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遺傳的分子基礎 微專題四 遺傳的分子基礎的題型突破學案 浙科版必修2.doc
《2018-2019學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遺傳的分子基礎 微專題四 遺傳的分子基礎的題型突破學案 浙科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遺傳的分子基礎 微專題四 遺傳的分子基礎的題型突破學案 浙科版必修2.doc(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微專題四 遺傳的分子基礎的題型突破 [學習目標] 1.掌握同位素標記法的應用。2.明確DNA結構中的堿基數(shù)量關系及相關計算。3.掌握DNA復制的相關計算。4.比較遺傳信息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的異同。 一、對照比較:同位素標記噬菌體的有關分析 例1 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yǎng)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用32P、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答案 C 解析 培養(yǎng)噬菌體需用含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分別用被35S、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保溫培養(yǎng),但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若攪拌不充分,噬菌體的外殼沒有與細菌完全分離,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35S;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僅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方法總結 1.噬菌體的結構:噬菌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 3.噬菌體的標記方法 (1)標記細菌:用含有32P或者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獲得含32P或者35S的細菌。 (2)標記噬菌體:讓噬菌體侵染含32P或者35S的細菌,從而獲得含32P或者35S的噬菌體。 變式1 如圖為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實驗步驟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的現(xiàn)象是放射性全部分布在上清液中 B.攪拌的目的是促使35S進入細菌內 C.由于蛋白質中含有C、H、O、N等元素,所以也可以用14C、3H、18O、15N對噬菌體進行標記 D.整個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還需要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以進行對照 答案 D 解析 由于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蛋白質不侵入細菌,所以經(jīng)過攪拌和離心后,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但沉淀物中也可能會含有少量的放射性;攪拌的目的是使噬菌體(或噬菌體外殼)與細菌分開;由于蛋白質和DNA都具有C、H、O、N等元素,所以不能用14C、3H、18O、15N對噬菌體進行標記;根據(jù)教材中的實驗可知,還需要設置另一組實驗進行對照,該組需要用32P對噬菌體進行標記。 二、模型構建: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中的計算規(guī)律 例2 某研究小組測定了多個不同雙鏈DNA分子的堿基組成,根據(jù)測定結果繪制了DNA分子的一條單鏈與其互補鏈、一條單鏈與其所在DNA分子中堿基數(shù)目比值的關系圖,正確的是( ) 答案 C 解析 設該單鏈中四種堿基含量分別為A1、T1、G1、C1,其互補鏈中四種堿基含量分別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種堿基含量分別為A、T、G、C,由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1,A項中曲線應為水平,A錯誤;=,當=0.5時,=2,B錯誤;===,C正確、D錯誤。 方法總結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核酸中堿基數(shù)量計算的基礎。可推知以下多條用于堿基計算的規(guī)律。 項目 雙鏈DNA分子 1鏈 2鏈 A、G、T、C的關系 A=T;G=C A1=T2;G1=C2 A2=T1;G2=C1 A+G=T+C=A+C=T+G=DNA中堿基總數(shù)50% 非互補堿基和之比:或 1 m 1/m 互補堿基和之比:或 n n n 某種堿基的比例(X為A、T、G、C中某種堿基的含量) (X1%+X2%) X1% X2% 變式2 已知某雙鏈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4%,其一條鏈中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2%和18%,則在它的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 )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 答案 A 解析 設該DNA分子的兩條鏈分別為1鏈和2鏈,雙鏈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4%,則A+T占66%,又因為雙鏈DNA分子中,互補配對的兩種堿基之和占整個DNA分子比例和每條鏈中的比例相同,因此A1+T1=66%,G1+C1=34%,又因為T1與C1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2%和18%,則A1=66%-32%=34%,G1=34%-18%=16%。