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漫筆》備課札記》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燈下漫筆》備課札記(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燈下漫筆》備課札記
初讀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選入的魯迅雜文《燈下漫筆》,心中有些惴惴,惟恐學生們難以領(lǐng)會,又陷入魯迅文章難讀之怪圈;再讀《燈下漫筆》耳旁秋蟲唧唧,窗外已是燈火闌珊,眼前卻柳暗花明,一幅幅畫面開始不斷地閃現(xiàn)??…一、體察國勢一一風雨如磐暗故園五四運動以后,中國統(tǒng)治階級及其追隨者在文化上極力宣揚封建槽粕,以此維護封建制度和日趨沒落的封建文化。
這種封建復古主義思想與帝國主義的奴化思想結(jié)成同盟,形成了當時一股對抗新文化運動的逆流。
此時的魯迅先生,洞察國勢,以敏銳的觸覺,獨到的眼光,揭露了復古主義思想的實質(zhì),對中國封建社會作了深刻的剖析之后,他在《燈下漫筆》中指出中國人向來就
2、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
尖銳地批判了統(tǒng)治階級和舊史學家所言的漢族發(fā)祥、漢族發(fā)達、漢族中興的觀點。
指出他們所恭頌的太平盛世,不過是讓勞動人民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而生于亂世,人民連奴隸也做不成,所以,中國的歷史,勞動人民只是在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這兩種時代中輪回。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變亂紛乘,黑暗異常的社會,軍閥混戰(zhàn),人民遭殃,老百姓已淪入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地步,在這風雨如磐暗故
園的年代,魯迅先生審時篤勢,創(chuàng)作了《燈下漫筆》這篇奇文,提出了要對社會徹底革新,創(chuàng)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年代的觀點。
這是推陳出新的觀點,這是與歷來中國的正統(tǒng)歷史截然不
3、同的觀點,
以第三只眼看中國歷史,才會得出與眾不同的看法。
這是在教學時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解決了這一問題,自然跳出了魯迅文章難讀的怪圈。
二、燈下漫筆——心事浩茫連廣宇魯迅在《夜頌》中說自己是愛夜的
人。
而愛夜的人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己在暗中看一切暗。
那么,1925年4月29日夜,燈下坐著的魯迅,又看到了暗中掩蓋著
的什么呢,這就點明了燈下之含義。
而漫筆之意如何呢?漫既是寫作的內(nèi)容的漫無邊際,隨意自由,又是
心事浩茫連廣宇的漫漫心緒。
魯迅說到自己動起筆來,總是離題有千里之遠,總是胡思亂想??…總像
斷線的風箏收不回來《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所說的
4、就是指寫作時
想象思維的發(fā)散。
所以,漫筆乃解作散漫無拘,筆隨心意,興之所至之意。
此寫法,可作為作文教學時思維發(fā)散的一個例子。
至此,可否這樣解讀《燈下漫筆》,燈下漫筆,即以夜的眼對生存的
社會,歷史的獨特發(fā)現(xiàn)——即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老百姓向來就沒有爭
到過人的價格。
至多不過是奴隸,在亂世,連奴隸也做不成。
中國歷史總是陷入一治一亂的循環(huán)怪圈之中,這是魯迅先生面對中國歷史的沉重思考之后,在《燈下漫筆》中得出結(jié)論。
這是開啟《燈下漫筆》一文的鑰匙。
三、赤子丹心一一我以我血薦軒轅常常以為魯迅的文章是血性的,它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國家、民族的赤子丹心。
在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年
5、代,作為少數(shù)覺醒的先驅(qū)者之一,魯迅已開始大聲吶喊,以喚醒鐵屋子里沉睡的人們,并開始荷戟奮戰(zhàn),要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
《燈下漫筆》正是這有血性的代表作之一。
魯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歷史現(xiàn)象作推理依據(jù),在文章中寫道縱觀幾千年中國歷史,亂多治少,亂世時,官兵殺,百姓被掠殺,強盜到,照樣被掠殺;治世時,百姓服役納糧,盼望著奴隸生活不被剝奪。
可惜,這奴隸規(guī)則總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重又陷于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悲劇命運。
《燈下漫筆》一文,魯迅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老百姓,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尖銳地批判了國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傳統(tǒng)。
