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 資源ID:108877665       資源大?。?span id="u66eky2" class="font-tahoma">58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24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4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 溧陽市西平小學 戎建平 教學內(nèi)容:新蘇教版教材第 34 頁例題, 35 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可以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結合 具體情境初步掌握乘法和加減法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遞等式表達兩步混合運算式題的計算過程,初步養(yǎng)成 認真審題、細心計算、主動檢查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在認識綜合算式以及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初步的 分析與綜合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邏輯性。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聽說我們班同學的計算能力很強,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和計算有關的問題,好不好?看屏幕 1、情境導入(錄音):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去超市買學習用品 (課件出示例 1 情境圖)小軍買 3 本筆記本和 1 個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你能幫小軍解決這個問題嗎? 要求這個問題應該怎么想?(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 (根據(jù)回答出示: 3 本筆記本的價錢 +1 個書包的價錢 =一共用去的元數(shù)) 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 你能列算式解答嗎? (獨立列式解答 , 師巡視收集反饋材料) 2、反饋: 預案 5 ×3=15(元) 15+20=35(元) 5 × 3+20=35(元) 指著分步算式:你是怎樣算的?(先算 3 本筆記本的價錢, 再算一共的元數(shù)) 那這個算式(綜合算式)是怎么計算的呢?(也是先算 3 本筆記本的價錢, 也就是先算 5×3,再加一個書包的價錢) 這位同學列的算式叫綜合算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他是直接寫的結果, 在數(shù)學中為了清晰的表示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我們一般用遞等式計算。 3、講解遞等式計算的過程 : 用遞等式計算時等于號要寫在綜合算式的下一行, 并寫在算式的左邊, 先 算 5×3 得 15,沒有算的部分要移下來。等于號對齊(邊講解邊演示) 5×3+20 = 15+20 = 35 (元) 你會算嗎,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也像這樣,用遞等式算一算。(一人板貼)現(xiàn)在能清晰的看出計算過程了嗎? 15 怎么得到的?沒算的部分怎么辦? 4、比較 : 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 雖然列式不一樣,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 是先算 3 本筆記本的價錢) 它們都是先算 3 本筆記本的價錢,(都是先算乘法)再加 1 個書包的價錢,數(shù)量關系是一樣的。 5、有同學列出了這樣的綜合算式 20+5 ×3 你會用遞等式算一算嗎?在練習紙上算一算。(學生計算,教師收集反饋信息) 反饋: 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有:(展示評價) . 學生交流:觀察這些算式,你更贊同哪一個,相互說一說? 集體交流: (1)校對正確的計算結果 . 先算的什么?為什么? (2) 逐一評價有錯誤的算式,哪里有問題? 第二個先算 5×3 得到的 15 寫在前面,就和 5×3+20 的計算過程一樣了呀,與這個算式不匹配。 20 在前面移下來時也應該寫在前面。 第三個算式應先算乘法。 第四個:沒算的部分沒有移下來。 (注意提問材 料提供的學生是否明白錯在哪里) 比較: 20+5× 3 和 5×3+20 計算時又有什么共同點? (仍然先算 3 本筆記本的價錢, 仍然先算 5×3) (不管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后,計算時都是先算乘法) 最后還要答(學生答) 6、解決了小軍的問題我們再來看: (出示情境圖 錄音)小晴買 2 盒水彩筆,付出 50 元,應找回多少元? 同學們這個問題你理解嗎?要求找回多少元,應該怎么想? 你能說一說數(shù)量關系嗎?( 50 元 -2 盒水彩筆的錢 =找回的錢) 根據(jù)分析,你能列綜合算式解答嗎? (如果你真的遇到困難,老師這里還有愛心小貼士) 出示:愛心小貼士: 列一列:根據(jù)分析,列綜合算式解答。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算一算:用遞等式算一算。 在練習紙上試一試(學生活動 , 教師巡視收集反饋材料)。 反饋: 展示收集到的學生的計算過程。 ( 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 50-15 ×2 50-15×2 50-15× 2 =50-30 =30-50 =30 =20(元) =20(元) =20 (元) 學生交流:這三個算式你贊同哪一個?先想一想,再和身邊的同學討論討 論?(同桌相互說說想法) 集體交流: (1)你贊同哪個?為什么這樣列綜合算式?(聯(lián)系數(shù)量關系) 50 為什么寫在 - 號前面, 15×2 為什么寫在 - 號后面,你是怎樣想的? (2)這道綜合算式先算的什么?為什么?(先算乘法,因為要先求出 2 盒水彩筆的價錢) (3)逐個評講其它兩個計算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在哪里呢?( 30 寫在前面了)(先算的結果未必先寫在前面, 50 在 - 號的前面應先移下來寫在前面) 第三個問題在哪里呢?