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六年級美術下冊 第12課《美無處不在》教案 浙美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春六年級美術下冊 第12課《美無處不在》教案 浙美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十二課 美無處不在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微距攝影的相關知識,發(fā)現身邊的自然之美。
2.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運用相機的微距攝影功能,嘗試從不同角度拍攝自己熟知的景物,表現其獨特的美感特征。
3.感受微距攝影的獨特魅力,增強愉悅的審美體驗,養(yǎng)成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微距攝影的拍攝、欣賞、品評活動,認識到只有留心關注生活中的事物,才會發(fā)現美的存在,才會感受到美無處不在。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對微距攝影作品的欣賞交流和微距攝影的實踐嘗試,感受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
2、。
學生通過欣賞不僅從視覺上產生共鳴,而且從作品中體會到攝影師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和認知,對自然的認識與看法。
學生通過微距攝影實踐嘗試,發(fā)現從不同角度去看平時熟悉的物體會有如此驚喜的發(fā)現。同時,學會微距攝影基本的拍攝方法,利用不同的媒材去發(fā)現美、表現美。
愛迪生說: “最能直接打動人心靈的還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滲透一種內心的欣喜與滿足?!痹诮虒W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走進大自然,用微距攝影的方式去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體驗美。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微距攝影,感受美無處不在。
難點:微距攝影的方法及取景構圖。
三、教
3、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數碼相機。
(教師)多媒體課件、數碼相機。
教學過程
1.激趣導人。
(1)欣賞微距攝影作品,猜猜拍的是什么?
(2)教師: “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今天我們就用照相機去發(fā)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
(3)出示課題:《美無處不在》。
2.探究學習。
(1)比較欣賞,初步感知微距攝影。
①出示四張照片進行對比(兩張為平時普通的攝影,兩張為微距攝影)。
教師:拍攝同一景物,每組照片中兩張照片的拍攝距離有什么不同?哪兩張更為有趣、更吸引你呢?你知道這種攝
4、影方式叫什么嗎?
②課件呈現文字說明,老師一邊作介紹:
微距攝影是一種近距離攝影,它利用鏡頭的光學原理可以清晰地表現出很細小的事物,拍攝出的照片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2)初步欣賞,感受微距攝影的魅力。
①欣賞課本中部分微距攝影作品。
②欣賞其他微距攝影作品。
(3)學生嘗試拍攝。
①請嘗試拍一拍桌面上較小的文具用品。
②展示拍攝的照片。
③發(fā)現問題。(如:為什么有的同學拍出的照片很模糊?有些照片非常的暗?)
(4)教師示范。
①開啟微距模式。
教師:同學們如果沒有進行微距功能的設置,距離相機小于50厘米內是很難對
5、焦的。所以有些同學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但拍攝的物體很小。而有些同學拍出來的照片夠大但是非常的模糊。
尋找到照相機中的花( MF)的標志,按下即開啟微距模式。
②關閉閃光燈。
微距攝影時照相機更容易出現照片發(fā)暗、曝光不足的問題,而開啟閃關燈又會讓被攝物體曝光過度,或者出現難看的陰影。所以拍攝微距時應該關掉閃關燈。
③雙手持穩(wěn)相機,半按快門對焦。
④對焦清晰后快速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5)嘗試拍攝桌面文具。
①要求用微距攝影,將文具細節(jié)拍清晰。
②同桌互相觀察所拍照片,看看拍得是否清晰,請拍得清晰的同學舉手示意。
6、 (6)深入欣賞,了解表現主體的不同方法。
①面對同一事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拍攝,表現不同的審美意味。(以樹葉為例。)
②以荷花為例深入欣賞了解拍攝同一物體的不同取景方法。即應用大小對比拍攝、應用疏密對比拍攝、應用動靜對比拍攝等方法突出表現不同的主體。
3.作品欣賞。
(1)教師的微距攝影作品。
(2)同學的微距攝影作品。
4.創(chuàng)作練習。
(1)作業(yè)要求
①用微距攝影拍攝校園中的景物。
②能清晰拍攝景物,運用不同的對比方法突出表現的主體
(2)學生創(chuàng)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yè)展評。
(1)將學生拍攝的微距攝影作業(yè)傳到電腦中進行展評。
(2)請學生自我介紹自己拍攝的微距攝影作品:表現的是什么景物,拍得是否清晰,運用了什么對比方法,突出了什么主體等。
(3)請說說哪些同學拍攝的作品清晰、漂亮、有趣,發(fā)現了校園中的美。
6.課外拓展。
(1)欣賞大師微距攝影作品。
(2)希望同學多觀察身邊的事物,用微距攝影的方法發(fā)現、記錄更多美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