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3岳麓版第6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教案
《歷史必修3岳麓版第6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歷史必修3岳麓版第6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教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 6 課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 【從容說課】 中國古代文明,包括政治的、經濟的、倫理道德的、文學藝術的、哲學的、宗教的、風俗的, 當然更包括科學( “格物” ) 技術的。古代的科技文明是先民生產、生活、生存及其進步的基礎,也是 國家實力的基礎,又是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歷史證明它是民族興亡的主要關鍵因素之一。 課文重點介紹了中國古代在天文學、數學、農學、醫(yī)藥學、工程學方面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 了領先世界的四大發(fā)明等成果。 本節(jié)可采用中外比較教學方法,應秉持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一分為 二地分析和認識中國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文化觀和世界文化觀。 本節(jié)是進行
2、愛國主義教育的很好的材料, 在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引導, 以增進學生的自豪感和自 信心,但切忌過或不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流于淺薄和片面,應克服阿 Q 式的 “ 我們家祖上比你 們家闊多了 ” 的民族自慰情結; 也不可因近現代的落后而妄自菲薄, 而是在進行深入考察落后原因 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思民族振興的方法和途徑。更富理性的思考,才是對民族的真正熱愛。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是一個小專題,內容多,成就大,建議用兩節(jié)課學習,以便從容展 開教學活動。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數學、農學、醫(yī)藥學、重大工程建設和四大發(fā)明成就。 2 、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與
3、近現代歐洲及世界進步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提供相關圖文材料,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歷史比較、問題 探究的能力。 2、通過課前的準備、課堂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體驗科學的實驗手段和探索的樂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古代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創(chuàng)造出卓異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過巨 大貢獻。 2、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精神是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 【教學重點】 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原因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 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的特點及原因。 【教具準備】 1、多媒體及課件。 2、有關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圖片和文字材料。
4、 【學時安排】 2 學時 【課前準備】 了解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探究相關科技原理,動手制作自己感興趣的科技模型。 【教學過程】 第1學時 R導入新課1 師:西方學者曾經稱古代中國是“發(fā)明與發(fā)現的國度”。你知道古代中國有哪些重要的發(fā)明與發(fā) 現? 生:針灸、長城、大運河…… 生: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師:四大發(fā)明不僅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 文明發(fā)展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馬克思曾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一一這是預告資產階級 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 術則變成
5、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 的杠桿。”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巨大,一直處在世界的前列,它推動西方走進了近代,而我們卻在近 代落伍了,為什么? R新課講授1 (多媒體顯示)第 6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 R合作探究1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 (多媒體顯示) 1、閱讀課本,了解本節(jié)主要內容。 2、分組學習,探究天文學成就、 數學、農學、醫(yī)藥學、重大工程建設和四大發(fā)明成就 (列表)。 3、每組重點完成一個方面。 (多媒體顯示)表1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師:請第1組展示學習成果。 生:表1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多媒體顯示) 時期 成就 地位