根據(jù)DNA分子的堿基互補配對關系,所以T2=A1=34%,C2=G1=16%。 三、模型構建:DNA復制的有關計算 例3 (2018杭州測試)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 0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中A∶G∶T∶C=1∶2∶3∶4,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了3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共形成了8個DNA分子,其中有7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長鏈完全是新合成的 B.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A∶G∶T∶C=1∶2∶3∶4 C.第3次復制時,需要周圍環(huán)境中1 600個含A的脫氧核苷酸 D.3次復制共需周圍環(huán)境中4 800個含G的脫氧核苷酸 答案 C 解析 DNA復制形成8個DNA分子,其中有6個DNA分子完全由新子鏈構成,A錯誤;已知DNA分子一條鏈中A∶G∶T∶C=1∶2∶3∶4,則其互補鏈中A∶G∶T∶C=3∶4∶1∶2,整個分子中A∶G∶T∶C=(1+3)∶(2+4)∶(3+1)∶(4+2)=2∶3∶2∶3,B錯誤;每個DNA分子中含A=1 0002=400個,第3次復制共產(chǎn)生8個DNA分子,由于是半保留復制,所以共需含A的脫氧核苷酸=8400=1 600個,C正確;每個DNA分子中含G=1 0002=600個,3次復制后,共需含G的脫氧核苷酸=(23-1)600=4 200個,D錯誤。 方法總結 假設將1個全部被15N標記的DNA分子(0代)轉移到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n代,結果如圖所示。 1.DNA分子數(shù) (1)子代DNA分子總數(shù)=2n個; (2)含15N的DNA分子數(shù)=2個; (3)含14N的DNA分子數(shù)=2n個; (4)只含15N的DNA分子數(shù)=0個; (5)只含14N的DNA分子數(shù)=(2n-2)個。 2.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 (1)子代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2n+1條; (2)含15N的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2條; (3)含14N的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2n+1-2)條。 3.消耗的脫氧核苷酸數(shù) 設親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種脫氧核苷酸m個,則: (1)經(jīng)過n次復制,共需消耗游離的該脫氧核苷酸m(2n-1)個。 (2)在第n次復制時,需消耗游離的該脫氧核苷酸m2n-1個。 變式3 某DNA分子含m對堿基,其中腺嘌呤有A個。下列有關此DNA在連續(xù)復制時所需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目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第一次復制時,需要(m-A)個 B.在第二次復制時,需要2(m-A)個 C.在第n次復制時,需要2n-1(m-A)個 D.在n次復制過程中,總共需要2n(m-A)個 答案 D 解析 DNA復制n次是指DNA連續(xù)復制了n次,產(chǎn)生的子代DNA分子為2n個,形成的脫氧核苷酸鏈有2n+1條。第n次復制是指DNA復制了n-1次,已產(chǎn)生子代的DNA分子繼續(xù)進行第n次復制。兩種復制情況下所需的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是不同的。在計算DNA分子在第n次復制過程中所需含某種堿基的脫氧核苷酸數(shù)目時,要先計算出n次復制時所需要的該種脫氧核苷酸數(shù),再減去(n-1)次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該種脫氧核苷酸數(shù)。該DNA分子含胞嘧啶數(shù)目為(m-A)個,復制n次需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目為(m-A)(2n-1)個。 四、歸納比較:遺傳信息的復制、轉錄和翻譯 例4 下圖中的①②③表示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③是翻譯過程,方向是從b到a B.每種氨基酸均可由不止一種tRNA轉運 C.①②③也能在線粒體、葉綠體及原核細胞中進行 D.一條mRNA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多個核糖體共同合成一條多肽鏈,加快了翻譯的速率 答案 C 解析 由題圖可知,③是翻譯過程,隨著翻譯的進行,肽鏈由短到長,所以方向是從a到b,A錯誤;大多數(shù)氨基酸有多個密碼子,可由不止一種tRNA轉運,但甲硫氨酸、色氨酸只有一種密碼子,只能由一種tRNA轉運,B錯誤;圖中①為DNA的復制,②為轉錄,③為翻譯,這3個過程也能在線粒體、葉綠體及原核細胞中進行,C正確;一條mRNA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能夠同時合成多條多肽鏈,提高翻譯的效率,D錯誤。 