(注意沒算的部分要移下來)比較: 這個綜合算式和剛才的兩個算式比又有什么不同?(有乘法和減法)計算時又 有什么相同?仍然要先算什么? 7、小結:像這樣算式里含有乘法和加法的運算叫乘加混合運算,含有乘法 和減法的運算叫乘、減混合運算。(板書:乘、加 乘、減混合運算) 剛才我們做了三個混合運算,觀察這三個算式,想想計算過程, 你有什么結論?(如得出,則具體化) (如得不出:則從具體出發(fā): “這個算式里面有什么運算,這個呢? 都是先算什么?” 引導概括總結: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 減法,應先算乘法。(請幾位學生說一說) 二、鞏固練習 1、教材第 35 頁想想做做第 1 題 先說說每題應先算什么,再計算。 (1) 相互說說每一題先算什么?( 2)獨立計算 (3)做完后選一名同學的展示、校對、評講,并選擇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 ( 根據(jù)今天學習的結論說一說 ) 2、教材第 35 頁想想做做第 2 題,下面的計算對嗎? 把你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同桌說一說,并改正。集體交流,說說錯在哪里? 3、用遞等式計算下面各題 2×36+20 78-12 × 4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校對,選擇一題說說為什么先算乘法? 4、學到現(xiàn)在,回顧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學習一開始有同學直接寫出綜合算 式的結果,后來我們又學會了用遞等式計算。 信封里還有兩道題,你準備怎么算? 出示 50-10 × 3 53 × 24+78 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現(xiàn)在你打算怎么算? 為了正確計算,數(shù)值大的混合運算應選擇用遞等式計算。 三、反思回顧 問: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樣學的?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算式,想看嗎? 出示: 30-20 ÷4×5 看到這道算式,你首先想要研究什么? ( 這道題應該先 算什么? ) 【教后反思】 一、 關于綜合算式計算時的書寫格式遞等式如何教學的問題。 以前學生計算過含兩個運算符號的算式, 都是直接寫出得數(shù), 用 遞等式計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 遞等式是有著固定的書寫格式, 是一 種規(guī)范。前幾次試上,為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思考討論有沒 有辦法能清晰地表示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學生討論后,各抒己見。 但是遞等式的書寫形式學生是討論不出來的。 所以課堂上這個環(huán)節(jié)費 時又費力。而且還達不到目的。這個內(nèi)容是需要教給學生的,是給于 告知學生的東西, 包括用遞等式計算時等于號的書寫位置, 第一步?jīng)] 算的部分怎樣處理等等都是要教給學生的。 然后讓學生模仿格式用遞 等式算一算。 二、 關于這節(jié)課怎樣讓學生理解算理并形成算法的問題。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這部分知識很重要, 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 算的基礎,由于學生長時間習慣了從左往右依次運算, 開始學習這部 分內(nèi)容很容易思維定勢, 導致錯誤。那怎樣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先算 乘法,再算加減法。依據(jù)應該是數(shù)量關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教材的 編寫意圖也是這樣。 要求小軍一共用去多少元, 應該先算 3 本筆記本 的價錢再加上一個書包的價錢。 數(shù)量關系既是列式的依據(jù), 也是算理, 為什么要先算 3 本筆記本的價餞?因為 3 本筆記本的價餞還不知道。 所以要先算,這就是為什么先算乘法的關鍵。 所以本節(jié)課怎樣讓學生理解算理,重心應該讓學生通過生活情境,根據(jù)提出的問題想數(shù)量關系,分析數(shù)量關系,緊扣數(shù)量關系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從而理解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三、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 減法,為什么要先算乘法。要不要溯本求源的問題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又要回歸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中去, 用生活中的已有經(jīng)驗去解決新的問題, 這樣既能訓練對數(shù)量關系的掌握, 又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但如果沒有情境,又該怎么解釋? 是不是因為乘法更加簡便呢?比如:例題中小軍一共用去多少 元,為什么不列成 5+5+5+20,而想到 5X3+20 先算 5x3,所以先 算乘法是因為簡便。 很有道理啊。 為什么先算乘法的問題到底要不要 究其根源。我想沒有必要,大量的生活經(jīng)驗告訴學生先算乘法,再算 加減法。 在試教過程中設計了一個數(shù)數(shù)的環(huán)節(jié), 用乘加乘減的算式表示數(shù) 數(shù)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因為乘法比加法更方便, 更優(yōu)越所以先算乘法。 但學生的感悟不深刻,實際的效果不夠理想,干脆去掉了這個環(huán)節(jié)。

注意事項

本文(《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為本站會員(B****)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五月丁香婷婷狠狠色,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久久久不卡,欧美日韩国产黄片三级,手机在线观看成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