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總動員】高中語文 2.3.2《五人墓碑記》同步測試 蘇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暑假總動員】高中語文 2.3.2《五人墓碑記》同步測試 蘇教版必修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五人墓碑記》一課一練
一、基礎(chǔ)知識
1.下列各組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蓼州liǎo 逡巡jūn 湮沒yān 社稷j
B.贈謚y 緹騎t 溷藩hn 傫然lěi
C.詈之l 大堤dī 廢祠sī 佯狂yng
D.猝發(fā)c 貲財zī 戶牖yǒu 皦皦jiǎo
2.下列各組中的多義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發(fā)
①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 動詞,拿出
②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動詞,發(fā)動
③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動詞,抒發(fā)
B.當(dāng)
①蓋當(dāng)蓼州周公
2、之被逮 介詞,在……的時候
②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dāng)?shù)? 動詞,掌握
③然五人之當(dāng)刑也 動詞,判罪
C.于
①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dāng)?shù)? 介詞,向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門 介詞,在
③不能容于遠近 介詞,跟
D.以
①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而
②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介詞,用
③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介詞,把,將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
A.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B.?dāng)囝^至城上,顏色不少變
C.哭聲震動天地
3、 D.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詞活用現(xiàn)象沒有同類的一項是( )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C.安能屈豪杰之流 D.買五人之脰而函之 E.不能容于遠近 F.亦以明死生之大 G.人皆得以隸使之 H.眾不能堪,抶而仆之 I.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5.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例:激于義而死焉者也(被動句)
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B.況草野之無聞?wù)邭e
C.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D.誰為哀者
6.填空
①《五人墓碑記》選自_______,作者___
4、_,明末文學(xué)家。崇禎時,與同鄉(xiāng)張采等組織____,繼承東林黨人傳統(tǒng),進行文學(xué)和政治活動,影響很大。
②《五人墓碑記》在文體上屬于___,它除了記事之外,尤重____。本文所議論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課文中的話作答)。
③“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中的“縉紳”原指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間,文中指做官的人,這是采用了____的修辭手法。
二、遷移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周順昌,字景文,吳縣人。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稅監(jiān)高寀爪牙,不少貸。寀激民變,劫辱巡撫袁一驥,質(zhì)其二子,并質(zhì)副使呂純?nèi)纭;蜃h以順昌代,順昌不可,純?nèi)缫源算曧槻_舨炕鼊字魇?/p>
5、。天啟中,歷文選員外郎,署選事。力杜請寄①,抑僥幸②,清操皭然。乞假歸。
順昌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仇。巡撫周起元忤魏忠賢,削籍,順昌為文送之,指斥無所諱。魏大中被逮,道吳門,順昌出餞,與同臥起者三日,許以女聘大中孫。旗尉屢趣行,順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間有不畏死男子耶?歸語忠賢,我故吏部郎周順昌也?!币蜿症酆糁屹t名,罵不絕口。旗尉歸,以告忠賢。御史倪文煥者,忠賢義子也,誣劾同官夏之令,致之死。順昌嘗語人,他日倪御史當(dāng)償夏御史命。文煥大恚,遂承忠賢指,劾順昌與罪人婚,且誣以贓賄,忠賢即矯旨削奪。先所忤副使呂純?nèi)?,順昌同郡人,以京卿家居,挾前恨,?shù)譖于織造中官李實及巡撫毛一鷺。已,實追論周起元,
6、遂誣順昌請囑,有所乾沒④,與起元等并逮。
順昌好為德于鄉(xiāng),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所司陳說,以故士民德順昌甚。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至開讀日,不期而集者數(shù)萬人,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王節(jié)、劉羽翰等前謁一鷺及巡按御史徐吉,請以民情上聞。旗尉厲聲罵曰:“東廠⑤逮人,鼠輩敢爾!”大呼:“囚安在?”手?jǐn)S鋃鐺于地,聲瑯然。眾益憤,曰:“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一鷺、吉不能語。知府寇慎、知縣陳文瑞素得民,曲為解諭,眾始散。順昌乃自詣吏。又三日,北行,一鷺飛章告變,東廠刺事者言吳人盡反,謀斷水道,劫漕舟
