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設計

  • 資源ID:113482097       資源大?。?span id="dhnf913" class="font-tahoma">164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設計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設計 甘肅省會寧縣東關小學730700 溫志旺() 【教材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新課程標準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認識是在常見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上編排,通過對兩個數(shù)量保持商一定或積一定的變化,理解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滲透初步的函數(shù)思想,為學生今后學習中學數(shù)學和物理、化學打下基礎。正比例和反比例歷來是小學數(shù)學里的重要內容之一,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進一步加強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學,突出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及簡單應用,淡化脫離現(xiàn)實背景判斷比例關系,重視正、反比例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設想】: 數(shù)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學生感興趣的數(shù)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類、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斷激發(fā)學生探究兩種相關聯(lián)量變化規(guī)律的熱情,在不斷探究兩種相關聯(lián)量變化規(guī)律的活動中學習正反比例的意義,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目標導航】: 1、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初步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能夠正確區(qū)分正比例和反比例。 3、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提高學生綜合、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4、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運用變化觀點”的啟蒙教育。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比例與反比例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為了刺激消費,會寧縣“凱爾亮”超市對購物達到500元者,可以享受10次的摸獎機會。請咱班購物達500元的同學匯報一下你摸獎的情況,你摸了幾次根據(jù)已摸獎的次數(shù),大家能想到什么? 生:還剩多少次? 師:你為什么馬上能想到還剩的次數(shù)呢? 生:它們之間是有關系的,已經摸獎的次數(shù)與還未摸的次數(shù)之和是10. 2、出示表(1) 表(1)10次摸獎,已經摸獎的次數(shù)和還剩的次數(shù)如下表: 已經摸獎的次數(shù) 1 2 3 4 5 …… 剩下的次數(shù) …… 如果摸了( )次,還剩( )次 填表并觀察表格,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已經摸的次數(shù)多,剩余的次數(shù)就少) 師小結:像這樣(出示板書)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我們就把這兩種量叫做相關聯(lián)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師:誰能說說在這里相關聯(lián)的量有哪些? 生:“已經摸的次數(shù)”和“剩下的次數(shù)”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舉出生活里相關聯(lián)的量。 3、出示另外四張表格。要求:1、填寫表格2、說出種相關聯(lián)的量3、為什么是相關聯(lián)的量? 表(2)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 1 2 3 4 5 6 7 路程(千米) 80 160 240 表(3)用60元去購買筆記本,筆記本的數(shù)量和單價如下表: 單價(元) 1.5 2 3 4 5 6 數(shù)量(本) 40 30 20 12 表(4)工地要運72噸水泥,如果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需要的天數(shù)如下表: 每天運的噸數(shù) 72 36 24 18 12 9 需要的天數(shù) 1 2 3 6 表(5)長征造紙廠的生產情況如下表: 時間(天) 1 2 3 4 5 6 7 生產量(噸) 70 140 210 490 二、分類比較,學習新課 (一)請同學們根據(jù)五張表格的變化規(guī)律,分類并思考:為什么這樣分? 1、先個體,再同桌,小組統(tǒng)一最合理的分法。 2、集體交流??煞秩悾旱谝活悾海?)(5)第二類(3)(4)第三類(1) (二)觀察第一類,學習正比例的意義。 師生共同交流:“為什么把表2和表5分為一類”? 根據(jù)學生回答,老師整理: 1、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如何相關聯(lián)的?) 2、都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舉例說明變化的規(guī)律。) 3、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相機寫出路程和時間的比,并計算比值.80:1=80,160:2=80,240:3=80,320:4=80,400:5=80,480:6=80,560:7=80 其中 2表示什么?160呢?比值呢?這個比值表示什么意義?360比5可以嗎?為什么? 思考:480千米對應的時間是多少?7小時對應的路程又是多少? 在這一組題中上邊的一列數(shù)表示什么?下邊一列數(shù)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板書:時間、路程、速度)速度是怎樣得到的?速度也就是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比值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 4、小結:有什么規(guī)律?(板書:比值 也就是商 不變) “不變”是什么意思?還可以怎樣說?(一定) 『設計理念:列表呈現(xiàn)了一輛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通過寫出幾組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并求比值,發(fā)現(xiàn)各個比的比值都是80,理解80是這輛汽車每小時行駛的千米數(shù),由此得出數(shù)量關系路程/時間=速度(一定)。在數(shù)量關系中,路程比時間等于速度是舊知識,速度“一定”是這個問題情境里的規(guī)律,是正比例概念的生長點。教學中先指出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具體解釋兩種量的“相關聯(lián)”。再指出這輛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可以說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它們是成正比例的量,學生在這里首次感知了正比例關系?!? (三)觀察第二類,學習反比例的意義。 1、師生共同交流:“為什么把(3)(4)分為一類”? 2、提問: (1)這一組題中涉及了幾種量?誰與誰是相關聯(lián)的量? (2)舉例說明在這一組題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如何變化的? (3)有什么規(guī)律? 3、通過表(3)和表(4)揭示:“積不變”;“反比例的意義” 『設計理念: 教學反比例的意義,安排的教學活動線索和教學正比例十分相似。在表格里可以看到筆記本的單價在變化,購買的數(shù)量也在變化,而且每組相對應的單價和數(shù)量的乘積都是60,這不僅是算得的,還和題目里的“用60元買筆記本”相一致,因此用數(shù)量關系式“單價×數(shù)量=總價(一定)”表示這個問題情境里兩個變量的變化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指出單價和數(shù)量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成反比例,是兩個成反比例的量?!? 4、巧用圖像,形成表象: (1)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像并回答問題。 (2)小組討論,集體訂正。 