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2019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5講 化學能與熱能學案.docx

  • 資源ID:6304874       資源大?。?span id="cig20wc" class="font-tahoma">1.12MB        全文頁數(shù):31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5講 化學能與熱能學案.docx

第5講 化學能與熱能 [考綱要求]1.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zhuǎn)化的原因及常見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2.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zhuǎn)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等概念。3.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4.了解焓變(ΔH)與反應熱的含義;了解ΔH=H(生成物)-H(反應物)表達式的含義。5.理解蓋斯定律,并能運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guān)反應焓變的簡單計算。6.了解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了解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中的重要作用。 [學科素養(yǎng)]1.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由化學反應中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時的能量變化不同造成的,能從宏觀和微觀的不同角度分析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解決熱化學的有關(guān)問題。2.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能發(fā)現(xiàn)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燃燒熱、中和熱測定等熱化學問題,確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改進實驗裝置,面對“異?!爆F(xiàn)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3.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合理利用常規(guī)能源,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和環(huán)保、清潔能源,能對與熱化學有關(guān)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網(wǎng)絡構(gòu)建] [核心強化]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3個關(guān)鍵”(如圖所示) (1)E1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即從反應物至最高點的能量數(shù)值; (2)E2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即最高點至生成物的能量數(shù)值; (3)ΔH=E1-E2,即反應的焓變。 2.書寫熱化學方程式要注意“4個方面” (1)注意ΔH的符號、單位和數(shù)值; (2)注意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 (3)注意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 (4)注意表達燃燒熱(1 mol可燃物)和中和熱(生成1 mol H2O)的量。 3.反應熱計算的“3種方法” (1)根據(jù)“兩”公式計算反應熱 ①ΔH=E(生成物的總能量)-E(反應物的總能量); ②ΔH=E(反應物的鍵能之和)-E(生成物的鍵能之和)。 (2)根據(jù)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 若一個熱化學方程式可由另外幾個熱化學方程式相加減而得到,則該反應的焓變可通過這幾個化學反應焓變的加減而得到。 表示方法:,ΔH=ΔH1+ΔH2。 (3)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計算反應熱 焓變與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 考點一 反應熱與焓變 A.反應總過程ΔH<0 B.Fe+使反應的活化能減小 C.FeO+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Fe++N2O―→FeO++N2、FeO++CO―→Fe++CO2兩步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解析] A項,反應的總過程為N2O+CO===N2+CO2,從圖中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ΔH<0,正確;B項,由Fe++N2O―→FeO++N2、FeO++CO―→Fe++CO2兩反應可知,F(xiàn)e+為反應的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正確;C項,從反應過程可知,F(xiàn)eO+是中間產(chǎn)物,不是反應的催化劑,不正確;D項,F(xiàn)e++N2O―→FeO++N2、FeO++CO―→Fe++CO2兩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均為放熱反應,正確。 [答案] C 能量變化圖象題是近年高考中出現(xiàn)的熱點題型,解決這類題同學們要抓住以下關(guān)鍵點: (1)反應熱不能取決于部分反應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對大小,即部分反應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對大小不能決定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 (2)注意活化能在圖示(如圖)中的意義。 ①從反應物至最高點的能量數(shù)值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即E1。 ②從最高點至生成物的能量數(shù)值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即E2。 ③催化劑只能影響正、逆反應的活化能,而不影響反應的ΔH。 ④設計反應熱的有關(guān)計算時,要切實注意圖示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 [分點突破] 角度一:結(jié)合圖象考查反應熱 1.由N2O和NO反應生成N2和NO2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過渡態(tài)的能量 B.反應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C.N2O(g)+NO(g)===N2(g)+NO2(g) ΔH=-139 kJmol-1 D.反應物的鍵能總和大于生成物的鍵能總和 [解析] A項,催化劑可以降低活化能,即降低過渡態(tài)的能量,正確;B項,根據(jù)圖象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正確;C項,根據(jù)圖象可知,此反應放熱139 kJ,故熱化學方程式為N2O(g)+NO(g)===N2(g)+NO2(g) ΔH=-139 kJmol-1,正確;D項,ΔH<0,反應物的鍵能總和小于生成物的鍵能總和,錯誤。 [答案] D 2.反應A+B―→C分兩步進行:①A+B―→X,②X―→C,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E1表示反應A+B―→X的活化能。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E2表示反應X―→C的活化能 B.X是反應A+B―→C的催化劑 C.反應A+B―→C的ΔH<0 D.加入催化劑可改變反應A+B―→C的焓變 [解析] 反應X―→C的活化能小于E2,A項錯誤;由①②可知,X是反應A+B―→C的中間產(chǎn)物,B項錯誤;反應物A和B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C的總能量,所以反應A+B―→C是放熱反應,即ΔH<0,C項正確;加入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但反應物和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不變,則反應的焓變不改變,D項錯誤。 [答案] C 角度二:兩大重要反應熱——燃燒熱、中和熱 3.(2018湖北棗陽一中考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C2H6的燃燒熱為1090 kJmol-1,則表示C2H6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6(g)+O2(g)===2CO2(g)+3H2O(g) ΔH=-1090 kJmol-1 B.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則CO的燃燒熱ΔH=-283 kJ C.測定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時,每次實驗均應測量3個溫度即鹽酸起始溫度、NaOH溶液起始溫度和反應后終止溫度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則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也放出57.3 kJ的熱量 [解析] 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水為液態(tài),故A項錯誤;根據(jù)燃燒熱概念并結(jié)合熱化學方程式分析可知,CO的燃燒熱ΔH=-283 kJmol-1,故B項錯誤;中和熱測定過程中,每次實驗均應測量3個溫度即酸溶液的起始溫度、堿溶液的起始溫度和反應后終止溫度,故C項正確;醋酸是弱酸,存在電離平衡,電離過程中吸熱,則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故D項錯誤。 [答案] C 4.(2016海南卷)油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zhì)量884)在體內(nèi)代謝時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 已知燃燒1 kg該化合物釋放出熱量3.8104 kJ,油酸甘油酯的燃燒熱ΔH為(  ) A.3.8104 kJmol-1   B.-3.8104 kJmol-1 C.3.4104 kJmol-1 D.-3.4104 kJmol-1 [答案] D 反應熱與焓變理解“六大誤區(qū)” (1)誤認為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吸熱反應必須加熱。 (2)誤認為鍵能越大能量越高,其實鍵能越大,物質(zhì)越穩(wěn)定,能量越低。 (3)誤認為反應條件不同時,ΔH也不同。其實在相同狀況下,相同的反應物生成相同的生成物,ΔH相同,而與反應的引發(fā)條件無關(guān)。 (4)誤認為可逆反應的反應熱與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有關(guān)。其實反應熱與轉(zhuǎn)化率無關(guān),反應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值與轉(zhuǎn)化率有關(guān)。 (5)燃燒熱是指101 kPa時,1 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并不是1 mol可燃物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6)中和熱不是指1 mol酸與1 mol堿中和時的熱效應,而是指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l)”的熱效應。 角度三:依據(jù)鍵能計算反應熱 5.拆開1 mol化學鍵所需能量稱為鍵能。已知:C(s)+H2O(g)===CO(g)+H2(g) ΔH=a kJ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mol-1 H—H、O===O和O—H鍵的鍵能分別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則a為(  ) A.-332 B.-118 C.+350 D.+130 [答案] D [解析] ΔH=[(3612+5348+5412)]-[(3612+4348+612+3412+436)]kJmol-1=+124 kJmol-1。 [答案]?。?24 利用鍵能計算反應的兩個關(guān)鍵點 (1)公式:ΔH=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 (2)弄清常考物質(zhì)中所含共價鍵的數(shù)目 ①原子晶體:1 mol金剛石中含2 mol C—C鍵,1 mol硅中含2 mol Si—Si鍵,1 mol SiO2晶體中含4 mol Si—O鍵;②分子晶體: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鍵,1 mol P4O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12 mol P—O鍵、4 mol P===O鍵,1 mol C2H6中含有6 mol C—H鍵和1 mol C—C鍵。 