6、 戰(zhàn)國 《甘石星經》 我國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其中的《石氏星 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秦漢 秦漢一一渾儀;東漢張衡一一水運渾象儀、地 動儀、地球是圓的。 對地球是圓的的認識早西歐 1000多年。 唐代 僧一行梁令瓚一一黃道游儀;僧一行一一實測 子午線、制成以水力為動力的水運渾象儀。 用黃道游儀發(fā)現恒星位置的變動在世界 上是首次。 元代 郭守敬一一簡儀、《授時歷》。 簡儀比歐洲同類儀器早 300多年。 師:其他同學有異議嗎?有沒有疑問? 生:所填內容我同意,但其中有些儀器、運行原理我還想了解? 師:有同學能講講嗎? R知識拓展1 1、候風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
7、最主要的部件有二: 一是豎立于儀體正中的“都柱”,它相當于一種倒 立型的震擺。二是設在“都柱”周圍和儀體相接連的八組杠桿機械( “八道”,它們分別置于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上,一旦發(fā)生較強的地震,儀體隨之震動, 而“都柱”由于本身的慣性和儀體發(fā)生相對的位移,失去平衡而觸動“八道”中的一道,這一組杠桿機 械便推動連接于儀體外部的龍口所銜的小銅珠, 使之落入相應蟾蛛的口中, 觀測者便可據以得知地 震發(fā)生的麗和方向。 2、石氏星表 星表是把測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標(常常還連同其他特性)匯編而成的。它是天文學上一種很 重要的工具。我國古代曾經多次測編過星表。其中最早
8、的一次是在戰(zhàn)國時代。它的觀測者叫石申, ,共八卷。因為這部書 是魏人。他的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石申編過一部書,叫《天文》 有很高的價值,所以被后人尊稱為《石氏星經》 。 石氏星表的赤道坐標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二十八宿距星的,叫做 距度和去極度。距度就是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間的赤經差;去極度就是 距星赤緯的余角。還有一種是二十八宿之外的其他星,叫做入宿度和去極 度。所謂入宿度就是這顆星離本宿距星的赤經差。不論哪一種方式,它的 實質和現代天文學上廣泛使用的赤道坐標系是一致的。而在歐洲,赤道坐 標系的廣泛使用卻是在十六世紀開始的。 我國古代天體赤道坐標示意圖。I是赤道圈,II是地平
9、圈,P是天北極。 A、B是相鄰的甲、乙兩宿的距星, ab表示甲宿的距度。S是某一天體, as表示它的入宿度,SP表示它的去極度。 3、水運渾象儀 公元117年,張衡根據自己對天體運行規(guī)律的認識和實際觀察,繼承和發(fā)展 了前人的渾天理論,創(chuàng)制了一個能夠精確地表演渾天思想的“渾天儀”一一水運渾象 (類似于現在的天球儀),這臺儀器的主體是一個大空心銅球,代表天球,上面布 滿了星辰,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圈下面, 另一半顯露在地下圈上面, 就象人們看到 的天穹一樣。儀器靠漏壺流水的力量推動齒輪系, 帶動銅球(渾象)緩慢地運轉著, 一天旋轉一周。到了晚上,人們從儀器上可以看到星辰的起落, 和實際天
10、象完全相 合。水運渾象是有明確記載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推動自動運轉的天文儀器。 4、渾儀 這是中國觀測天體坐標的工具。 它突出的優(yōu)點在于赤道式裝置, 這對于觀測星辰的周日運動最 方便。在望遠鏡發(fā)明以前,渾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生:候風地動儀和渾儀模型演示。 生:躍躍欲試。 師: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繼續(xù)交流、探究。請第 2組展示學習成果。 生:表2中國古代數學成就(多媒體顯示) 領域 成就 地位 數學 西漢一 -《周髀算經》 提出“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了約500年。 專者 東漢一 -《九章算術》 標志著我國數學體系形成。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 進的
11、十進位制記數法。 南朝一 一祖沖之《綴術》 《大明歷》 《綴術》被唐朝規(guī)定為算學的主要課本。 圓周 三國一 —劉徽 3.1416 領先世界1000年。 師:概括得不錯。圓周率是怎么推算的?誰能講講嗎? 南朝——祖沖之 3.1415926 —3.1415927 生:課前我查到了一段資料,還做了個模型,我邊講邊演示。 R知識拓展1割圓術 圓周率即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間的比率。 所謂“割圓術”,是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 周長去無限逼近圓周并以此求取圓周率的方法。 越是把圓周分割得細, 誤差就越少,其 一直到圓周無法再分割為止, “合體”而完全一致了。 也就是
12、 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就越是接近圓周。如此不斷地分割下去, 到了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無限多的時候,它的周長就與圓周 師:割圓術這一數學方法中蘊含著科學思想,即微積分思想萌芽和辯證思維。 古代中國數學界一直重視對圓周率的求算,從西漢初成書的《周髀算經》中的“古率”到五世紀 的祖沖之演算出“約率”和“密率”歷時七八百年的不懈努力, 方取得了領先世界一千余年的偉大成就。 這其中蘊涵著怎樣的一種精神? 生:鍥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師:對,這種精神在我們今天的學習中同樣寶貴。 師:請第3組展示學習成果。 生:表3中國古代農學成就(多媒體顯示) 時期 作者與書名 主要內容或特點
