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區(qū)分聲音(續(xù)導學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我們怎樣區(qū)分聲音(續(xù)導學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博達助教通
導學案
年級
科目
物理
主備
審核
課題
我們怎樣區(qū)分聲音(續(xù))
課型
預(yù)習
展示
班級
姓名
學習
目標
1、 知道響度跟發(fā)聲體振幅有關(guān)。
2、 了解不同聲音的強弱的大小可以用分貝來描述。
3、 知道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重點
理解響度、音色的概念及相關(guān)因素
難點
探究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知道音色也是聲音的一個特征。
自主學習
針對練習
一、 聲音的強弱——響度
1、 學生預(yù)習,活動1:探究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
響度:____________ 單位:____
2、觀察圖,在鼓面上撒些紙屑
2、,輕敲鼓,觀察小紙屑的跳動幅度;然后用力敲鼓,觀察小紙屑的跳動幅度。紙屑的跳動反映了振動幅度。鼓的響度跟鼓的振動幅度的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
結(jié)論:聲源的振幅越___,聲音的響度越___。
二、 用波形比較振幅
1、觀察圖的波形圖,問:甲、乙哪個響度大?
2、 學生預(yù)習,完成下列問題
人耳聽到的最弱聲音的強度定為___分貝。
響度大小還跟__________有關(guān)。離聲源越遠,響度越___。
3、 增大響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
4、了解圖中一些物體發(fā)聲的分貝數(shù)。
三、 聲音的品質(zhì)——音色
1、 活動2:辨別不同物體的聲音
音色:______
3、________
2、 觀察圖,不同樂器的波形相同嗎?請進行比較。
3、 音色由哪些因素決定?
4、 樂音的三個特征是_____________
1、小華用不同的力彈奏同一鍵,發(fā)出聲音的___不同,用相同的力彈奏同一鍵,發(fā)出聲音的___不同。
2、黃牛的“哞哞”聲和小老鼠的“吱吱”聲,音調(diào)高的是___的叫聲,響度大的是____的叫聲。
3、人們聽到聲音的響度( ?。?
A、只是由聲源的振幅決定的
B、只是由聲源的頻率決定的
C、只是由聲源到人的距離決定的
D、只是由聲源的振幅、聲源到人的距離決定的
4、下列說法錯誤的( ?。?
A、響度大的聲音音調(diào)不一定
4、高
B、響度相同的聲音音調(diào)不一定相同
C、離聲源越遠,聲音的響度越小
D、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zhì)
5、從聲音的特征看,我們平時說某個聲音“震耳欲聾”,這說明聲音_____,說某人聲音很“刺耳”,這說明聲音_____,我們說某個聲音“悅耳動聽”,這說明聲音_____。
學習研討
1、 下列四例都是形容聲音的“高”:A、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
C、它是女高音歌唱家 D、請勿高聲喧嘩。那些指的是響度?其余指的是什么?
2、 你們班的兩位男老師在討論班級管理問題,你們沒有見到老師就知道他倆是誰,理由是什么?
展示提升
1、人在野外喊
5、話時,把雙手合攏做成喇叭狀圍在嘴邊,這是增大聲音的___。
2、二胡和小號用同樣響度演奏同一個音符,我們?nèi)匀宦牭贸鍪莾煞N不同的樂器,他們所發(fā)出的聲音雖然音調(diào)和___相同,但___不同,我們用口琴、笛子、鋼琴分別演奏同一首歌,人閉著眼睛可以區(qū)分出來,這是利用了聲音的____。
3、如圖所示的波形圖,音調(diào)相同的__圖和__圖;
響度相同的是__圖和__圖。
4、某人先后對同一鼓面輕敲和重敲一次,兩次發(fā)出的聲音( ?。?
A、音調(diào)不同 B、響度不同
C、頻率不同 D、音色不同
5、小華隨媽媽到商場去購買瓷器時,媽媽將兩只瓷器輕輕碰一碰,她便判斷出瓷器的好壞,她是根據(jù)聲音的( )
6、
A、音調(diào) B、響度 C、音色 D、憑經(jīng)驗判斷
6、醫(yī)生用聽診器聽病人的心、肺發(fā)出的聲音進行診病,聽診器能( ?。?
A、改變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使聲音的音調(diào)變高
B、改變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使聲音的響度變高
C、減少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聲音響度增大
D、縮短醫(yī)生與聲源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聲音音調(diào)變高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ǘ噙x題)
A、琴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傳播的速度越快
B、琴弦振動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傳播的速度越快
C、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會產(chǎn)生聲波
D、鋼琴和小提琴可以奏出同一個音調(diào)且相同的樂曲
8、小民的新房子由于裝修人員不小心使其中一塊地板下出現(xiàn)空洞,沒過多長時間就被裝修人員找到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
9、當我們往瓶子里灌開水時,我們不往瓶子看,就可以知道瓶中的水是否灌滿,試解釋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