考點二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解析](1)①沸騰爐中的反應為TiO2(s)+2C(s)+2Cl2(g)===TiCl4(g)+2CO(g),根據(jù)蓋斯定律,兩式相加可得。②分析圖象可知,升高溫度,CO的物質(zhì)的量增多,CO2的物質(zhì)的量減少,所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2)單質(zhì)Si和Cl2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Si的最高價化合物即SiCl4,根據(jù)熔、沸點可判斷常溫下SiCl4為液體,根據(jù)題意可寫出熱化學方程式為Si(s)+2Cl2(g)===SiCl4(l) ΔH=-687 kJ/mol。 [答案] (1)①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45.5 kJmol-1 ②> 隨溫度升高,CO含量增大,說明生成CO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2)Si(s)+2Cl2(g)===SiCl4(l) ΔH=-687 kJmol-1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分點突破] 角度一:根據(jù)反應熱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1.根據(jù)信息,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1)NaBH4(s)與H2O(l)反應生成NaBO2(s)和H2(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熱21.6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X3的熔點和沸點分別為-93.6 ℃和76 ℃,AX5的熔點為167 ℃。室溫時AX3與氣體X2反應生成1 mol AX5,放出熱量123.8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iH4是一種無色氣體,遇到空氣能發(fā)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態(tài)H2O。已知室溫下2 g SiH4自燃放出熱量89.2 kJ。SiH4自燃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BH4(s)+2H2O(l)===NaBO2(s)+4H2(g) ΔH=-216.0 kJmol-1 (2)AX3(l)+X2(g)===AX5(s) ΔH=-123.8 kJmol-1 (3)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 kJmol-1 角度二:利用蓋斯定律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2.(2017全國卷Ⅰ)下圖是通過熱化學循環(huán)在較低溫度下由水或硫化氫分解制備氫氣的反應系統(tǒng)原理。 通過計算,可知系統(tǒng)(Ⅰ)和系統(tǒng)(Ⅱ)制氫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較少的是________。 [解析] 系統(tǒng)(Ⅰ)和系統(tǒng)(Ⅱ)都是吸熱反應,從熱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系統(tǒng)(Ⅱ)制備1 mol H2需要消耗20 kJ能量,而系統(tǒng)(Ⅰ)制備1 mol H2需要消耗286 kJ能量,故系統(tǒng)(Ⅱ)消耗的能量較少。 [答案] H2O(l)===H2(g)+O2(g) ΔH=286 kJmol-1 H2S(g)===H2(g)+S(s) ΔH=20 kJmol-1 系統(tǒng)(Ⅱ) 3.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1)以CO2和NH3為原料可合成尿素[CO(NH2)2]。 已知: ①2NH3(g)+CO2(g)===NH2COONH4(s) ΔH1=-159.47 kJmol-1 ②NH2COONH4(s)===CO(NH2)2(s)+H2O(g) ΔH2=+116.49 kJmol-1 ③H2O(l)===H2O(g) ΔH3=+44.0 kJmol-1 則NH3和CO2合成尿素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5 ℃、101 kPa時: ①2SO2(g)+O2(g)2SO3(g) ΔH1=-197 kJmol-1 ②H2O(g)===H2O(l) ΔH2=-44 kJmol-1 ③2SO2(g)+O2(g)+2H2O(g)===2H2SO4(l) ΔH3=-545 kJmol-1 則SO3(g)與H2O(l)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yè)上利用甲烷催化還原NOx可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人們把拆開1 mol某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該化學鍵的鍵能。鍵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學鍵的強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ΔH),化學反應的ΔH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反應中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已知: 化學鍵 H—H H—Cl Cl—Cl 鍵能/(kJmol-1) 436 431 242 工業(yè)上通過氫氣在氯氣中充分燃燒制取HCl氣體,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依據(jù)蓋斯定律,由①+②-③得到2NH3(g)+CO2(g)===CO(NH2)2(s)+H2O(l) ΔH=ΔH1+ΔH2-ΔH3=(-159.47+116.49-44) kJmol-1=-86.98 kJmol-1。 (2)依據(jù)蓋斯定律,由(③-①-2②)得到SO3(g)+H2O(l)===H2SO4(l) ΔH=(ΔH3-ΔH1-2ΔH2)=-130 kJmol-1。 (3)依據(jù)蓋斯定律,由(①+②)得到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ΔH1+ΔH2)=-867 kJmol-1。 (4)化學反應的ΔH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反應中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則H2在Cl2中燃燒的反應熱=(436+242-2431) kJmol-1=-184 kJmol-1,所以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Cl2(g)===2HCl(g) ΔH=-184 kJmol-1。 [答案] (1)2NH3(g)+CO2(g)===CO(NH2)2(s)+H2O(l) ΔH=-86.98 kJmol-1 (2)SO3(g)+H2O(l)===H2SO4(l) ΔH=-130 kJmol-1 (3)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 kJmol-1 (4)H2(g)+Cl2(g)===2HCl(g) ΔH=-184 kJmol-1 利用蓋斯定律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1)蓋斯定律是指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即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guān),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guān)。 (2)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采用以下五個步驟就能快速、準確地解決問題。 具體步驟: 第一步:寫,書寫待求的反應方程式。 第二步:看,看待求的反應方程式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如果位置相同,即都是反應物或都是生成物,則用加法,即加ΔH;如果位置相反,則用減法,即減ΔH。 第三步:調(diào),根據(jù)待求方程式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系數(shù),觀察同一物質(zhì)前的系數(shù)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在相應的物質(zhì)前乘或除以一定數(shù)字,將其系數(shù)調(diào)整與待求的方程式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系數(shù)一致。 第四步:查,有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干擾的方程式,我們最好檢驗上述分析的正確與否。 第五步:和,將已知方程式變形后的ΔH相加,計算得出新的ΔH的值。 考點三 反應熱的計算與比較 類型一 利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  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有關(guān)反應熱的問題: (1)(2017全國卷Ⅲ)已知:As(s)+H2(g)+2O2(g)===H3AsO4(s) ΔH1 H2(g)+O2(g)===H2O(l) ΔH2 2As(s)+O2(g)===As2O5(s) ΔH3 則反應As2O5(s)+3H2O(l)===2H3AsO4(s)的ΔH=________。 (2)(2016全國卷Ⅱ)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 kJmol-1 上述反應熱效應之間的關(guān)系式為ΔH4=____________________,聯(lián)氨和N2O4可作為火箭推進劑的主要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全國卷Ⅱ)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已知反應①中相關(guān)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 由此計算ΔH1=________ 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則ΔH3=________ kJmol-1。 [思維導圖] [解析] (1)將已知熱化學方程式依次編號為①、②、③,根據(jù)蓋斯定律,由①2-②3-③可得:As2O5(s)+3H2O(l)===2H3AsO4(s) ΔH=2ΔH1-3ΔH2-ΔH3。(2)根據(jù)蓋斯定律,④=③2-②2-①,故ΔH4=2ΔH3-2ΔH2-ΔH1。聯(lián)氨與N2O4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并產(chǎn)生大量氣體,推動火箭運行。(3)反應①中,生成1 mol CH3OH(g),需要形成3 mol C—H鍵、1 mol C—O鍵和1 mol O—H鍵,則放出的熱量為413 kJ3+343 kJ+465 kJ=2047 kJ,需要斷開1 mol CO鍵和2 mol H—H鍵,吸收的熱量為1076 kJ+436 kJ2=1948 kJ,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ΔH1=1948 kJmol-1-2047 kJmol-1=-99 kJmol-1;根據(jù)蓋斯定律,ΔH3=ΔH2-ΔH1=-58 kJmol-1-(-99 kJmol-1)=+41 kJmol-1。 [答案] (1)2ΔH1-3ΔH2-ΔH3 (2)2ΔH3-2ΔH2-ΔH1 反應放熱量大、產(chǎn)生大量氣體 (3)-99?。?1 根據(jù)蓋斯定律計算ΔH的步驟和方法 (1)計算步驟 (2)計算方法 [分點突破] 角度:利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 1.燃煤煙氣脫硫可用生物質(zhì)熱解氣(主要成分:CO、CH4、H2)將SO2在一定條件下還原為單質(zhì)硫。已知: ①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②CO2(g)+C(s)===2CO(g)  ΔH2=+172.5 kJmol-1 ③S(s)+O2(g)===SO2(g) ΔH3=-296.0 kJmol-1 則反應2CO(g)+SO2(g)===S(s)+2CO2(g)的ΔH為(  ) A.+270 kJmol-1 B.+862 kJmol-1 C.-270 kJmol-1 D.-862 kJmol-1 [解析] 根據(jù)蓋斯定律,由①-②-③可得,2CO(g)+SO2(g)===S(s)+2CO2(g) ΔH=ΔH1-ΔH2-ΔH3=-393.5 kJmol-1-172.5 kJmol-1-(-296.0 kJmol-1)=-270 kJmol-1,本題選C。 [答案] C 2.(2018四川綿陽第二次診斷)一定條件下,在CO2與足量C反應所得平衡體系中加入H2和適當催化劑,有下列反應發(fā)生: CO(g)+3H2(g)CH4(g)+H2O(g) ΔH1=-206.2 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2=-41.2 kJmol-1 (1)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轉(zhuǎn)化為甲烷和水蒸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98 K時相關(guān)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根據(jù)鍵能計算ΔH1=__________,它與上述實測值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將題給熱化學方程式依次編號為①②,根據(jù)蓋斯定律,有①-②可得CO2(g)+4H2(g)CH4(g)+2H2O(g) ΔH=-165.0 kJmol-1。