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化學 課時分層作業(yè)2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資源ID:6267674
資源大?。?span id="agice04" class="font-tahoma">117.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8-2019學年高中化學 課時分層作業(yè)2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課時分層作業(yè)(二)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建議用時:45分鐘)
[學業(yè)達標練]
1.下列關于堿金屬按Li、Na、K、Rb、Cs的順序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堿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都只有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表現(xiàn)出強還原性
B.單質的熔點和沸點依次遞減
C.單質都能與水反應生成堿,都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過氧化物
D.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單質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增強
C [根據(jù)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出堿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都只有1個電子,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1個電子表現(xiàn)出強還原性;它們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增強;根據(jù)堿金屬的物理性質變化規(guī)律,堿金屬單質的熔、沸點逐漸降低;金屬鋰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普通氧化物:4Li+O22Li2O。]
2.已知鋇的活動性介于鈉和鉀之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鋇與水反應不如鈉與水反應劇烈
B.鋇可以從KCl溶液中置換出鉀
C.氧化性:K+>Ba2+>Na+
D.堿性:KOH>Ba(OH)2>NaOH
D [由于鋇的活動性比鈉強,所以鋇與水反應比鈉與水反應更劇烈,A錯誤;鋇的活動性不如鉀且先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H2,故不能置換出鉀,B錯誤;由于金屬性:K>Ba>Na,故氧化性:Na+>Ba2+>K+,C錯誤;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則堿性:KOH>Ba(OH)2>NaOH,D正確。]
3.第119號未知元素,有人稱為“類鈁”。根據(jù)周期表結構及元素性質變化趨勢,下列有關“類鈁”的預測中錯誤的是( )
【導學號:43722019】
A.單質有較高熔點
B.“類鈁”在化合物中呈+1價
C.“類鈁”具有放射性
D.“類鈁”單質的密度大于1 gcm-3
A [第119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八周期第ⅠA族,所以性質與鈁相似:具有“軟、輕、低(熔、沸點)”的特點,A項錯誤;B項正確;84號Po后都是放射性元素,C項正確;堿金屬雖然都是輕金屬,但同主族從上到下密度增大,Li、Na、K比水輕;Rb、Cs、Fr比水重,D項正確。]
4.鹵素按F、Cl、Br、I的順序其非金屬性逐漸減弱的原因是( )
A.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增多起主要作用
B.相對原子質量逐漸增大起主要作用
C.其單質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
D.隨著核電荷數(shù)增加電子層數(shù)增大起主要作用
D [按F、Cl、Br、I的順序,原子半徑增大,得電子能力減弱,非金屬性減弱。]
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鉀的金屬性比鈉強
B.溴的非金屬性比氯強
C.NaOH的堿性比LiOH強
D.HCl的熱穩(wěn)定性比HBr強
B [同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減弱,溴的非金屬性比氯弱。]
6.下列關于鹵素(用X表示)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鹵素單質與水反應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都極易溶于水,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強
C.鹵素單質的顏色從F2→I2按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加深
D.X-的還原性強弱依次為F-<Cl-<Br-<I-,因此相對分子質量小的鹵素單質可將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鹵素單質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C [選項A中F2與H2O反應生成HF和O2,F(xiàn)2與水的反應不符合A選項中的通式。鹵化氫的熱穩(wěn)定性順序為HF>HCl>HBr>HI,故B不正確。選項D中表述不全面,F(xiàn)2與鹽溶液中的H2O反應放出O2,不能置換出鹵素單質。]
7.下列敘述中肯定能說明金屬A比金屬B活潑性強的是( )
【導學號:43722020】
A.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
B.A原子電子層數(shù)比B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多
C.1 mol A從酸中置換生成的H2比1 mol B從酸中置換生成的H2 多
D.常溫下,A能從酸中置換出氫,而B不能
D [比較金屬的活潑性強弱時應根據(jù)失去電子的難易程度,而不應根據(jù)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多少;應根據(jù)與水(或酸)反應的劇烈程度,而不應根據(jù)產(chǎn)生H2的量的多少,更不應根據(jù)原子電子層數(shù)的多少。]
8.已知常溫下氯酸鉀與濃鹽酸反應放出氯氣,現(xiàn)按下圖進行鹵素的性質實驗。玻璃管內(nèi)裝有分別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應一段時間后,對圖中指定部位顏色描述正確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黃綠色
橙色
藍色
白色
B
無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黃綠色
橙色
藍色
無色
D
黃綠色
無色
紫色
白色
A [各處發(fā)生的反應及現(xiàn)象分別為
①KClO3+6HCl(濃)===KCl+3Cl2↑+3H2O,產(chǎn)生黃綠色的氣體。
②2NaBr+Cl2===2NaCl+Br2,Br2溶于水顯橙(黃)色。
③2KI+Cl2===2KCl+I2,I2遇淀粉變藍色。
④Cl2+2NaOH===NaCl+NaClO+H2O,兩種鹽的水溶液都無顏色,故棉球顯白色。]
9.往碘化鉀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后出現(xiàn)分層,下層呈( )
A.橙紅色 B.紫紅色
C.無色 D.深褐色
B [Cl2與KI反應,生成I2,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在下層呈紫紅色。]
10.最新報道,我國科學家通過與多個國家進行科技合作,成功研發(fā)出銫(Cs)原子噴泉鐘,使我國時間頻率基準的精度從30萬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萬年不差1秒,標志著我國時間頻率基準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已知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根據(jù)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斷下列內(nèi)容:
