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練案44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練案44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44講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一、選擇題
1.(2019·北京東城期末)15世紀的佛羅倫薩有許多學校,包括一所大學,其識字人口比例是歐洲其他國家難以匹敵的,10萬人里有至少8000名兒童進入教會學校、市立學校以及私立學校接受教育。對其影響理解正確的是( A )
A.學校教育發(fā)展利于古典文化的復興
B.人文主義思想在學校盛行
C.市民擺脫了基督教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
D.基督教抑制西歐教育發(fā)展
[解析] 材料中說佛羅倫薩有許多學校,識字人口比例高,顯然有利于古典文化的復興,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人文主義思想在學校盛行,故B項錯誤。材料中學校包括教會學校,故C項理解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到基督
2、教抑制西歐教育發(fā)展,故D項錯誤。
2.(2018·河北邢臺)下表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一些代表性藝術家作品的特點。
作者
賦予戀人的角色
但丁
將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
彼特拉克
將勞拉描繪成不肯揭開面紗的“惡心的美人”、圣母
薄伽丘
直接描寫瑪麗婭的外貌:她那鵝蛋臉兒才真像百合花般潔白
據(jù)表可知當時( C )
A.文學日益遠離教會
B.社會的道德水準變化
C.人文思想逐漸發(fā)展
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響
[解析] 表格提及作者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們提倡人文主義,故C項正確;文藝復興時期作品依然體現(xiàn)宗教特點,故A項錯誤;道
3、德水準不是文藝復興時期主要主張,故B項錯誤;當時思想仍然受到宗教支配,故D項錯誤。
3.(2018·浙江湖州、衢州、麗水質(zhì)檢)彼特拉克在散文《秘密》中熱烈地為愛情和榮譽辯護:認為愛情同熱愛上帝,追求人間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由此反映了彼特拉克( A )
A.關注凡人的世俗生活
B.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C.抨擊貴族的等級觀念
D.主張基督教的禁欲主義
[解析] 彼特拉克是人文主義之父,他關注的是凡人的世俗生活,選項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彼特拉克和宗教信仰自由無關,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抨擊貴族的等級觀念是啟蒙思想家,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反對而非主張基督教的禁欲
4、主義,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項。
4.(2019·山師附中二模)下邊三幅圖從左至右依次為:古希臘雕塑家米隆的《擲鐵餅者》、古希臘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肖像畫《蒙娜麗莎》。三幅畫共同體現(xiàn)了 ( A )
A.人性的光輝——人性之美
B.凝固的永恒——運動之美
C.神秘的微笑——藝術之美
D.缺憾的靜美——愛情之美
[解析] 《擲鐵餅者》是古希臘雕塑的代表作品,表現(xiàn)了運動員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健美的肌體,只B項符合。《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是古希臘雕塑的代表作品,表現(xiàn)了女神的美麗、高雅與莊重,D項符合。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肖像畫《蒙娜麗莎》,力圖使人物
5、的豐富內(nèi)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以“神秘的微笑”顯示藝術之美,C項符合。以上三幅作品從不同側面體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共同表達了人性之美,故選A項。
5.(2018·山東、安徽名校聯(lián)考)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本·瓊生稱譽莎士比亞是“時代的靈魂”,說他“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千秋萬代”。由此可知,莎士比亞( C )
A.理性主義靈魂改變?nèi)祟惖拿\
B.代表英國文學藝術最高成就
C.倡導的人文精神影響整個世界
D.顯示工業(yè)時代人定勝天豪情
[解析] 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家,其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故A項錯誤;本·瓊生稱莎士比亞為“時代的靈魂”并非因為莎士比亞在英國文學藝術史上的