(2)ΔH1=E(反應物總鍵能)-E(生成物總鍵能),根據(jù)各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和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ΔH1=1075.0 kJmol-1+3436.0 kJmol-1-4413.4 kJmol-1-2462.8 kJmol-1=-196.2 kJmol-1。反應溫度、壓強不同,因此計算值與實測值可能差異較大。 [答案] (1)CO2(g)+4H2(g)CH4(g)+2H2O(g) ΔH=-165.0 kJmol-1 (2)-196.2 kJmol-1 反應溫度、壓強不同(答案合理即可) 類型二 反應熱大小的比較 [解析] C與O2生成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ΔH1<0,CO2與C生成CO的反應是吸熱反應,ΔH2>0,CO與O2生成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ΔH3<0,鐵與氧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ΔH4<0。2 mol碳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比2 mol CO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放出的熱量越多,ΔH越小,所以2ΔH1<ΔH3,A項、D項錯誤;將題給熱化學方程式依次編號為①②③④⑤,根據(jù)蓋斯定律,由(④+⑤2)得到③,故ΔH3=,B項錯誤;根據(jù)蓋斯定律,由②+③得到①,故ΔH1=ΔH2+ΔH3,C項正確。 [答案] C 比較反應熱大小的方法 比較反應熱的大小時要注意:ΔH有正負之分,比較時要連同“+”、“-”一起比較,類似數(shù)學中的正、負數(shù)大小的比較;若只比較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多少,則只比較數(shù)值的大小,不考慮正、負號。具體比較方法有如下幾種: (1)利用蓋斯定律比較。 (2)同一反應的生成物狀態(tài)不同時,如A(g)+B(g)===C(g) ΔH1,A(g)+B(g)===C(l) ΔH2,則ΔH1>ΔH2。 (3)同一反應的反應物狀態(tài)不同時,如A(s)+B(g)===C(g) ΔH1,A(g)+B(g)===C(g) ΔH2,則ΔH1>ΔH2。 (4)兩個有聯(lián)系的反應相比較時,如C(s)+O2(g)===CO2(g) ΔH1①,C(s)+O2(g)===CO(g) ΔH2②。 比較方法:利用反應①減去反應②,得反應③CO(g)+O2(g)===CO2(g) ΔH3=ΔH1-ΔH2,根據(jù)ΔH3大于0或小于0進行比較。 [分點突破] 角度:反應熱大小的比較 3.室溫下,將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熱效應為ΔH1,將1 mol的CuSO4(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熱效應為ΔH2;CuSO45H2O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s)CuSO4(s)+5H2O(l),熱效應為ΔH3。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解析] 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為吸熱反應,故ΔH1>0,1 mol CuSO4(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為放熱過程,故ΔH2<0,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可以分為兩個過程,先分解成1 mol CuSO4(s)和5 mol水,然后1 mol CuSO4(s)再溶于水,CuSO45H2O的分解為吸熱反應,即ΔH3>0,根據(jù)蓋斯定律得到關(guān)系式ΔH1=ΔH2+ΔH3,分析得到答案:ΔH1<ΔH3。 [答案] B 4.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①H2(g)+O2(g)===H2O(g) 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2=b kJmol-1 ③H2(g)+O2(g)===H2O(l) Δ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 ΔH4=d kJmol-1 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的是(  ) A.a(chǎn)<c<0 B.b>d>0 C.2a=b<0 D.2c=d>0 [解析] H2的燃燒反應是放熱反應,ΔH<0,故a、b、c、d都小于0,B、D錯;反應③與反應①相比較,產(chǎn)物的狀態(tài)不同,H2O(g)轉(zhuǎn)化為H2O(l)為放熱反應,所以a>c,A錯;反應②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①的2倍,②的反應熱也是①的2倍,b=2a<0,C對。 [答案] C 5.(1)已知1 mol紅磷轉(zhuǎn)化為1 mol白磷,吸收18.39 kJ熱量。 ①4P(紅,s)+5O2(g)===2P2O5(s) ΔH1 ②4P(白,s)+5O2(g)===2P2O5(s) ΔH2 則ΔH1________ΔH2(填“>”、“<”或“=”,后同) (2)①CH4(g)+2O2(g)===CO2(g)+2H2O(g) ΔH3 CH4(g)+2O2(g)===CO2(g)+2H2O(l) ΔH4 ②NaOH(aq)+H2SO4(濃)===Na2SO4(aq)+H2O(l) ΔH5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6 則ΔH3________ΔH4;ΔH5________ΔH6。 [答案] (1)> (2)> < 考向一 反應熱與焓變 1.(2018北京卷)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由CO2和CH4轉(zhuǎn)化為高附加值產(chǎn)品CH3COOH的催化反應歷程。該歷程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成CH3COOH總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B.CH4→CH3COOH過程中,有C—H鍵發(fā)生斷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鍵 D.該催化劑可有效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解析] A項,總反應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為100%;B項,CH4→CH3COOH,有C—H鍵的斷裂;C項,從圖示看,①能量比②高,①→②放出能量,形成新鍵C—C鍵;D項,催化劑不影響平衡轉(zhuǎn)化率。 [答案] D 2.(2016海南卷)(雙選)由反應物X轉(zhuǎn)化為Y和Z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X→Y反應的ΔH=E5-E2 B.由X→Z反應的ΔH<0 C.降低壓強有利于提高Y的產(chǎn)率 D.升高溫度有利于提高Z的產(chǎn)率 [解析]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決定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由圖可知,X→Y反應的ΔH=E3-E2,X→Z反應的ΔH=E1-E2<0,反應放熱,A項錯誤,B項正確;由X生成Y的反應,即2X(g)3Y(g),是氣體物質(zhì)的量增大的反應,降低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提高Y的產(chǎn)率,C正確;X→Z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不利于提高Z的產(chǎn)率,D錯誤。 [答案] BC 3.(2016江蘇卷)通過以下反應均可獲取H2。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①太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2H2O(l)===2H2(g)+O2(g) ΔH1=+571.6 kJmol-1 ②焦炭與水反應制氫:C(s)+H2O(g)===CO(g)+H2(g) ΔH2=+131.3 kJmol-1 ③甲烷與水反應制氫:CH4(g)+H2O(g)===CO(g)+3H2(g) ΔH3=+206.1 kJmol-1 A.反應①中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B.反應②為放熱反應 C.反應③使用催化劑,ΔH3減小 D.反應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 [解析] 反應①中是光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A錯誤;反應②中ΔH>0,為吸熱反應,B錯誤;催化劑只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不影響反應的焓變,C錯誤;根據(jù)蓋斯定律,目標反應可由反應③-②獲得,ΔH=206.1 kJmol-1-131.3 kJmol-1=+74.8 kJmol-1,D正確。 [答案] D 4.(1)(2015全國卷Ⅰ)已知反應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分別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則1 mol HI(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吸收的能量為________kJ。 (2)(2015海南卷)由N2O和NO反應生成N2和NO2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ΔH=__________ kJmol-1。 [答案] (1)299 (2)-139 考向二 利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或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5.(2018全國卷Ⅲ)三氯氫硅(SiHCl3)是制備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卮鹣铝袉栴}: (1)SiHCl3在常溫常壓下為易揮發(fā)的無色透明液體,遇潮氣時發(fā)煙生成(HSiO)2O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 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g) ΔH2=-30 kJmol-1 則反應4SiHCl3(g)===SiH4(g)+3SiCl4(g)的ΔH為________kJmol-1。 [解析] (1)SiHCl3與H2O反應生成(HSiO)2O的反應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根據(jù)原子守恒配平:2SiHCl3+3H2O===(HSiO)2O+6HCl。(2)將題給熱化學方程式依次編號為①、②,利用蓋斯定律,①3+②即可得到目標熱化學方程式,ΔH=+114 kJmol-1。 [答案] (1)2SiHCl3+3H2O===(HSiO)2O+6HCl (2)+114 6.(1)(2017全國卷Ⅱ)丁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脫氫制備。回答下列問題: 正丁烷(C4H10)脫氫制1丁烯(C4H8)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O2(g)===H2O(g) ΔH3=-242 kJmol-1 反應①的ΔH1為________ kJmol-1。 (2)(2015廣東卷)用O2將HCl轉(zhuǎn)化為Cl2,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 傳統(tǒng)上該轉(zhuǎn)化通過如圖所示的催化循環(huán)實現(xiàn),其中,反應①為:2HCl(g)+CuO(s)H2O(g)+CuCl2(s) ΔH1 反應②生成1 mol Cl2(g)的反應熱為ΔH2,則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熱用ΔH1和ΔH2表示)。 [解析] (1)根據(jù)蓋斯定律,②-③可得①,因此ΔH1=ΔH2-ΔH3=-119 kJmol-1+242 kJmol-1=+123 kJmol-1。(2)反應②:CuCl2(s)+O2(g)CuO(s)+Cl2(g) ΔH2,根據(jù)蓋斯定律,①+②得:2HCl(g)+O2(g)H2O(g)+Cl2(g) ΔH=ΔH1+ΔH2。 [答案] (1)+123 (2)2HCl(g)+O2(g)H2O(g)+Cl2(g) ΔH=ΔH1+ΔH2 7.(1)(2016全國卷Ⅱ)聯(lián)氨(又稱肼,N2H4,無色液體)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卮鹣铝袉栴}: 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 kJmol-1。 上述反應熱效應之間的關(guān)系式為ΔH4=____________,聯(lián)氨和N2O4可作為火箭推進劑的主要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廣東卷)用CaSO4代替O2與燃料CO反應,既可提高燃燒效率,又能得到高純CO2,是一種高效、清潔、經(jīng)濟的新型燃燒技術(shù)。反應①為主反應,反應②和③為副反應。 ①CaSO4(s)+CO(g)CaS(s)+CO2(g) ΔH1=-47.3 kJmol-1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 ΔH2=+210.5 kJmol-1 ③CO(g)C(s)+CO2(g) ΔH3=-86.2 kJmol-1 反應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ΔH=______________(ΔH1、ΔH2和ΔH3表示) [解析] (1)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熱效應之間的關(guān)系式為ΔH4=2ΔH3-2ΔH2-ΔH1。聯(lián)氨與N2O4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體且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聯(lián)氨和N2O4可作為火箭推進劑。(2)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①4+反應②+反應③2可得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 ΔH=4ΔH1+ΔH2+2ΔH3。 [答案] (1)2ΔH3-2ΔH2-ΔH1 反應放熱量大、產(chǎn)生大量氣體 (2)4ΔH1+ΔH2+2ΔH3 題型特點:選擇題 填空題 考向評析:本部分知識考查一方面突出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以圖表為背景,考查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另一方面根據(jù)已知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待求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或直接計算反應熱,是近幾年高考熱點。 答題啟示:二輪復習時應強化蓋斯定律的應用,另外還應加強計算訓練,“思路會,算不對”是制約高分的一個重要因素。 專題跟蹤訓練(五) 能力練(20分鐘 5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 1.(2018貴州省貴陽市高三監(jiān)測)某化學反應體系中反應物、生成物的能量與活化能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1是反應的活化能 B.E2是活化分子變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C.能量差E1-E2是反應熱 D.活化能的大小決定了反應熱的大小 [解析] 活化能的大小不能決定反應熱的大小,反應熱的大小由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共同決定,D項錯誤。 [答案] D 2.(2018山西大同一中月考)為探究NaHCO3、Na2CO3與1 molL-1鹽酸反應(設兩反應分別是反應Ⅰ、反應Ⅱ)過程中的熱效應,進行實驗并測得如表所示數(shù)據(jù)。 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僅通過實驗③即可判斷反應Ⅰ是吸熱反應 B.僅通過實驗④即可判斷反應Ⅱ是放熱反應 C.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 D.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解析] 根據(jù)實驗①可知,碳酸氫鈉溶于水的過程為吸熱過程,不能僅根據(jù)實驗③混合后溶液溫度降低而判斷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為吸熱反應,需結(jié)合實驗①進行綜合分析,A項錯誤;根據(jù)實驗②可知,碳酸鈉溶于水的過程為放熱過程,所以不能僅根據(jù)實驗④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后溶液溫度升高判斷反應Ⅱ是放熱反應,B項錯誤;根據(jù)實驗①可知,碳酸氫鈉溶于水后溶液溫度從20.0 ℃降低到18.5 ℃,而實驗③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后溶液溫度從20.0 ℃降低到16.2 ℃,證明反應Ⅰ為吸熱反應,根據(jù)實驗②碳酸鈉溶于水后溶液溫度從20.0 ℃升高到24.3 ℃,而實驗④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后溶液溫度從20.0 ℃升高到25.1 ℃,證明反應Ⅱ為放熱反應,C項正確,D項錯誤。 [答案] C 3.(2018甘肅天水一中測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25 ℃、101 kPa下,1 mol S(s)和2 mol S(s)的燃燒熱相等 B.1 mol H2SO4(濃)與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熱量為中和熱 C.CO是不穩(wěn)定的氧化物,它能繼續(xù)和氧氣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CO2,所以CO的燃燒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01 kPa時,1 mol H2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氫氣的燃燒熱 [解析] 燃燒熱指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因此S的燃燒熱相等,A正確;中和熱是稀強酸與稀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熱量,B錯誤;燃燒一般都是放熱反應,C錯誤;101 kPa時1 mol氫氣燃燒產(chǎn)生的H2O是液態(tài)時,放出的熱量才是燃燒熱,D錯誤。 [答案] A 4.已知熱化學方程式C2H2(g)+2.5O2(g)===2CO2(g)+H2O(g) ΔH=-1256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炔的燃燒熱為1256 kJmol-1 B.若轉(zhuǎn)移10 mol電子,則消耗2.5 mol O2 C.若生成2 mol液態(tài)水,則ΔH=-2512 kJmol-1 D.若形成4 mol碳氧共用電子對,則放出的熱量為2512 kJ [解析] 燃燒熱強調(diào)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如液態(tài)水,A項錯誤;1 mol C2H2(g)生成2 mol CO2(g)轉(zhuǎn)移10 mol電子,則消耗2.5 mol O2,B正確;由題意,生成2 mol H2O(g)時放出2512 kJ熱量,氣態(tài)水轉(zhuǎn)化為液態(tài)水要放出熱量,若生成2 mol液態(tài)水,則ΔH<-2512 kJmol-1,C項錯誤;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4對共用電子對,當形成4 mol碳氧共用電子對時,放出的熱量為628 kJ,D項錯誤。 [答案] B 5.已知:25 ℃ 101 kPa時1 mol辛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為5518 kJ;強酸和強堿在稀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放出的熱量為57.3 kJ。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①2C8H18(l)+25O2(g)===16CO2(g)+18H2O(g)  ΔH=-11036 kJmol-1 ②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036 kJmol-1 ③H++OH-===H2O ΔH=-57.3 kJmol-1 ④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只有② [解析] 表示辛烷的燃燒熱時,生成的水應是液態(tài)而不是氣態(tài),故①錯誤、②正確;③中未標明反應物、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錯誤。 [答案] C 6.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S(s)+O2(g)===SO2(g) ΔH1 S(g)+O2(g)===SO2(g) ΔH2 ②2H2(g)+O2(g)===2H2O(g) ΔH3 2H2(g)+O2(g)===2H2O(l) ΔH4 ③CaCO3(s)===CaO(s)+CO2(g) ΔH5 CaO(s)+H2O(l)===Ca(OH)2(s) ΔH6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由固體轉(zhuǎn)變?yōu)闅怏w需吸收熱量,又由于反應放熱時ΔH為負值,故①中ΔH1>ΔH2;②中ΔH3>ΔH4;③前者為吸熱反應,ΔH5>0,后者為放熱反應,ΔH6<0,故ΔH5>ΔH6。 [答案] D 7.(2017江蘇卷)通過以下反應可獲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 A.反應①、②為反應③提供原料氣 B.反應③也是CO2資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應CH3OH(g)===CH3OCH3(g)+H2O(l)的ΔH= kJmol-1 D.反應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kJmol-1 [解析] 反應①的產(chǎn)物為CO和H2,反應②的產(chǎn)物為CO2和H2,反應③的原料為CO2和H2,A項正確;反應③將溫室氣體CO2轉(zhuǎn)化為燃料CH3OH,B項正確;反應④中生成物H2O為氣體,C項中生成物H2O為液體,故C項中反應的焓變不等于 kJmol-1,C項錯誤;依據(jù)蓋斯定律,由②2+③2+④,可得所求反應的焓變,D項正確。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8分) 8.(2018陜西西工大附中模擬)為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工業(yè)生產(chǎn)中應合理利用化學能。 (1)25 ℃、1.01105 Pa時,實驗測得4 g氫氣在O2中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572 kJ的熱量,則表示H2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化學鍵的角度分析,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的化學鍵的破壞和生成物的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已知:N2(g)+3H2(g)2NH3(g) ΔH=-93 kJmol-1,試根據(jù)表中所列鍵能數(shù)據(jù)計算a的數(shù)值為________。 化學鍵 H—H N—H N≡N 鍵能/kJmol-1 436 a 945 當可逆反應中凈生成N—H物質(zhì)的量為2 mol時,反應放熱________。 (3)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1=-393.5 kJmol-1 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599 kJmol-1 根據(jù)蓋斯定律,計算反應2C(s,石墨)+H2(g)===C2H2(g)的ΔH=________。 [解析] (1)2 g即1 mol H2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6 kJ熱量,則表示H2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O2(g)===H2O(l) ΔH=-286 kJmol-1。(2)N2(g)+3H2(g)2NH3(g) ΔH=945 kJmol-1+436 kJmol-13-a kJmol-16=-93 kJmol-1,a=391;當可逆反應中凈生成N—H物質(zhì)的量為2 mol時,生成 mol NH3,反應放熱31 kJ。(3)將題給熱化學方程式依次標號為①、②、③,利用蓋斯定律,將①2+②-③可得:2C(s,石墨)+H2(g)===C2H2(g) ΔH=+226.7 kJmol-1。 [答案] (1)H2(g)+O2(g)===H2O(l) ΔH=-286 kJmol-1 (2)391 31 kJ (3)+226.7 kJmol-1 拔高練(25分鐘 5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 kJmol-1,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500 ℃、30 MPa下,將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 kJmol-1,則1 mol醋酸和1 mol NaOH反應的反應熱ΔH=-57.3 kJmol-1 D.在25 ℃、101 kPa時,2 g H2完全燃燒放出285.8 kJ熱量,則H2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解析] A項,燃燒熱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甲烷燃燒生成的水

注意事項

本文(2019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第5講 化學能與熱能學案.docx)為本站會員(tian****1990)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五月丁香婷婷狠狠色,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久久久不卡,欧美日韩国产黄片三级,手机在线观看成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