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2
《八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2(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江蘇省無錫市陽山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 一、精心選一選(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圖形中:①平行四邊形;②有一個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長方形;④等腰三角形.其中是軸對稱圖形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不能使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 A.一條直角邊及其對角對應相等 B.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 C.斜邊和一銳角對應相等 D.兩個銳角對應相等 3.下列能斷定△ABC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30,∠B=60 B.∠A=50,∠B=80 C.AB=AC=2,BC=4 D.AB=3,BC=7,周長為13 4.如圖,△ACB≌△A′CB′,∠BCB′=30,則∠ACA′的度數為( ) A.20 B.30 C.35 D.40 5.如圖,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個條件不能判定△ABM≌△CDN( ?。? A.∠M=∠N B.AB=CD C.AM∥CN D.AM=CN 6.如圖,AC=AD,BC=BD,則有( ?。?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與CD互相垂直平分 D.CD平分∠ACB 7.如圖,在平面內,把矩形ABCD沿EF對折,若∠1=50,則∠AEF等于( ?。? A.115 B.130 C.120 D.65 8.已知:如圖所示,B、C、D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AC=CD,∠B=∠E=90,AC⊥CD,則不正確的結論是( ?。? A.∠A與∠D互為余角 B.∠A=∠2 C.△ABC≌△CED D.∠1=∠2 9.如圖,南北向的公路上有一點A,東西向的公路上有一點B,若要在南北向的公路上確定點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則這樣的點P最多能確定 ( ?。﹤€. A.2 B.3 C.4 D.5 10.如圖,△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OD交于點O,將∠C沿EF(E在BC上,F(xiàn)在AC上)折疊,點C與點O恰好重合,則∠OEC度數為( ). A.100 B.105 C.120 D.108 二、仔細填一填(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2分,共計23分): 11.若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的長度為3和1,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 ??; (2)在等腰△ABC中,∠A=40,則∠B= . 12.如圖,已知△ABC≌△FED,∠A=40,∠B=80,則∠EDF= ?。? 13.如圖,把Rt△ABC(∠C=90)折疊,使A、B兩點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疊,C點恰好與D點重合,則∠A等于 度. 14.如圖,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點D,CD=4,則點D到AB的距離為 ?。? 15.如圖,已知等邊△ABC中,BD=CE,AD與BE相交于點P,則∠APE的度數是 度. 16.如圖,在△ABC中,∠ABC=∠ACB=72,BD、CE分別是∠ABC和∠ACB的平分線,它們的交點為F,則圖中等腰三角形有 個. 17.如圖,在△ABC中,AB=AD=DC,∠BAD=32,則∠BAC= . 18.如圖,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點D到線段AB的距離是 cm. 19.如圖,等邊△ABC的邊長為1cm,D、E分別是AB、AC上的點,將△ADE沿直線DE折疊,點A落在點A′處,且點A′在△ABC外部,則陰影部分圖形的周長為 cm. 20.如圖,在平面內,兩條直線l1,l2相交于點O,對于平面內任意一點M,若p、q分別是點M到直線l1,l2的距離,則稱(p,q)為點M的“距離坐標”.根據上述規(guī)定,“距離坐標”是(1,1)的點共有 個.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計47分.) 21.畫出△ABC關于直線L的對稱圖形△A′B′C′. 22.(4分)如圖:某通信公司在A區(qū) 要修建一座信號發(fā)射塔M,要求發(fā)射塔到兩城鎮(zhèn)P、Q的距離相等,同時到兩條高速公路l1、l2的距離也相等.請用直尺和圓規(guī)在圖中作出發(fā)射塔M的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 23.(7分)如圖,AB=CB,BE=BF,∠1=∠2,證明:△ABE≌△CBF. 24.(8分)如圖,B、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AC∥DE,AC=CE,∠ACD=∠B. (1)求證:BC=DE (2)若∠A=40,求∠BCD的度數. 25.(8分)如圖,在△ABC中,邊AB、A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BC于E、F. (1)若BC=10,求△AEF周長. (2)若∠BAC=128,求∠FAE的度數. 26.(8分)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 (1)求證:AD=DC; (2)如圖2,在上述條件下,若∠A=∠ABC=60,過點D作DE⊥AB,過點C作CF⊥BD,垂足分別為E、F,連接EF.判斷△DEF的形狀并證明你的結論. 27.