛 有 核 桃 ,但 已 炭 化 。 隋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5年 湖 北 省 武 漢 市 武昌 桂 子 山 出 土鼠 俑 高 15.3厘 米 ,牛 俑 及猴 俑 高
12、 16.5厘 米這 是 十 二 生 肖 俑 中 的 3件 ,均 為 人 身 、 獸 首 、 著 衣 、持 笏 、 盤(pán) 坐 ,形 象 逼 肖 ,釉色 青 黃 ,制 作 精 致 ,具 有 較高 的 藝 術(shù) 價(jià) 值 。 長(zhǎng) 期 以來(lái) ,人 們 認(rèn) 為 十 二 肖相 之 說(shuō) 始 于 東 漢 的 王 充 ,其 實(shí) 在 秦 簡(jiǎn) 中 已 出 現(xiàn) 十 二 生 肖 的 記 載 。 而十 二 生 肖 以 造 型 的 俑 類(lèi) 出 現(xiàn) ,則 始 于 隋 朝 隋 朝 時(shí) 期 盛 水 器 1957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李 靜 訓(xùn) 墓 出 土 高 27.4厘 米 、 口 徑 7.1厘 米 、 底 徑 7厘 米 雞 首
13、 壺 由 兩 晉 一 直 沿 用 到 唐 初 。隋 朝 雞 首 壺 ,其 造 型 的 演 變 趨 勢(shì) 為 雞首 由 小 到 大 ,壺 身 由 矮 小 到 瘦 長(zhǎng) ,壺口 更 高 ,頸 變 細(xì) ,肩 部 貼 附 的 系 由 條狀 系 到 橋 形 系 。 此 壺 雞 首 趨 向 寫(xiě) 實(shí) ,柄 仍 保 留 著 南 朝 時(shí) 期 的 雙 龍 形 柄 ,足部 微 向 外 撇 。 隋 朝 時(shí) 期 盛 水 器1957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李 靜 訓(xùn) 墓 出 土高 18.6厘 米 、 口 徑 4.5厘 米 、 腹 徑 6.3厘 米 此 器 兩 瓶 身 相 聯(lián) , 聯(lián) 接 處 上 伸 一 杯 式口 , 頸
14、部 有 凹 弦 紋 三 周 。 釉 施 及 于 腹 部 弦紋 以 下 , 有 冰 裂 紋 細(xì) 開(kāi) 片 , 近 底 部 分 及 底部 露 胎 。 高 嶺 土 ( 瓷 土 ) 含 鐵 量 較 高 , 經(jīng)過(guò) 1300 高 溫 只 能 燒 成 青 瓷 器 , 經(jīng) 過(guò) 控 制而 降 低 瓷 土 中 的 含 鐵 量 , 克 服 鐵 的 呈 色 干擾 , 即 能 燒 制 成 白 瓷 。 中 國(guó) 在 北 齊 時(shí) 已 開(kāi)始 燒 制 白 瓷 , 但 當(dāng) 時(shí) 燒 成 的 白 瓷 普 遍 泛 青 ,說(shuō) 明 含 鐵 量 偏 高 , 燒 制 溫 度 偏 低 , 燒 制 工藝 還 不 夠 成 熟 。 這 件 隋 代 白 瓷
15、 器 , 胎 、 釉已 完 全 不 見(jiàn) 白 中 泛 青 現(xiàn) 象 。 隋 高 47厘 米估 價(jià) :RMB480000-640000 成交 價(jià) :RMB635979瓶 作 盤(pán) 口 , 細(xì) 頸 , 鼓 腹 , 通體 施 白 釉 , 釉 面 光 潤(rùn) , 釉 色透 明 瑩 潤(rùn) , 具 有 質(zhì) 感 。白 釉 盤(pán) 口 瓶 隋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6年 湖 北 省 武 漢 市 武 昌 桂 子 山 出 土通 高 37.5厘 米此 女 俑 頭 梳 雙 髻 ( 丫 髻 ) , 身 穿 圓 領(lǐng)窄 袖 長(zhǎng) 衫 , 下 著 褲 , 腰 束 帶 , 腳 穿 尖頭 履 。 左 手 牽 韁 繩 , 右 手 作 握 鞭 狀
