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第2課時 簡單的組合人教新課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第2課時 簡單的組合人教新課標(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課時 簡單的組合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98頁的例2,“做一做”及第99頁練習二十四的第3、4題。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與操作中探究組合的方法,弄清排列與組合的區(qū)別。
2.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重點難點】
不重復,不遺漏的組合方法。
【教學準備】
數(shù)字卡片,二角的紙幣兩張,伍角的紙幣一張,1角的硬幣五枚。
【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簡單事物的排列,還進行了有趣的數(shù)字游戲。今天我們再來玩一個數(shù)字游戲,不過游戲規(guī)則與之前不同,看看誰答得又快又準。讓我們馬上進入數(shù)字游戲吧!
【進行新課】
知識點 簡單事物的組合
1.
2、數(shù)字游戲。(教材第98頁例2)
(1)任意抽取3張數(shù)字卡片中的2張,并求和,得數(shù)有幾種可能?
師:又到了同學們期待已久的數(shù)字游戲。請大家先猜一猜,再動手試一試,并記錄。
出示卡片:5、7、9貼在黑板上。
學生活動:從5、7、9三張卡片中任意抽取兩張,并求和,列出可能的得數(shù)。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在黑板上演示。
師: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可參考排列的思維方式來解答。
學生介紹:第一種方法:先挑出兩個數(shù)字5和7,不管怎樣排列,5+7=7+5=12;再挑出7和9,同樣7+9=9+7=16;最后挑出5和9,同樣5+9=9+5=14,所以得數(shù)有3種可能。
第二種方法:先挑出1個數(shù)字
3、5,然后分別把7和9作為第2個數(shù)字,得出2個結果:12和14;若先挑出1個數(shù)字7,然后分別把5和9作為第2個數(shù)字,得出2個結果:12和16;若先挑出1個數(shù)字9,然后分別把5和7作為第2個數(shù)字,得出2個結果:14和16。綜合上面3種情況,可得到12,14和16三種得數(shù)。
(2)引導評價: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掌握。
2.握手游戲。(教材第98頁“做一做”的第1題)
出示課本第98頁“做一做”小朋友握手圖片。
師:來數(shù)學王國游戲的小朋友還真不少。你們看,這3位小朋友碰面了,他們在做什么,先想一想,他們每兩人握1次手,3人握幾次?
3人一組,先握手,試一試,再回答。
學
4、生匯報交流,教師在黑板上畫圖演示。
小結:3個人每兩個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
組織討論:為什么用1、2、3中不同的兩個數(shù)能排出6個兩位數(shù),而三個人握手只握了3次?
小結:明確排列與順序有關,而組合與順序無關,讓學生理解在排數(shù)字時數(shù)字可以換,而握手交換沒有用,還是那兩個人握手。
【課堂作業(yè)】
1.教材第98頁“做一做”第2小題。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角、伍角的紙幣和1角的硬幣,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
在操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情況進行討論:①取出一張伍角紙幣時,剛好可以買到拼音本;②不用伍角紙幣,取出一張兩角的紙幣,那么要想買到拼音本的話,就還差3角錢,可以用3枚1角
5、的硬幣代替,還可以用1張兩角紙幣加上1枚1角硬幣代替;③既不用伍角紙幣,也不用兩角紙幣,那就只能用5枚1角的硬幣付錢。
2.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四第3、4題。
(1)第3題。
出示題目后,引導學生讀題,讓學生分析后進行小組合作,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搭配的,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圖例來進行表示。
(2)第4題。
師生共同讀題,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讓學生說說從題中你讀懂了什么,然后分小組討論,再進行全班交流,交流時提醒學生要進行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
本題同樣需要分情況進行討論:①只用其中的1枚硬幣,可以有3種不同的幣值:1角、5角、1元;②用其中的2枚硬幣,可參考
6、前面的數(shù)字游戲,組合出3種不同的幣值:6角、1元1角、1元5角;③用全部的3枚硬幣,可以得出1種幣值:1元6角。
答案:1.有4種付錢方式:①1張伍角;②1張2角,3枚1角硬幣;③2張2角,1枚1角硬幣;④5枚1角硬幣。
2.(1)有4種穿法。
(2)可以組成7種不同的幣值。
【課堂小結】
提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本節(jié)課在玩中學、玩中思,兩個游戲讓我們感受到了簡單事物進行組合的過程。
【課后作業(yè)】
完成《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2課時簡單的組合
組合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jīng)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
7、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jīng)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jīng)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前者始于宋,乃“宗學”“律學”“醫(y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后者則于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xié)助國子、博士培養(yǎng)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jiān)(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
8、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jīng)學者也稱為“經(jīng)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與順序無關
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后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并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yōu)秀篇目在班里朗讀或展出。這樣,即鞏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非常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這節(jié)課完全能夠做到這一點。要以學生活動為主,而且活動形式多樣,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探究組合的過程,從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層層深入,使學生達到了在樂中玩、在玩中樂,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