方法總結 真核生物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的比較 項目 DNA復制 轉錄 翻譯 時間 有絲分裂間期;MⅠ前的間期 生長發(fā)育的連續(xù)過程中 場所 主要在細胞核,少部分在線粒體和葉綠體 主要在細胞核 細胞質 原料 四種脫氧核苷酸 四種核糖核苷酸 主要是二十種氨基酸 模板 DNA的兩條鏈 DNA的一條鏈 mRNA 過程 DNA邊解旋邊以兩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兩條子鏈,子鏈與對應母鏈形成雙螺旋結構 DNA解旋,以其中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RNA tRNA一端的堿基與mRNA上的密碼子配對,另一端攜帶相應的氨基酸,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鏈 模板去向 分別進入兩個子代DNA分子中 恢復原樣,與非模板鏈重新形成雙螺旋結構 分解成單個核苷酸 特點 半保留復制 邊解旋邊轉錄 一條mRNA上可連續(xù)結合多個核糖體,分別合成多條肽鏈 產(chǎn)物 兩個雙鏈DNA分子 一條單鏈RNA 蛋白質 變式4 甲、乙兩圖為真核細胞中發(fā)生的代謝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的過程叫做翻譯,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 B.乙圖所示過程叫做轉錄,轉錄產(chǎn)物的作用一定是作為甲圖中的模板 C.甲圖所示翻譯過程的方向是從右到左 D.甲圖和乙圖中都發(fā)生了堿基互補配對且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甲圖所示為翻譯過程,多個核糖體分別完成多條多肽鏈的合成,A錯誤;乙是轉錄過程,其產(chǎn)物是RNA,包括mRNA、rRNA、tRNA,其中只有mRNA可以作為翻譯的模板,B錯誤;甲圖中,根據(jù)多肽鏈的長度可知,翻譯的方向是從右到左,C正確;甲圖和乙圖中都發(fā)生了堿基互補配對,但兩者配對方式不同,甲圖中堿基配對的方式為A—U、U—A、C—G、G—C,乙圖中堿基配對的方式為A—U、T—A、C—G、G—C,D錯誤。 1.(2017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體期末)下面是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實驗步驟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被標記的噬菌體是直接接種在含有35S的培養(yǎng)基中獲得的 B.培養(yǎng)時間過長會影響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 C.培養(yǎng)時間過短會影響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 D.攪拌不充分會影響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 答案 D 解析 噬菌體為病毒,不能直接利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A錯誤;題圖實驗過程采用35S標記,培養(yǎng)時間長短不會影響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質含量,本組實驗放射性物質含量與攪拌是否均勻有關,若攪拌不均勻,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會降低,沉淀物中放射性含量增加,B、C錯誤,D正確。 2.經(jīng)檢測得知,一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的數(shù)目為x,其占堿基總數(shù)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斷正確的是( ) A.與鳥嘌呤互補的堿基比例是1-y B.該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 C.該DNA分子的堿基之間的氫鍵數(shù)是 D.與鳥嘌呤不互補的堿基數(shù)目是 答案 D 解析 由題意可知,G、C數(shù)量都為x,所占比例都為y;A、T所占比例都為1/2-y,數(shù)量都為=-x。A項,與鳥嘌呤互補的堿基比例是y;B項,該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1;C項,G、C之間有三個氫鍵,A、T之間有兩個氫鍵,該DNA分子的堿基之間的氫鍵數(shù)是3x+2(-x)=x+;D項,A、T與鳥嘌呤不互補,其數(shù)目為。 3.將一個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的大腸桿菌(擬核DNA呈環(huán)狀,共含有m個堿基,其中有a個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檢測到下圖Ⅰ、Ⅱ兩種類型的DNA(虛線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脫氧核苷酸鏈)。下列有關該實驗的結果預測與分析,正確的是( ) A.DNA第二次復制產(chǎn)生的子代DNA有Ⅰ、Ⅱ兩種類型,比例為1∶3 B.DNA復制后分配到兩個子細胞時,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C.復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數(shù)目是 D.復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脫氧核苷酸單鏈為2n+1-2條 答案 D 解析 由題可知,T=a個,故C=-a,DNA第二次復制,總的DNA有4個,其中子代DNA有Ⅰ、Ⅱ兩種類各2個,A錯誤;基因的分離定律只適用于真核生物,B錯誤;復制n次,需要C=(-a)(2n-1),C錯誤;復制n次,脫氧核苷酸鏈有2n+1條,不含放射性的有2條,故含有放射性的有2n+1-2條,D正確。 