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S版下冊語文古詩閱讀實驗學(xué)校習(xí)題
-
資源ID:60038429
資源大小:39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五年級語文S版下冊語文古詩閱讀實驗學(xué)校習(xí)題
五年級語文S版下冊語文古詩閱讀實驗學(xué)校習(xí)題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時間:__________
1. 課內(nèi)閱讀。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風(fēng)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園無此聲。
[1]把詞補(bǔ)充完整。
[2]這首詞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伴L相思”是這首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連一連。
故園無此聲 路途之艱難
山一程,水一程 氣候之惡劣
風(fēng)一更,雪一更 隊伍之龐大
夜深千帳燈 思鄉(xiāng)之情切
[4]這首詞表達(dá)了詞人行軍在外時強(qiáng)烈的思鄉(xiāng)之情。你還知道哪些表達(dá)思鄉(xiāng)之情的名句?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詩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詩補(bǔ)充完整。
[2]這首詩的題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詩人__________。
[3]“今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七夕指的是農(nóng)歷__________,是傳說中__________ 鵲橋相會的日子。
[5]敘述牛郎織女民間故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了古詩,我知道了“乞巧”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
3. 課外閱讀。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這首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寫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钡囊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課外閱讀。
琴詩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1]解釋詞語。
若:______________ 何: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里的問題是什么?請你給出一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觀書有感(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代詩人______。
[2]解釋詩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鑒: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
[3]把相應(yīng)答案的序號填到括號里。
這首詩的前兩句(_____),表面寫景。詩的后兩句(______),富含哲理。
A.寓問于答 B.運用比喻
[4]讀了這首詩,讓我聯(lián)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學(xué)者關(guān)于讀書的觀點。在《古人談讀書》中,他是這樣說的:余嘗謂__________,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___________,眼口豈不到乎?
6. 古詩樂園。
1.默寫《望天門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
3.后兩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讀詩歌,回答問題。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這首詞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對“一程”的兩次運用的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疊用兩個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遙遠(yuǎn)和行程的艱辛,又突顯本詞韻律之優(yōu)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詞中表達(dá)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詩題。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則成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原身再此山中。
(1)補(bǔ)全詩句。
(2)圈出詩句中的錯別字,并改正過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畫出說明“當(dāng)局者迷”的詩句,并解釋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閱讀理解。
卜算子·詠梅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1.“卜算子·詠梅”中____________是詞牌名,____________是題目。
2.“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中的“她”指__________,贊頌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10. 讀古詩,再做習(xí)題。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寫古詩。
(2)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代文學(xué)家________,詩中強(qiáng)烈抒發(fā)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寫出下列字詞在詩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__ 間:____________ 綠:____________ 還:____________
(4)從瓜洲到詩人的家鄉(xiāng)鐘山,可以說是山高水長,路途遙遠(yuǎn),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
A.因為詩人人在途中,卻心系家鄉(xiāng)。
B.因為詩人已經(jīng)回到家門口了。
(5)寫出三、四句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讀下面的古詩,并完成填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
[2]詩中因為有“____”一詞寫出了道路潔凈、清爽,客舍、楊柳也別具清新的風(fēng)貌。
[3]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對比閱讀兩首古詩,回答問題。
(一)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二)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__________的形象。
[2]對《村晚》這首詩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詩歌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山村自然風(fēng)光,對閑適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tài)的喜愛之情。
B.一、二句描寫“池塘”“落日”等靜景,三、四句描寫“牧童信口吹笛”的動景,由遠(yuǎn)及近,景物層次分明,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圖。
C.“短笛無腔信口吹”表現(xiàn)了作者對鄉(xiāng)村兒童因為生活艱辛不得不從事勞動,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與“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使用了相同的修辭方法的詩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B.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C.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4]“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表現(xiàn)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5]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村晚》的前兩句詩描繪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牧童歸去橫牛背”一句中“橫”有兩種解釋:一種認(rèn)為是牧童橫躺在牛背上,展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一種認(rèn)為是牧童騎在牛背上,信口無腔地吹著短笛。你同意哪種解釋?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寫兒童的古詩名句有很多,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再寫出兩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詩閱讀。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寫古詩
[2]解釋下列詞語。
解: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 陰:___________
[3]詩中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象。
B.這首詩前兩句描寫了男耕女織,晝夜忙碌,一派繁忙的景象。
C.這是一首送別詩。
D.“供”是多音字,在本詩中讀音是“gōng”。
[5]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兒童的__________。
14. 課內(nèi)閱讀。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1]這首詩題目中的“興”指的是( )
A.舉辦,發(fā)動。 B.流行,盛行。 C.興致,興趣。
[2]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人?他們分別做了哪些勞動?請你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后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請你發(fā)揮想象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這首詩,我們可以了解勞動人民的________,體會到詩人對他們的_____之情。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