13、 地位 南北朝 賈思勰:《齊民要術》 北方生產經驗;包括農、林、 牧、副、漁方法:提出因地制 宜等思想。 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 元代 王禎:《農書》 兼論南北的農業(yè)技術;圖文并 茂;重點在生產工具介紹。 綜合性農書。最早圖文并茂農具 史料 明代 徐光啟:《農政全書》 總結歷代農業(yè)、手工業(yè)經驗; 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具科 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先進性。 達到傳統(tǒng)農業(yè)科學的頂峰。 ? 師:對于這一板塊,你想講什么? 生:我想講講徐光啟。 (多媒體顯示)《徐光啟》像 生:公元1562 — 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明代科學家。第一 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
14、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中國近代科學 的先驅者。他學習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帶來的西方天文、歷算、火器等,盡通其 術。著有《崇禎歷書》,對于中國古代歷法的改革是一次飛躍性的突破,它奠定 了中國近三百年歷法的基礎。 我覺得他的身上有一種可貴的品質,不泥古,敢于接受新的知識,勇于創(chuàng)新。 師:對,我也非常欣賞你的敢于鉆研、善于發(fā)現的精神。 師:請第4組展示學習成果。 生:表4中國古代醫(yī)學成就(多媒體顯示) 時期 作者與書名 主要內容或特點 地位 戰(zhàn)國至 西漢 《黃芾內經》 現存較早的一部醫(yī)書,奠定了中西學 理論的基礎。 東漢 張仲景一一《傷 寒雜病論》 論述了
15、“望聞問切”四診療法。 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的經典。張仲景被稱為 “醫(yī)圣” 華佗一一 精于方藥針灸,擅長外科手 術,發(fā)明“麻沸散”和五禽戲。 在世界上最早發(fā)明了 “麻沸散”。五禽戲 是最早的體育拜見體操。 明代 李時珍一一《本 草綱目 藥物學著作。 全面系統(tǒng)總Z了中國 16世紀以前的藥 物學成就,創(chuàng)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 的分類法,推動了世界醫(yī)學的發(fā)展。 生:誰今天不太舒服?我來給大家針灸治療。 生:(氣氛活躍,但誰也不敢上去) 師:看樣子,單有醫(yī)療器械還不行,還得有高明的醫(yī)術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啊。大家來評評請 第3組的成果吧。 生:很全面。 生:提綱挈領。 生:有個
16、疑問。中醫(yī)與西醫(yī)到底有什么不同? 師:西醫(yī)是以人體解剖學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醫(yī)學理論體系, 中醫(yī)不是,它神奇的理論體系之 基石是經絡學說和陰陽學說。特別是經絡學說,在今天依然無法用現代科學技術加以驗證, 無法在 解剖學中得到有效的證實,因而有人將之及相關醫(yī)術如針灸等貶為巫術, 但運用經絡學說而進行治 療的針灸療法卻每每奏響攻治疑難雜癥的凱歌,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對這個問題,如果同學有興趣, 我們課后可以繼續(xù)探討。 R課堂小結1根據《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的統(tǒng)計,從公元前 6世紀至公元1000年,中國在世 界重大科技成就中占的比例約達 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時期的幾項重大
17、發(fā)明對促進世 界文明的發(fā)展又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那么中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發(fā)明是什么呢?大家不妨思考 一下,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探究。 第2學時 師:大家認為中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發(fā)明是什么? 生:當然是四大發(fā)明了。 師:請第5組展示成果。 生:表5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一一四大發(fā)明(多媒體顯示) 成就 時間 過程 地位 造紙術 西漢 發(fā)明植物纖維紙,粗糙,不宜于書寫。 是中國古代科技的里程 碑;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與發(fā)展,對近代世界的 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東漢 蔡侯紙,原料易得,宜于書寫。 印刷術 唐代 已經有雕版印刷術,產品《金剛經》 ,世界 上現存最早的有
18、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 北宋 畢升一一活字印刷術。后有金屬活字。 火藥 唐代 煉丹制藥中發(fā)明;《丹經》最早有關于火藥 的記載;唐末用于戰(zhàn)爭;后產生火器。 指南針 戰(zhàn)國 發(fā)明司南;此后又啟指南車、指南魚。 北宋 發(fā)明指南針,并用于航海。 師:這部分內容大家比較熟悉。大家也許有話要說? 生:四大發(fā)明為什么推動西方率先進入近代社會,卻沒有推動我們中國進入近代社會? 一:很有深度的一個問題。我們先來看幾段材料。 (多媒體顯示)( 1995年全國卷)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韓非子?有度》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東西方向)《鬼谷子?謀》稱:“鄭 (
