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文學思潮》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三十年代文學思潮(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30年代文學思潮,(1927-1937),1,30年代文學的總體特征:,1,、文學思潮的空前政治化,2,、無產(chǎn)階級文學運動在文壇上起決定性的作用,3,、左翼文學與人文主義及其他多種傾向的文學彼此對立競爭,又共同豐富了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1933年蕭伯納來中國,與宋慶玲、蔡元培、魯迅、林語堂、史沫特萊等在孫中山故居前合影,2,三十年代文藝兩大陣營的形成,1、無產(chǎn)階級文學運動及其文學(革命文學、左翼文學)。,1928年1月,太陽社創(chuàng)辦太陽月刊,蔣光慈、錢杏邨主持;剛從日本回國的創(chuàng)造社新成員李初梨、馮乃超、彭康主持
2、的文化批判創(chuàng)刊;創(chuàng)造社的創(chuàng)造月刊第一卷8號開始宣傳革命文學;“左聯(lián)”。,2、民主主義、自由主義作家的文學運動及其文學。,1928年3月,胡適、徐志摩、梁實秋等創(chuàng)辦新月月刊,聲稱維護“獨立”“健康”的原則與“尊嚴的原則”;文學、文學月刊、駱駝草、大公報,文藝副刊,、現(xiàn)代等。,3,新月社創(chuàng)辦的新月月刊,創(chuàng)造社和太陽社創(chuàng)辦的文化批判月刊和太陽月刊。,4,1.左翼革命文學思潮發(fā)生的背景,其組織化的文學活動推動文壇格局變化,影響,深遠,。,特定歷史原因,:部分早期共產(chǎn)黨人從政治革命走向文學;27年后社會政治斗爭形勢使建設無產(chǎn)階級文學成為需要;國際無產(chǎn)階級文學運動(紅色30年代)的影響,西方辛克萊、德萊塞
3、等影響。,激進的青年作家相對集中在上海,提供革命文學隊伍的組織保證。,5,厄普頓辛克萊(18781968)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亨利巴比塞(18731935),6,2.早期無產(chǎn)階級文學運動簡述,(1),1923年就倡導革命文學。鄧中夏、惲代英、瞿秋白、沈澤民,等,都提倡過無產(chǎn)階級文學。,1924年蔣光慈無產(chǎn)階級革命與文化。,同,年無產(chǎn)階級文學社團“春雷社”。1925年沈雁冰論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2),基本理論主張由后期創(chuàng)造社和太陽社成員首先提出。郭沫若、李初梨、成仿吾、錢杏邨等都寫文章提倡。,受拉普、納普影響,視文學為政治傳聲筒,把魯迅、茅盾、郁達夫、葉紹鈞、張資平都當做落伍者加以批判
4、。,(3),1929年秋,中共江蘇文委出面要求雙方止停戰(zhàn)。,7,第二行照片中人左起為:成仿吾(18971984)、張資平(18931959)、柔石,(19021931)、彭康(19011968)、,李初梨(19001994)、,陽翰笙(19021993),瞿秋白,(1899-1935),惲代英(1895-1931,),蕭楚女(1893-1927),鄧中夏(1894-1933),8,3.成立“左聯(lián)”,(1)1930年3月2日,魯迅、沈端先、馮乃超、柔石、李初梨、彭康、錢杏邨、田漢、陽翰笙等四十余人在上海參加成立大會。,(2)理論綱領(lǐng):“我們的文藝是反封建階級的,反資產(chǎn)階級的,又反對失掉了社會地位
5、的小資產(chǎn)階級的”,“,援助而且從事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的產(chǎn)生”。,(3)選舉馮乃超、沈端先、錢杏邨、魯迅、田漢、鄭伯奇、洪靈菲等七人為常務委員。遠在日本的郭沫若、郁達夫、茅盾等也參加了左聯(lián)。,(4)魯迅在會上做了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的講話。,“左聯(lián)”成立標志著共產(chǎn)黨在組織上自覺領(lǐng)導文藝的開始。,9,魯迅(18811936),田漢(18981968),鄭伯奇(18951979),馮乃超(19011983),夏衍(19001995),洪靈菲(19011933),錢杏邨(19001977),10,二、“左聯(lián)”主要文學活動,(1)創(chuàng)辦刊物。成立前有創(chuàng)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陽月刊,成立后有拓荒者、萌芽、十字街頭
6、、北斗、文學月報、光明等。,(2)譯介、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成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會。馮雪峰、魯迅、瞿秋白翻譯馬列文藝理論著作。,(3)加強與世界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聯(lián)系。輸入蘇聯(lián)等國的作品。,(4)推動文藝大眾化運動。成立“文藝大眾化研究會”,將“文學的大眾化”視為建設革命文學的“第一重大的問題”。,(5)提倡“新現(xiàn)實主義”。注重客觀的真實性,表現(xiàn)革命理想主義精神,與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文藝美學原則相同一。,11,蔣光赤主編,姚蓬子、周揚主編,丁玲主編,魯迅、馮雪峰主編,12,2.理論建設,(1)標舉無產(chǎn)階級寫實主義,有其歷史局限性。創(chuàng)造社宗依拉普,魯迅、茅盾介紹普列漢諾夫。,(2)1930年,