(9分)如圖1,四邊形OABC中,OA=a,OC=3,BC=2,∠AOC=∠BCO=90,經過點O的直線l將四邊形分成兩部分,直線l與 OC所成的角設為θ,將四邊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線l折疊,點C落在點D處(如圖1). (1)若折疊后點D恰為AB的中點(如圖2),則θ= ; (2)若θ=45,四邊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線l折疊后,點B落在點四邊形OABC的邊AB上的E處(如圖3),求a的值.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陽山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精心選一選(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圖形中:①平行四邊形;②有一個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長方形;④等腰三角形.其中是軸對稱圖形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考點】軸對稱圖形. 【分析】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①、②不是軸對稱圖形; ③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 ④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共2個. 故選B. 【點評】軸對稱圖形的判斷方法: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2.不能使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 A.一條直角邊及其對角對應相等 B.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 C.斜邊和一銳角對應相等 D.兩個銳角對應相等 【考點】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分析】根據各選項提供的已知條件,結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對選項逐一驗證,選項D只有兩個銳角對應相等是不符合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的,所以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解答】解:A、符合AAS,正確; B、符合HL,正確; C、符合ASA,正確; D、因為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須有邊的參與,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情況.判斷全等時必須要有邊對應相等的關系. 3.下列能斷定△ABC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30,∠B=60 B.∠A=50,∠B=80 C.AB=AC=2,BC=4 D.AB=3,BC=7,周長為13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A、B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求出第三個角,可得結果;C不能組成三角形,D利用周長求出第三邊即可得到答案,根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采用逐條分析排除的方法判斷. 【解答】解:A、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C=180﹣60﹣30=90,不是等腰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B、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C=180﹣50﹣80=50,是等腰三角形,故此選項正確; C、根據三角形中三邊的關系知,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而AB+AC=4=BC,不能構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D、周長為13,而AB+BC=10,則第三邊為13﹣10=3,因為3+3<7,則不能構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內角和為180和三角形中三邊的關系求解.有的同學可能選C或D出現(xiàn)錯誤,所以同學們在做題時要深思熟慮,不能只看表面現(xiàn)象. 4.如圖,△ACB≌△A′CB′,∠BCB′=30,則∠ACA′的度數為( ?。? A.20 B.30 C.35 D.40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本題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并找清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即可. 【解答】解:∵△ACB≌△A′CB′, ∴∠ACB=∠A′CB′, 即∠ACA′+∠A′CB=∠B′CB+∠A′CB, ∴∠ACA′=∠B′CB, 又∠B′CB=30 ∴∠ACA′=3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全等三角形性質的應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求解. 5.如圖,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個條件不能判定△ABM≌△CDN( ?。? A.∠M=∠N B.AB=CD C.AM∥CN D.AM=CN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分別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加上∠M=∠N可利用ASA定理證明△ABM≌△CDN,故此選項不合題意; B、加上AB=CD可利用SAS定理證明△ABM≌△CDN,故此選項不合題意; C、加上AM∥CN可證明∠A=∠NCB,可利用ASA定理證明△ABM≌△CDN,故此選項不合題意; D、加上AM=CN不能證明△ABM≌△CDN,故此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時,必須有邊的參與,若有兩邊一角對應相等時,角必須是兩邊的夾角. 