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試驗 實驗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建筑結構試驗 實驗報告(4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建筑結構試驗 實驗報告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1頁/共15頁
實驗一 電阻應變計、電阻應變儀、百分表
和電測位移傳感器的使用
一 實驗目的與內容
本實驗的目的是:
實驗的主要內容和實施過程簡述如下: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2頁/共15頁
二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整理
實驗概況表
實驗時間:
實驗地點:
實驗指導老師:
實驗小組成員:
等強度梁幾何
2、尺寸表 (mm) 表1-1
L B bx bx x x h
2121
撓度測量表 表1-2
荷載(N) K加載
K= K= 修正系數(shù)K= K/K YHDYHD儀儀
百分表 全橋接法:應變測量表
YHD-30型位移傳感器
1mm= 標定: 表1-4
讀數(shù)= 儀30N 應變讀數(shù)
撓度增量 (mm) K= 片
讀數(shù)
應變增量 () 修正系數(shù)全橋接法
3、
修正應變 ) (K= K/ K片儀
撓度 (mm)
0
次數(shù)
)
(?
(e)
(f)
(g)
(h)
30
1
0
2
01? 02
30
3
0
? 03 i
30
0
0
?
平均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3頁/共15頁
半橋接法:應變測量表 表1-3
4、
K= K= 修正系數(shù)K= K/ K 片儀片儀加載30N 應變讀數(shù) 半橋接法
)
((b) (c) (d)
(a) 次數(shù) ?1 01 ?2 02 ?3
03 i0 ? 0 1.00
K 橋臂系數(shù)n注:假定表1-4(a) 接法的橋臂系數(shù)為1.00,計算其他接法的橋臂系數(shù)
0 K 橋臂系數(shù) n注:假定表1-4(a) 接法時,橋臂系數(shù)為1.00,計算其他接法的橋臂系數(shù)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5、 第4頁/共15頁
多點測量:應變測量表 表1-5
K= K= 修正系數(shù)K= K/ K 片片儀儀 測點編號
加載應變2 3 4 1 5 6
30N 讀數(shù) 預調平衡箱通道號 次數(shù))
(
1 ? 01 2 ? 02 3
? 03 i0 ? 0三 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
1、等強度梁在P=30N作用時,對梁體受力情況進行分析,針對梁體的實測值與理論值的比較,寫出實驗結果。
等強度梁在P=30N作用時梁
6、應力與撓度的實測值與理論值的比較表 表1-6
序 號
項 目
截面
理論值
實測值
理/實
誤差δ(%)
1
(MPa)
應變片
b~bx2x1
2
3
(mm) 百分表
bx2
4
YHD-30(mm)
2、根據(jù)表1-6,分析實測值與理論值產生誤差的原因,并就不同測試儀器的實測值與理 論值分別進行分析。.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5頁/共15頁
?。
1-5的實驗結
7、果,計算等強度梁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3、試從表1-3和表E
K,填所示進行接線,試分別計算橋臂系數(shù)和b4、若將等強度梁上的應變片按下圖an入表1-7,并與指導書圖1-3a和b作比較,對電橋橋臂特性寫出結論,并就主要優(yōu)缺點進行比較分析。
AAR +RR +RVVVVBBDDR +RR +RCCba 應變測量不同接法的特性表 表1-7
序號
電橋接法
應變 計
溫度補償 方法
V) 輸出電壓(0
橋臂系K 數(shù)n
真實應? 變
特點
a
片
b
8、片
主要優(yōu)缺點進行比較分析: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6頁/共15頁
5、結合本實驗,試比較機測法與電測法的主要優(yōu)缺點。(可用列表法進行比較)
6、試述如何利用本實驗裝置,進行電阻應變計的靈敏系數(shù)測定。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9、 第7頁/共15頁
實驗二 6m鋼桁架結構靜力試驗
一 實驗目的與內容
本實驗的目的是:
實驗的主要內容和實施過程簡述如下:
二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整理
實驗概況表
實驗時間:
實驗地點:
實驗指導老師:
實驗小組成員:
(mm)
6m桁架幾何尺寸表
跨度
高度
~OO41
WW1,8
~UU13
W WWW4,2,5,7
WW63,
《建筑結構試驗》
10、實驗報告 第8頁/共15頁
撓度測量表 表2-1
儀器型號: 編號:
= K儀=K YHD
K儀?修正系數(shù)K?K YHD
測試內容
鋼桁架節(jié)點撓度
序 號
時 間
測點編號
DD 12
D 3
D4
D 5
D 6
傳感器
多點箱號
