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高一化學 期中測試題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0-2011學年高一化學 期中測試題 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0-2011學年 高 一 化 學 期中 測試 題
(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7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S—32
第Ⅰ卷 選擇題(共42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不屬于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是 ( )A.過濾 B.分液 C.搖勻 D. 蒸餾
2.區(qū)分膠體和溶液最簡單的方法是
2、 ( )
A.觀察外觀 B.丁達爾效應 C.布朗運動 D.電泳
3.在下列物質分類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
A.氧化物 化合物 B.化合物 電解質 C.溶液 膠體 D.溶液 分散系
4.下列變化中,必須加入氧化劑才能發(fā)生的是 ( )
A.HCl → NaCl B.SO2 → S C.Na → Na2O2 D.NaHCO
3、3 → CO2
5.標準狀況下,若vL氫氣含有的氫分子數為N,則阿伏加德羅常數可表示為( )
A. mol—1 B.mol—1 C. mol—1 D. mol—1
6.下列關于鈉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鈉與水反應時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狀游動 ②鈉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③鈉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 ④鈉可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 ⑤金屬鈉只有還原性而沒有氧化性 (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7.在2K
4、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
A.1:8 B.5: 2 C.1:5 D.5:1
8.下列關于Na2CO3和NaHCO3的比較,不正確的是 ( )
A.Na2CO3比NaHCO3穩(wěn)定
B.常溫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C.Na2CO3和NaHCO3雖然都是鹽,但它們的水
5、溶液都顯堿性
D.等物質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得到的CO2物質的量比為2:1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給1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給3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9.將CO2氣體通入下列溶液中,聯(lián)系所學知識推測會出現(xiàn)渾濁的是 ( )
A.CaCl2溶液 B.飽和Na2CO3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6、 ( )
A.被氧化的物質是氧化劑 B.可以利用酒精將碘水中的碘提取出來
C.化合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D.鋁抗腐蝕是外層氧化膜致密的緣故
11.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常溫常壓下,11.2L甲烷(CH4)中含有的氫原子數為2NA
B.標準狀況下,0.3molCO2中含氧原子數為0.3NA
C.1molNa2O2與足量水反應后轉移的電子數為NA
D.1L 0
7、.1mol/L MgCl2溶液中Cl—離子數為0.2NA
1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溶液時,有氣體生成的是 ( )
A.Na+、Ag+、NO3—、Cl— B.K+、Ba2+、Cl—、CO32—
C.Na+、Ca2+、HCO3—、NO3— D.Na+、Ba2+、OH—、NO3—
1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有 ( )
A.稀硫酸滴加在銅片上:Cu +2H+ =Cu2+ + H2↑
B.氧化鐵粉末溶于稀鹽酸:Fe2O3
8、 + 6H+ = 2Fe3+ + 3H2O
C.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鋇溶液中:H+ + OH— = H2O
D.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CO32— + 2H+ = CO2↑ + H2O
14.氮化鋁(AlN)具有耐高溫、抗沖擊、導熱性好等優(yōu)良性質,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yè)、陶瓷工業(yè)等領域。在一定條件下,氮化鋁可通過如下反應合成:
Al2O3 + N2 + 3C 2AlN + 3CO
下列有關該反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9、
A.氮化鋁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
B.上述反應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電子
C.在氮化鋁的合成反應中,N2是還原劑,Al2O3氧化劑
D.該反應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任一種
