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19中考物理專題練習 浮力與壓強(含解析)
-
資源ID:94281134
資源大?。?span id="tlnf3bb" class="font-tahoma">1.06MB
全文頁數(shù):16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26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備戰(zhàn)2019中考物理專題練習 浮力與壓強(含解析)
浮力與壓強
一、單選題
1.在教學創(chuàng)新展示活動中,王老師演示了如下實驗,把一個吸盤用力按壓在玻璃罩頂端,吸盤靜止(如圖),然后抽取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過了一會兒吸盤掉落,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抽氣前吸盤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重力
B. 抽氣前吸盤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C. 抽氣后吸盤掉落是由于受到的重力增大
D. 抽氣后吸盤掉落是由于玻璃罩內(nèi)氣壓減小
2.潛水員在水面下不斷下潛的過程中,受到的壓強和浮力的變化情況是( )
A. 壓強不變,浮力變大 B. 壓強變小,浮力變小
C. 壓強變大,浮力不變 D. 壓強變大,浮力變大
3.如圖所示,潛水員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業(yè)時,需要穿抗壓能力不同的潛水服.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形成了下面四個問題,你認為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
A. 為什么在不同深度要穿抗壓能力不同的潛水服?
B. 液體的壓強與潛水員所處的位置有什么關(guān)系?
C. 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是否有關(guān)?
D. 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什么關(guān)系?
4.關(guān)于壓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壓力總是等于重力的 B. 壓力的大小總是與重力有關(guān)
C. 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的 D. 壓力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5.如圖所示,紙片不會掉下來的原因是( ?。?
?
A. 紙片很輕 B. 水粘住紙片 C. 空氣有浮力 D. 大氣對紙片有向上的壓力
6.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個乒乓球,然后從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氣,并將開始頂住乒乓球的手指移開,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乒乓球不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大
B. 乒乓球不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小
C. 乒乓球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大
D. 乒乓球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小
7.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簡易密度計,將其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燒杯中,它會豎直立在液體中,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判斷,下列燒杯中的液體密度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8.如圖所示,裝滿水的密閉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積之比為2:1,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強為p,當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
A. F , p B. 2F , p C. F , p D. F , 2p
二、多選題
9.如圖所示,一個上寬下窄的薄壁容器重為G1 , 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著高為h、體積為V的水(未滿),設水的密度為ρ0 , 容器的底面積為S,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水對容器底的壓力F=G0→G0=gm0→m0=ρ0Vg B. 容器對地面的壓力F=G1+G0=G1+ρ0Vg
C. 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 D. 容器封口倒置F=PS,水對容器底的壓力不變
10.如圖甲所示,一裝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一長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塊勻速下降至水面如圖甲所示位置,在木塊勻速下降的過程中(不計摩擦阻力)水未溢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塊所受浮力先增大后不變
B. 容器對地面的壓強一直增大
C. 圖乙為水對木塊下表面的壓力與木塊下表面所處深度的關(guān)系圖線
D.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先變大后不變
11.兩塊完全相同的磚塊,如圖所示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磚塊的長、寬、高之比為4:2:1,若磚塊A對磚塊B的壓力是FA , 壓強為pA;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是FB , 壓強為pB , 則( )
A. FA:FB=1:2 B. pA:pB=2:1 C. FA:FB=2:1 D. pA:pB=1:2
12.水平桌面上有一只杯子,杯子中裝滿水,現(xiàn)向杯中輕輕放入一個物塊,則放入物塊后( )
A. 杯底對桌面的壓力可能不變 B. 水對杯底的壓強一定不變
C. 水對杯底的壓力可能變大 D. 杯底對桌面的壓力可能變大
13.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個月,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裝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圖所示.則在水槽內(nèi)水面降到恰好與瓶口相平位置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設外界大氣壓保持不變)( )
A. 瓶內(nèi)氣體壓強逐漸變小 B. 水槽內(nèi)的水對水槽底部的壓強逐漸變小
C. 桌面受到的壓力保持不變 D. 瓶內(nèi)、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漸變大
三、填空題
14.如圖所示為向墻內(nèi)按圖釘?shù)那榫?,請你從壓強的角度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回答.