6、地位,而是他的作品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精神,故B項錯誤;根據(jù)“屬于千秋萬代”可知本·瓊生強調(diào)的是莎士比亞人文精神的世界影響,故C項正確;莎士比亞時期尚未開始工業(yè)革命,故D項錯誤。
6.(2018·河南中原名??荚u)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中指出:“所有節(jié)日都應當廢除,唯有禮拜日應該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較大圣徒的節(jié)日,就應當把它們并入禮拜日,或在節(jié)日僅舉行一個早晨彌撒,把那日的其余時間仍用為工作的時間。”這說明( A )
A.教會嚴重阻礙了工商業(yè)生產(chǎn)
B.教會頒布的宗教戒律業(yè)已成為市民們精神上的沉重負擔
C.教會干擾了人們正常生活
D.教會不應干涉世俗社會的事務
[解
7、析] 材料中馬丁·路德主張簡化宗教儀式,把其余時間作為工作的時間,從反面反映出繁瑣的教會儀式嚴重阻礙了工商業(yè)生產(chǎn),故A項正確;材料只涉及繁瑣的教會儀式,與其宗教戒律無關,故B項錯誤;C項只是表面現(xiàn)象,更主要的是繁瑣的教會儀式占用大量工作時間,不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故C項錯誤;材料簡化宗教儀式的主張,實際上是強調(diào)教會不要過多干涉人們的精神生活,故D項錯誤。
7.(2018·衡水金卷聯(lián)考)路德對于當時沒有任何神學根據(jù)、夸張地宣傳贖罪券功效的行徑很是氣憤。于是當時神學問題辯論的正常慣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將《關于贖罪券效能的辯論》提綱貼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門上,提綱中的言辭比較溫和。這說明當時路德(
8、 A )
A.運用學術辯論手段揭露教會的腐敗
B.信奉“教隨國定”原則
C.號召基督徒為民族國家建立而斗爭
D.與羅馬教廷徹底決裂
[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關于贖罪券效能的辯論》提綱貼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門上,提綱中的言辭比較溫和”得出當時路德運用學術辯論手段揭露當時教會的腐敗,故A項正確;“教隨國定”原則是路德發(fā)動宗教改革的成果,材料中未涉及,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未涉及路德號召基督徒為民族國家建立而斗爭,故C項錯誤;材料中路德僅僅是揭露教會,并未與羅馬教廷徹底決裂,故D項錯誤。
8.(2019·北京東城期末)詩人海涅說:“路德的語言在不到幾年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為共同的書面語言
9、,并賦予這個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國家以一種語言上的統(tǒng)一。”這表明( C )
A.“因信稱義”瓦解了天主教會的信仰基礎
B.馬丁·路德改革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
C.用德語翻譯《圣經(jīng)》推動了德意志的統(tǒng)一
D.宗教信仰的統(tǒng)一是語言統(tǒng)一的前提
[解析] “路德的語言……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賦予這個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國家以一種語言上的統(tǒng)一?!闭f明用德語翻譯的《圣經(jīng)》推動了德意志的統(tǒng)一,故C項正確。“因信稱義”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A項錯誤。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B項錯誤。宗教信仰統(tǒng)一是語言統(tǒng)一的前提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D項錯誤。
9.(2019·湖南湘東六校聯(lián)考)朱孝遠教授曾指出:“
10、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糾正了教會凌駕于國家之上的錯誤,使政府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全面地擔負起行政職責,從而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和國家核心利益?!辈牧媳砻鞯聡诮谈母? B )
A.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國家職能
B.有利于其近代民族國家形成
C.摧毀了教會的思想文化專制
D.利于其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解析] B正確,因為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教權低于王權”這一轉(zhuǎn)變,從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其有利于近代民族國家形成。A、D錯,政府只是從教會手里拿回原本應該屬于自己行政權力,不存在國家職能的完善與中央集權的強化;C錯在,材料并未涉及思想問題。
10.(2019·安徽黃山質(zhì)檢)“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
11、想解放的性質(zhì),然而兩者要實現(xiàn)的目標卻有所差別。文藝復興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紀,走向現(xiàn)代文明;宗教改革則是上層建筑領域的一場變革,目的在于開創(chuàng)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這反映了( A )