19、國)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據《萍洲可談》載,北宋有人在廣州看到“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 晦觀指南針?!? 材料三: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應用》中說: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一一這是預告 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 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 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強 大的杠桿。” 材料四: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 “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 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請回答: (1)從材
20、料看,司南至遲發(fā)明于什么時候?司南和指南針在哪些方面發(fā)揮了它辨別方向的功 能? (2)應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內容? (3)材料四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 (4)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 生:…… (多媒體顯示)[參考答案] (1)戰(zhàn)國。生產(或采玉)、導航、迷信活動(或看風水)。 (2)馬克思指出了中國三大發(fā)明傳到歐洲后,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 促進作用。 (3)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4)科技能否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社會環(huán)境。 師:(3) (4)兩點也就部分地回
21、答了這位同學的問題:四大發(fā)明為什么推動西方率先進入近 代社會,卻沒有推動我們中國進入近代社會?另外,四大發(fā)明出現在中國, 當時中國正處在封建社 會的發(fā)展時期,農業(yè)是主要的經濟部門,近代社會應具備的工商業(yè)基礎還不充分, 這也是原因之一。 師:學習了這節(jié)大家還有什么疑問? 生:中國古代數學、 天文等領域曾以一系列杰出的成果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它們輝煌了若干 世紀以后,卻停滯了、落后了,以至于被西方近代科學技術所取代。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是個例 外,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強大而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日益走出國門,進入西方世界, 這是為什么? 師:大家來談談這個問題吧。 生:醫(yī)學事關大
22、家的健康,所以一直發(fā)達。 生:前一個問題剛才已經討論了。 〖教師精講〗首先是科學發(fā)展本身的問題。中國古代的科技,除醫(yī)學外,基本上都是經驗性的 沒有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即從實踐到理論的飛躍。中醫(yī)學就不同了, 《黃帝內經》就奠定了 中西學理論的基礎,此后,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而獨特的中醫(yī)重要理論體系而獨步世界醫(yī)學領域。 其次是社會歷史的原因。 ①封建社會的文化專制是一因, 焚書坑儒摧殘了文化,獨尊儒術排斥 它學、文字獄禁錮文化等等。②科舉制度長期推行的結果是, 人們一輩子鉆進儒家“四書”五經”的故 紙堆中,而把有利于國計民生的科技視為“奇技淫巧”,從而阻礙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③明清
23、之 際鎖國政策,影響了我們對世界先進科技的吸收。 ④重農抑商政策的實行阻礙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使 得與近代工業(yè)相適應的近代科技無法產生。⑤自古以來, 醫(yī)書基本沒有受到禁錮。 醫(yī)學的發(fā)展是人 們,包括皇帝生存的需要。 因而, 正是由于學科自身理論根基有力和社會條件相對有利這樣的雙重原因,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才 能夠獨領風騷,獨步青云。 〖課堂小結〗 師:我來提幾個問題。 ( 1 )中國古代科技有哪些突出成就? ( 2 )中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 3 )中國古代科技發(fā)達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響? ( 4 )是什么讓中國的科學技術在近代落后了?在古代中國科技發(fā)展和近代
24、西方科技發(fā)展中我 們得到哪些啟示? 生: ( 1 )表 1 ——表 6 。 生: ( 2 )這些成就與農業(yè)有關,與人們的健康有關。 生: ( 2 )大部分沒有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 〖教師精講〗 ( 2 )中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有三個特點: ①實用性:大都服務于農業(yè)。 ②經驗性: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 ③技術化:沒有獨立的理論,以師帶徒的形式傳遞。 〖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 材料 1 中國歷代王朝堅持“以農為本”的立國治國方略,堅持中央集權的治國組織方法,因而 科技成果直接為農業(yè)生產和強化大一統(tǒng)的君權服務。 ——教參 材料