問題: ________?
回答: ________.
15.如圖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積為20 cm2.杯中水深10 cm,杯和水的總重力為3 N,則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________ Pa;水對杯底的壓力為________N.(g取10 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計)
16.學校改建時,工人師傅用透明塑料管檢查窗臺是否水平,當管中的水靜止時,管兩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當塑料管的一端抬高10cm,最終兩端水面的高度差為________。
17.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前后示數(shù)變化了________N.為了使彈簧測力計前后示數(shù)變化更明顯,他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填兩種方法).
18.最早測量大氣壓的實驗是________。一個標準大氣壓約是________pa , 這相當于________m高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該實驗中,若實驗前玻璃管內(nèi)水銀未灌滿,則測量結(jié)果偏________;若將玻璃管傾斜,管內(nèi)水銀柱高度________ 變大,變小,不變 。
19.如下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相平且甲液體的質(zhì)量大于乙液體的質(zhì)量.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pA________pB , 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FA________FB。
四、實驗探究題
20.小虎同學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估測大氣壓的值.設計的方案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將活塞推至注射器頂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排盡空氣;實驗中,小虎同學水平向右緩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活塞剛好被拉動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1)實驗室有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 , 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實驗時應選用________(選填“甲”或“乙”)注射器.
(2)下面是小虎同學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請將空白處內(nèi)容補充完整
大氣對活塞的壓力F/N
活塞的橫截面積S/cm2
大氣壓強的值p/Pa
6.0
0.5
________。
(3)根據(jù)計算出的大氣壓的數(shù)值請你分析,該數(shù)據(jù)與標準大氣壓不相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為減小該因素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小明對小虎同學所做實驗進行改進:“在原實驗基礎(chǔ)上,取下橡皮帽,將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后,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0N”這一實驗步驟,小明計算出的大氣壓強________Pa.
五、綜合題
21.如圖所示,平底茶壺的質(zhì)量是400g,底面積是40cm2 , 內(nèi)盛0.6kg的水,壺中水面到壺底的高度為12cm,放置在面積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試求:
(1)茶壺對桌面的壓強;
(2)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
22.隨著社會的進步,“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小明同學在上學時騎著自行車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以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已知小明同學的質(zhì)量為60kg,自行車質(zhì)量為10kg,前后輪胎和地面總接觸面積為2×10﹣3m2 . 在小明騎行過程中,求:(g取10N/kg)
(1)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
(2)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
23.小明用刻度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測鹽水的密度.
(1)將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逐漸倒入水,出現(xiàn)圖甲所示的現(xiàn)象,隨著水量的增加,橡皮膜越凸起,說明液體壓強隨著 ________ 的增加而增大.
(2)將玻璃宵緩慢插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圖乙分別測出高度h1、h2、h3 . 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是由于受到深度為________ 鹽水的壓強.
(3)用小明測得的物理雖量推導出鹽水密度,表達式ρ鹽水= ________ ?。ㄋ拿芏扔谩唉阉北硎荆?
答案部分
一、單選題
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B、抽氣前吸盤內(nèi)氣壓小于外部大氣壓,吸盤受到向上的力大于受到的重力.故AB錯誤;
C、D、抽氣后,吸盤內(nèi)留有少量的空氣,璃罩內(nèi)氣體的壓強減小,當玻璃罩內(nèi)氣體壓強小到不能支撐吸盤時吸盤就會掉下來.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1)抽氣前將吸盤壓在玻璃罩的頂端擠出了吸盤中的大部分空氣,使得吸盤內(nèi)氣壓小于外部大氣壓,所以不會掉下來.(2)當用抽氣機抽出玻璃罩中的氣體時,玻璃罩內(nèi)氣體的壓強減小,吸盤內(nèi)留有少量的空氣,對吸盤有向下的壓強,再加上有物體對吸盤向下拉的作用,當玻璃罩內(nèi)氣體壓強小到不能支撐吸盤時吸盤就會掉下來.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潛水員在水面下不斷下潛的過程中,水的密度ρ不變, ∵F浮=ρV排g,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潛水員受到的浮力不變;
∵p=ρgh,潛水員所處的深度h變大,
∴潛水員受到的水的壓強變大;
故選C.