荷載 (kN)
讀數(shù)
?f讀數(shù) m(m)
?f(mm)
讀數(shù)
?f (mm)
?f讀 數(shù)(mm)
讀數(shù)
11、
?fmm) (
讀 數(shù)
f?(mm)
1
0.0
2
6.0
3
12.0
4
18.0
5
24.0
6
30.0
12、
7
12.0
8
0.0
備 注
1)位移傳感器的標定值為:
試驗日期 年 月 日 加載人測讀人 記錄人
整理人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9頁/共15頁
應變測量表 表2-2
儀器型號: 編號: 應變計阻值:
K= 儀=K 片
K儀 ?修正系數(shù)K?K片
測試內容
電阻應
13、變計測量桿件應變
序 號
時 間
編號測點
S S 21
S 3
S 4
S 5
S 6
傳感器
箱號多點
荷載 (kN)
讀數(shù)
讀ε(μ) 數(shù)
)μ(ε
讀數(shù)
)μ(ε
讀)(με 數(shù)
讀 數(shù)
ε(μ)
讀 數(shù)
(με)
1
0.0
2
6.0
14、
3
12.0
4
18.0
5
24.0
6
30.0
7
12.0
8
0.0
備 注
試驗
15、日期 年 月 日 加載人 測讀人 記錄人
整理人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10頁/共15頁
轉角和位移測量表 表2-3
測試內容
轉角和位移
序 號
時 間
測點編號
支座處上弦桿轉角A( ″) 1
下弦節(jié)點位移D(mm) 3
傳感器
荷載(kN)
讀數(shù)
11)(
讀數(shù)
?f( mm)
1
0.0
16、
2
6.0
3
12.0
4
18.0
5
24.0
6
30.0
7
12.0
8
0.0
備 注
1)轉角位移計的標定值為:1圈 = ″ 2)位移傳感器的標定值為:
試驗日期 年 月 日 加載人 測讀人 記錄人
整理人
17、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11頁/共15頁
1、桁架下弦節(jié)點撓度整理
1)比較桁架在P = 30.0kN作用時,下弦各節(jié)點撓度的測量值與理論值,填入表2-4。
桁架下弦各節(jié)點撓度的測量值與理論值 表2-4
序 號
測點編號 內容
D 2
D 3
D 4
D 5
1
f mm理論值)(
2
f ()m測量值mT
3
f fT
4
誤差f ?%?100?1fT
18、注:計算上述測量值時,必須考慮支座位移影響的修正。
2)繪制桁架下弦各節(jié)點撓度的測量值與理論值的荷載——變形曲線(必須考慮支座位移影響的修正)
圖2-1 桁架下弦各節(jié)點撓度D 、D 、D 、D的測量值與理論值的荷載—變形曲線 5324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12頁/共15頁
3)繪制桁架下弦各節(jié)點在各級荷載下的撓度曲線(測量值與理論值比較)(必須考慮支座位移影響的修正)
19、
圖2-2 桁架下弦各節(jié)點撓度D 、D 、D 、D在各級荷載下的撓度曲線(測量值與理論值比較) 5324
2、桁架上弦桿轉角A(″)的整理 11)比較桁架在P = 30.0kN作用時,桁架上弦桿轉角的測量值與理論值,填入表2-5。
桁架上弦桿轉角A(″)的測量值與理論值 表2-5
1
序 號
荷載值(kN) 內容
6.0
12.0
18.0
24.0
30.0
1
)″(? 理論值
20、2
)(″? 測量值T
3
? ?T
4
誤差?%1001 T
注:計算上述測量值時,可考慮支座位移影響的修正。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13頁/共15頁
2)繪制桁架上弦桿轉角A(″)的測量值與理論值的荷載——轉角曲線(可考慮支座位1移影響的修正)
(″)的測量值與理論值的荷載—變形曲線 圖2-3 桁架上弦桿轉角A1
3、桁架桿件內力(kN)的整理
1)
21、比較桁架桿件在各級荷載作用下的內力測量值與理論值,填入表2-6;
2)繪制桁架桿件O、O、U和W在各級荷載作用下的“荷載——應變”曲線。
1122
圖2-4 桁架桿件O、O 、U和W 的“荷載——應變”曲線1221.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報告 第14頁/共15頁
桁架桿件內力的測量值與理論值比較 表2-6
序 號
桿件 (kN)
N,NT 荷載P(kN)
O 1
O 2
UU21、
U 1
U 2
22、
W 1
W 3
理論值
測量值 S1
論理值
測量值 S2
值 理論
量測值 S5
量值 測S 6
測量值
理論值S 3
量值測
理論值 S 4
1
6.0
2
12.0
3
18.0
4
24.0
5
30.0
23、
6
N N
7
誤差N ?%1001N
《建筑結構試驗》實驗教學指導書及實驗報告 第27頁/共27頁
4、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1)根據(jù)本試驗結果的整理與分析,分別從“荷載—位移”、“荷載—轉角”和“荷載—應變”等幾方面,對6m桁架在各級荷載作用下的實際工作情況做出結論。
2)試分析DH3825靜態(tài)應變測試系統(tǒng)(計算機)與常規(guī)測試方法(人工讀數(shù))的主要優(yōu)缺點。
3)“荷載—位移”、“荷載—轉角”和“荷載—應變”等測量值與理論值之間存在誤差,試分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