6.如圖,AC=AD,BC=BD,則有( ?。?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與CD互相垂直平分 D.CD平分∠ACB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由已知條件AC=AD,利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的逆用可得點A在CD的垂直平分線上,同理,點B也在CD的垂直平分線上,于是A是符合題意的,是正確的,答案可得. 【解答】解:∵AC=AD,BC=BD, ∴點A,B在線段CD的垂直平分線上. ∴AB垂直平分CD.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分別應用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7.如圖,在平面內,把矩形ABCD沿EF對折,若∠1=50,則∠AEF等于( ?。? A.115 B.130 C.120 D.65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根據折疊前后角相等可知. 【解答】解:∵∠1=50, ∴∠AEF=180﹣∠BFE=180﹣(180﹣50)2=115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圖形的翻折變換,解題過程中應注意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軸對稱的性質,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如本題中折疊前后角相等. 8.已知:如圖所示,B、C、D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AC=CD,∠B=∠E=90,AC⊥CD,則不正確的結論是( ?。? A.∠A與∠D互為余角 B.∠A=∠2 C.△ABC≌△CED D.∠1=∠2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2,再利用“角角邊”證明△ABC和△CDE全等,根據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即可解答. 【解答】解:∵∠B=∠E=90, ∴∠A+∠1=90,∠D+∠2=90, ∵AC⊥CD, ∴∠1+∠2=90,故D錯誤; ∴∠A=∠2,故B正確; ∴∠A+∠D=90,故A正確; 在△ABC和△CED中, , ∴△ABC≌△CED(AAS),故C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質,熟練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確定出全等的條件∠A=∠2是解題的關鍵. 9.如圖,南北向的公路上有一點A,東西向的公路上有一點B,若要在南北向的公路上確定點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則這樣的點P最多能確定 ( )個. A.2 B.3 C.4 D.5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分為三種情況:AP=BP,AB=AP,AB=BP,想象圖形,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分為三種情況:①作AB的垂直平分線交南北公路于一點P,此時PA=PB; ②以A為圓心,以AB為半徑交南北公路于兩點,此時AB=AP; ③以B為圓心,以AB為半徑交南北公路于兩點(A點除外,有一點),此時AB=BP; 共1+2+1=4點,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判定的應用,用了分類討論思想. 10.如圖,△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OD交于點O,將∠C沿EF(E在BC上,F(xiàn)在AC上)折疊,點C與點O恰好重合,則∠OEC度數為( ?。? A.100 B.105 C.120 D.108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連接OB、OC,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求出∠BAO,根據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求出∠ABC,再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可得OA=OB,根據等邊對等角可得∠ABO=∠BAO,再求出∠OBC,然后判斷出點O是△ABC的外心,根據三角形外心的性質可得OB=OC,再根據等邊對等角求出∠OCB=∠OBC,根據翻折的性質可得OE=CE,然后根據等邊對等角求出∠COE,再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圖,連接OB、OC, ∵∠BAC=54,AO為∠BAC的平分線, ∴∠BAO=∠BAC=54=27, 又∵AB=AC, ∴∠ABC=(180﹣∠BAC)=(180﹣54)=63, ∵DO是AB的垂直平分線, ∴OA=OB, ∴∠ABO=∠BAO=27, ∴∠OBC=∠ABC﹣∠ABO=63﹣27=36, ∵AO為∠BAC的平分線,AB=AC, ∴△AOB≌△AOC(SAS), ∴OB=OC, ∴點O在BC的垂直平分線上, 又∵DO是AB的垂直平分線, ∴點O是△ABC的外心, ∴∠OCB=∠OBC=36, ∵將∠C沿EF(E在BC上,F(xiàn)在AC上)折疊,點C與點O恰好重合, ∴OE=CE, ∴∠COE=∠OCB=36, 在△OCE中,∠OEC=180﹣∠COE﹣∠OCB=180﹣36﹣36=108.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的性質,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等邊對等角的性質,以及翻折變換的性質,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作輔助線,構造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二、仔細填一填(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2分,共計23分): 11.