A.中世紀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階段性變化
B.文藝復興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C.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作用領域的局限
D.兩場運動在不同領域產(chǎn)生的特殊影響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文藝復興的目的是“走向現(xiàn)代文明”,宗教改革的目的“在于開創(chuàng)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兩者是繼承發(fā)展的關系,故正確答案為A項;B、C、D三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1.(2019·山東德州期末)馬丁·路德宣揚因信稱義,主張人只有依靠
12、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禮、善功和神職人員。這一主張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主要是因為( B )
A.否定了贖罪券的功效
B.強調(diào)了靈魂得救的自主權
C.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D.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
[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馬丁·路德主張的“信仰得救”,強調(diào)了靈魂得救的自主權,因此馬丁·路德的思想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故B項正確;A項是《九十五條論綱》的內(nèi)容,排除;C、D項是因信稱義的影響,排除。
12.(2019·江西紅色七校聯(lián)考)教會宣稱購買贖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靈魂,但馬丁·路德認為一個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東西,這就是“因信稱義”。從本質(zhì)上看“因信稱義”( A )
13、
A.賦予了德國民眾自由精神
B.削弱了羅馬教廷的神圣權威
C.揭露了贖罪券對民眾的欺騙
D.促進了資產(chǎn)階級新教派的產(chǎn)生
[解析] 馬丁·路德一個人要得救,不是靠外在的事物,而是要通過內(nèi)心的信仰才能起到作用,強調(diào)與上帝直接溝通,個人掌握了宗教信仰的主動權,因此本質(zhì)上是賦予了德國民眾自由精神,A項正確;B、C、D項都不是本質(zhì)的反映,故排除B、C、D項。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但丁提出,神學家們以太陽和月亮比擬教會權力和世俗權力,認為月亮本身沒有光,而只是太陽光的反射。同樣,世俗權力本身沒有權威,而只是仰賴教會權力的權威,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但丁反駁說
14、,第一,上帝先創(chuàng)造日月,然后才創(chuàng)造人類。政權是為醫(yī)治人類的罪孽惡疾而設,是上帝在創(chuàng)造人類之后設立的。上帝并沒有在創(chuàng)造日月的時候便創(chuàng)造政權,把政權與教權比擬為日月是不恰當?shù)?。第二,即使這一比喻暫時可以成立,但月亮必須吸收太陽的光輝是一回事,月亮本身的存在和功能是另一回事,月亮本身的存在不依賴太陽,它的功能及其功能的行使也不依賴太陽。第三,從邏輯上說,月亮從太陽吸取光輝不能等同于世俗權力必須從教會權力吸取權威,光輝不等于權威。
但丁強調(diào):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權代表,由上帝執(zhí)掌天國和塵世的大權是不能授予教皇和教會的,體現(xiàn)世俗權力和神圣權力的“兩把刀”并不掌握在教會手中。政權先于教權而存在,羅馬政
15、權先前并不受教會的約束,故教會不是帝國力量的起源。教會不可能被上帝授予向塵世國家授權的權力。而世俗帝王,如康斯坦丁大帝,把王權贈與教會,實屬無效行為。
——摘編自張小平《評但丁〈論世界帝國〉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李贄對當時程朱理學所極力推崇的孔孟之學大加鞭撻,他認為孔子并非圣人,“雖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耕稼陶漁之人即無不可取,則千圣萬賢之善,獨不可取乎?又何必專門學孔子而后為正脈也”,人人都是圣人。李贄否認儒家的正統(tǒng)地位,否定孔孟學說是“道冠古今”的“萬世至論”,認為不能將其當做教條而隨便套用?!读?jīng)》、《論語》、《孟子》“乃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李贄對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確已達
16、到了“非圣無法”的地步,當時很多衛(wèi)道士對他是恨之入骨了。
——摘編自陳欣雨《李贄經(jīng)學批判及反理學思想研究》等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但丁關于教會權力和世俗權力的觀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但丁和李贄的思想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的相似之處及其各自的歷史價值。