4.(2018杭州質檢)下列關于圖中①、②兩種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為DNA,在正常情況下復制后形成兩個相同的DNA B.②為tRNA,一種tRNA可攜帶不同的氨基酸 C.遺傳信息位于①上,密碼子位于②上 D.①和②共有的堿基是A、C和U 答案 A 解析 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在正常情況下復制后形成的兩個DNA是相同的,A項正確;一種tRNA只能攜帶一種氨基酸,B項錯誤;密碼子位于mRNA上,反密碼子位于②(tRNA)上,C項錯誤;①和②共有的堿基是A、C和G,D項錯誤。 5.如圖表示真核細胞內的三個重要生理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所示為________過程,從結果分析該過程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正常情況下,甲圖中堿基的排列順序相同的單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圖所示的一個DNA分子片段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44%,其中一條鏈(a)上的鳥嘌呤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1%,那么,對應的另一條互補鏈(b)上的鳥嘌呤占b鏈堿基總數(shù)的比例是________。 (3)在玉米的葉肉細胞中能發(fā)生乙過程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乙過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 (4)乙圖中f的堿基種類與丙圖中的________相同,乙圖中的RNA聚合酶結合位點位于分子________上,起始密碼和終止密碼位于乙中的________分子上(填寫字母)。 (5)如果丙圖中的k由351個基本單位構成,則對應合成完整的n鏈,最多需要脫掉________分子的水(不考慮終止密碼子)。 答案 (1)DNA復制 半保留復制 a和c、b和d (2)35% (3)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不能 (4)k e f (5)116 解析 (1)DNA復制以DNA兩條鏈為模板,轉錄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翻譯以mRNA為模板。故甲、乙、丙分別表示DNA復制、轉錄、翻譯過程。a和d分別是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二者的堿基序列成互補關系。因此a和c、b和d上的堿基序列相同。(2)整個DNA分子中A+T占44%,則G+C占56%,其中一條鏈上G+C也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56%,又因為其中一條鏈(a)上的G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1%,所以與a鏈對應的互補鏈(b)上的G占b鏈堿基總數(shù)的比例為56%-21%=35%。(3)玉米的葉肉細胞中能發(fā)生轉錄的場所包括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內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不會發(fā)生過程乙。(4)乙圖中f是RNA,丙圖中k是mRNA,二者堿基種類相同;轉錄時RNA聚合酶與DNA模板鏈上的特定位點結合啟動轉錄過程,密碼子位于mRNA上。(5)鏈k由351個基本單位構成,則最多對應117個密碼子,不考慮終止密碼子,最多對應117個氨基酸,脫掉116個水分子。 [對點訓練] 題組一 同位素標記法 1.用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然后用已標記的噬菌體做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進入細菌體內的成分有( )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答案 B 解析 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在侵染過程中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面,DNA進入細菌體內。 2.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噬菌體吸收和利用培養(yǎng)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而被標記 B.用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子代噬菌體全都含32P C.用32P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上清液出現(xiàn)較強放射性可能是保溫時間過長 D.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能夠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答案 C 解析 噬菌體是一種專門寄生在細菌中的病毒,不能用培養(yǎng)基直接培養(yǎng),A錯誤;用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子代噬菌體只有少部分含32P,B錯誤;侵染時間過長(長時間保溫培養(yǎng)),大腸桿菌裂解后釋放出子代噬菌體,使上清液中出現(xiàn)較強放射性,C正確;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能夠證明蛋白質未進入大腸桿菌細胞中,不能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D錯誤。 