(1)若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的長度為3和1,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 7 ; (2)在等腰△ABC中,∠A=40,則∠B= 40或70或100?。?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1)顯然長度為3的邊只能是腰,可得出答案; (2)分∠B為底角、頂角和∠A為頂角三種情況,再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解答】解:(1)當長度為3的邊為底時,此時三邊為3、1、1,不滿足三角形三邊關系,此種情況不存在, 當長度為3的邊為腰時,此時三邊為3、3、1,滿足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此時周長為7, 故答案為:7; (2)當∠A,∠B都為底角時,則∠B=∠A=40, 當∠A為頂角時,此時∠B=(180﹣∠A)=140=70, 當∠B為頂角時,此時∠B=180﹣2∠A=180﹣80=100, 故答案為:40或70或10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根據題意分情況討論是本題的關鍵,易錯題. 12.如圖,已知△ABC≌△FED,∠A=40,∠B=80,則∠EDF= 60?。?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首先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EDF=∠BCA,再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計算出∠BCA=60,進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ABC≌△FED, ∴∠EDF=∠BCA, ∵∠A=40,∠B=80, ∴∠BCA=60, ∴∠EDF=60, 故答案為:6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關鍵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13.如圖,把Rt△ABC(∠C=90)折疊,使A、B兩點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疊,C點恰好與D點重合,則∠A等于 30 度.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 【分析】由折疊的性質知,AD=BD=BC,可求得sinA=,所以可得∠A=30. 【解答】解:根據折疊的性質得AD=BD=BC. ∴sinA=BC:AB=, ∴∠A=30. 【點評】本題利用了:①折疊的性質: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軸對稱的性質,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位置變化,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②正弦的概念.熟記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是解題的關鍵. 14.如圖,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點D,CD=4,則點D到AB的距離為 4?。? 【考點】角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直接根據角平分線的性質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點D,CD=4, ∴點D到AB的距離為4. 故答案為:4.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角平分線的性質,熟知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5.如圖,已知等邊△ABC中,BD=CE,AD與BE相交于點P,則∠APE的度數是 60 度.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根據題目已知條件可證△ABD≌△BC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及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求解. 【解答】解:∵等邊△ABC, ∴∠ABD=∠C,AB=BC, 在△ABD與△BCE中,, ∴△ABD≌△BCE(SAS), ∴∠BAD=∠CBE, ∵∠ABE+∠EBC=60, ∴∠ABE+∠BAD=60, ∴∠APE=∠ABE+∠BAD=60, ∴∠APE=60. 故答案為:60. 【點評】本題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來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創(chuàng)造條件,是中考的熱點. 16.如圖,在△ABC中,∠ABC=∠ACB=72,BD、CE分別是∠ABC和∠ACB的平分線,它們的交點為F,則圖中等腰三角形有 8 個.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角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由已知條件,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求得各個角的度數,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進行找尋,注意做到由易到難,不重不漏. 【解答】解:由題意可得:∠ABD=∠DBC=∠ECB=∠ACE=∠A=36, ∠ABC=∠ACB=∠CDB=∠CFD=∠BFE=∠BEF=72 ∴△ABC,△ABD,△ACE,△BEF,△CDF,△BCF,△BCE,△BCD均為等腰三角形, ∴題中共有8個等腰三角形. 故填8.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由已知條件利用相關的性質求得各個角的度數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7.如圖,在△ABC中,AB=AD=DC,∠BAD=32,則∠BAC= 69?。?