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4.1《信息的獲取》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4.1《信息的獲取》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4.1《信息的獲取》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4.1《信息的獲取》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耳的基本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以及各部結構在獲取聲音信息中的作用。在了解了耳的基本結構后,聽覺的形成過程就容易理解了。課文中的身邊事是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打電話”的游戲引入的,這個活動一方面告訴我們聲音可以通過一定的結構傳導,另一方面啟發(fā)我們,小盒(可比喻成鼓膜)的震動發(fā)出聲音,因此在學習鼓膜的作用時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游戲中的“小盒”。探究竟是通過圖文資料,配備小辭典,讓學生認識耳的三部分結構及每部分結構所包括的器官,并在此基礎上理解聽覺是怎樣形成的。對學生來說,內耳的結構比較復雜和和生疏,可以利用耳的模型來進行教學。實際用中闡述了對暈車、暈船等常見現(xiàn)象的解釋和用耳的衛(wèi)生常識,這些知識對學生都是很必要的。 學生分析 學生對耳的知識應該有一些初步認識(尤其是外耳和中耳),但對完整的耳的結構和聽覺形成過程可能不清楚,因為這些知識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的實際,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學生對學習這部分知識會有較大的興趣。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和方式:1.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耳是人體的聽覺器官,每一個人時時都在利用耳獲取信息,因此要注意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用中以及其它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都可以在探究竟的過程中作為事例加以分析,以提高學生對耳的認識深度并提高其興趣。2.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利用課本上的圖文資料,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耳的結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盡可能的通過學生交流、討論加以解決,教師只在難點處(如內耳)加以講解。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有利于學生獲取終身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描述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 情感性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用耳衛(wèi)生習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自制聲音傳導實驗的簡單裝置,備用;耳的結構圖或模型等;有條件的學校和教師可制作聽覺形成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身邊事 方法一:用錄音機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正常聽和堵住耳朵“聽”。 為什么堵住耳朵后就聽不清聲音了呢?聽覺是怎樣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耳朵的秘密。 方法二: 教師講一個易引起學生興趣的故事,開始時聲音洪亮、抑揚頓挫,以后聲音漸漸變小,直至學生聽不清故事的結尾。 板書:三、聽覺的形成 探究竟 1.組織學生用自制的裝置做聲音傳導實驗。 請同學們分析:聲音的傳導靠什么? 為使學生對聲音的傳導有更準確的認識,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判斷遠處是否有火車開過來的辦法是趴在鐵軌上用耳聽聲音。這是為什么? 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2.由教師指導學生認識耳的結構 在學生自學在基礎上,教師出示耳的結構模型。 提問:想一想,耳的各部分結構分別有什么作用? 大家談 聲波可以通過空氣傳導,從鼓膜、聽小骨傳到內耳。此外,聲波還有什么途徑也能傳到內耳?(讓同學做磨牙的動作)兩者的傳導結果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出聽覺的形成過程,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外到內顯示耳的結構并動畫顯示聲音由外耳進入到內耳并形成聽覺的過程。同時,教師在全班巡視,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和鼓勵。 知識鏈 歸納總結耳的結構和聽覺形成的過程。 實際用 生活中,有不少人容易暈車、暈船,這是怎么回事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耳和聽覺呢? 布置作業(yè): 想一想 1. 耳朵里進了水,或者用棉花塞住耳朵,就聽不清外界的聲音了,這是為什么? 2. 當周圍有巨響時,為了保護聽力,一般要張開口,這是為什么? 課堂小結:(略) 試試看 正常聽和堵住耳朵“聽”,交替進行。 談出體會。 引起學生的“困惑”,學生的思維轉入本節(jié)課題:聽覺是怎樣形成的。 引發(fā)學生對此現(xiàn)象的思考。 兩個學生為一組,分別按課本要求做聲音傳導實驗。 學生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的傳導要靠媒體(如空氣、實驗中的小繩、鐵軌等)。 ①觀察教材中的彩圖,對照彩圖、小辭典進行自學。 ②學生結合模型互認耳的結構。 耳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塊聽小骨組成;內耳包括半規(guī)管、前庭和耳蝸。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結果。 同學做磨牙的實驗,交流感受。 通過牙齒的振動將聲音傳導到內耳,叫骨性傳導。骨性傳導,聲波不通過鼓膜傳導,速度較快,但聽覺聲音較小。空氣傳導聲波通過鼓膜,可使振幅增強,聽覺的聲音較大?!? ③學生認真觀看,嘗試寫出聽覺形成的過程。也可進行小組討論,師生共同進行。 聽覺的形成: 振動 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 沖動 傳導 ——→與聽覺有關的神經(jīng)——→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閱讀課本P81,梳理本節(jié)的知識,并交流心得??呻S時質疑老師。 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及生活常識,分組討論并體驗。 師生共同進行。 1.切斷了聲波的傳導途徑。 2.為的是使咽鼓管張開,以保持骨膜兩側大氣壓力的平衡,保護鼓膜,以免被震破。 學生體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信息的獲取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4.1信息的獲取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 2019 2020 年級 生物 下冊 4.1 信息 獲取 第三 課時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320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