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練習:第五章 章末總結提升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修版地理必修1人教版練習:第五章 章末總結提升 Word版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學習資料【精修版】
第五章 章末總結提升
[知識網絡]
參考答案: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差異?、诰哂薪y一的演化過程 ③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苌降氐拇怪钡赜蚍之?
[觸摸高考]
1.下圖為歷史上客家人南遷部分路線及客家民居——土樓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沿客家人南遷路線依次呈現的自然景觀是( )
A.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常綠硬葉林—熱帶雨林
C.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
D.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遷路線北起華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島,由暖溫帶到熱帶,氣候類型依次為溫帶季風
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沿客家人南遷路線依次呈現的自然景觀是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故答案選C。
答案:C
主題升華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分異的判定
自然環(huán)境
水平分異
赤道向兩極的分異
(緯度地帶性)
沿海向內陸的分異
(經度地帶性)
概念
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地表景觀和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
受海陸位置的影響,地表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礎
以熱量為基礎
以水分為基礎
根本因素
緯度位置差異,導致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熱量差異大
海陸位置差異,導致從沿海向內陸,干濕狀況差異大
景觀變化
熱帶→亞熱帶
3、→溫帶→亞寒帶→寒帶(赤道→兩極)
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沿海→內陸)
自然帶更
替方向
緯度變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
從沿海向內陸的方向,即東西方向
自然帶延
伸方向
緯線方向
經線方向
圖示
分布
低、高緯度大陸地區(qū)最顯著
中緯度大陸地區(qū)最顯著
2.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該山地可能是( )
A.秦嶺 B.南嶺
C.昆侖山 D.喜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組合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4、 D.熱量
解析:第(1)題,讀圖,根據圖中冰雪帶的海拔高度判斷,不可能在第三階梯,A、B錯。根據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帶,海拔約1 000~1 500米,位于第二階梯,可能是昆侖山,C對。喜馬拉雅山北坡海拔約4 000千米,D錯。第(2)題,根據材料,圖示區(qū)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熱量少,植被類型變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響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的主導因素是水分,B對。圖中海拔與森林分布沒有正相關、負相關的關系,不是主導因素,D錯。
答案:(1)C (2)B
主題升華垂直自然帶數目與雪線
1.垂直自然帶的數量和順序等結構型式,稱為垂直帶譜。一個山體或一條山脈可以有多個帶譜
5、,垂直帶譜的起始帶稱基帶,與當地水平自然帶一致。
2.影響垂直自然帶數目的因素。
3.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雪線是一種氣候標志線。其分布高度主要決定于氣溫、降水量和地形條件。其關系如下:
【特別提示】 就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線偏高,而北坡和東坡的雪線位置較低。
3.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島嶼兩側①②兩種自然帶的差異體現了( )
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C.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D.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guī)律
(2)下列地理現象的成因與①自然帶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
6、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帶
C.巴西高原東南部的熱帶雨林帶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
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知,該島為馬達加斯加島,①地位于東南信風迎風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經過,降水多,為熱帶雨林帶,②位于背風坡,為熱帶草原帶,兩者體現了非地帶性因素。第(2)題,四個選項都屬于非地帶性現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響;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少形成熱帶草原帶;南半球南緯50°~60°附近為海洋,不具備發(fā)育亞寒帶針葉林的陸地環(huán)境。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及巴西高原東南部雖距赤道較遠,但都位于東南信風迎風坡,沿岸有暖流經過,都
7、形成熱帶雨林帶。
答案:(1)D (2)C
主題升華非地帶性分異的判斷
1.熟悉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的規(guī)律
2.明確與地帶性分異的關系
非地帶性因素疊加在地帶性因素之上,使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變得不完整或不鮮明。地帶性因素影響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是局部的、特殊的。在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形成了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
3.掌握判斷的方法
(1)根據影響因素判斷:地帶性主要受緯度、海陸位置、地形地勢影響;非地帶性主要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因素影響。
(2)根據地帶性判斷:判斷一個自然景觀是否屬非地帶性分異,首先判斷該地的地帶性景觀是什么?如果與該地的地帶性景觀不同,那么該自然景觀屬非地帶性分異,也是說“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或者說“該出現的地方,它沒有出現”。
(3)熟記典型非地帶性分異案例:如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沙漠的形成;亞寒帶針葉林帶、苔原帶在南半球的缺失;東非高原上熱帶草原帶的形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