16、,騎 于 馬 上 , 神 態(tài) 似 在 馴 馬 。 馬 上 鞍 勒轡 飾 俱 全 , 胸 前 鞅 上 股 后 均 絡(luò) 以 皮 帶 ,胸 前 飾 以 8個(gè) 銅 鈴 , 股 后 兩 側(cè) 各 有 杏 葉形 飾 8枚 。 此 俑 形 態(tài) 生 動(dòng) 逼 真 , 不 失 為藝 術(shù) 珍 品 。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72年 陜 西 省 禮 泉 縣 鄭 仁 泰 墓 出 土高 69厘 米此 俑 頭 戴 平 巾 幘 ,容 貌 清 秀 ,有 髭 須 。 身 穿 寬 袖外 衣 ,領(lǐng) 、 袖 與 下 襟 均 飾 織 錦 花 邊 ,外 套 桶 襠 衫 ,下 著 白 色 裳 ,寬 腿 褲 ,腳 穿 高 頭 履 。 衣 冠
17、全 部 影繪 貼 金 ,再 現(xiàn) 了 唐 時(shí) 期 班 上 文 官 的 風(fēng) 貌 。 墓 主鄭 仁 泰 參 加 過(guò) 李 洲 的 晉 陽(yáng) 起 兵 和 唐 太 宗 發(fā) 動(dòng) 的玄 武 門(mén) 之 變 ,曾 為 涼 州 刺 史 ,被 授 右 武 侯 將 軍 ,加 上 柱 國(guó) ,是 唐 初 的 一 位 重 要 人 物 。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72年 陜 西 省 禮 泉 縣 鄭 仁泰 墓 出 土高 71.5厘 米 此 俑 所 穿 鎧 甲 顏 色 華麗 ,邊 緣 繪 綠 、 紅 、 藍(lán) 等色 構(gòu) 成 的 寶 相 花 紋 ,當(dāng) 為模 擬 鄭 仁 泰 生 前 的 儀 仗 隊(duì)將 領(lǐng) 。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71
18、年 陜 西 省 乾 縣 懿 德 太 子 墓 出 土高 3335厘 米 、 長(zhǎng) 29.532厘 米 馬 頭 有 一 整 片 面 簾 ,雙 眼 處 開(kāi) 有 洞孔 ,表 面 貼 金 ,雙 耳 間 豎 有 一 朵 纓 飾 。馬 頸 部 、 胸 部 和 馬 身 的 甲 連 綴 在 一 起 ,在 鞍 后 尻 部 有 原 插 寄 生 (扇 面 或 樹(shù) 枝狀 )的 孔 。 唐 時(shí) ,這 種 外 觀 華 麗 的 馬 具裝 ,完 全 是 為 了 表 示 豪 華 和 威 儀 ,一 般都 作 貴 族 的 儀 仗 ,并 不 用 于 戰(zhàn) 斗 。 馬上 男 騎 俑 ,頭 戴 盔 ,身 穿 帶 有 披 膊 和 護(hù)胸 的 鎧
19、甲 ,腳 穿 高 統(tǒng) 皮 靴 ,左 手 牽 韁 繩 ,右 于 前 曲 握 拳 ,似 持 物 狀 ,氣 勢(shì) 威 武 。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4年 山 西 省 長(zhǎng) 治 市 王 琛 墓 出 土高 89.7厘 米 、 長(zhǎng) 26.5厘 米 這 件 陶 駱 駝 形 體 高 大 。 背 騎 胡 人深 目 濃 眉 , 高 鼻 , 絡(luò) 腮 胡 , 身 穿 翻 領(lǐng)皮 毛 褊 衣 , 腰 束 帶 , 系 一 小 香 囊 , 坐在 橫 搭 于 駝 背 的 行 囊 上 , 左 手 執(zhí) 韁 繩 ,右 手 高 舉 , 作 揮 鞭 狀 。 唐 代 的 絲 綢 之路 連 結(jié) 中 國(guó) 和 中 亞 、 西 亞 乃 至 歐
20、洲 諸國(guó) 。 在 絲 綢 之 路 上 , 許 多 波 斯 、 阿 拉伯 商 人 、 技 藝 人 前 往 長(zhǎng) 安 。 此 俑 生 動(dòng)再 現(xiàn) 了 奔 波 在 絲 綢 之 路 上 的 西 域 商 人形 象 。 唐 朝 時(shí) 期 盛 器1956年 河 南 省 陜 縣 唐 墓 出 土高 17.6厘 米 、 口 徑 2厘 米 、 底 徑 7.4厘米 該 器 呈 葫 蘆 形 ,造 型 別 致 ,釉 色 晶瑩 。 唐 代 青 資 生 產(chǎn) 主 要 在 南 方 ,如 越窯 、 鼎 州 窯 、 婺 州 窯 、 岳 州 窯 、 壽 州窯 和 洪 州 窯 。 這 些 名 窯 ,除 鼎 州 窯 外 ,其 他 窯 址 均 已