【分析】潛水員在水面下不斷下潛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處深度變大,但水的密度不變,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導公式F浮=ρ液V排g和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斷.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根據(jù)p=ρgh,在一定深度內(nèi),我們把海水的密度看做基本不變,當潛水員在海水下越深時,深度h越大,受到海水對他的壓強p就越大,穿的潛水服的受壓能力就要越強.所以潛水員在不同的深度潛水時要穿不同的潛水服其實質(zhì)是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guān)系造成的,在各選項的問題中,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是“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什么關(guān)系?”.
故選D.
【分析】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從潛水員在水中不同深度,穿的潛水衣不同,目的是能夠抵擋不同的水壓和液體壓強特點來分析,潛入水中越深,需要穿抗壓更強的潛水服,由此可知越往深處,液體的壓強越大.據(jù)此提出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大小等于重力,其它情況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不符合題意; B、壓在豎直面上的物體產(chǎn)生的壓力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產(chǎn)生的,不符合題意;
C、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方向總是與被壓物體表面垂直,其方向不一定是垂直向下,不符合題意;
D、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符合題意.
故選D.
【分析】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都是由重力產(chǎn)生的,有時也是人為產(chǎn)生的.只有物體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才等于重力.
5.【答案】 D
【解析】【解答】解:杯口朝下時,由于杯內(nèi)沒有空氣只有水,而杯內(nèi)水柱產(chǎn)生壓強遠小于外界的大氣壓,故紙片就被大氣壓給“頂”住了.
故選D.
【分析】根據(jù)我們對大氣壓的了解,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數(shù)值是1.01×105Pa,即標準大氣壓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當然可以托住紙片和水的重力了.
6.【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當用力吹漏斗時,氣流從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較大,乒乓球的上部氣流流速大,壓強比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氣壓是不變的,托著乒乓球不會掉下來.
故選B.
【分析】流動的氣體和液體都稱為流體,流體流速大壓強?。?
7.【答案】C
【解析】【解答】密度計使用時,始終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時浮力等于重,所以密度計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即 可得: ;
由圖知,在C液體中,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小,根據(jù) 可得,此液體的密度最大,
故答案為:C。
【分析】密度計測液體密度時漂?。‵浮=G),從圖可以得出密度計排開液體體積的大小關(guān)系,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
8.【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cè)壁都會產(chǎn)生壓強,同種液體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容器倒置后,液體深度不變,由p=ρgh可知,壓強不變,仍為p,根據(jù)p=得F=pS,S擴大為2倍,則壓力也變?yōu)?F.
故選B.
【分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根據(jù)p=ρgh分析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利用F=pS分析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二、多選題
9.【答案】BC
【解析】【解答】解:AD、由圖可知,容器上寬下窄,有一部分水壓力在容器的側(cè)壁上,所以F<G0 , 容器封口倒置后,容器上窄下寬,F(xiàn)>G0 , 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變大.故AD錯誤;
B、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等于容器和容器內(nèi)水的重力之和,
根據(jù)G=mg和ρ= 可得,容器對地面的壓力F=G1+G0=G1+m0g=G1+ρ0Vg.故B正確;
C、由B知,容器對地面的壓力F=G1+G0=G1+m0g=G1+ρ0Vg,
所以,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 = = .故C正確;
故選BC.
