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歸去來兮辭(并序)》教案7 新人教必修5.doc
-
資源ID:2605543
資源大?。?span id="moi4qgi" class="font-tahoma">15.50KB
全文頁數(shù):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歸去來兮辭(并序)》教案7 新人教必修5.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歸去來兮辭(并序)》教案7 新人教必修5
[教學目標]
背誦課文和探究陶淵明的思想情感和辭賦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與聯(lián)想。細品作品之美。
難點:品味語言質樸美。
[教學過程]
本設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突出三點:
1.領略田園自然美。
2.領悟詩人情操美。
3.領會語言質樸美。
教學方式以誦讀、討淪、點撥為主,重點在通過解讀課文。發(fā)現(xiàn)美,品味美,鑒賞美。
一、領略田園自然美
提問:陶淵明作為中國田園詩派的開山鼻祖,對恬淡的自然風光。懷有著獨特的感悟。這不僅是引發(fā)陶淵明辭官歸隱的客觀條件之一,也是大自然魅力的客觀存在,課文中有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辭句,讓你賞心悅目?
點撥梳理:
依據(jù)上述審美線索,對課文進行梳理,熟悉課文內(nèi)容。
示例:
黎明歸鄉(xiāng)風光美 (“舟遙遙以輕飏——恨晨光之熹微”)
天倫盈門親情美 (“僮仆歡迎——有酒盈樽”)
園日流憩閑趣美 (“園日涉以成趣——撫孤松而盤桓”)
訪親問農(nóng)鄉(xiāng)野美 (“悅親戚之情話——將有事于西疇”)
陶冶山川純真美 (“或命巾車——感吾生之行休”)
耕植田園人生美 (“懷良辰以孤往”——結尾)
明確:將課文化為可觀可感可觸的美的圖景,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激發(fā)美感的沖擊力。
二、領悟詩人情操美
提問:陶淵明辭官歸隱田園,除了自然風光、田園景色的吸引,詩人的主觀情感,有哪些決定性的因素?
討論:提出這一問題,要求學生聯(lián)系所學的陶淵明的作品,力求較為全面地辯證地把握陶淵明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示例:
少有大志的理想美
敢闖塵世的勇氣美
鄙棄官場的氣節(jié)美
毅然歸田的性格美
融入民間的淡泊美
金剛怒目的精神美
源遠流長的詩文美
……
明確:充分肯定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對語言概括提出要求,但不求全責備。
三、領會語言質樸美
提問:《歸去來兮辭》的語言運用,自古以來,評價極高。按照你的理解領會,美在何處?
明確陶詩風格質樸自然,可從三方面去領會:
(1)意境的淡雅
(2)語辭的簡潔
(3)韻律的優(yōu)美
提示(1)意境的淡雅
羅丹說過:“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fā)現(xiàn)出美來?!碧諟Y明就是這樣的藝術大師。在《歸去來兮辭》中,作者情真意切,“素懷灑落,逸氣流行”,語言運用充分展示陶淵明質樸自然的風格,達到很高的審美境界。
如:辭官歸隱,水路兼程,歸心似箭的意境;
水乳交融,兒童繞膝,自得其樂的心境;
扶杖漫游,覽勝賞美,欣喜自由的情境;
平淡灑脫,悠然飄逸,幸福安適的夢境;
……
提示(2)語辭的簡潔
陶淵明是一位造詣極深的語言大師,可指導學生品味積累,體會他語言運用上平淡簡潔的特點。
如:虛詞:胡、奚、焉、曷
實詞:蕪、瞻、荒、諫、策、撫、期、眄
形役、惆帳、迷途、晨光、熹微、衡宇、壺觴、怡顏、寄傲、流憩、矯首、遐觀、出岫、倦飛、盤桓、窈窕、崎嶇、欣欣、涓涓、遑遑、帝鄉(xiāng)、良辰、植杖、耘耔、舒嘯、乘化
引導學生從詞性、詞義、結構等不同角度理解上述詞語,品味其中簡潔平淡之美。
提示(3)韻律的優(yōu)美
《歸去來兮辭》運用“辭”的形式,既便于敘事,又便于抒情;既有詩歌的韻律美,又有散文自由奔放、華美多變的特點。在用韻上,也是既規(guī)范典雅,又別具一格。
如:第一段:歸、悲、追、非、衣、微——齊微韻
第二段:奔、門、存、樽——真文韻
顏、關、觀、還、桓——寒山韻
第三段:游、求、憂、疇、舟、丘、流、休——尤侯韻
第四段:時、之、期、耔、詩、疑——支思韻
課堂上,音韻知識不必多作渲染,強調(diào)陶淵明辭賦文字洗練,對仗工整,多用偶句,平仄有致,聲律和諧,以“兮”言情。以“辭”定體,具有整體的韻律美。
四、小結:前人評說此賦“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有斧鑿痕”。通過對《歸去來兮辭》所表現(xiàn)的美的探究,不僅加深了對陶淵明待文“平淡自然”藝術特點的理解,也對這位東晉偉大的理想主義者會有新的認識視角。
試問陶潛“心歸何處廣——心歸田園”乙歸“美”的追求。
要求:背誦課文,力爭做到“口有所誦,情有所動,心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