7、⑥,忠賢大懼。已而一鷺言縛得倡亂者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等,亂已定,忠賢乃安。然自是緹騎不出國門矣。
順昌至京師,下詔獄。許顯純鍛煉,坐贓三千,五日一酷掠,每掠治,必大罵忠賢。顯純椎落其齒,自起問曰:“復(fù)能罵魏上公否?”順昌噀血⑦唾其面,罵益厲。遂于夜中潛斃之。時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
明年,莊烈帝即位,文煥伏誅,實下吏,一鷺、吉坐建忠賢祠,純?nèi)缱灚殻Ⅺ惸姘?。順昌贈太常卿,官其一子。給事中瞿式耜訟諸臣冤,稱順昌及楊漣、魏大中清忠尤著,詔謚忠介。
(選自《明史 ? 列傳一百三十三》)
注:①請寄:請
8、托。以私事相托;走門路,通關(guān)節(jié)。②僥幸:求利不止,意外獲得成功或免除不幸。③戟手:用食指中指指點,其形如戟(古兵器)。形容怒罵時情狀。④乾沒:侵吞公家或別人的財物。⑤東廠:明代特種偵察機關(guān),為宦官所掌握,從事特務(wù)活動,以鎮(zhèn)壓人民和官員中的反對派,凡事可直接報告皇帝,權(quán)力在錦衣衛(wèi)之上。⑥糟舟:水道運官家的糧食和軍糧的船。⑦噀(xn)血:血含在口中而噴出。
1、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和釋義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數(shù)譖于織造中官李實及巡撫毛一鷺 忠賢即矯旨削奪
A.zn 誣陷 jiǎо 偽造
B.jiān 誣陷 jiǎо 改換
9、
C.zn 說謊話 jiāо 偽造
D.jiān 說謊話 jiо 假托
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純?nèi)缫源算曧槻? 銜:懷恨
B.許以女聘大中孫 聘:嫁
C.然自是緹騎不出國門矣 國:國家
D.一鷺、吉坐建忠賢祠 坐:定罪
3、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旗尉屢趣行 B.時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
C.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D.余負重傷,逾垣走
4、下列句中加點的
10、字用法與例句加點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顯純椎落其齒
A.劫辱巡撫袁一驥,質(zhì)其二子 B.以故士民德順昌甚
C.蜂擁大呼,勢如山崩 D.順昌贈太常卿,官其一子
5、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本文主要敘述了周順昌反對閹黨、同情人民,因而得到人民支持的歷史事實。
B.本文提到周順昌“捕治稅監(jiān)高寀爪牙”,當(dāng)高寀激起“民變”的時候有人主張讓周順昌代替副使呂純?nèi)?,而周順昌堅決不肯,說明反對閹黨和同情人民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
C.原江蘇巡撫周起元被罷官時,周順昌曾為文送他,其中有贊美周起元,斥責(zé)閹黨的話。魏忠
11、賢獲悉此事后,指使東廠特務(wù)羅織罪名,借機陷害。
D.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過蘇州,當(dāng)時請假家居的周順昌激于大義,竟與魏“周旋累日”,還把女兒許配魏的孫子。在談話中,切齒痛罵閹黨。這事被緹騎報告魏忠賢,周順昌終于被革職。
E.雖然本文和《五人墓碑記》的體裁不同,一是傳記,一是墓碑記;兩文突出的重點也不同,本文是為周順昌立傳,突出周的品德,及蘇州市民對周的感戴,而《五人墓碑記》是為五義士樹碑立傳,突出五人死難的經(jīng)過。但兩文的表達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以記敘為主。
6、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①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所司陳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②知府寇慎、知縣陳文瑞素得民,曲為解諭,眾始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參考答案:
一、
1.D.(逡:音qūn; 謚:音sh;祠:音c)
2.A.(B③“面對”,C③“被”,D②“憑……身份”)
3.C.(行為:行,道德品行;為,成為。顏色:面容,臉色。首領(lǐng):頭顱)
4.G.(G,名詞作狀語,像奴仆那樣。AD,名詞活用作動詞。墓,修墓;函,用木匣子裝。BE,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先,表率;遠近,遠近的人。CH,使動用法。屈,使……屈身;仆,使……倒下。FI,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明,表明;亂,作亂)
5.C.(C和例句都是被動句,
13、C直接用“被”表示被動,例句用“于”表示被動。A,判斷句,B,反問句,D,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誰”作介詞“為”的賓語,提前)
6.①《七錄齋集》 張溥 復(fù)社 ②碑文 議論 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③借代
二、
1、A.
2、C(“國”是指“國都、都城”而不是指“國家”)
3、D(A.“趣”通“促”,催促;B.“有”通“又”;C.“曷”通“何”)
4、C(C項與例句都是名詞作狀語,椎,用椎;蜂,像蜂一樣。A是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質(zhì)”;B項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意思是“感激”;D項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意思是“授官”)
5、BE(有人主張讓周順昌代替高寀做稅監(jiān)去平息“民變”,而不是代替副使呂純?nèi)纾訠項錯。本文是以記敘為主,而《五人墓碑記》則是以議論為主,兩文的表達方式有較大差別,所以E項錯)
6、①百姓有了冤屈及有關(guān)郡中重大利害之事,周順昌總要向有關(guān)官府陳說。②知府寇慎、知縣陳文瑞一向得民心,這時婉轉(zhuǎn)疏導(dǎo)勸諭,集會的士民才散開。
4
用心 愛心 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