25、 2 古代中國科學實用取向的價值觀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和社會背景的,是同中國 2000 多 年的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價值觀相適應的, 更是同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儒家的 “ 世俗哲學 ” 、 “ 經 世致用 ” 相吻合的。 儒家對科學技術采取輕視的態(tài)度,如孟子對于墨家科技的歧視,使得科學技術 在中國古代始終沒有取得應有的地位, 像四大發(fā)明這樣的重大技術成就也被視為雕蟲小技, 更多的 科技成果知識作為統(tǒng)治者娛樂的 “ 小玩意 ” 。 ——央視論壇 材料3 近代科學的思想源頭在古希臘, 而古希臘的科學脫胎于以探索世界本原為出發(fā)點的自 然哲學。在這方面,中國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絲毫不遜色于古希臘的
26、哲人。 我們知道中國上古時期 和古希臘的科學,東西方自然哲學的思想理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 特別是對世界本原的看法, 無論 是中國的陰陽,八卦,金、木、水、火、土五行,還是亞里士多德等人的水、火、氣和干、濕、冷、 熱,很難說它們之間有什么本質的區(qū)別。 實質上,他們都認為世界是由某種實物演變和發(fā)展而來的。 盡管古代中國和古希臘的自然哲學相近, 但由于發(fā)展方向不同,卻產生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其一是進一步理論化, 形成嚴密的符號化的邏輯系統(tǒng), 并和嚴格的實驗相結合, 形成自然科學理論。 其二是進一步抽象概括, 并和政治倫理道德觀念相結合, 形成遠離自然科學的社會政治倫理觀念系 統(tǒng),走向
27、政治倫理哲學。很顯然,后來的歷史是,西方走上了第一條道路,而中國走上了第二條道 路。 這樣,中國的自然哲學總體上離自然科學越來越遠, 最后終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進行宣傳和說教 的工具。例如:把帝王受命和五行聯(lián)系起來, 漢朝的皇帝就自稱受命于五行 “火”運之時,故稱“火 德王”,又名炎漢。而中國的自然科學在剛開始時就遠離了嚴密的理論指導,只是憑著人們的經驗 來選擇科學研究的方向。結果,經過 200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的自然科學就形成了零散、沒有 理論系統(tǒng)的經驗知識體系。各門學科及各類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很差。 因而也無法形成像牛頓力學那 樣把上天、地下統(tǒng)一起來的理論體系。 ——央視論壇 請思
28、考:中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為什么具有實用性、經驗性、技術化的特點? 生:“以農為本”的立國治國方略的實施決定了它的實用性。 生:與小農經濟價值觀相適應,與儒家的 “世俗哲學”、“經世致用”相吻合。 生:中國古代自然哲學與政治倫理道德觀念相結合, 最后終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進行宣傳和說教的 工具。中國的自然科學在剛開始時就遠離了嚴密的理論指導, 只是憑著人們的經驗來選擇科學研究 的方向。因而具有經驗性、技術化的特征。 師:非常好。我們再來看第三個問題。 生:(3)關于發(fā)達的原因可以看課本的閱讀與思考: ①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②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 ③交通四通八達促進了科技的交
29、流與傳播。 ④科學家的努力。 生:(3)重農政策有利于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 師:很全面,很精練。 生:(4)①封建社會的文化專制。 ②科舉制度長期推行阻礙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fā)展。 ③明清之 際鎖國政策,影響了我們對世界先進科技的吸收。 ④重農抑商政策的實行阻礙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使 得與近代工業(yè)相適應的近代科技無法產生。 R教師精講1 (多媒體顯示)(4)明清時期中國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中國落后原因 (1)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自然經濟仍占統(tǒng)治地位 (2)統(tǒng)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與后期“閉關政策”進一步限制 (3)明清統(tǒng)治者實行文化專制 (4)教育的落后 總之,日
30、趨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礙中國近代科技出現的最根本原因 2、西方領先的原因 (1)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提供物質基礎和動力 (2)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 (3)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4)工業(yè)革命使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發(fā)展 生:(4)要重視科技發(fā)展;要創(chuàng)造利于科技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要開放,吸取他人所長。 【活動與探究】 怎樣走出 “李約瑟難題”的怪圈? “李約瑟難題”:為什么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6世紀之間,在將人類的自然知識應用于實用 目的方面,中國較西方更為有效?而近代科學關于自然界假說的數學化及其相關的先進技術, 只是 輝煌而短暫地興起于伽利略時代的歐洲?