21、 發(fā) 現(xiàn) ,還 發(fā) 現(xiàn) 了 文 獻(xiàn) 中未 曾 提 到 的 銅 川 窯 。 公 浙 江 省 金 華 市一 帶 唐 時(shí) 屬 婺 州 ,多 生 產(chǎn) 民 間 日 用 主瓷 ,質(zhì) 地 較 粗 糙 。 岳 州 窯 在 今 湖 南 省湘 陰 縣 ,釉 色 以 青 綠 為 主 。 洪 州 窯 在今 江 西 省 豐 城 縣 ,釉 呈 黃 褐 色 或 醬 色 , 以 燒 制 碗 、 杯 為 主 ,資 質(zhì) 較 粗 糙 。 唐 朝 時(shí) 期明 器傳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出 土高 27厘 米 唐 朝 時(shí) 期 食 器1987年 陜 西 省 扶 風(fēng) 縣 法 門(mén) 寺塔 地 宮 出 土 , 高 7.1厘 米 、 口徑 25厘
22、 米法 門(mén) 寺 相 傳 始 建 于 東 漢 , 唐時(shí) 建 有 護(hù) 國(guó) 真 身 寶 塔 及 地 宮 ,供 養(yǎng) 佛 指 舍 利 。 地 宮 中 的 許多 文 物 是 唐 皇 室 供 奉 的 , 其中 的 秘 色 瓷 是 作 為 貢瓷 的 越 窯 精 品 , 屬 宮 廷 專(zhuān) 用 。 因 其 釉 色 、 形 制 少 為 人 知 , 故 以 “ 秘 色 ” 相 稱(chēng) 。器 物 以 青 綠 釉 為 主 , 釉 內(nèi) 夾 雜 瑪 瑙 細(xì) 末 , 釉 面 潤(rùn) 澤 晶 瑩 , 釉 層 有 透 明 感 。 這次 出 土 的 瓷 器 共 19件 , 器 形 有 瓶 、 碗 、 盤(pán) 、 碟 等 , 大 部 分 在 同 出
23、 土 的 文 物 帳 上 被 明 確 記 為 “ 秘 色 瓷 ” 。 因 地 宮 封 閉 于 唐 咸 通 十 五 年 (公 元 874年 ), 可 知秘 色 瓷 最 晚 在 咸 通 年 間 已 經(jīng) 燒 制 了 。 唐 法 門(mén) 寺 地 宮 出土 , 是 唐 州 縣 進(jìn) 貢 皇室 的 高 級(jí) 瓷 器 。 因 其釉 色 和 燒 制 方 法 至 今不 明 , 又 無(wú) 實(shí) 物 可 證明 , 故 稱(chēng) 秘 色 瓷 。 該凈 水 瓶 為 佛 寺 使 用 的水 器 。 法 門(mén) 寺 博 物 館藏 。 越窯青瓷蓮花盞托五 代 高 13厘 米盞 托 連 為 一 體 , 為 唐至 宋 時(shí) 期 典 型 茶 具 。通 體
24、施 青 釉 , 釉 色 瑩潤(rùn) , 光 潔 如 玉 , 系 五代 吳 越 國(guó) 錢(qián) 氏 秘 色 窯燒 造 , 奉 至 蘇 州 虎 丘云 巖 寺 塔 供 佛 。 通 體飾 大 蓮 瓣 紋 , 花 紋 與器 型 達(dá) 到 完 美 統(tǒng) 一 。 長(zhǎng)沙窯釉下彩云珠紋罐, 唐,容器,高29.4厘米,口徑16.2厘米,江蘇省揚(yáng)州市博物館藏。 唐 長(zhǎng)沙窯黃釉褐彩鴛鴦水注 通 高 三 十 厘 米 。 凸 雕 蓮花 瓣 紋 為 座 , 燈 柱 體 細(xì) 長(zhǎng) ,周 身 凸 雕 棱 紋 十 三 條 , 上 承淺 口 、 淺 腹 盤(pán) 為 托 , 內(nèi) 中 央直 壁 筒 式 盞 。 邢 窯 窯 址 , 在河 北 省 臨 城 境 內(nèi)
25、 崗 頭 村 等 地 ,是 北 方 白 瓷 的 代 表 。 除 此 還有 燒 白 瓷 的 地 方 : 河 北 曲 陽(yáng) 、河 南 密 縣 、 四 川 大 邑 和 山 西等 地 。 唐 朝 時(shí) 期 盛 器1957年 河 南 省 陜 縣 唐 墓 出 土高 22.2厘 米 、 口 徑 6.9厘 米 、 底 徑 7.2厘 米 唐 代 白 瓷 生 產(chǎn) 以 北 方 地 區(qū) 為 盛 ,邢 窯 在 今 河 北 省 臨 城 縣 、 內(nèi) 丘 縣 一 帶 ,其 產(chǎn) 品 色 澤 如 雪 似 銀 , 叩 之 鏗 鏘 有 聲 ,代 表 了 當(dāng) 時(shí) 白 瓷 的 最 高 水 平 。 此 外 ,河 南 鞏 縣 窯 燒 造 白 瓷
