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數(shù)學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5.1 平面幾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舉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數(shù)學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5.1 平面幾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舉例練習(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5.1 平面幾何中的向量方法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舉例
1.若向量=(1,1),=(-3,-2)分別表示兩個力F1,F2,則|F1+F2|為( C )
(A) (B)2 (C) (D)
解析:由于F1+F2=(1,1)+(-3,-2)=(-2,-1),
所以|F1+F2|==,故選C.
2.平行四邊形ABCD的三個頂點分別是A(4,2),B(5,7),C(-3,4),則頂點D的坐標是( D )
(A)(12,5) (B)(-2,9)
(C)(3,7) (D)(-4,-1)
解析:設D(x,y),由=知(1,5)=(-3-x,4-y),即所以故選
2、D.
3.平面內(nèi)四邊形ABCD和點O,若=a,=b,=c,=d,且a+c=b+d,則四邊形ABCD為( D )
(A)菱形 (B)梯形
(C)矩形 (D)平行四邊形
解析:由題意知a-b=d-c,所以=,
所以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故選D.
4.已知△ABC中,·<0,則△ABC為( A )
(A)鈍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由已知得,∠A為鈍角,故△ABC為鈍角三角形.
5.已知三個力f1=(-2,-1),f2=(-3,2),f3=(4,-3)同時作用于某物體上一點,為使物體保持平衡,需再加上一個力f4,則f4等于(
3、D )
(A)(-1,-2) (B)(1,-2)
(C)(-1,2) (D)(1,2)
解析:f1+f2+f3=(-1,-2),由題意,得f4=-(f1+f2+f3)=(1,2).選D.
6.設a,b,c為同一平面內(nèi)具有相同起點的任意三個非零向量,且滿足a與b不共線,a⊥c,|a|=|c|,則|b·c|的值一定等于( A )
(A)以a,b為鄰邊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B)以b,c為鄰邊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C)以a,b為兩邊的三角形的面積
(D)以b,c為兩邊的三角形的面積
解析:由題知a⊥c,所以|cos|=|sin|,
又|a|=|c|,
所以|b
4、·c|=|b||c||cos|=|b||a||sin|.
故選A.
7.如圖所示,矩形ABCD中,AB=4,點E為AB中點,若⊥,則||等于( B )
(A) (B)2
(C)3 (D)2
解析: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
則A(0,0),B(4,0),E(2,0).
設D(0,m)(m>0),C(4,m),
則=(2,-m),=(4,m).
因為⊥,所以2×4-m2=0,解得m2=8.
所以||==2.故選B.
8.△ABC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已知向量a,b滿足=2a,=2a+b,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D )
(A)|b|=1 (B
5、)a⊥b
(C)a·b=1 (D)(4a+b)⊥
解析:因為b=-=,
所以|b|=||=2,故A錯;
因為·=2×2×cos 60°=2,即-2a·b=2,
所以a·b=-1,故B,C都錯;
因為(4a+b)·=(4a+b)·b=4a·b+b2=-4+4=0,
所以(4a+b)⊥,故選D.
9.若力F1,F2,F3達到平衡且F1,F2大小均為1,夾角為60°,則F3的大小為 .?
解析:F1·F2=1×1×cos 60°=,
由F1+F2+F3=0可得F3=-(F1+F2),
=(F1+F2)2=++2F1·F2=1+1+2×=3,
則|F3|=.
答案:
6、10.已知點A(2,0),B(-4,4),C(1,-1),D是線段AB的中點,延長CD到點E,使||=2||,則點E的坐標為 .?
解析:由已知,得D(-1,2).
因為||=2||,所以=2.
設E(x,y),則有(-2,3)=2(x+1,y-2),
所以所以
答案:(-2,)
11.在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ABC中,·+·+·= .?
解析:·+·+·
=·(+)+·
=·-·
=--||||cos 60°
=-12-1×1×=-.