7、左聯(lián)加入國際革命作家聯(lián)盟。受拉普理論影響,以唯物辯證法代替創(chuàng)作方法,出現(xiàn)公式化、概念化傾向。,(3)1933年,蘇聯(lián)清算拉普,周揚發(fā)表關(guān)于“社會主義的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首次介紹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4)魯迅、瞿秋白、茅盾、馮雪峰、周揚、胡風宣傳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進行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的理論建設。,(5)1935年,周揚、郭沫若“國防文學”,與魯迅、馮雪峰等“民族戰(zhàn)爭中的大眾文學”口號論爭,后統(tǒng)一。,13,3.成績與不足,1936年初,共產(chǎn)國際領(lǐng)導指示左聯(lián)解散。,(1)提倡與實踐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影響深遠。,(2)政治上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動;組織上把作家團體當成政黨組織;文藝
8、理論上照搬蘇聯(lián)文學運動和理論,存在明顯的教條主義傾向;創(chuàng)作上,某些作家存在著輕視藝術(shù)規(guī)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總體上說,文學運動方面的影響遠大于創(chuàng)作實踐.,14,周揚(19081989)馮雪峰(19031976)胡風(19021985),15,第二節(jié) 人文主義文學思潮,一。,30年代人文主義文學思潮的特點,1,、,繼承和實踐五四時期人的文學的理論。,上承五四時期“人的文學”的文藝、美學思潮,,,在民主,、,科學背景上發(fā)展人文主義觀念與話語體系。,2,、,理論建設取得開拓性進展。梁實秋、朱光潛、沈從文、宗白華、李幼泉等以一系列的論著對藝術(shù)與美等問題進行論述。朱光潛融合了克羅齊、弗洛依德思想,
9、推出文藝心理學。,16,林語堂(1895-1976),宗白華(1897-1986),豐子愷(18981975),梁實秋(1902-1987),17,呂澄(1896-1989),徐朗西(18841961),王森然(18,951984),向培良(19011959),18,人文主義文學流派,京派、新月派、論語派等,海派中有自由人和第三種人等。他們具體文學主張不同,在強調(diào)文藝的獨立品格,文藝和政治保持距離等方面立場一致,觀念相同。,除豐子愷、梁實秋、朱光潛、宗白華、李健吾、梁宗岱等人在闡述與論爭中明確上面的觀念以外,更多地是通過創(chuàng)作實踐表現(xiàn)出“人”的觀念來。,朱光潛(1897-1986),19,1.京
10、派,“在解放前十幾年中,我和從文過從頗密,有一段時間我們同住一個宿舍,朝夕生活在一起。他編大公報,文藝副刊,,我編商務印書館的文學雜志,把北京的一些文人糾集在一起,占據(jù)了這兩個文藝陣地,因此博得了所謂京派文人的稱呼?!?“當時正逢京派和海派對壘。京派大半是文藝界舊知識分子,海派主要指左聯(lián)。”朱光潛,沈從文(1902-1988),20,(1)命名,:,沈從文:文學者的態(tài)度,大公報文藝副刊,1933年10月18日,徐懋庸:“商業(yè)競賣”與“名士才情”,文壇上倘若真有“海派”與“京派”之別,那么我以為“商業(yè)競賣”是前者的特征,“名士才情”是后者的特征。,魯迅:“京派”與“海派”,所謂“京派”與“海派”
11、,本不指作者的本籍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亦非皆上海人。不過“京派”是官的幫閑,“海派”則是商的幫忙而已。,21,(2)界定,20世紀30年代形成的文學流派,基本在京津兩地從事文學活動,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從文、朱光潛、廢名等。以駱駝草、大公報文藝副刊、水星、文學雜志為陣地。京派的生成是對20年代末、30年代初政治革命及革命文化潮流的一種應激性反應。,(,3,),思想,自命為五四新文學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正統(tǒng)。繼承了“五四”有關(guān)民主,、科學、,自由,、,個性等現(xiàn)代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一方面對專制的政治不滿,另一方面對群眾運動懷疑。,22,朱光潛奠