26、 的 時(shí) 間 長(zhǎng) , 產(chǎn) 量大 , 品 種 多 , 公 元 8世 紀(jì) 是 其 高 峰 ,西 安 市 唐 大 明 宮 遺 址 和 西 市 遺 址 曾 發(fā)現(xiàn) 鞏 縣 窯 的 產(chǎn) 品 。 河 北 曲 陽(yáng) 窯 燒 造 白瓷 的 時(shí) 代 較 晚 , 但 其 產(chǎn) 品 胎 質(zhì) 潔 白 ,釉 色 白 凈 光 潤(rùn) , 晚 唐 時(shí) 已 取 代 了 邢 窯 的 地 位 。 這 件 白 瓷 長(zhǎng) 頸 瓶 的 造 型 , 在唐 代 瓷 器 中 實(shí) 屬 罕 見(jiàn) 唐 朝 時(shí) 期 照 明 用 具1956年 河 南 省 陜 縣 唐 墓 出 土高 30.5厘 米 戰(zhàn) 國(guó) 秦 漢 時(shí) 期 多 用 銅 燈 和 陶燈 , 魏 晉 以 后
27、 , 瓷 燈 開(kāi) 始 流 行 。北 朝 時(shí) 期 ( 公 元 42O 581年 )的 白 瓷 , 白 中 泛 青 , 尚 處 于 初級(jí) 階 段 。 唐 代 的 白 瓷 生 產(chǎn) 技 術(shù)明 顯 提 高 , 這 件 白 瓷 燈 原 料 優(yōu)良 , 工 藝 講 究 , 釉 色 瑩 潤(rùn) 光 潔 ,通 體 白 玉 般 的 色 澤 使 造 型 更 顯穩(wěn) 重 。 唐 朝 時(shí) 期 文 具1957年 河 南 省 陜 縣 唐 墓 出 土高 7.2厘 米 、 徑 14.8厘 米 唐 代 是 中 國(guó) 硯 臺(tái) 發(fā) 展 的 重 要時(shí) 期 , 千 年 有 名 的 端 硯 石 、 歙 硯石 就 出 現(xiàn) 于 此 時(shí) 。 端 石 以
28、色 紫 為主 , 歙 石 以 色 黑 為 主 , 唐 代 有 專(zhuān)門(mén) 尋 找 制 硯 所 用 石 材 的 開(kāi) 采 業(yè) 。由 于 硯 臺(tái) 的 需 要 量 大 ,石 硯 、 陶硯 、 瓷 硯 兼 用 , 而 瓷 硯 除 繼 續(xù) 魏晉 時(shí) 期 的 三 足 硯 外 , 硯 足 的 數(shù) 目增 多 , 研 磨 面 向 上 凸 起 。 此 白 瓷硯 底 部 是 由 21個(gè) 獸 蹄 形 組 成 的 鏤空 圈 足 。 這 類(lèi) 圓 形 而 有 蹄 足 的 硯 形 似 古 代 四 周 環(huán) 水 的 辟 雍 ( 大 學(xué)所 在 地 ) , 故 名 辟 雍 硯 。 辟 雍 硯到 宋 代 以 后 就 少 見(jiàn) 了 。 唐 朝 時(shí)
29、 期 茶 具高 4.3厘 米 、 口 徑 14.3厘 米中 國(guó) 飲 茶 歷 史 悠 久 , 普 及 推 廣是 在 中 唐 以 后 。 這 時(shí) 期 , 始 有茶 字 , 出 現(xiàn) 了 論 茶 之 書(shū) , 茶 稅也 開(kāi) 始 增 設(shè) , 與 周 邊 鄰 國(guó) 貿(mào) 易中 亦 出 現(xiàn) 了 茶 馬 交 易 。 當(dāng) 時(shí) 的飲 茶 器 具 主 要 有 碗 、 盞 、 杯 等 ,碗 最 為 多 見(jiàn) 。 初 盛 唐 的 茶 碗 造型 樸 拙 厚 重 , 中 唐 出 現(xiàn) 了 敞 口 、腹 壁 斜 直 、 玉 壁 或 圈 足 的 茶 碗 。最 優(yōu) 質(zhì) 的 茶 碗 是 北 方 邢 窯 的 白瓷 碗 和 南 方 越 窯 的
30、青 瓷 碗 。 此碗 屬 邢 窯 細(xì) 瓷 , 碗 內(nèi) 壁 釉 面 上 留 有 環(huán) 形 擦 痕 , 應(yīng) 是 長(zhǎng) 期 用 于點(diǎn) 茶 , 為 茶 筅 或 茶 匙 于 碗 內(nèi) 旋回 攪 動(dòng) 而 致 。 隋 .白 瓷 長(zhǎng) 頸 瓶 ,隋 豐 寧 公 主 墓 出土 。 隋 .白 瓷 雙 耳 扁 瓶 , 隋 朝盛 水 器 , 瓶 口 為 圓 形 , 瓶 體扁 平 , 兩 面 有 相 同 印 紋 , 中間 為 一 獸 面 , 口 角 左 右 各 銜一 忍 冬 葉 , 外 繞 聯(lián) 珠 一 周 。整 個(gè) 紋 飾 呈 心 形 , 尖 端 向 上 ,瓶 體 施 白 釉 , 有 較 粗 的 冰 裂紋 開(kāi) 片 , 釉 僅