3.“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實驗過程如下:標記噬菌體→32P標記的噬菌體與細菌混合培養(yǎng)→攪拌→離心→檢測放射性高低。對此過程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為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應進行長時間的混合培養(yǎng) B.進行攪拌和離心的目的是為了使DNA和蛋白質分離 C.攪拌和離心后只可能在沉淀物中才會有放射性物質32P D.選噬菌體作為實驗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質和DNA 答案 D 解析 長時間培養(yǎng)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加,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A錯誤;進行攪拌的目的是使噬菌體與細菌分離,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B錯誤;攪拌和離心后,由于實驗誤差,可能在上清液中出現(xiàn)放射性,C錯誤;選擇噬菌體進行實驗,主要原因是噬菌體結構簡單,只由蛋白質和DNA構成,便于實驗中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D正確。 題組二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中的計算規(guī)律 4.關于堿基互補配對的含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分子中有一個嘌呤就會有一個與之相配對的嘧啶 B.DNA分子中一條鏈的嘌呤數(shù)或嘧啶數(shù)一定等于另一條鏈的嘌呤數(shù)或嘧啶數(shù) C.DNA分子中嘌呤總數(shù)一定等于嘧啶總數(shù)且各占50% D.DNA分子中任何一種堿基所占的比例是兩條鏈上該堿基所占比例的平均數(shù) 答案 B 解析 在DNA分子的雙鏈中嘌呤和嘧啶互補配對,DNA分子中一條鏈的嘌呤數(shù)或嘧啶數(shù)一定等于另一條鏈的嘧啶數(shù)或嘌呤數(shù)。 5.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每個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種脫氧核苷酸 B.每個DNA分子中,都是堿基數(shù)=磷酸數(shù)=脫氧核苷酸數(shù)=脫氧核糖數(shù) C.每個脫氧核糖均只與一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含氮堿基相連 D.正常情況下,雙鏈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個胞嘧啶,就一定會同時含有30個鳥嘌呤 答案 C 解析 從DNA分子的結構模式圖來看,五碳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通常每個脫氧核糖與兩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相連,但位于鏈兩端的脫氧核糖與一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相鏈。 6.(2017紹興一中期末)從某生物組織提取DNA并進行分析,其中鳥嘌呤與胞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數(shù)的46%,已知該DNA的1號鏈所含的堿基中28%是腺嘌呤,24%是胞嘧啶,則與1號鏈相對應的2號鏈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別占該鏈全部堿基數(shù)的( ) A.26%、22% B.24%、28% C.14%、11% D.11%、14% 答案 A 解析 已知DNA分子中,鳥嘌呤與胞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46%,即C+G=46%,則C=G=23%、A=T=50%-23%=27%。又已知該DNA的1號鏈所含的堿基中28%是腺嘌呤,24%是胞嘧啶,即A1=28%、C1=24%,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A1+A2)2,C=(C1+C2)2,則A2=26%,C2=22%,A項符合題意。 題組三 DNA復制的有關計算 7.某一DNA分子中,A為200個,復制數(shù)次后,消耗周圍環(huán)境中含A的脫氧核苷酸3 000個,該DNA分子已經(jīng)復制了( ) A.4次 B.3次 C.5次 D.6次 答案 A 解析 3 000200=15,同時依據(jù)DNA的復制屬于半保留復制,原來的母鏈總會保存在后代中,由此形成的子代DNA應為16個,即復制了4次。 8.一個用15N標記的DNA分子有1 2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700個。該DNA分子在無放射性標記的溶液中復制2次,則( ) A.復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 400個 B.復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3∶1 C.復制過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脫氧核苷酸1 500個 D.