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北朝民歌)教案 (版七年級上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木蘭詩》(北朝民歌)教案 (版七年級上冊)(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美文檔
《木蘭詩》(北朝民歌)教案 (長春版七年級上冊)
教學目的
1.反復誦讀,并背誦全詩;體會本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詳略得當?shù)臄⑹路椒ā?
2.通過朗讀、復述等方式,體會詩歌情節(jié)曲折,認識木蘭的形象特點。
3.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
2.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體會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攸c。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1、學習了本單元關于愛國主題的文章,我們認識了法國的一位老師和一名學生,他們是;
2、
2、讀李大釗的文章,我們明白了,無論什么樣的困境下,無論國運如何,我們應該有;
3、在《土地的誓言》一文中,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向美麗、富饒的關東大地發(fā)出的誓言。
師生共同回顧
新課導入
的確,愛國不分大小,不分男女,今天我們就要結識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
什么是“巾幗英雄”?
--女性中的英雄人物。“巾”和“幗”是古代婦女戴的頭巾和發(fā)飾,“巾幗”借指婦女。
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秦良玉、婦好、冼夫人等)
是啊,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巾幗不讓須眉,歷史上有很多巾幗英雄值得
3、我們去津津樂道,而其中有一位就是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位女英雄的颯爽英姿。
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注音。(見PPT)2、檢查背誦。
課程講授
一、背景解題。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的一首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出詩可能產生在后魏,這首詩形成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經(jīng)后代文人的加工潤色,被歷代傳誦,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它和《孔雀東南飛
4、》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樂府“雙璧”,二者異曲同工,交相輝映。它以濃摯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的表現(xiàn)手法,集中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她解甲還鄉(xiāng)的不平凡的經(jīng)歷?;咎m是古代時河南省虞城縣人。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zhàn)功。凱歸,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yōu)榧o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蘭祠。
樂府是漢朝的音樂機關,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和訓練樂工。專門收集民歌,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詞也稱“樂府”或“樂府詩”,成為了一種音樂性的詩體。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敘事性強,人物性格鮮明和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
2.運用
5、多種藝術手法來描寫人物,如個性化的對話,人物行動和細節(jié)的描寫等。
3.形式多樣。有四言、五言、雜言。五言是樂府民歌的創(chuàng)新。
4.有豐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材廣泛,格調雄勁、熱烈、質樸。
二、誦讀詩歌,初步感知。
1、聽《木蘭詩》朗讀帶,學生邊聽邊勾劃出不認識的字,并注意朗誦時節(jié)奏的變化。
2、教師點名朗讀。
3、教師針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重點強調生字詞。
“十二轉”的“轉”讀
6、zhuǎn。古代指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十二轉為最高的勛級?!芭f時裳”中的“裳”讀“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翱珊埂保xkèhán,我國西北古代少數(shù)民族君主的稱號。
4、學生自由朗讀。
5、全班齊頌。
三、師生合作,疏通文意。
1、請學生逐段翻譯文章。
2、老師強調重點詞句。
復:又當戶:對著門聞:聽惟:只
何所思:想什么憶:思念亦:也大:大規(guī)模
十二:表示多數(shù),不是確指爺:指父親
為:為此市:買旦:早上去:離開
暮:晚上但:只著:穿帖:通“貼”
課堂練習 見PPT
7、 小結 1、用四字短語概括全文主要情節(jié):
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zhàn)--木蘭辭官--木蘭還鄉(xiāng)--歌者贊詞(附文,是歌者對木蘭的贊詞)
疑難解答及作業(yè)布置 閱讀自助餐
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二課時說明 備注
教學內容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1、《木蘭詩》又叫,選自朝編的《》,是北朝的一首。它和《》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樂府“雙璧”
2、描寫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zhàn)場的句子是:,。
3、描寫艱苦戰(zhàn)爭生活的句子是:,。
4、翻譯“將軍白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新課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把《木蘭詩》的文意疏通了一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
8、看看木蘭這個人物形象。
檢查預習情況
1、全班齊背《木蘭詩》
2、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課程講授
一、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霸浮报D―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
9、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師總結木蘭形象特點,并一邊分析,一邊板書: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二、品味修辭:(由樂府雙壁提出賞析)
《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歷代傳誦,是樂府雙壁之一,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豐滿外,也與它多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巧妙的運用大量的排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而取得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師生在賞析的基礎上總結如下,并有選擇地
10、板書)
1、井然有序的排比。
