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護理方案說明》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護理方案說明(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護理方案
一、 常見證候要點
(一) 風寒束表證: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項強痛,鼻塞聲重, 鼻涕清稀,或有咽癢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節(jié)酸痛。舌苔薄白。
(二) 風熱犯表證:發(fā)熱重,微惡風寒,鼻塞流黃濁涕,身熱有汗或 無汗,頭痛,咽痛,口渴欲飲或有咳嗽痰黃。舌苔薄黃。
(三) 暑濕襲表證:惡寒發(fā)熱,頭重,胸腹悶脹,惡嘔腹瀉,肢倦神 疲,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舌苔白膩。
(四) 衛(wèi)氣同病證:自覺發(fā)熱重,煩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惡寒 或惡風,或高熱寒戰(zhàn),流涕,咽癢咽痛,頭痛頭脹,噴嚏。舌紅苔薄黃或 黃膩。
二、 常見癥狀/證候施護
(一) 惡寒、發(fā)熱
2、
1. 觀察體溫變化及汗出情況。
2. 汗出較甚切忌當風,并及時更衣;風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3. 保持口腔清潔,鼓勵多飲溫開水。
4. 遵醫(yī)囑物理降溫。
5. 遵醫(yī)囑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陽、風池等穴。
6. 遵醫(yī)囑中藥保留灌腸。
7. 遵醫(yī)囑中藥泡洗。
(二) 頭痛
1. 觀察頭痛部位、性質(zhì)、程度、伴隨癥狀及持續(xù)時間。
2. 改變體位時動作要緩慢。
3. 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太陽、印堂、百會、合谷、風池等穴。
4.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神門、皮質(zhì)下、肺等穴。
(三) 咳嗽、咳痰
1. 觀察咳嗽的性質(zhì)、程度、持續(xù)時間、規(guī)律以及痰液的量、顏色、性 狀等。
2. 咳嗽
3、劇烈時取半臥位。
3. 教會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4.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肺、氣管、神門、下屏尖等穴。
(四) 鼻塞、流涕
1. 觀察鼻塞情況及涕液顏色、性質(zhì)等。
2. 掌握正確的擤涕方法。
3. 遵醫(yī)囑穴位按摩,鼻塞時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4.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肺、內(nèi)鼻、外鼻、氣管等穴。
三、中醫(yī)特色治療護理
(一)藥物治療
1. 內(nèi)服中藥
(1) 辛溫解表劑宜趁熱服,藥后加被安臥或啜服熱稀粥,以助汗出。
(2) 辛涼解表劑、化濕解表劑宜偏涼服。
(3) 其他詳見附錄1。
2. 注射給藥(詳見附錄1)。
3. 外用中藥(詳見附錄1)。
(三)特色技
4、術(shù)
1. 刮痧(詳見附錄2)。
2. 中藥保留灌腸(詳見附錄2)。
3. 中藥泡洗(詳見附錄2)。
4. 穴位按摩(詳見附錄2)。
5. 耳穴貼壓(詳見附錄2)。
四、 健康指導
(一) 生活起居
年老體弱、反復外感者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保健操, 以增強體質(zhì)。
(二) 飲食指導
飲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膩之品,忌煙酒。
1. 風寒束表證:宜食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蔥白、紅糖等。食療 方:紅糖生姜飲等。
2. 風熱犯表證:宜食疏風清熱、宣肺化痰的食品,如西瓜汁、荸薺汁、 金銀花茶等。
3. 暑濕襲表證:宜食清熱解暑、理氣化濕的食品,如絲瓜、冬瓜、綠 豆湯
5、等。
4. 衛(wèi)氣同病證:宜食養(yǎng)陰透熱、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荸 薺汁等。
(三) 情志調(diào)理
1. 加強與患者溝通,避免不良情緒。
2. 向患者講解本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zhuǎn)歸。
五、 護理效果評價
附: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護理效果評價表
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護理效果評價表
醫(yī)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數(shù):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ID :
文化程度:
納入中醫(yī)臨床路徑:是口
否□
證候診斷:風寒束表證口
風熱犯表證口
暑濕襲表證口
衛(wèi)氣同病證□
其他:
、護理效果評價
主要癥狀
主要辨證施
6、護方法
中醫(yī)護理技術(shù)
護理效果
1.監(jiān)測體溫口
1.刮痧□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惡寒口
2. 口腔護理口
2.中藥保留灌腸□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好□
較好口
發(fā)熱口
3.物理降溫口
3.中藥泡洗口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一般口
差 □
4.其他護理措施:
4.其他: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1.穴位按摩口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1.病情觀察口
好□
較好口
頭痛口
2.耳穴貼壓口
應用次數(shù):
次,應
7、用時間:
天
2.其他護理措施:
一般口
差 □
3.其他: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咳嗽口
咳痰口
1. 病情觀察口
2. 體位護理門
3. 有效咳嗽咳痰□
4. 翻身拍背口
5. 其他護理措施:
1. 耳穴貼壓口
2. 其他:
應用次數(shù):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次,應用時間:
天
天
好 □ 較好口
一般口 差 □
1.病情觀察口
1.穴位按摩口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鼻塞口
2.有效擤涕□
2.耳穴貼壓口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8、
天
好□
較好口
流涕口
3.其他護理措施:
3.其他:
應用次數(shù):
次,應用時間:
天
一般口
差 □
其他:
1.
2.
3.
好□
較好口
□(請注明)
一般口
差 □
、護理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價
評價項目
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
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依從
部分依從
不依從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中
刮 痧
醫(yī) 護 理 技 術(shù)
中藥保留灌腸
中藥泡洗
穴位按摩
耳穴貼壓
健康指導
/
/
/
簽 名
責任護士簽名:
上級護士或護士長簽名:
、對本病中醫(yī)護理方案的評價: 實用性強口 實用性較強口 實用性一般口 不實用□
改進意見:
四、評價人(責任護士)姓名:
技術(shù)職稱: 完成日期: 護士長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