【導學號:43722021】
(1)銫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層電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________,銫的原子序數(shù)為________。
(2)銫單質與水劇烈反應,放出________色氣體,同時使紫色石蕊溶液顯________色,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化學方程式)。
(3)預測銫單質的還原性比鈉單質的還原性________(填“弱”或“強”)。
【解析】 根據(j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結合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銫原子核外電子分六層排布,分別是2、8、18、18、8、1,原子序數(shù)是55,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銫與鈉同主族,具有極強的金屬性。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銫:2Cs+2H2O===2CsOH+H2↑,氫氧化銫是強堿,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
【答案】 (1)6 1 55 (2)無 藍 2Cs+2H2O===2CsOH+H2↑ (3)強
11.現(xiàn)有部分元素的性質或結構如表所示:
X
與Mg同周期,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
Y
常溫下單質為雙原子分子,為黃綠色有毒氣體
Z
單質呈紫黑色,遇淀粉溶液顯藍色
(1)X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
【導學號:43722022】
(2)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
(3)判斷非金屬性:X________Y(填“>”“<”或“=”)。
(4)判斷非金屬性:Y________Z(填“>”“<”或“=”),寫出結構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表中信息推斷出X為S,Y為Cl,Z為I,則根據(jù)非金屬性強弱判斷的依據(jù)和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可解決本題。
【答案】 (1) (2)第五周期第ⅦA族
(3)< (4)> 二者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但I的電子層數(shù)多,原子半徑大,得電子能力弱
[沖A挑戰(zhàn)練]
12.溴化碘(IBr)的化學性質很像鹵素的單質,它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非金屬化合生成鹵化物,它也能與水發(fā)生以下反應:IBr+H2O===HBr+HIO。下列有關IBr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很多反應中IBr是強氧化劑
B.IBr與水反應時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C.IBr與AgNO3溶液反應會生成AgBr沉淀
D.IBr與NaOH溶液反應時,生成NaBr和NaIO
B [此題是一道信息題,題中給出了三點信息①溴化碘(IBr)暗示Br呈-1價,I呈+1價;②IBr性質與鹵素相似;③IBr與水反應生成HIO和HBr。由②可知,IBr是一種強氧化劑。分析IBr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確定碘為+1價,溴為-1價。再結合③,可知IBr與水的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而是復分解反應。因此,A、C、D正確,B不正確。]
13.已知金屬鉀有如下性質:
①鉀的密度比水?。虎阝浀娜埸c低;③鉀與水反應時放出熱量;④鉀與水反應后溶液呈堿性。
某學生將一小塊金屬鉀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實驗能證明上述四點性質中的(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類比鈉與鉀性質的相似性與遞變性。鉀、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相似,但鉀比鈉活潑,與水反應更為劇烈。]
14.常溫下,KMnO4固體和濃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氯氣。為驗證鹵素單質氧化性的相對強弱,某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驗)。
【導學號:43722023】
實驗過程:
Ⅰ.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a,滴加濃鹽酸。
Ⅱ.當B和C中的溶液都變?yōu)辄S色時,夾緊彈簧夾。
Ⅲ.當B中溶液由黃色變?yōu)榧t棕色時,關閉活塞a。
Ⅳ.……
(1)驗證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的實驗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過程Ⅳ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程Ⅲ實驗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子層數(shù)依次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解析】 裝置A:高錳酸鉀溶液和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燒瓶上端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驗證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裝置B:裝置B中盛有溴化鈉,氯氣進入裝置B中,氯氣氧化溴離子為溴單質,溶液呈黃色,驗證氯的氧化性強于溴,當B和C中的溶液都變?yōu)辄S色時,夾緊彈簧夾,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實驗時應避免氯氣的干擾。當B中溶液由黃色變?yōu)榧t棕色時,說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時應關閉活塞a,否則氯氣過量,影響實驗結論。
【答案】 (1)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
(2)Cl2+2Br-===Br2+2Cl-
(3)打開活塞b,將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關閉活塞b,取下D振蕩,靜置后CCl4層溶液變?yōu)樽霞t色
(4)確認C的黃色溶液中無Cl2,排除Cl2對溴置換碘實驗的干擾
(5)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教師獨具]
1.甲、乙、丙三種溶液各含有一種X-(X-為Cl-、Br-或I-),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變?yōu)槌壬瑢⒋巳芤旱谷氡?,顏色無明顯變化。則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Br-
B [熟知有關鹵素的知識:①單質氧化性為Cl2>Br2>I2,而對應陰離子的還原性為I->Br->Cl-;②碘單質可使淀粉變藍色,溴水顏色為橙色。由此可推出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后變?yōu)槌壬?,說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無明顯變化,則說明丙中無I-。]
[教師獨具]
2.由于氟單質過于活潑,所以很難設計出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其氧化性的強弱。試列舉兩項事實說明氟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氯元素的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學號:43722024】
【答案】 F2與H2O反應生成O2,而Cl2則不能 HF比HCl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