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之美》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方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雕塑之美》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方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雕塑之美》
一、學習目標設置
(一)目標分解依據(jù)
1、基于課程標準的思考:
通過認真對比試驗版和2011版課標發(fā)現(xiàn),修訂后的“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在課程目標的表述中強調了在了解美術作品的題材、主題、形式、風格與流派的基礎上增加了“知道重要的美術家和作品,以及美術與生活、歷史、文化的關系”的目標要求和“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術”的學習過程提醒,反映了對美術的文化特質的特別注重,在學生感受、理解和理解的水準上體現(xiàn)出了遞進的梯度。
2基于標準的教材分析:
《雕塑之美》一課取材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民美術出版社,第十冊教科書中第十六課,本課內容屬“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以雕塑的
2、“美”為主線,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了解“雕塑”這種造型藝術。學生通過學習欣賞、分析雕塑作品知道雕塑在改造環(huán)境、調節(jié)氣氛、抒發(fā)情感、增進交流、擴大影響等諸多方面,起到了其他藝術方式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所以我在基于教材的基礎上搜集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塑作品,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基于學情的調查:
第三學段的學生年齡在10――12歲,隨著語言水平的進一步增強和自我批評意識的萌芽,使得他們開始注重作品中更多的符號意義和特征,根據(jù)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目標對于分析美術作品中特定的造型語言和形式特點作出要求。所以,在教學之前,先對71名同學實行了問卷調查,結果:
3、調查項目
見過雕塑
能夠準確說出雕塑作品
了解雕塑的分類
了解雕塑這種藝術形式
人數(shù)
69
2
1
0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課題學習目標制定如下:
(二)學習目標表達
1通過對雕塑作品和繪畫作品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觀察、對比,簡單介紹雕塑這種造型藝術的特點。
2通過欣賞、合作探究雕塑的藝術語言、審美特點、分類、材質和理解雕塑家等知識。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用簡單的美術語言對中外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實行分析。
3能用動作模仿雕塑藝術形式實行靜態(tài)的行為藝術表演,理解到雕塑作品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起到重要作用。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評價方式的設置:
目標1:交流式
4、評價
目標2:交流式評價、表現(xiàn)性評價
目標3:表現(xiàn)性評價 、交流式評價
二、學習過程設置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評價標準
提示
學習環(huán)節(jié)
學習活動
目標1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生活的情
問題一:你找到了哪些雕塑作品(實物或圖片),看一看,摸一摸你發(fā)現(xiàn)它與繪畫作品有哪些不同之處呢?你認為什么是雕塑?
能辨別雕塑與繪畫不同之處,能用簡單的美術語言總結雕塑的概念。
學生了解、觸摸雕塑作品,并總結雕塑概念。教師提煉概念。
問題二:把組內小伙伴收集到的雕塑作品放在一起,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你們認為雕塑作品能夠分為哪幾類?
能用簡單的美術語言描述雕塑的分類圓雕、浮雕
5、的概念。
借助兩件不同雕塑作品,在師生互動中發(fā)現(xiàn)總結雕塑的分類及概念。
目標2
實踐體驗,感受雕塑的美
問題三:猜猜這些雕塑是用什么材料制的?
能夠識別2-3種不同的材質。
學生討論、比較等方式,辨別不同材質。教師提煉美術知識。
問題四:欣賞書中雕塑作品,你是怎樣區(qū)別古代雕塑和現(xiàn)代雕塑的?
能夠使用所學的美術知識,對雕塑作品實行整理、歸納和總結。
學生合作、探究以小組的形式展示交流研究成果。教師適時給予關鍵性的點撥,或對學生的意見作出補充。
問題五:書中出示的這么多雕塑作品。你能看出哪些是中國的,哪些是外國的?為什么?并說一說你都理解哪些雕塑家?
6、
能夠使用美術術語對中外雕塑作品的不同風格加以分析。理解2—3名雕塑家。
學生積極參與美術欣賞活動主動搜集、了解中外雕塑作品極重要美術家信息。教師提煉美術知識。
目標3
共同參與,體驗雕塑的趣
問題六:如何用肢體語言模仿雕塑藝術形式實行靜態(tài)的行為藝術表演?
能夠用美術語言互評、自評活體雕塑。
學生集體創(chuàng)作活體雕塑。教師參與輔導。
問題七:談一談雕塑作品對美化環(huán)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能夠用美術語言表達對雕塑作品感受與理解。
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提高。教師總結。
三、作業(yè)設計:
在學校、社區(qū)、城市中選一座你最感興趣的雕塑藝術品,把它拍成照片或進行寫生,然后在下一節(jié)課時和同學交流一下心得,并把你對這件作品的分析寫在作業(y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