【分析】(1)液體對杯底的壓力,可以根據(jù)液體產(chǎn)生的壓力和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進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細一樣的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飲料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細的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液體的重力;上面細、下面粗的容器中液體的壓力大于液體的重力.據(jù)此分析判斷AD選項;(2)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等于容器和容器內(nèi)水的重力之和,根據(jù)G=mg和ρ= 推導其對地面的壓力,然后利用p= 推導對地面的壓強,從而對BC選項作出判斷.
10.【答案】AD
【解析】【解答】解: A.由F浮=ρ液gV排可知,木塊完全浸沒以前,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浮力增大;完全浸沒后,排開水的體積不再改變,不管深度怎樣改變,浮力大小不變,即木塊所受浮力先增大后不變,故A正確;
B.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水和排開水的重力之和,而容器、水的重力不變;木塊完全浸沒以前,排開水的重力逐漸變大,完全浸沒后,排開的水重力不變,所以容器對地面的壓力是先變大后不變,則容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先變大后不變,故B錯誤;
C.在木塊勻速下降的過程中,木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變大,由p=ρgh可知,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變大,由F=pS可知,水對木塊下表面的壓力不斷變大,故C錯誤;
D.木塊完全浸沒以前,排開的水的體積逐漸變大,完全浸沒后,排開的水的體積不變,則水面的高度是先升高后不變,根據(jù)p=ρgh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先增大后不變,故D正確.
故選AD.
【分析】(1)沒有完全沒入以前,深度越大,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完全浸沒后,深度變大,排開水的體積不再改變,根據(jù)F浮=ρgV排分析浮力變化,根據(jù)p=ρgh可知壓強變化;(2)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水和排開的水的重力之和,底面積不變,根據(jù)p= 即可判斷壓強變化.
11.【答案】AB
【解析】【解答】解: 設每磚塊的重力為G,
已知磚塊的長、寬、高之比為4:2:1,設磚塊的長、寬、高分別為4a、2a、a;
則磚塊A對磚塊B的壓力:FA=G,
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FB=2G,
所以,F(xiàn)A:FB=G:2G=1:2,故A正確,C錯誤;
A與B的接觸面積為:SA=a×2a=2a2 ,
B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B=2a×4a=8a2 ,
則磚塊A對磚塊B的壓強:pA= = ,
磚塊B對地面的壓強:pB= = = ,
所以,pA:pB= : =2:1,故B正確,D錯誤.
故選AB.
【分析】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據(jù)此可得壓力之比;根據(jù)長、寬、高的比例關(guān)系確定受力面積,然后根據(jù)p= 求出壓強之比.
12.【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若物體漂浮或懸浮時,F(xiàn)浮=G排=G物 , 故排開液體的重力和物體的重力相等,所以此時杯子的總重力不變,故此時杯對桌面的壓力不變;且此時水杯中的水仍然是滿的,所以水的深度不變,據(jù)p=ρgh可知,杯底所受水的壓強不變;據(jù)F=pS可知,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所以杯底所受水的壓力不變.
若物體下沉時,F(xiàn)浮=G排<G物 , 即物體的重力大于排開液體的重力,所以此時杯子的總重力變大,故此時杯對桌面的壓力變大,但此時水杯中的水仍然是滿的,所以水的深度不變,據(jù)p=ρgh可知,杯底所受水的壓強不變;據(jù)F=pS可知,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所以杯底所受水的壓力不變.
故選ABD.
【分析】(1)物體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2)若物體下沉時,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據(jù)此知識結(jié)合液體壓強的相關(guān)知識分析即可判斷.
13.【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1)隨著水的蒸發(fā),盆景內(nèi)水減少,瓶子中的水也會下降,瓶內(nèi)氣體體積增大,則瓶內(nèi)氣體壓強逐漸變小,故A正確;(2)在水槽內(nèi)水面降到恰好與瓶口相平位置的過程中,水深變小,由p=ρgh可知,水槽內(nèi)的水對水槽底部的壓強逐漸變小,故B正確;(3)隨著水的蒸發(fā),盆景里的水逐漸減少,總重減小,桌面受到的壓力逐漸變小,故C錯誤;(4)在瓶口露出水面之前,沒有空氣進入瓶中,外界大氣壓等于瓶中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與瓶中氣壓之和,大氣壓不變、瓶中氣體壓強減小,所以瓶中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逐漸增大,即瓶內(nèi)、外水面的高度差在逐漸增大,故D正確;
故選:ABD.