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兩條鏈都有放射性 答案 C 解析 復制2次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仍是700個,A錯誤;復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為2個,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也是2個,兩者之比為1∶1,B錯誤;復制過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脫氧核苷酸=500(22-1)=1 500個,C正確;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復制,所以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一條鏈含有放射性,D錯誤。 9.(2017溫州九校期末)在利用大腸桿菌“探究DNA復制過程”的活動中若含有m個堿基對的DNA分子被15N標記,其中鳥嘌呤有n個,含該DNA分子的大腸桿菌在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分裂三次,獲取DNA并在試管中離心。若僅考慮該DNA分子的復制情況,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的每次復制產(chǎn)生的2個DNA分子連在同一個著絲粒上 B.離心后試管中DNA分子在輕帶與中帶的比值為3∶1 C.3次復制共消耗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7(m-n)個 D.該過程需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鍵 答案 A 解析 大腸桿菌不含有染色體,復制后的DNA分子不連在同一個著絲粒上,A錯誤;復制3次,含有15N-14N的DNA分子(中帶)為2個,含有14N-14N(輕帶)的DNA分子為6個,輕帶與中帶比值為3∶1,B正確;根據(jù)題意可知,每個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數(shù)目==m-n,復制3次,消耗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23-1)(m-n)=7(m-n),C正確;DNA復制過程中,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相鄰的脫氧核苷酸間形成磷酸二酯鍵,D正確。 題組四 遺傳信息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的比較 10.下列關于DNA復制、轉錄、翻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最多有61種tRNA,一種tRNA能轉運多種氨基酸 B.DNA復制時,兩條脫氧核糖核苷酸鏈均可作為模板,轉錄以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為模板 C.DNA復制一次得到一個和親代DNA相同的分子、轉錄一次得到一個和DNA單鏈等長的RNA分子 D.DNA復制、轉錄、翻譯的原料分別是脫氧核苷酸、核糖核酸、氨基酸 答案 B 解析 一種tRNA只能轉運一種氨基酸,A錯誤;DNA復制一次得到兩個和親代DNA相同的分子、轉錄一次得到一個比DNA單鏈短的RNA分子,C錯誤;DNA轉錄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錯誤。 11.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A—T—G—C—C—C… b …—U—A—C—G—G—G… ①a→b表示DNA轉錄,b→a表示逆轉錄?、诠灿?種堿基 ③a、b中共有6種核苷酸?、苋鬮代表mRNA,則圖中共有4個密碼子?、菰谡婧松镏衋→b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 B 解析 a為DNA單鏈,b為RNA單鏈,a、b中共有8種核苷酸;若b代表mRNA,則有2個密碼子;真核生物中a→b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故選B。 12.(2018紹興模擬)如圖為真核生物核內轉錄過程示意圖,敘述錯誤的是( ) A.①為編碼鏈 B.DNA在甲處剛剛由解旋狀態(tài)恢復雙螺旋 C.合成的RNA分子比DNA分子短 D.RNA將在細胞質加工為mRNA 答案 D 解析 據(jù)圖分析,②和③形成雜合的RNA-DNA雙鏈,其中②為模板鏈,③為RNA,則①為非模板鏈(編碼鏈),A正確;DNA在甲處轉錄完成后,可由解旋狀態(tài)恢復雙螺旋結構,B正確;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合成的RNA分子比DNA分子短,C正確;RNA將在細胞核中加工為信使RNA,D錯誤。 [綜合強化] 13.將大腸桿菌置于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這樣,后代大腸桿菌細胞中的DNA雙鏈均被15N標記。然后將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作為親代轉移到普通培養(yǎng)基中,繁殖兩代。親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腸桿菌DNA的狀況如圖所示: (1)第一代大腸桿菌DNA貯存的遺傳信息與親代大腸桿菌DNA貯存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將第二代大腸桿菌的DNA分子總量作為整體1,其中,帶有15N的第二代大腸桿菌DNA分子約占總量的________%。 (3)如果將第二代大腸桿菌的DNA單鏈總量作為整體1,其中第二代大腸桿菌的DNA中被15N標記的DNA單鏈約占總量的________%。 答案 (1)以親代15N標記的DNA分子為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 (2)50 (3)25 解析 (1)DNA復制精確的原因:一是以含15N的親代DNA分子作模板,二是堿基互補配對原則。