31、 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目的 1 到圖書館、上網查閱相關書籍。 介紹相關書籍 1、進行中外比較,增 強學生的現實參與 2 根據查閱的資料,確定文章主題觀 點。 解答學生提出的具體 問題。 感。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3 相互交流活動的感受。 對優(yōu)秀文章進行評點。 和獨立思考能力。 R例題剖析1 1、下列科技著作或工程與稱謂不符的是 A.四大發(fā)明——代表了古代世界最高的文化成就 B .《九章算術》 ——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 C.《本草綱目》一一創(chuàng)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方法 D.京杭大運河一一世界上開鑿最早、規(guī)模最大、里程最長的航行運河
32、剖析:本題涉及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地位, 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熟悉課 本,這題也好解答。B、C、D三項評價中肯,定位準確, A項夸大了。 答案:A 2、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 > 中充分肯定了 15世紀前中國古代科技處于世界 領先的地位,但也同時指出:“歐洲在16世紀以后,就誕生出現代(實指近代)科學……而中國文明卻 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與之相似的現代科學。 ”明清時期阻礙近代科學在中國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占統(tǒng)治地位的自然經濟和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 B.統(tǒng)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C .文化專制主義阻礙科技和思想的自由發(fā)展 D
33、.閉關政策阻礙了中西經濟文化的正常交流 。在諸多原因 A從政治、經 剖析:此題四項都是阻礙近代科技在中國產生的原因,審題的關鍵是“根本原因” 中,決定其它原因的原因,即為根本原因,一般情況下,經濟原因往往是根本原因, 濟兩方面做了分析,此為最好的選項。 答案:A 【習題詳解】 一、閱讀與思考: 解題關鍵:中國古代科技發(fā)達的原因。 思路引領:提煉材料觀點,拓展思路。 答案提示: 同意。中國古代科技發(fā)達的原因有: 1、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2、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 3、交通四通八達促進了科技的交流與傳播。 4、科學家的努力。 二、解析與探究: 解題關鍵:鄭
34、和遠航與哥倫布遠航的差異。 思路引領:結合所學知識,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列出比較點,比較兩者的不同。 答案提示:(1) 規(guī)模與水平 目的與性質 歷史影響 鄭 和 大。皇帝特遣船隊 宣揚國威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海外諸國的聯(lián)系和友好往來, 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造成巨 大負擔,最終導致航海壯舉悄然結束。 哥 倫 布 小。私人航海探險 隊 探險、尋找 新土地、黃 金和香料 西洋人開辟了新航路,航海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起來,引起 了 “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但是同時也給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2)落后的原因
35、 ①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自然經濟仍占統(tǒng)治地位。 ②統(tǒng)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與后期“閉關政策”進一步限制。 ③明清統(tǒng)治者實行文化專制。 ④教育的落后。 總之,日趨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礙中國近代科技出現的最根本原因 三、自我測評 1、列舉我國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解題關鍵:古代科技重要成就。 思路引領:天文學、數學、農學、醫(yī)藥學、工程學五方面。 答案提示:參見本教案表格 1—5 2、中國古代在科技方面對世界做出了什么貢獻? 解題關鍵:中國古代在科技方面對世界做出的貢獻。 思路引領:對世界的貢獻。 ? ? ? 答案提示:(1)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 (2)促進了
