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競賽教材講義 第七章 解三角形講義》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數(shù)學競賽教材講義 第七章 解三角形講義(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七章 解三角形
一、基礎(chǔ)知識
在本章中約定用A,B,C分別表示△ABC的三個內(nèi)角,a, b, c分別表示它們所對的各邊長,為半周長。
1.正弦定理:=2R(R為△ABC外接圓半徑)。
推論1:△ABC的面積為S△ABC=
推論2:在△ABC中,有bcosC+ccosB=a.
推論3:在△ABC中,A+B=,解a滿足,則a=A.
正弦定理可以在外接圓中由定義證明得到,這里不再給出,下證推論。先證推論1,由正弦函數(shù)定義,BC邊上的高為bsinC,所以S△ABC=;再證推論2,因為B+C=-A,所以sin(B+C)=sinA,即sinBcosC+cosBsinC=sinA,
2、兩邊同乘以2R得bcosC+ccosB=a;再證推論3,由正弦定理,所以,即sinasin(-A)=sin(-a)sinA,等價于[cos(-A+a)-cos(-A-a)]= [cos(-a+A)-cos(-a-A)],等價于cos(-A+a)=cos(-a+A),因為0<-A+a,-a+A<. 所以只有-A+a=-a+A,所以a=A,得證。
2.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下面用余弦定理證明幾個常用的結(jié)論。
(1)斯特瓦特定理:在△ABC中,D是BC邊上任意一點,BD=p,DC=q,則AD2= (1)
【證明】 因為c2=AB2=AD2+BD2-2AD·BD
3、cos,
所以c2=AD2+p2-2AD·pcos ①
同理b2=AD2+q2-2AD·qcos, ②
因為ADB+ADC=,
所以cosADB+cosADC=0,
所以q×①+p×②得
qc2+pb2=(p+q)AD2+pq(p+q),即AD2=
注:在(1)式中,若p=q,則為中線長公式
(2)海倫公式:因為b2c2sin2A=b2c2 (1-cos2A)= b2c2 [(b+c)-a2][a2-(b-c) 2]=p(p-a)(p-b)(p-c).
這里
所以S△ABC=
二、方法與例題
1.面積法。
例1 (共線關(guān)系的張角公式)如圖所示,
4、從O點發(fā)出的三條射線滿足,另外OP,OQ,OR的長分別為u, w, v,這里α,β,α+β∈(0, ),則P,Q,R的共線的充要條件是
【證明】P,Q,R共線
(α+β)=uwsinα+vwsinβ
,得證。
2.正弦定理的應(yīng)用。
例2 如圖所示,△ABC內(nèi)有一點P,使得BPC-BAC=CPA-CBA=APB-ACB。
求證:AP·BC=BP·CA=CP·AB。
【證明】 過點P作PDBC,PEAC,PFAB,垂足分別為D,E,F(xiàn),則P,D,C,E;P,E,A,F(xiàn);P,D,B,F(xiàn)三組四點共圓,所以EDF=PDE+PDF=PCA+PBA=BPC-BAC。由題設(shè)及BPC+CP
5、A+APB=3600可得BAC+CBA+ACB=1800。
所以BPC-BAC=CPA-CBA=APB-ACB=600。
所以EDF=600,同理DEF=600,所以△DEF是正三角形。
所以DE=EF=DF,由正弦定理,CDsinACB=APsinBAC=BPsinABC,兩邊同時乘以△ABC的外接圓直徑2R,得CP·BA=AP·BC=BP·AC,得證:
例3 如圖所示,△ABC的各邊分別與兩圓⊙O1,⊙O2相切,直線GF與DE交于P,求證:PABC。
【證明】 延長PA交GD于M,
因為O1GBC,O2DBC,所以只需證
由正弦定理,
所以
另一方面,,
所以,
6、所以,所以PA//O1G,
即PABC,得證。
3.一個常用的代換:在△ABC中,記點A,B,C到內(nèi)切圓的切線長分別為x, y, z,則a=y+z, b=z+x, c=x+y.