高一化學試題答題紙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8分)
三、填空題(共28分)
15.(1)等質量的CO和CO2,物質的量之比為 ;氧原子個數之比為 ;同溫同壓下,CO和CO2的密度之比為
10、 。
(2)200mL 1mol/L Al2(SO4)3溶液和100mL 2mol/LAl2(SO4)3溶液所含SO42—離子濃度之比為 ,SO42—離子數目之比為 。
16.按要求完成有關化學方程式:
(1)鈉在空氣中燃燒 。
(2)高溫鐵粉和水蒸氣反應 。
(3)除去鎂粉中混有的鋁粉
11、 。
(4)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 。
17.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等混合而成,為檢驗它們,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過濾,將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
試判斷:(1)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沒有
12、 ,可能有 。
(2)寫出實驗③中的離子方程式: 。
(3)對可能有的物質進行確認,把③的濾液做進一步鑒別操作,寫出你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包括具體操作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
。
四、實驗題(共20
13、分)
18.(1)某同學欲用98%的濃H2SO4(ρ=1.84g/cm3)配制成500mL 0.5mol/L的稀H2SO4
①所需濃H2SO4的體積為 (保留一位小數)。
②在配制該溶液的過程中除需要量筒、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外,還所缺少的儀器是 。
③稀釋濃硫酸后需冷卻至室溫才能轉移到容量瓶中,理由是
14、 。
(2)甲乙兩同學看完老師做鈉和水反應的實驗后議論起來,甲說:產生的氣體是氧氣,乙思考片刻果斷地說:不可能,一定是氫氣,甲追問:沒有檢驗怎么知道?乙回答:可用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來解釋……
請你順著乙同學的思路繼續(xù)分析下去
。
19.在下圖裝置中
15、:加熱試管內的白色固體A(A常用作發(fā)酵粉及治療胃酸過多),生成白色固體B并放出氣體C和D,這些氣體通過甲瓶的濃硫酸后,C被吸收;D進入乙瓶跟另一淡黃色固體E反應生成白色固體B和氣體F;丙瓶中的NaOH溶液用來吸收剩余的氣體D。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 B C F 。
(2)寫出乙中及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乙中:
16、 ;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座位號
(3)由于某種原因,丙裝置中NaOH溶液對剩余氣體D的吸收可能不充分,為驗證D是否被完全吸收,可在丁中盛放 (填寫試劑名稱),選用該試劑的理由可用離子方程式解釋為 。
五、計算題(共10分)
20.有一塊質量為15.4g的固體,經確認是表面氧化為Na2O的金屬鈉,將它
17、投入到200g水中完全反應,收集到0.4g氫氣,最終所得溶液約為200mL,試計算:
(1)未被氧化的金屬鈉質量為多少?
(2)表面已被氧化的金屬鈉質量為多少?
(3)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
高 一 化 學 試 題 參 考 答 案
一、二 選擇題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C
B
B
C
A
D
D
D
題 號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BC
D
CD
C
B
BC
三、
18、填空題
△
15.(1)11:7 11:14 7:11 (2)1:2 1:1
△
16.(1)2Na + O2==== Na2O2
(2)3Fe + 4H2O(g) ==== Fe3O4 + 4H2
(3)2NaOH + 2Al + 2H2O ==== 2NaAlO2 + 3H2↑
(4)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17.(1)Na2CO3 Na2SO4、CaCl2、CuSO4 KCl(2)BaCO3 + 2H+ == Ba2+ + CO2↑ + H2O
(3)取光潔鉑絲(或無銹的鐵絲)放在煤氣燈(或
19、酒精燈)外焰灼燒至與原來火焰顏色相同為止,用鐵絲(或鉑絲)蘸取待測濾液在外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若看到火焰明顯紫色則說明含有KCl,若看不到紫色則說明不含KCl。
四、實驗題
18.(1)①13.6 ②膠頭滴管 ③濃硫酸稀釋時大量放熱會引起溶液溫度升高,從而導致溶液體積膨脹,結果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高。
(2)氧化還原的原理告訴我們,對于此類反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同時必然有元素化合價的降低。金屬鈉只有還原性,實驗中Na元素的化合價必然升高,所以所得氣體必然是元素化合價降低而得到。由H2O生成H2氫元素化合價是降低的,而從H2O中到O2氧元素化合價升高。綜上所述,乙同學的推測完全正確。
19.(1)A、NaHCO3 B、Na2CO3 C、H2O F、O2
(2)乙中: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丙中: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澄清石灰水 Ca2+ + 2OH— + CO2 = CaCO3↓ + H2O
五、計算題
20.(1)9.2g (2)4.6g (3)3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