利用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達到一種加強氣勢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此文多處運用井然有序的排比,不但使句子結構勻稱,節(jié)奏感強,,而且加強了語言的氣勢,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展示了木蘭為出征而操辦的忙碌場景。這句也是排比和互問的套用。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崩L聲繪色地描寫出舉家歡慶木蘭歸來的熱鬧場面。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
11、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四個動詞形象地表象了木蘭歸家的激動心情。
2、句式整齊的對偶句。
《木蘭詩》這首民歌多處運用對偶句,不但使句式整齊,讀起來鏗鏘悅耳,朗朗上口,而且又便于記憶,便于傳誦。
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薄皩④姲賾?zhàn)死,壯士十年歸?!眱山M對偶句,內容上互相補充,音節(jié)和諧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3、極有分寸的夸張。
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為了表象木蘭的英雄形象及顯赫的戰(zhàn)功,文章極有分寸的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以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共鳴。
12、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這一夸張生動地描寫了木蘭奔赴邊關的征途之遙,生活之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策勛十二轉,上次百千強?!蔽恼乱浴笆D”、“百千強”的夸張語言突出了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但木蘭辭官不就,這就更突出了木蘭不圖功名、不幕榮華富貴的高尚品質。也為下文木蘭不圖功名利祿辭官還鄉(xiāng)做了鋪墊。
4、兼顧合指的互文。
互文:指上下文中相關詞語互有省略,而意義上則互相補充,從而使文辭簡潔精煉。(通俗一點就是把屬于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別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
“將軍白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反映了戰(zhàn)爭的曠
13、日持久,戰(zhàn)斗的激烈悲壯,同時反襯木蘭的英勇和智慧。在這里“將軍”和“壯士”,“百戰(zhàn)死”和“十年歸”互相滲透,互相說明,意義上合指兼顧。語言上分開來寫是為了求得詩句的統(tǒng)一、音調的和諧。應理解為:將士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有的戰(zhàn)死沙場,有的多年后重返故鄉(xiāng)。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蹦咎m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翻譯時應把他們合并起來。
另外“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也用了互文的修辭。
5、生動形象的比喻。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里運用借喻手法,以兔喻人,十分貼切,形象生動
14、,極贊木蘭的聰明過人。這一句還兼用反問手法,加重了語氣,抒發(fā)了主人翁自豪感,感情色彩十分鮮明。
6、自然妥帖的設問。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眱蓡杻纱穑际恰懊髦蕟枴?,以引起注意,有助于對下文的理解。這兩句還是復沓句,復沓與疊句的區(qū)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shù)詞語,而疊句詞語完全相同。
7、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頂真。
句結尾的詞語做下句的開頭,或前文的末尾做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的語句、片段、章節(jié)首尾相連,蟬聯(lián)而下,這種修辭叫做頂真。為了段落間的嚴密,文章采用了頂真的修辭手法。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歸來見天
15、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比幘鞘拙淠┪苍~語與次句開頭詞語相同,兩句頭尾蟬聯(lián),上遞下接,使語言貫通,富有節(jié)奏。
8、借代。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本渲小扒Ю镒恪睂崬椤扒Ю锺R”,用“千里馬”的特征來代替本體,給人造成鮮明生動的形象。
小結:這首民歌正是巧妙、恰當?shù)剡\用了修辭手法,從而使文章人物形象突出、語言生動活潑。應該說簡勁與細膩在《木蘭詩》中得到和諧和完美的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考。
三、詳略分析:
詩中對木蘭出征前置辦行裝、從軍征戰(zhàn)生活以及得勝歸來等情節(jié),哪些寫得詳細?哪些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16、
明確:詩中對木蘭從軍的準備以及還朝辭官、回家與親人團聚寫得詳細,對戰(zhàn)場寫得簡略。由于詩的重點不在于表現(xiàn)主人公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在于頌揚木蘭勇于獻身、不圖榮華富貴的高尚情操。這樣寫使主題更加突出。
由學生自己分析,老師糾正或補充
學生就有感的句子賞析,一些好的經(jīng)典的句子加以誦讀
課堂練習見PPT
小結 知識點歸納:
1、通假字:
著我舊時裳:著,通“著”,穿
帖花黃:帖,通“貼”,動詞。
出門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2、一詞多義:
市:
東市買駿馬(市:集市。
17、名詞)
愿為市鞍馬(市:買。動詞)
3、詞類活用:
(1)愿為市鞍馬(市:名詞用作動詞,譯為“買”。)
(2)策勛十二轉(策:本義是“竹簡”,這里名詞用做動詞,譯為“記下”。)
(3)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動詞“騎”充當“鳴啾啾”的主語,用做名詞:戰(zhàn)馬,讀jì)
4、古今異義
(1)卷卷有爺名(爺:古義指父親。今義指爺爺。)
(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只,副詞。今做轉折連詞)
(3)出郭相扶將(郭:外城。今用做姓氏。)
(4)雙兔傍地走(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5、古漢語句式
18、
(1)倒裝句
例: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所思何”的倒裝,賓語前置句。)
(2)省略句
愿為市鞍馬(此處“愿為〈此〉市鞍馬”的省略,“此”指代替父親出征這件事。)
小結:《木蘭詩》為何能流傳一千多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zhàn)士。在國家需要之際,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做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勞動。忠孝兩全。她的形象,集中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yōu)秀品質。所以……
拓展:有句話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聯(lián)系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談談你的感想。
疑難解答及作業(yè)布置
閱讀自助餐,準備課時作業(yè)考試
備課組教師簽名
教學反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