例4 在△ABC中,求證:a2(b+c-a)+b2(c+a-b)+c2(a+b-c) ≤3abc.
【證明】 令a=y+z, b=z+x, c=x+y,則
abc=(x+y)(y+z)(z+x)
=8xyz=(b+c-a)(a+c-b)(a+b-c)
=a2(b+c-a)+b2(c+a-b)+c2(a+b-c)-2abc.
所以a2(b+c-a)+b2(c+a-b)+c2(a+b-c) ≤3ab
7、c.
4.三角換元。
例5 設(shè)a, b, c∈R+,且abc+a+c=b,試求的最大值。
【解】 由題設(shè),令a=tanα, c=tanγ, b=tanβ,
則tanβ=tan(α+γ), P=2sinγsin(2α+γ)+3cos2γ≤,
當且僅當α+β=,sinγ=,即a=時,Pmax=
例6 在△ABC中,若a+b+c=1,求證: a2+b2+c2+4abc<
【證明】 設(shè)a=sin2αcos2β, b=cos2αcos2β, c=sin2β, β.
因為a, b, c為三邊長,所以c<, c>|a-b|,
從而,所以sin2β>|cos2α·cos2β|.
因
8、為1=(a+b+c)2=a2+b2+c2+2(ab+bc+ca),
所以a2+b2+c2+4abc=1-2(ab+bc+ca-2abc).
又ab+bc+ca-2abc=c(a+b)+ab(1-2c)
=sin2βcos2β+sin2αcos2α·cos4β·cos2β
=[1-cos22β+(1-cos22α)cos4βcos2β]
=+cos2β(cos4β-cos22αcos4β-cos2β)
>+cos2β(cos4β-sin4β-cos2β)=.
所以a2+b2+c2+4abc<
三、基礎(chǔ)訓練題
1.在△ABC中,邊AB為最長邊,且sinAsinB=,則cosAco
9、sB的最大值為__________.
2.在△ABC中,若AB=1,BC=2,則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3.在△ABC中,a=4, b+c=5, tanC+tanB+tanCtanB,則△ABC的面積為__________.
4.在△ABC中,3sinA+4cosB=6, 3cosA+4sinB=1,則=__________.
5.在△ABC中,“a>b”是“sinA>sinB”的__________條件.
6.在△ABC中,sinA+cosA>0, tanA-sinA<0,則角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7.在△ABC中,sinA=,cosB=,則cosC=
10、__________.
8.在△ABC中,“三邊a, b, c成等差數(shù)列”是“tan”的__________條件.
9.在△ABC中,若sinC=2cosAsinB,則三角形形狀是__________.
10.在△ABC中,tanA·tanB>1,則△ABC為__________角三角形.
11.三角形有一個角是600,夾這個角的兩邊之比是8:5,內(nèi)切圓的面積是12,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12.已知銳角△ABC的外心為D,過A,B,D三點作圓,分別與AC,BC相交于M,N兩點。求證:△MNC的外接圓半徑等于△ABD的外接圓半徑。
13.已知△ABC中,sinC=,試判斷其形狀。
11、四、高考水平訓練題
1.在△ABC中,若tanA=, tanB=,且最長邊長為1,則最短邊長為__________.
2.已知n∈N+,則以3,5,n為三邊長的鈍角三角形有________個.
3.已知p, q∈R+, p+q=1,比較大?。簆sin2A+qsin2B__________pqsin2C.
4.在△ABC中,若sin2A+sin2B+sin2C=4sinAsinBsinC,則△ABC 為__________角三角形.
5.若A為△ABC 的內(nèi)角,比較大小:__________3.
6.若△ABC滿足acosA=bcosB,則△ABC的形狀為__________.
7
12、.滿足A=600,a=, b=4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個.