而國民的
6、奴性人格和奴才傳統(tǒng),正是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得以延續(xù)的原因,從而提出了一部中國國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隸史的大膽見解,這是何等的勇氣和洞察力,它將千百年來神圣得不容置疑的正史觀點摧而毀之。
這是魯迅在深味國家和民族多限的命運后發(fā)出的血性的吶喊。
靈臺無計逃神矢,我以我血薦軒轅。
四、重讀魯迅——穿越時空民族魂中學語文課本,魯迅文章選入不少,
但沒有哪一篇文章能像《燈下漫筆》一樣強烈震撼我心。
魯迅的文章是要常讀的,只有常讀,才會常新。
今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20周年,逝世65周年。
暑假期間,到上海特地去拜謁了魯迅紀念館、魯迅墓。
難得炎夏之中一個涼快日子,天空中細雨霏霏,給魯
7、迅公園平添幾分
靜穆的色彩。
灰白黑的色調(diào),曲折有致的展室設(shè)計,魯迅紀念館不大,設(shè)計大方而
緊湊,莊重而樸素。
看來設(shè)計者深諳魯迅,眼前的一切和我心目中的設(shè)想驚人的相似…
魯迅墓四周綠樹環(huán)繞,藤蘿森森,恰好那天游人不多,氣氛安謐,我想,
先生是需要這樣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來長眠的,他在臨終前一句趕快收斂,埋
掉,拉倒,正是魯迅先生不張揚個性的寫照。
很難想象先生若是被如織的游人、大呼小叫的旅游團隊包圍,會是什
么樣子。
1936年10月19日,先生故世,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
遺言。
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當我在先生紀念館、墓地旁徘徊,揮之不去
的是對先生無限的敬
8、仰和懷念,盡管先生生前身后遭到很多人的罵名,但
作為思想之先驅(qū),精神之領(lǐng)袖,這是再正常不過了,1937年,毛澤東同志
在陜北公學紀念魯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講中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jù)我看要
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是新中國的圣人。
這是從魯迅思想對于中華民族及其精神發(fā)展的實際意義進行評價的,評價的根本原因在于魯迅的精神素質(zhì),這就是徹底擺脫傳統(tǒng)的奴隸性格,具有真正獨立的思想個性,這也就是魯迅先生在《燈下漫筆》一文,所講到的創(chuàng)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爭到做人的資格的全新境界。
今天,當紛憂的塵世生活掩蓋了那一顆顆封凍的靈魂。
我們在卡通、漫畫、網(wǎng)絡(luò)的包圍中成
9、長起來的一代人,日趨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卻面對浮躁、迷茫的心靈世界,以及靈魂之中潛藏的自私、冷漠。
這樣的狀況不能不令人擔憂,時間已推進到二十一世紀,可我們的國民素質(zhì)是否與時代同步?加入以后的競爭,說到底是國民素質(zhì)的競爭,而提高國民素質(zhì)的關(guān)鍵在教育,而阻撓我們民族進步的劣根性依然存在,所以,面對嚴峻的現(xiàn)實,我們重提魯迅,學習他的民族憂患意識,自強意識,這才是教育者的和受教育者的當務(wù)之急。
魯迅曾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而今振興華夏,強大民族的重任將落在我們下輩人的肩上,面對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以魯迅為代表的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啟蒙教育工作尚未完成,今天這個任
10、務(wù)又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得勇敢地迎上前去,完成先生未竟之志。
魯迅先生走了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今天,讀魯迅的《燈下漫筆》,讓我們感到生命的激越,熱血的沸騰,使我們迷惘的大腦得以清醒,浮躁的靈魂得以安靜;穿越時空隧道,我們似乎看到這位荊天舞干戚的戰(zhàn)士,我們無法忘卻魯迅,回避魯迅,我們教育工作者有責任讓我們的下一代走近魯迅,了解魯迅,在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滿懷信心走向國際舞臺的今天,
魯迅精神必將進一步激發(fā)全民族的覺醒與崛起,魯迅將是我們不可淡忘的
一面精神大旗。
參考文獻《高中語文試驗課本》第三冊《中國青年報》2001923《語
文月刊》2001,11期《魯迅全集》[1]《燈下漫筆》備課札記教案由范文
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搜集整理,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