[答案] (1)觀點:反對教權至上;世俗權力不是仰賴教會權力的權威而存在;政權先于教權而存在;教會權力和世俗權力要相互分離(政教分離)。
(2)相似:專制政權(或教權);文化壓制;商品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
價值:但丁思想:打擊了教會勢力,推動近代人文思想的發(fā)展;對后來的宗教改革有深遠影響;提出政教分離原則,有利于近代歐洲民族國家
17、的形成。李贄思想:對理學的反思、批判,為儒學的發(fā)展變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時代特色和解放思想的進步意義。
[解析] (1)從材料一“但丁提出……同樣,世俗權力本身沒有權威,而只是仰賴教會權力的權威,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可知但丁關于教會權力和世俗權力的觀點是反對教權至上;從“第三,從邏輯上說,月亮從太陽吸取光輝不能等同于世俗權力必須從教會權力吸取權威,光輝不等于權威”,可知但丁觀點是世俗權力不是仰賴教會權力的權威而存在;從“但丁強調(diào):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權代表,……體現(xiàn)世俗權力和神圣權力的‘兩把刀’并不掌握在教會手中。政權先于教權而存在,羅馬政權先前并不受教會的約束,故教會不是帝國力量的起源
18、。教會不可能被上帝授予向塵世國家授權的權力”,可知但丁觀點是政權先于教權而存在;教會權力和世俗權力要相互分離(政教分離)。
(2)第一小問,結合但丁所處的中世紀后期和李贄所處的明清時期的時代背景,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總結二者背景上的相似之處;第二小問,結合但丁、李贄思想主張的進步意義歸納二者的歷史價值。
14.(2019·云南省通海二中月考)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羅馬天主教會鼓吹“因行稱義”的修道信條。所謂因行稱義,是指一個基督徒靠其行事修為而成為符合上帝意愿的義人,靈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須絕色棄欲、積功行善,諸如持齋、守貞、安貧、乞食、忍讓、施舍,服從教會、遵守教規(guī)、購買
19、贖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徑。
材料二 馬丁·路德提出“因信稱義”說。他認為,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煩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罪券。
材料三 加爾文主張“信仰得救”。他認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與否取決于上帝預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為“選民”和“棄民”;選民發(fā)財致富,萬事順利,死后進入天堂,棄民則相反。
請回答:
(1)據(jù)上述材料看,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基本主張的共同點是什么?與羅馬天主教會的主張有何不同?他們?yōu)槭裁匆岢鲞@一與天主教會不同
20、的思想?
(2)結合所學知識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較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主張有何異同?
[答案] (1)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都主張信仰得救。羅馬天主教會主張因行得救。動搖天主教會的神學統(tǒng)治和權威,建立適應資產(chǎn)階級需要的民族教會。
(2)相同點:都主張《圣經(jīng)》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個人通過《圣經(jīng)》可直接與。
[解析] 本題考查歐洲的宗教改革,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1)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基本主張與羅馬天主教會主張的不同,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的“羅馬天主教會鼓吹‘因行稱義’的修道信條”和“馬丁·路德提出‘因信稱義’說”“加爾文主張‘信仰得救’”分析得出。聯(lián)系所學有關內(nèi)容可知,他們提出這一與天主教會不同的思想,是為了動搖天主教會的神學統(tǒng)治和權威,建立適應資產(chǎn)階級需要的教會。
(2)根據(jù)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得出,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宗教改革主張的相同點包括,都主張《圣經(jīng)》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個人通過《圣經(jīng)》可直接與上帝溝通。聯(lián)系所學可知,加爾文進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是真正的宗教精神;以及根據(jù)材料中的“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為‘選民’和‘棄民’”可以看出加爾文主張“先定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