【分析】隨著水的蒸發(fā),盆景內(nèi)水減少,當瓶口剛露出水面時,會有少量空氣進入瓶中,瓶內(nèi)氣壓增大,瓶子的水會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繼續(xù)沒入水中,空氣不再進入,如此反復.據(jù)此分析回答.
三、填空題
14.【答案】 圖釘帽的面積為什么比較大;圖釘帽的面積比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解析】【解答】解:問題:圖釘帽的面積為什么比較大?
回答:圖釘帽的面積比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問題:圖頂尖為什么比較尖?
回答:圖頂尖比較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故答案為:圖釘帽的面積為什么比較大;
圖釘帽的面積比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分析】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
增大壓強的方法: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減小壓強的方法: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15.【答案】 1500;2
【解析】【解答】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總=3N,則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 = =1500Pa;水的深度h=10cm=0.1m,水對杯底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水對杯底的壓力:F′=p′S=1000Pa×20×10﹣4m2=2N。
故答案為:1500;2.
【分析】根據(jù)壓力和受力面積的比值計算壓強,根據(jù)液體的密度和深度計算液體的壓強,壓強和受力面積的乘積計算壓力。
16.【答案】在同一水平面上;0
【解析】【解答】解:由于塑料管中裝有水,兩管子兩端開口,并且相連通,符合連通器的結(jié)構(gòu)特征;連通器中的同種液體自由靜止時,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標記下此時兩液面的高,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連通器中的同種液體自由靜止時,液面是相平的,所以當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終管兩端水面的高度差為0.
故答案為:在同一水平面上;0.
【分析】頂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的特點是,當連通器中裝有同種液體并且靜止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17.【答案】0.2;增加液體密度;換用體積更大的物體
【解析】【解答】解: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浸沒在水中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2.4N , 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2.2N , 則彈簧測力計前后示數(shù)變化為△F=F1﹣F2=2.4N﹣2.2N=0.2N;
由于彈簧測力計前后示數(shù)變化是浮力作用的結(jié)果,根據(jù)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F浮=ρ液V排g),可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增加液體的密度,二是增大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故答案為:0.2;增加液體的密度;增大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分析】根據(jù)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讀出物體的重力和把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根據(jù)F浮=G﹣F拉求出浮力;根據(jù)(F浮=ρ液V排g分析。
18.【答案】托里拆利實驗;;;小;不變
【解析】【解答】 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測出了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即 ,這也就是后來規(guī)定的1個標準大氣壓的大小,其具體數(shù)值是 。 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是被外界大氣壓支持著的,若管內(nèi)是真空,則管內(nèi)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如果水銀沒有灌滿,里面有氣體,會使測量值偏??;若將玻璃管傾斜一些,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也不變,水銀槽底部受到水銀的壓強也不變,但玻璃管內(nèi)水銀的長度會變大一些。
故答案為:托里拆利實驗; ; ;??;不變。
【分析】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氣壓的大小決定的,在玻璃管頂端真空的情況下,管內(nèi)外水銀柱的高度差與管的傾斜度、位置的深淺、水銀槽內(nèi)水銀的多少以及管的粗細均無關(guān).
19.【答案】 >;>
【解析】【解答】(1)由圖知,容器底面積S甲<S乙 , ∵V=Sh,液面相平、h相同,∴V甲<V乙 , ∵ρ= ,m甲>m乙 , ∴兩液體的密度關(guān)系:ρ甲>ρ乙;∵p=ρgh,∴pA>pB; (2)∵對于圓柱形容器,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ρghS=ρgV=mg=G,∴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FA>FB.