31、施 至 腹 下 部 ,圈 足 露 胎 。 唐 , 白 瓷 鳳 首 瓶 , 其形 似 鳳 唐 , 白 瓷 蟠 龍 博山 爐 唐 ( 618-907年 )高 9.5、 口 徑 12.5厘 米 。1991年 西 安 市 東 郊 國(guó) 棉 四廠 工 地 唐 墓 出 土 。造 型 樸 素 優(yōu) 美 、 盤(pán) 口 、 短頸 、 溜 肩 、 扁 圓 體 、 餅 形足 。 瓷 胎 細(xì) 膩 , 呈 白 色 ,通 體 施 白 釉 , 釉 質(zhì) 光 澤 極強(qiáng) , 釉 面 冰 裂 紋 細(xì) 碎 。 白 釉 穿 帶 壺 ,唐 , 盛 灑 器 ,高 29.5厘 米 ,口 徑 7.3厘 米 ,上 海 博 物 館 藏 。 唐 .白 釉
32、 刻 花 三足 盤(pán) , 直 徑 18厘 米 , 高 4厘 米 ,1965年 洛 陽(yáng) 鐵二 中 出 土 。 唐 .白 釉 綠彩 罐 , 高 24厘 米 , 龍 門(mén)香 山 出 土 。 唐 .彩 繪 釉 陶 載物 駱 駝 , 長(zhǎng) 53厘 米 , 高 48厘米 , 1971年 陜西 禮 泉 縣 鄭 仁泰 墓 出 土 , 陜西 歷 史 博 物 館收 藏 。 唐 .彩 繪 女 立 俑 , 昭陵 博 物 館 藏 。 唐 .鴛 鴦 踩 蓮 枕 , 長(zhǎng) 12厘 米 , 寬 10厘 米 , 高 6厘米 , 1971年 孟 津 前 李 村 出 土 。 唐 .珍 珠 紋三 足 罐 , 高21厘 米 ,井 溝 朱 家
33、灣出 土 。 唐 .鎮(zhèn) 墓 獸 , 高100厘 米 , 1963年 關(guān) 林 出 土 。 唐 .著 明 光 甲武 士 俑 唐 .釉 下 褐 彩 鳥(niǎo)紋 注 子 , 高 19.2厘米 , 口 徑 10.4厘 米 ,湖 南 省 銅 官 陶 瓷 公司 藏 。 唐 .釉 下 褐 彩 貼花 花 卉 紋 注 子 , 高22厘 米 , 口 徑 7.2厘 米 , 上 海 博 物 館藏 。 唐 .馴 馬 陶 俑 , 俑 高 36.8厘 米 , 馬 高 40厘 米 , 這 組 馴 馬 俑 的 造 型 活 潑 生 動(dòng) , 動(dòng)感 很 強(qiáng) , 馬 作 身 體 后 坐 , 似 不 肯 前 行 的 桀 驁 不 馴 狀 , 馴
34、馬 者 啟 口 若 吼 , 右 臂 用 力 拉扯 韁 繩 , 筋 腱 鼓 起 , 富 有 力 感 , 俑 表 原 有 彩 繪 , 現(xiàn) 已 脫 落 。 唐 俑 多 系 模 制 , 再 作 細(xì)部 修 飾 , 然 后 入 窯 燒 造 , 模 制 方 法 多 數(shù) 為 分 塊 合 模 , 這 組 馴 馬 俑 的 人 與 馬 , 都 是 分別 制 出 后 再 粘 合 而 成 的 。 唐 .彩 繪 說(shuō) 唱 俑 , 此 組 俑 為 一 長(zhǎng) 須 的 長(zhǎng) 者 高 坐 在 一 圓 拱 形 墩 上 , 抬 頭 仰 天 ,面 部 表 情 幽 默 , 一 樂(lè) 俑 盤(pán) 腿 坐 在 一 圓 形 蒲 團(tuán) 上 , 雙 手 握 笙
35、 , 一 樂(lè) 俑 所 持 樂(lè)器 已 失 , 其 形 態(tài) 似 在 彈 撥 , 表 現(xiàn) 出 唐 代 說(shuō) 唱 藝 術(shù) 已 趨 于 成 熟 。 唐 .鸚 鵡 髻 女 侍 俑 ,高 34厘 米 , 1972年 洛陽(yáng) 谷 水 出 土 。 唐 .西 關(guān) 窯 綠 釉 雙 耳 葫 蘆 形 瓶 ,通 高 20厘 米 , 口 徑 2.4厘 米 , 底徑 9厘 米 , 廣 州 省 博 物 館 收 藏 。小 直 口 , 瓶 身 作 亞 腰 葫 蘆 形 , 餅形 足 , 亞 腰 間 裝 三 并 條 形 雙 耳 。上 部 和 中 部 各 印 雙 弦 紋 一 周 。 周身 綠 釉 稍 泛 黃 色 , 甚 勻 凈 瑩 亮 。底