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由題意,在△ABC中,AB=AD=DC,∠BAD=32,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以求出底角,再根據三角形內角與外角的關系即可求出內角∠CAD,再相加即可求出∠BAC的度數. 【解答】解:在△ABC中,AB=AD=DC, 在三角形ABD中,∵AB=AD, ∴∠B=∠ADB=(180﹣32)=74, 在三角形ADC中,又∵AD=DC, ∴∠CAD=∠ADB=74=37. ∴∠BAC=32+37=69. 故答案為:69. 【點評】本題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還考查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及內角與外角的關系.利用三角形的內角求角的度數是一種常用的方法,要熟練掌握. 18.如圖,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點D到線段AB的距離是 3 cm. 【考點】角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求D點到線段AB的距離,由于D在∠BAC的平分線上,只要求出D到AC的距離CD即可,由已知可用BC減去BD可得答案. 【解答】解:CD=BC﹣BD, =8cm﹣5cm=3cm, ∵∠C=90, ∴D到AC的距離為CD=3cm, ∵AD平分∠CAB, ∴D點到線段AB的距離為3cm. 故答案為:3. 【點評】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的性質;知道并利用CD是D點到線段AB的距離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如圖,等邊△ABC的邊長為1cm,D、E分別是AB、AC上的點,將△ADE沿直線DE折疊,點A落在點A′處,且點A′在△ABC外部,則陰影部分圖形的周長為 3 cm.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軸對稱的性質. 【分析】由題意得AE=A′E,AD=A′D,故陰影部分的周長可以轉化為三角形ABC的周長. 【解答】解:將△ADE沿直線DE折疊,點A落在點A′處, 所以AD=A′D,AE=A′E. 則陰影部分圖形的周長等于BC+BD+CE+A′D+A′E, =BC+BD+CE+AD+AE, =BC+AB+AC, =3cm. 故答案為:3. 【點評】折疊問題的實質是“軸對稱”,解題關鍵是找出經軸對稱變換所得的等量關系. 20.如圖,在平面內,兩條直線l1,l2相交于點O,對于平面內任意一點M,若p、q分別是點M到直線l1,l2的距離,則稱(p,q)為點M的“距離坐標”.根據上述規(guī)定,“距離坐標”是(1,1)的點共有 4 個. 【考點】角平分線的性質;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到直線l1的距離是1的直線有兩條,到l2的距離是1的直線有兩條,這四條直線的交點有4個解答. 【解答】解:到l1的距離是1的點,在與l1平行且與l1的距離是1的兩條直線上; 到l2的距離是1的點,在與l2平行且與l2的距離是1的兩條直線上; 以上四條直線有四個交點,故“距離坐標”是(1,1)的點共有4個. 故答案為:4.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性質,到直線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是平行于這條直線的直線.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計47分.) 21.畫出△ABC關于直線L的對稱圖形△A′B′C′. 【考點】作圖-軸對稱變換. 【分析】分別作出點A、B、C關于直線MN的對稱點A′、B′、C′,再連接各點得出即可. 【解答】解:如圖所示, △A′B′C′即為所求三角形.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作軸對稱圖形,根據已知得出對應點位置是解題關鍵. 22.如圖:某通信公司在A區(qū) 要修建一座信號發(fā)射塔M,要求發(fā)射塔到兩城鎮(zhèn)P、Q的距離相等,同時到兩條高速公路l1、l2的距離也相等.請用直尺和圓規(guī)在圖中作出發(fā)射塔M的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 【考點】作圖—應用與設計作圖. 【分析】作出A區(qū)的角平分線,再作出PQ的垂直平分線,兩線的交點就是發(fā)射塔M的位置. 【解答】解:如圖所示: , 點M即為所求.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作圖與應用設計,關鍵是掌握角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平分線上,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23.如圖,AB=CB,BE=BF,∠1=∠2,證明:△ABE≌△CBF.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利用∠1=∠2,即可得出∠ABE=∠CBF,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得出即可. 【解答】證明:∵∠1=∠2, ∴∠1+∠FBE=∠2+∠FBE,即∠ABE=∠CBF, 在△ABE與△CBF中, , ∴△ABE≌△CBF(SAS). 【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時,必須有邊的參與,若有兩邊一角對應相等時,角必須是兩邊的夾角. 24.如圖,B、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AC∥DE,AC=CE,∠ACD=∠B. (1)求證:BC=DE (2)若∠A=40,求∠BCD的度數.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1)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得∠ACB=∠DEC,∠ACD=∠D,再由∠ACD=∠B可得∠D=∠B,然后可利用AAS證明△ABC≌△CDE,進而得到CB=DE; (2)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DCE=40,然后根據鄰補角的性質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1)證明:∵AC∥DE, ∴∠ACB=∠DEC,∠ACD=∠D, ∵∠ACD=∠B. ∴∠D=∠B, 在△ABC和△DEC中, , ∴△ABC≌△CDE(AAS), ∴CB=DE; (2)解:∵△ABC≌△CDE, ∴∠A=∠DCE=40 ∴∠BCD=180﹣40=14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關鍵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證明線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 25.