答案:-
12.如圖,已知△ABC的面積為,AB=2,·=1,則AC邊的長為 .?
解析:設點C的坐標為(x,y
7、).
因為AB=2,所以B點坐標是(2,0),
所以=(2,0),=(x-2,y).
因為·=1,所以2(x-2)=1,所以x=.
又S△ABC=,所以||·|y|=.
所以y=.
所以C點坐標為(,),從而=(,),
所以||==.
故AC邊的長為.
答案:
13.已知F=(2,3)作用于一物體,使物體從A(2,0)移動到B(-2,3),求F對物體所做的功.
解:=(-4,3),
W=F·s=F·=(2,3)·(-4,3)=-8+9=1(J).
所以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為1 J.
14.已知O,A,B,C是平面內(nèi)四點,=sin2α+cos2α,α是銳角.
(1)證
8、明:C在線段AB上;
(2)若α=45°,||=||=1,且|-|=,求||的大小.
(1)證明:因為sin2α+cos2α=1,=sin2α+cos2α,
所以A,B,C共線,且C在線段AB上.
(2)解:由題意,C是AB的中點,
因為||=||=1,且|-|=,
所以OA⊥OB,所以||=||=.
15.已知點A(1,2)和B(4,-1),問能否在y軸上找到一點C,使∠ACB= 90°,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求出C點的坐標.
解:假設存在點C(0,y)使∠ACB=90°,則⊥.
因為=(-1,y-2),=(-4,y+1),⊥,
所以·=4+(y-2)(y+1)=0,
9、
所以y2-y+2=0.
而在方程y2-y+2=0中,Δ<0,
所以方程無實數(shù)解,故不存在滿足條件的點C.
16.已知,是非零向量且滿足(-2)⊥,(-2)⊥,則 △ABC的形狀是( D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解析:因為(-2)⊥,
所以(-2)·=0,
所以-2·=0,所以=2·.
因為(-2)⊥,所以(-2)·=0,
所以-2·=0,所以=2·,
所以=,所以||=||,△ABC為等腰三角形.
又因為=2·=2||2·cos A,
所以2cos A=1,cos A=,∠A=60°,
所以△A
10、BC是等邊三角形.
1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O(0,0),P(6,8),將向量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后得向量,則點Q的坐標是 ( A )
(A)(-7,-) (B)(-7,)
(C)(-4,-2) (D)(-4,2)
解析:設點Q(x,y),由題意得||=||==10,所以x2+y2=100.①
因為向量與的夾角為,
所以cos ===-,
所以3x+4y=-25. ②
由①②解得或
又因為點Q在第三象限,
所以點Q的坐標為(-7,-).
18.點P在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
11、v=(4,-3)(即點P的運動方向與v相同,且每秒移動的距離為|v|個單位).設開始時點P的坐標為(-10,10),則5秒后點P的坐標為 .?
解析:設5秒后,點P運動到點A,
則=+=5v=(20,-15),
所以=(20,-15)+(-10,10)=(10,-5).
答案:(10,-5)
19.已知P為△ABC所在平面內(nèi)一點,且滿足=+,則△APB的面積與△APC的面積之比為 .?
解析:5=+2,
2-2+2=-,
-2(+)=,
如圖所示,=2=4,
所以===.
答案:1∶2
20.已知O為坐標原點,向量=(3cos x,3sin x),=(3cos x, sin x),=(,0),x∈(0,).
(1)求證:(-)⊥;
(2)若△ABC是以B為頂點的等腰三角形,求x的值.
(1)證明:因為-=(0,2sin x),
所以(-)·=0×+2sin x×0=0,
所以(-)⊥.
(2)解:若△ABC是以B為頂點的等腰三角形,則AB=BC,
所以(2sin x)2=(3cos x-)2+sin2x,
整理得2cos2x-cos x=0,
解得cos x=0,或cos x=,
因為x∈(0,),
所以cos x=,x=.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