36、 無(wú) 釉 , 有 旋 輪 痕 , 胎 呈 灰 黃 色 ,河 南 密 縣 西 關(guān) 窯 有 類(lèi) 似 器 物 出 土 。 唐 .文 吏 俑 頭像 , 左 像 高 17.5厘 米 , 西 安 市 西郊 老 機(jī) 場(chǎng) 唐 代 京城 長(zhǎng) 安 三 彩 窯 址出 土 。 唐 .倭 墜 髻 女坐 俑 , 高 27厘 米 ,1964年 洛 陽(yáng) 北 窯出 土 。 唐.青黃釉繪蘭草瓷盤(pán),唐代食器,此盤(pán)盤(pán)心飾白彩圓形,其上和周邊涂畫(huà)褐彩蘭草紋,線條流利,轉(zhuǎn)折隨意,當(dāng)時(shí)的工匠注意避免程式化,在器物的口、頸、腹、耳、柄、流等處巧作變化,便帶來(lái)器物造型上的新形式。 唐 .壽 州 窯 瓷 湯 瓶 ,唐 代 盛 器 , 此 器 為
37、 短 頸 ,筒 狀 直 腹 , 器 身 施 黃 釉 ,釉 下 可 見(jiàn) 拍 印 的 網(wǎng) 狀 花紋 , 壽 州 窯 位 于 今 安 徽省 淮 南 市 上 窯 鎮(zhèn) , 瓷 器以 黃 釉 為 主 。 唐.黑釉馬,高67厘米,1977年關(guān)林車(chē)圪垱出土。 唐 .紋 胎 枕 , 高8.2厘 米 , 長(zhǎng) 14.4厘米 , 闊 10.6厘 米 , 生活 用 品 , 此 枕 長(zhǎng) 方 腰圓 形 體 , 直 身 平 底 ,枕 面 微 內(nèi) 凹 。 胎 面 貼塑 黃 、 褐 兩 色 紋 樣 ,這 種 工 藝 名 為 絞 胎 ,是 以 黃 、 褐 兩 種 胎 泥絞 合 在 一 起 , 形 成 花紋 , 貼 于 器 物 表
38、面 ,施 透 明 釉 , 燒 成 后 即為 絞 胎 器 。 絞 胎 工 藝始 于 唐 代 河 南 地 區(qū) ,盛 于 宋 。 所 制 成 品 有 枕 、 盤(pán) 、 碗 等 , 多 為小 件 器 。 上 海 博 物 館藏 。 唐 .唐 彩 繪 打馬 球 俑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5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唐 墓 出 土高 13.5厘 米 、 長(zhǎng) 16厘 米 、 寬 12.1厘 米該 器 仿 照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方 柜 , 用 于 隨 葬 ,是 三 彩 制 品 中 少 見(jiàn) 的 器 物 。 唐 三 彩 是 一 種鉛 釉 陶 器 , 以 瓷 土 為 胎 , 分 二 次 燒 成 。 先將
39、陶 坯 入 窯 素 燒 至 1100 左 右 , 然 后 在 陶坯 上 施 彩 釉 燒 至 900 即 成 。 復(fù) 色 鉛 釉 陶雖 然 在 漢 代 已 經(jīng) 出 現(xiàn) , 但 這 種 工 藝 至 唐 代才 出 現(xiàn) 了 一 個(gè) 飛 躍 。 所 謂 唐 三 彩 , 主 要 指黃 、 綠 、 白 三 色 , 實(shí) 際 不 止 三 彩 , 而 為 多彩 。 當(dāng) 時(shí) 工 匠 應(yīng) 用 金 屬 氧 化 物 的 呈 色 原 理 ,在 釉 料 中 摻 進(jìn) 適 量 的 氧 化 銅 便 燒 成 綠 色 ,摻 入 氧 化 鐵 則 成 黃 褐 色 , 摻 入 氧 化 鈷 可 呈 藍(lán) 色 等 等 , 在 同 一 器 物 上