8.設(shè)為三角形最小內(nèi)角,且acos2+sin2-cos2-asin2=a+1,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9.A,B,C是一段筆直公路上的三點,分別在塔D的西南方向,正西方向,西偏北300方向,且AB=BC=1km,求塔與公路AC段的最近距離。
10.求方程的實數(shù)解。
11.求證:
五、聯(lián)賽一試水平訓練題
1.在△ABC中,b2=ac,則sinB+cosB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
2.在△ABC中,若,則△ABC 的形狀為____________.
3.對任意的△ABC,-(cotA+
13、cotB+cotC),則T的最大值為____________.
4.在△ABC中,的最大值為____________.
5.平面上有四個點A,B,C,D,其中A,B為定點,|AB|=,C,D為動點,且|AD|=|DC|=|BC|=1。記S△ABD=S,S△BCD=T,則S2+T2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
6.在△ABC中,AC=BC,,O為△ABC的一點,,ABO=300,則ACO=____________.
7.在△ABC中,A≥B≥C≥,則乘積的最大值為____________,最小值為__________.
8.在△ABC中,若c-a等于AC邊上的高h,則=___
14、_________.
9.如圖所示,M,N分別是△ABC外接圓的弧,AC中點,P為BC上的動點,PM交AB于Q,PN交AC于R,△ABC的內(nèi)心為I,求證:Q,I,R三點共線。
10.如圖所示,P,Q,R分別是△ABC的邊BC,CA,AB上一點,且AQ+AR=BR+BP=CQ+CP。求證:AB+BC+CA≤2(PQ+QR+RP)。
11.在△ABC外作三個等腰三角形△BFC,△ADC,△AEB,使BF=FC,CD=DA,AE=EB,ADC=2BAC,AEB=2ABC,BFC=2ACB,并且AF,BD,CE交于一點,試判斷△ABC的形狀。
六、聯(lián)賽二試水平訓練題
1.已知等腰△ABC
15、,AB=AC,一半圓以BC的中點為圓心,且與兩腰AB和AC分別相切于點D和G,EF與半圓相切,交AB于點E,交AC于點F,過E作AB的垂線,過F作AC的垂線,兩垂線相交于P,作PQBC,Q為垂足。求證:,此處=B。
2.設(shè)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交于點O,點M和N分別是AD和BC的中點,點H1,H2(不重合)分別是△AOB與△COD的垂心,求證:H1H2MN。
3.已知△ABC,其中BC上有一點M,且△ABM與△ACM的內(nèi)切圓大小相等,求證:,此處(a+b+c), a, b, c分別為△ABC對應(yīng)三邊之長。
4.已知凸五邊形ABCDE,其中ABC=AED=900,BAC=EAD,BD與CE
16、交于點O,求證:AOBE。
5.已知等腰梯形ABCD,G是對角線BD與AC的交點,過點G作EF與上、下底平行,點E和F分別在AB和CD上,求證:AFB=900的充要條件是AD+BC=CD。
6.AP,AQ,AR,AS是同一個圓中的四條弦,已知PAQ=QAR=RAS,求證:AR(AP+AR)=AQ(AQ+AS)。
7.已知一凸四邊形的邊長依次為a, b, c, d,外接圓半徑為R,如果a2+b2+c2+d2=8R2,試問對此四邊形有何要求?
8.設(shè)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圓,BA和CD延長后交于點R,AD和BC延長后交于點P,A,B,C指的都是△ABC的內(nèi)角,求證:若AC與BD交于點Q,則
9.設(shè)P是△ABC內(nèi)一點,點P至BC,CA,AB的垂線分別為PD,PE,PF(D,E,F(xiàn)是垂足),求證:PA·PB·PC≥(PD+PE)·(PE+PF)·(PF+PD),并討論等號成立之條件。
高考資源網(wǎng)()
來源:高考資源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高考資源網(wǎng)(www.k s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