如圖,在△ABC中,邊AB、A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BC于E、F. (1)若BC=10,求△AEF周長. (2)若∠BAC=128,求∠FAE的度數. 【考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1)由在△ABC中,邊AB、A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BC于E、F,易得AE=BE,AF=CF,即可得△AEF周長=BC; (2)由∠BAC=128,可求得∠B+∠C的值,即可得∠BAE+∠CAF的值,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1)∵在△ABC中,邊AB、A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BC于E、F, ∴AE=BE,AF=CF, ∵BC=10, ∴△AEF周長為:AE+EF+AF=BE+EF+CF=BC=10; (2)∵AE=BE,AF=CF, ∴∠B=∠BAE,∠C=∠CAF, ∵∠BAC=128, ∴∠B+∠C=180﹣∠BAC=52, ∴∠BAE+∠CAF=∠B+∠C=52, ∴∠FAE=∠BAC﹣(∠BAE+∠CAF)=76. 【點評】此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掌握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26.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 (1)求證:AD=DC; (2)如圖2,在上述條件下,若∠A=∠ABC=60,過點D作DE⊥AB,過點C作CF⊥BD,垂足分別為E、F,連接EF.判斷△DEF的形狀并證明你的結論. 【考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1)利用平行線的性質以及角平分線的性質得出對應角關系即可得出∠CDB=∠CBD進而得出AD=DC,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出點F是BD的中點,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以及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答案. 【解答】(1)證明:∵DC‖AB, ∴∠CDB=∠ABD, 又∵BD平分∠ABC, ∴∠CBD=∠ABD, ∴∠CDB=∠CBD, ∴BC=DC, 又∵AD=BC, ∴AD=DC; (2)△DEF為等邊三角形, 證明:∵BC=DC(已證),CF⊥BD, ∴點F是BD的中點, ∵∠DEB=90,∴EF=DF=BF. ∵∠ABC=60,BD平分∠ABC,∠BDE=60, ∴△DEF為等邊三角形.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等知識,得出EF=DF=BF是解題關鍵. 27.如圖1,四邊形OABC中,OA=a,OC=3,BC=2,∠AOC=∠BCO=90,經過點O的直線l將四邊形分成兩部分,直線l與 OC所成的角設為θ,將四邊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線l折疊,點C落在點D處(如圖1). (1)若折疊后點D恰為AB的中點(如圖2),則θ= 30 ; (2)若θ=45,四邊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線l折疊后,點B落在點四邊形OABC的邊AB上的E處(如圖3),求a的值.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1)延長ND交OA的延長線于M,根據折疊性質得∠CON=∠DON=θ,∠ODN=∠C=90,由點D為AB的中點得到D點為MN的中點,所以OD垂直平分MN,則OM=ON,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MOD=∠NOD=θ,則∠θ+∠θ+∠θ=90,計算得到∠θ=30; (2)作ED⊥OA于D,根據折疊性質得AB⊥直線l,OD=OC=3,DE=BC=2,由于θ=45,AB⊥直線l,即直線l平分∠AOC,則∠A=45,所以△AD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則AD=DE=2,所以OA=OD+AD=3+2=5,即a=5. 【解答】解:(1)如圖2,延長ND交OA的延長線于M, ∵四邊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線l折疊,點C落在點D處, ∴∠CON=∠DON=θ,∠ODN=∠C=90, ∵點D為AB的中點, ∴D點為MN的中點, ∴OD垂直平分MN, ∴OM=ON, ∴∠MOD=∠NOD=θ, ∴∠θ+∠θ+∠θ=90, ∴∠θ=30; 故答案為30; (2)如圖3,作ED⊥OA于D, ∵四邊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線l折疊后,點B落在點四邊形OABC的邊AB上的E處, ∴AB⊥直線l,OD=OC=3,DE=BC=2, ∵θ=45,AB⊥直線l, 即直線l平分∠AOC, ∴∠A=45, ∴△AD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DE=2, ∴OA=OD+AD=3+2=5, ∴a=5. 【點評】本題考查了折疊的性質: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位置變化,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也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2 年級 數學 學期 第一次 月考 試卷 解析 蘇科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76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