12、定京派批評的理論基石,.生平與創(chuàng)作,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肄業(yè)于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后就讀于愛丁堡、倫敦、巴黎等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33年后在北大、川大、武大任教。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著有文藝心理學、詩論、西方美學史等,譯有歌德談話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黑格爾美學、克羅齊美學、維柯新科學等。,朱光潛(1897-1986),23,主要理論觀點:,1、藝術(shù)是抒情的直覺,“美感經(jīng)驗就是形象的直覺。這里所謂形象并非天生自在一成不變的,在那里讓我們用直覺去領(lǐng)會它,像一塊石頭在地上讓人一伸手即拾起似的。它是觀賞者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觀賞者的性格和情趣隨人隨地不同,直覺所得的形象也因而千
13、變?nèi)f化?!?2、,強調(diào)“,文學的趣味,”,:,“文學作品在藝術(shù)價值上有高低的分別,鑒別出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惡,這就是普通所謂趣味。”,克羅齊(1866-1952),24,朱光潛的美學、文藝學思想以人文主義為核心,將現(xiàn)代人文主義心理學與美學思想運用于文學研究。,(1),對審美同情與道德同情的質(zhì)的區(qū)分作出揭示,指出審美同情消除主客體之間的界限,排除理性在審美同情中的作用。,(2),奉行嚴謹而超脫的風格,強調(diào)文學人生和怡情悅性的功用,維護文學的獨立自足性。,(3),提倡“自由生發(fā),自由討論”,“不希望某一種特殊趣味或風格成為正統(tǒng)”。反對包括左翼文藝在內(nèi)的將藝術(shù)與政治結(jié)合的偏執(zhí)性。,25,26,
14、梁宗岱(1903-1983,),李健吾(1906-1982),27,2.后期新月社,1928年新月社同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月月刊,是新月社的后期。以梁實秋為理論代表,反對革命文學的兩面旗幟:普遍的人性論、天才論。,3、論語派,散文流派,因1932年創(chuàng)刊的論語雜志而得名,后又有人世間和宇宙風兩個陣地。主要代表人物是林語堂,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筆調(diào)”的幽默、性靈小品文寫作。被魯迅批評為對黑暗現(xiàn)實和作家責任的逃避。,28,梁實秋,原名治華,字實秋,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23年赴美留學,就讀科摩拉多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26年在東南、暨南、青島、復旦、北大等大學任教
15、。27年與徐志摩、聞一多等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次年主編新月月刊。38年編中央日報副刊平明。46年移居臺灣,任臺北師大英文系主任及文學院長。66年退休。1987年病逝于臺北。,梁實秋(1903-1987),29,梁實秋的文藝思想,(1),代表新月派的現(xiàn)代雅士文學理想。以白璧德新人文主義思想來反思與評價中國新文學,提出“健康的常態(tài)的普遍的”人性為核心的理性評價的文學標準,藉古典主義的“節(jié)制”概念為其雅士美學追求。,(2)依據(jù)古典主義傳統(tǒng)來否定當時文學對人類普遍人性與文學理性的忽略。,(3)在藝術(shù)上批判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在思想上否定個性主義,幾乎是整體地否定,新文學運動。,30,第三節(jié) 文藝思想論爭,
16、30年代的文學論爭基本是在左翼革命文學運動與自由主義者的人文主義文學派別之間展開。焦點離不開文學與政治、文學的本體性、文學中的人性與階級性、文學的功能等。,31,一.魯迅等與太陽社、創(chuàng)造社作家的論爭,1928年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為倡導革命文學,對魯迅、茅盾、周作人、郁達夫、葉圣陶等進行批判。,他們視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為最文學正宗,把上述創(chuàng)作批判成資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封建階級的文學。斥語絲派的“閑暇”,批魯迅、茅盾等為“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郭沫若文藝戰(zhàn)線上的封建余孽、錢杏邨死去了的阿Q時代等。成仿吾說“不許站在中間”。,魯迅寫“醉眼”中的“朦朧”、文學的階級性等予以反駁。論爭在左聯(lián)成立前結(jié)束。,32,葉靈鳳畫作。右為左聯(lián)新地月刊封面,中為馮雪峰譯書封面,左為漫畫魯迅先生。,作者還在畫旁加了一段文字:“陰陽臉的老人,掛著他以往的戰(zhàn)績,躲在酒缸的后面,揮著他藝術(shù)的武器,在抵御著紛然而來的外侮”。畫中反復出現(xiàn)的銳角三角形與橢圓形之間造成的對比,顯然屬于未來主義的構(gòu)圖原則。創(chuàng)造社要打倒老作家,建立新的普羅文學,首先以魯迅為目標。此畫的用意很明顯。,33,二。關(guān)于人文主義問題的論爭,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