故答案為:>;>.
【分析】利用p=ρgh判斷 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 關(guān)系;再利用F=pS判斷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關(guān)系.
四、實驗探究題
20.【答案】 (1)甲
(2)1.2×105
(3)活塞與注射器內(nèi)壁間存在摩擦力;1.0×105
【解析】【解答】解:(1)因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 ,
當大氣壓約為105Pa,當面積為2cm2 , 即0.0002m2時,
由p= 可得,F(xiàn)=pS=105Pa×0.0002m2=20N,
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
所以實驗時應選用甲注射器.(2)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大氣壓力F=6N,活塞面積S=0.5cm2 ,
所測大氣壓強:p= = =1.2×105Pa,
故表格處應填:1.2×105 . (3)由計算結(jié)果可知,求得的大氣壓的數(shù)值大于標準大氣壓,原因可能是活塞與注射器內(nèi)壁間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時,拉力F大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從而使測量值偏大.
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0N,是活塞與筒壁的摩擦力F1 , 所以,大氣對活塞產(chǎn)生的壓力實際為F′=F﹣F1=6N﹣1.0N=5N,
計算出的大氣壓強p′= = =1.0×105Pa.
故答案為:(1)甲;(2)1.2×105;(3)活塞與注射器內(nèi)壁間存在摩擦力;1.0×105 .
【分析】(1)根據(jù)拉動甲、乙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計算出標準大氣壓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選擇.(2)根據(jù)測得的大氣壓力和活塞面積代入公式p= 可算出大氣壓強的大?。?)如果活塞與注射器內(nèi)壁間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時,拉力F大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從而影響測量結(jié)果.
五、綜合題
21.【答案】 (1)解:茶壺和水的總重:
G=(m壺+m水)g=(0.4kg+0.6kg)×lON/kg=10N;
壺對桌面的壓力F=G=10N,
底面積S=40cm2=4×10﹣3m2 ,
茶壺對桌面的壓強:
p1= = =2.5×103Pa
答:茶壺對桌面的壓強為2.5×103Pa
(2)解:水深h=12cm=0.12m,
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強:
p2=ρgh=1×103kg/m3×10N/kg×0.12m=1.2×103Pa,
由p= 得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
F′=p2S=1.2×103Pa×4×10﹣3m2=4.8N
答: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為4.8N.
【解析】【分析】(1)根據(jù)G=mg求出茶壺和水的總重力;壺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根據(jù)p= 求出壓強;(2)根據(jù)p=ρgh求出水對壺底的壓強,利用F=pS求出壓力.
22.【答案】(1)解: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 F=G總=(m人+m車)g=(60kg+10kg)×10N/kg=700N
答: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為700N
(2)解: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 p= = =3.5×105Pa
答: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為3.5×105Pa
【解析】【分析】(1)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等于自行車和學生的重力之和,根據(jù)F=G=mg求出其大?。唬?)知道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和前后輪胎和地面總接觸面積,根據(jù)p= 求出自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
23.【答案】 (1)深度
(2)h1
(3)ρ水
【解析】【解答】解:(1)圖甲所示的現(xiàn)象,隨著水量的增加,橡皮膜越凸起,說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說明鹽水對其向上的壓強與水對其向下的壓強相等,即由于受到深度為h1鹽水的壓強;
(3)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p水=ρ水gh3 , 橡皮膜受到鹽水的壓強p鹽水=ρ鹽水gh1 ,
由p水=p鹽水可得,ρ水gh3=ρ鹽水gh1 ,
則鹽水的密度:
ρ鹽水=ρ水 .
故答案為:(1)深度;(2)h1;(3)ρ水 .
【分析】(1)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說明其受到的玻璃管中水對其向下的壓強與燒杯中鹽水對其向上的壓強相等;
(3)根據(jù)p=ρgh表示出水和鹽水的壓強,利用兩液體壓強相等得出等式即可得出鹽水的密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