36、西方近代社會的產生。 【備課資料】 2、古代中國的宇宙結構學說 主要有三家:即蓋天、渾天、宣夜說。蓋天說即“天圓地方”說, “天員(圓)如張蓋,地方如棋 局” , 天地之間有八根柱子撐著。渾天說則主張大地是個球形,外裹著一個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 表內的水上(后來發(fā)展為“地在氣中” ) ,日月星辰附在天殼上,隨天周日旋轉。宣夜說認為“天”只不 過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中飄浮流動。而其中渾天說對于觀測天象而言,其價值和 意義要遠遠高于宣夜說。赤道坐標、 《石氏星表》 、渾儀和簡儀的發(fā)明都與渾天說分不開。 3、 “ 李約瑟難題 ” :為什么公元前 2 世紀到公元 16
37、世紀之間,在將人類的自然知識應用于 實用目的方面,中國較西方更為有效?而近代科學關于自然界假說的數學化及其相關的先進技術, 只是輝煌而短暫地興起于伽利略時代的歐洲? 4、近代科學與傳統(tǒng)文化無太大關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 席澤宗) 中國沒有產生近代科學既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沒有太大的關系, 那又是什么導致了中國最終沒有 產生近代科學? 席澤宗:我認為主要是社會原因,即當時的社會政治條件。按照明末發(fā)展的趨勢,中國傳統(tǒng)科 學已經復蘇,并有可能轉變?yōu)榻茖W。 明末這一時期的科學相當注重數學化或定量化的描述, 而 這些又是近代實驗科學萌芽的標志。如:李時珍《本草綱目》 、朱載
38、《律學新說》 ,潘季馴《河防一 覽》 ,程大位《算法統(tǒng)宗》 ,徐光啟《農政全書》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吳 有性《瘟疫論》等等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著作。在短短的 67 年中( 1578 — 1644 )出現了這么多的 優(yōu)秀科學專著,其頻率之高和學科范圍之廣,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但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和英國走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1644 年是個轉折點。這年,英 國打敗了封建王朝,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其后雖有反復,但 1688 年 “ 光榮革命 ” 成功以后,在君主立憲制度下,英國就在資本主義道路上前進。而中國由于清軍入關,殘酷的戰(zhàn)爭 中
39、斷了科學發(fā)展的進程。 落后的奴隸制游牧民族入關建立了清王朝。到了康熙時期,全國已基本上 統(tǒng)一,經濟也得到很大的發(fā)展,而且有懂科學的傳教士在身旁幫忙,國內、國外的環(huán)境都不錯,這 時是一個機遇, 是中國有可能在科學上于歐洲近似于 “ 同步起跑 ” 的時機。 然而由于康熙一系列錯 誤的科學政策,把我們本可以與歐洲 “ 同步起跑 ” 的機會失去了。如:康熙在用人上,對漢人采取 防范措施, 致使一些科學家得不到重用; 在培養(yǎng)人才和集體研究問題上, 在有眾多傳教士的條件下, 沒有興辦外語學校, 沒有組織中國學者翻譯外國科技書籍;在制造儀器和觀測時, 只是把所制成的 儀器視為皇家禮器, 只供皇帝
40、本人使用, 而沒有用來進行觀測;對于中國傳統(tǒng)科學的弱點 —— 系統(tǒng) 性、 理論性不強, 康熙未予以重視, 他只關心一些普通常識問題, 對從歐洲傳進來的一些理論問題, 不管是托勒密體系、 第谷體系還是哥白尼體系,都未重視去研究。 康熙時期的科學政策是我們同歐 洲科技發(fā)展拉大差距的起點, 在之后的統(tǒng)治政策中也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fā)展。 如乾隆后的 “ 復古 ” 運動就崇尚一切都可以從古書中找到原因,包括科技。 中國科技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發(fā)展也說明了一些問題。在建國初期, 由于種種的社會原因, 使我 們的科技工作者沒有條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 以后的 “ 文革 ” 時期, 更談不上社會為科技 的發(fā)展提供了怎樣的條件。 而當時歐美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條件就比國內好得多, 在他們研究鉆研時 不會受到任何外界打擾。這種社會條件的差異,也是現在在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中國人,但都是 外籍華人的一個原因。 【備課札記】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