40、交 錯(cuò) 使 用 , 即 產(chǎn)生 多 種 色 彩 。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7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鮮 于 庭 誨 墓 出 土駱 駝 頭 高 58.4厘 米 、 首 尾 長(zhǎng) 43.4厘 米 , 舞 俑 高25.1厘 米這件題材新穎、塑造形象鮮明的駱駝?shì)d樂(lè)俑,體現(xiàn)了我國(guó)盛唐時(shí)期藝術(shù)的繁榮景象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駱花睜眼引頸望天,閉嘴喘氣,鼻孔鼓起,四肢強(qiáng)勁有力,頸上和腿上的駝毛梳剪整齊,呈醬黃色亮釉。身施乳白色釉,臉部加繪醬黑色線條,睛點(diǎn)黑色,眼角加朱色。背有雙峰,據(jù)考是巴克利亞種的雙峰駝。背墊厚毯,下垂遮肚,上平面呈橢圓形。毯面飾條形圖案,上涂相同的綠、白、黃、褐釉,周緣刻劃至絲,作綠
41、色,近毯邊外還繪有白色聯(lián)珠紋的黃帶。駝 背平臺(tái)作舞臺(tái),樂(lè)舞俑5人,4人分坐兩側(cè)為彈奏樂(lè)師,手抱琵琶等樂(lè)器盡情演奏。中立1歌舞俑,體格健壯,面視前方在舞蹈。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 1957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鮮 于 庭誨 墓 出 土 ,高 54厘 米 、 長(zhǎng) 52.7厘 米 此 馬 全 身 白 色 , 馬 鞍 上 則 披有 墨 綠 色 絨 毯 狀 障 泥 , 胸 前 股 后絡(luò) 以 綠 色 革 帶 , 串 以 黃 色 朵 花 ,垂 掛 金 鈴 等 飾 件 , 色 彩 對(duì) 比 鮮 明 ,造 型 矯 健 , 形 態(tài) 逼 真 , 將 盛 唐 時(shí)期 達(dá) 官 貴 人 的 華 貴 乘 騎 活 脫 脫
42、 地塑 造 出 來(lái) 。 在 中 國(guó) 陶 瓷 工 藝 史 上 ,唐 三 彩 以 其 造 型 、 色 彩 和 施 釉 工藝 開(kāi) 創(chuàng) 了 一 個(gè) 新 的 時(shí) 代 , 此 器 代表 了 唐 三 彩 的 最 高 水 平 。 唐.(618-907年)高58.7,身長(zhǎng)57厘米。1988年西安遠(yuǎn)東公司工地唐墓出土。黃鬃白馬,鞍韉俱全,胸前及股后絡(luò)已革帶,絡(luò)頭及革帶上有綠色花朵及杏葉形裝飾,四蹄直立于回字形底板之上,引頸昂首,做嘶鳴狀。此馬比例準(zhǔn)確,形真神似。 唐三彩打馬球,高36.8厘米,美國(guó)索士比拍賣(mài)公司1998年估價(jià)30,000美元 唐三彩馬,高68.6厘米,美國(guó)索士比拍賣(mài)公司1998年估價(jià)280,000
43、美元 唐三彩駱駝,高72.4厘米,美國(guó)索士比拍賣(mài)公司1997年估價(jià)150,000美元 唐三彩馬,高89.5厘米,美國(guó)索士比拍賣(mài)公司1997年估價(jià)400,000美元 唐三彩馬,高35.6厘米,美國(guó)索士比拍賣(mài)公司1997年估價(jià)20,000美元 唐 朝 時(shí) 期 明 器1953年 陜 西 省 西 安 市 白 家 口 出 土 , 高 28.5厘米此 女 俑 穿 袒 胸 窄 袖 衫 ,下 著 長(zhǎng) 裙 ,披 肩 繞 肩 而垂 下 ,衣 飾 華 麗 ,為 唐 代 年 輕 貴 婦 形 象 。 女 俑坐 于 一 細(xì) 腰 圓 凳 上 ,反 映 了 唐 人 由 席 地 而 坐轉(zhuǎn) 向 垂 足 而 坐 。 唐 代 凳 子
44、 的 形 式 主 要 有 月 牙形 、 細(xì) 腰 圓 形 和 長(zhǎng) 條 形 。 椅 子 在 唐 初 被 稱(chēng) 作繩 床 ,主 要 在 寺 院 中 使 用 ,四 足 著 地 ,有 靠背 和 兩 側(cè) 扶 手 ,形 制 較 寬 ,便 于 僧 人 在 上 盤(pán) 坐 。繩 床 后 來(lái) 被 稱(chēng) 作 倚 床 ,至 中 唐 以 后 ,椅 子的 名 稱(chēng) 正 式 出 現(xiàn) 。 唐 .白 斑 紅 釉 馬 ,高 80厘 米 ,1971年 洛 陽(yáng) 關(guān)林 出 土 唐 .白 斑 藍(lán) 釉 馬 唐 .白 釉 長(zhǎng) 鬃 馬 , 高55厘 米 。 唐.三彩獅子,三彩造型中, 馬和駱駝最多,三彩獅則不 多見(jiàn),臨潼慶山寺出土。臨 潼縣博物館藏。