(2)親代DNA為標有15N的DNA,第一代DNA為雜合DNA分子(即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第二代以兩個雜合DNA為模板,以含14N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共合成4個DNA分子,其中兩個完全標有14N,兩個仍為雜合(即含14N和15N)占總量的50%。(3)第二代4個DNA分子中,含15N的鏈有兩條,占總鏈的比例為2/8=25%。 14.如圖分別表示生物體細胞內的兩個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進行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 (2)圖乙所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___,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e鏈是完成該生理過程的模板,稱為__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的c鏈中,A和U堿基分別占全部堿基的16%和32%,那么a、b鏈中胸腺嘧啶占全部堿基的比例是________。 (4)圖乙中的Ⅰ是________。若其上的三個堿基為UAC,則此時Ⅰ所對應e鏈上的三個堿基(序列)是________,這三個相鄰的堿基稱為________。 答案 (1)轉錄 細胞核 核糖核苷酸 (2)翻譯 核糖體(細胞質) 信使RNA(mRNA) (3)24% (4)轉運RNA AUG 密碼子 解析 (1)分析題圖可知:圖甲表示轉錄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原料是核糖核苷酸。(2)圖乙表示翻譯過程,在核糖體中進行。e鏈是mRNA,可作為翻譯的模板。(3)若c鏈中A和U堿基分別占全部堿基的16%和32%,那么a鏈中T和A分別占該鏈全部堿基的16%和32%,所以b鏈中A和T堿基分別占該鏈全部堿基的16%和32%,所以a、b鏈中胸腺嘧啶分別占全部堿基的比例是(16%+32%)2=24%。(4)圖乙中的Ⅰ是tRNA,若其上的三個堿基為UAC,則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Ⅰ所對應的mRNA上的三個堿基是AUG。m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稱為一個密碼子。 15.在遺傳物質的科學探究中,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說明加熱殺死的S型菌可以使R型菌發(fā)生轉化,但不能證明轉化因子(遺傳物質)是DNA,埃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請分析回答這些科學家實驗中的相關問題: (1)埃弗里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兩個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中能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化因子的一組對照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S型菌的物質 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 ① R型 蛋白質 R型 ② R型 莢膜多糖 R型 ③ R型 DNA R型和S型 ④ R型 經(jīng)DNA酶處理的DNA R型 (3)赫爾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首先用分別含有32P和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獲得分別含有32P和35S的________________,再用它們培養(yǎng)獲得分別含有32P和35S的____________。 (4)兩組侵染實驗,一段時間后都需要用攪拌器攪拌,然后離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檢測上清液、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組,如果保溫培養(yǎng)時間過長,在攪拌、離心后上清液也會出現(xiàn)較強的放射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它們各自的作用 (2)③和④ (3)大腸桿菌 噬菌體 (4)將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分離 被侵染的大腸桿菌裂解,子代噬菌體被釋放出來 解析 埃弗里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實驗都是在分子水平上將DNA分子和蛋白質分離開來,單獨地觀察兩者的作用。③與④組中的自變量是有無S型菌的DNA分子,從實驗結果就能得出DNA分子是轉化因子的結論。大腸桿菌是噬菌體的寄主,所以先培養(yǎng)大腸桿菌,然后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是為了使T2噬菌體與大腸桿菌充分分開。若保溫培養(yǎng)時間過長,可導致大腸桿菌裂解,釋放出的子代T2噬菌體進入上清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遺傳的分子基礎 微專題四 遺傳的分子基礎的題型突破學案 浙科版必修2 2018 2019 學年 高中生物 第三 遺傳 分子 基礎 專題 題型 突破 浙科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636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