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太陽系教案 教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太陽系教案 教科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太陽系教案 教科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較大的天體系統(tǒng)。
過程與方法:
1、收集資料認識和了解太陽系。
2、按一定比例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陽系的模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收集和整理資料,并進行交流,是科學學習的一種方式。
2、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3、意識到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并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
【教學難點】根據八大行星距太
2、陽的平均距離及各行星赤道直徑數據表建立太陽系的模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太陽系圖片、多媒體資料、八大行星數據表、八個鐵絲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師事先考察制作太陽系模型的室外場地。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太陽系的資料,小組內先進行交流。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太陽系。
1、提出問題:地球在不停的圍繞太陽運動,那么還有哪些天體也在不停地圍繞著太陽運動呢?
2、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有關太陽系資料的收集,現在讓我們來開個有關太陽系的交流會,請各組派代表進行全班交流,資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展示。說說:
(1)哪些天體在圍繞著太陽運動?
(2)這些天體有
3、哪些特點?
(3)它們之間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做補充。(最好是有關太陽系的科普錄像資料)
4、小結: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及圍繞行星轉動的衛(wèi)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
二、建立太陽系模型。
1、談話:我們已經對太陽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能更好地認識太陽系,讓我們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比例,試著建一個太陽系的模型。
2、討論:怎樣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關數據才能保證我們建的模型相對準確?
3、閱讀課本56頁有關八大行星的數據資料。
4、嘗試根據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來建模型
4、,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將八大行星擺列出來?
(預設:把表中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按相同比例縮小,將“太陽”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開。)
(2)如果要對八大行星與太陽距離的數據進行處理,該如何處理?
(3)試將橡皮泥球粘在鐵絲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后有何發(fā)現?與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系的示意圖有何不同?
5、嘗試依據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徑進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徑這兩組數據來建造模型,該怎么做?
(2)數據處理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還能在桌面上建太陽系模型嗎?為什么?
(3)如果要
5、建一個較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辦法?
6、簡單介紹一下后面幾組數據:
自轉周期是行星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公轉周期是指行星圍繞太陽轉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我們在建模過程中,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這些數據。
(另外:軌道傾角是指行星軌道平面與地球軌道平面的夾角,也就是說在公轉過程中,行星與地球不處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來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時同樣可暫不考慮這些數據。)
7、到操場上建立太陽系模型:
假若將太陽的直徑縮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徑是多大呢?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多遠呢?我們能在操場上完成這樣的游戲嗎?
(說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縮小行星與太陽間的距離,選擇水星、金星、
6、地球、火星這四個離太陽比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讓學生舉著這幾個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離圍繞“太陽”轉動,感受太陽系的浩渺。)
(假若將太陽的直徑縮小到14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個行星的直徑按同樣的比例分別縮小為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這四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分別是5.8米、10.8米、15米、22.8米)
8、交流在建造模型過程中的體會。
三、小結
在建太陽系模型的過程中,你們有什么體會或發(fā)現嗎?
(學生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建立的太陽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八大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是均勻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異很大;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
7、的。)
板書設計:
附送:
2021-2022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太陽系第一課時教案 鄂教版
教學目標
???? 1.知道組成太陽系的星體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
???? 2.會收集資料,能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認識了解太陽系。
?? 3.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太陽系圖片,多媒體資料,八大行星數據表。
第一課時
一、認識太陽系中圍繞太陽轉動的行星情況。
1.提問:哪位同學知道,太陽周圍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還有什么天體?
?2.學生討論并自由回答。
3.談話:看來同學
8、們對太陽系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陽周圍除了地球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天體圍著它轉動,這些天體都像地球一樣,本身不發(fā)光,靠反射太陽光我們才能看到它們。這些天體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為了更清楚地認識太陽系行星成員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閱讀教材第40頁列舉的有關太陽系八行星的數據資料。
4.學生閱讀資料并討論各自的發(fā)現。
二、整理太陽系行星數據資料。
? 1.談話:結合剛才閱讀的數據資料和你討論過程中自己的發(fā)現,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順序是怎樣的?計算其他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水星與太陽距離的多少倍,把你們思考、計算、整理的結果記錄在課本第41頁的表格中。
? 2.
9、學生整理數據資料,填寫相應表格內容。
3.匯報整理數據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提問:
?(1)你能按距離太陽的近遠順序說一說圍繞太陽轉動的八大行星的名稱嗎?
? (2)你有什么好辦法將它們記住?(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一記,然后我們來比一比誰的記憶力最棒。
?(3)填寫教材第40頁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稱。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九大行星的知識,愿意與老師、同學交流一下嗎?
4.提問: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哪一顆?體積最小的是哪一顆?
5.學生匯報,教師給予積極的肯定或鼓勵。
6.談話:按體積從大到小給八顆行星排個順序,并把這個順序記錄在教材第41頁的表格中。
10、
7.學生填寫八顆行星大小排列順序后組織同學舉行簡要匯報,教師小結排序結果,統(tǒng)一大家認識。
8.提問:同學們,上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除了課堂上學到的這些知識,你還有哪些問題?還想知道些什么?
??? 9.學生自由提問。
?? 10.談話:同學們的問題還真不少,現在我們把這些問題歸歸類,看看有哪些是同一類型的問題。
11.教師指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從
?“矮行星知識”、“太陽系小天體知識”“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分類,并積極肯定學生科學的問題分類方法。
12.談話: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從“矮行星知識”、“太陽系小天體知識”“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關系”這些方面收集資料,為我們下節(jié)課編輯太陽系小報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