『設計理念:按照《標準》的要求“根據(jù)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shù)據(jù)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根據(jù)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編排的,設計的三個問題體現(xiàn)了教學正比例圖像的三個步驟。第一步認識圖像上的點,按照“A點表示1小時行80千米”“B點表示5小時行400千米”說出其他各點的具體含義,體會各個點都表示汽車在某段時間所行駛的路程,也體會這些點是根據(jù)對應的時間與路程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畫出來的。第二步認識圖像的形狀,從圖中描出的點在一條直線上,體會正比例關系的圖像是一條直線。了解正比例圖像是直線對以后畫圖能起兩點作用:一是畫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可以根據(jù)提供的各組數(shù)據(jù)描出圖像的許多個點,再依次連成直線;二是如果按正比例關系畫出的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表明畫點出現(xiàn)了錯誤,應及時糾正。第三步應用圖像,估計行駛時間所對應的路程或者行駛路程所用的時間?!? 5、進行對比,加深表象: 表(1)中“已經摸獎的次數(shù)”和“剩下的次數(shù)”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說明:表(1)中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雖“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但它們是和不變,不是積不變,也不是商不變,所以它們不存在比例關系。 三、區(qū)分比較、加深理解 1、強化:(1)兩種量成正比例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兩種量成反比例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點 1都含有三個數(shù)量,均有一個定量、兩個變量; 2.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3.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 1.      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 (變化方向相同) 2.      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1.      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或擴大。 (變化方向相反) 2.      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是一定的 3、能用字母關系式表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系嗎?怎樣表示? 正比例:y/x=k(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設計理念;通過對實例的研究,學生初步感知了反比例的含義,于是用字母x、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兩個量的乘積,把反比例關系表示成x×y=k(一定),形成反比例的概念。』 四、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購買圓珠筆的數(shù)量和總價如下: 數(shù)量(枝) 1 2 3 4 5 6 總價(元) 0.3 0.6 0.9 1.2 1.5 1.8 圓珠筆的單價和數(shù)量如下: 單價(元) 0.3 1 1.5 2 3 支數(shù) 200 60 40 30 20 2、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 (2)總價一定時,單價和數(shù)量。 (3)長方形的面積一定時,它的長和寬。 (4)車速一定時,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3、你能舉出一個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嗎?為什么? 生1:一幅地圖上的比例尺是1:400000,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關系。 生2:圓的直徑和它的周長成正比例關系。 生3: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 4、做一件工作,甲要5小時完成,乙要6小時完成。甲乙的工作時間比是( ),工作效率比是( )。 5、一間長4.8米,寬3.6米的房間,用邊長0.15米的正方形瓷磚鋪地面,需要768塊。在長6米,寬4.8米的房間里,如果用同樣的瓷磚來鋪,需要多少塊?如果在第一個房間改鋪邊長0.2米的正方形瓷磚,要用多少塊?『本題根據(jù)教學進度,機動出現(xiàn),若時間不夠作為課后作業(yè)』 『設計理念:對學生來說,及時練習可以了解自己有沒有達到學習要求,有些問題在聽課時還不容易暴露,但當進行習題解答時,學生就會感到自己領悟得還不夠透徹,由于是剛學的新鮮內容,對新學的知識熱情尚存,主動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興趣比較濃厚,這樣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特別強化訓練,有效地鞏固了教學效果。』 五、課堂總結,提煉本質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并能運用正反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正反比例意義的對比,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要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成正比例關系還是反比例的關系,要抓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這是本質。 【教學反思】: 1、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數(shù)量關系,學生理解并掌握了這種數(shù)量關系,可以加深對比例的理解,并能應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正、反比例方面的實際問題。正反比例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并掌握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概念比較抽象,學習難度比較大,是六年級教學內容的一個教學重點也是一個教學難點。為此大膽重組教材,使思維更具靈性。教材中是把正反比例分塊教學,雖有便于教學的優(yōu)勢,學生也易于接受,但我覺得,會使學生的思維過于模式化,缺乏靈性。教學中特意將正比例的教學和反比例的教學放在一起,通過五張表格分類探究進行教學,這樣便于比較,有了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有收獲,從而水到渠成地落實了三維目標。 2、學習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特別是“分類比較,講授新課”的教學,經歷了“明確探究目標”----“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班內匯報交流”----等重要環(huán)節(jié),注重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滲透與培養(yǎng),以學生為主體,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新知。 3、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新課標精神的體現(xiàn)。教學中,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凱爾亮超市”為話題入手,激起學生探索新知的強烈愿望。進入新課學習,在學生掌握新知的基礎上,又回到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同時還提供一個更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你能舉出一個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嗎?為什么?”提高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

注意事項

本文(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設計)為本站會員(xt****7)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五月丁香婷婷狠狠色,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久久久不卡,欧美日韩国产黄片三级,手机在线观看成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