45、五代越窯青瓷虎形枕 五代 陸羽瓷像,五代明器。傳河北省唐縣出土,高10厘米,此像與成組茶具同出,因知是茶神陸羽像。其手中所捧書(shū)卷,象征茶經(jīng)。陸羽,唐代飲茶活動(dòng)的推動(dòng)者,他著的茶經(jīng)是中國(guó)第一部論茶專(zhuān)著,系統(tǒng)總結(jié)了前人有關(guān)茶葉的豐富經(jīng)驗(yàn)。茶經(jīng)的影響和流傳甚廣,自唐代后期起,把陸羽當(dāng)作茶神而予以供祭的風(fēng)俗已經(jīng)出現(xiàn)。 后唐 孔雀藍(lán)釉三系陶瓶,盛器,高75厘米,口徑17厘米,底16厘米,這件陶瓶狀如橄欖,通體施孔雀藍(lán)釉,腹部貼飾半圓弧條紋。 南唐 陶人首魚(yú)身俑,在原始宗教與原始圖騰中,人與魚(yú)、蛇有密切關(guān)系,認(rèn)為人由蛇精、魚(yú)精演化而來(lái),因而古代多見(jiàn)人首魚(yú)身,人首蛇身的藝術(shù)形象,南唐帝陵中大量出土這類(lèi)陶俑,是原始宗教觀念在當(dāng)時(shí)的遺風(fēng) 五代.青瓷執(zhí)壺,浙江臨安五代吳越國(guó)康陵出土。 南漢.青釉?shī)A梁蓋罐,通高19.4厘米,口徑7.3厘米,底徑19厘米,直口,圓唇,短頸,脛足漸收,平底稍凹,此罐于1954年廣州石馬村五代十國(guó)南漢皇帝劉晟墓出土。廣東省博物館收藏。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hù)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méi)有圖紙預(yù)覽就沒(méi)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hù)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hù)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hù)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煤礦安全生產(chǎn)科普知識(shí)競(jìng)賽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技能鑒定試題含答案
- 3.爆破工培訓(xùn)考試試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察人員模擬考試題庫(kù)試卷含答案
-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管理人員(地下礦山)安全生產(chǎn)模擬考試題庫(kù)試卷含答案
- 4.煤礦特種作業(yè)人員井下電鉗工模擬考試題庫(kù)試卷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生產(chǎn)及管理知識(shí)測(cè)試題庫(kù)及答案
- 2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檢查考試題
- 1 井下放炮員練習(xí)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測(cè)工種技術(shù)比武題庫(kù)含解析
- 1 礦山應(yīng)急救援安全知識(shí)競(jìng)賽試題
- 1 礦井泵工考試練習(xí)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考試復(fù)習(xí)題含答案
- 1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