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漢語專題期末復習指導答案和往試題小抄參考



《電大漢語專題期末復習指導答案和往試題小抄參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大漢語專題期末復習指導答案和往試題小抄參考(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業(yè)好文檔 《漢語專題(2)》應考指導 一、考試必帶資料 參加開卷考試,必須帶齊下列資料: 1、教材:《古代漢語知識教程》 2、輔導書:《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學習指導書 3、復習用書:《漢語專題(2)》期末復習指導 4、形成性作業(yè)復印本 5、參考資料:考試前還將發(fā)給大家《漢語專題(2)》簡答題答案 6、其他你認為要帶的材料,特別是古文翻譯的書。 二、試題類型和結(jié)構(gòu) 分析往屆試題,大致有以下題型: 1、名詞解釋(10分) 2、簡答題(30分) 3、給反切字注音或給詩詞注韻部和韻腳(4分) 4、解釋并分析句中詞語(14分或16分) 5、分析詞類活用(10分)
2、 6、分析名詞作狀語(8分或10分) 7、分析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語法作用(8分) 8、標點并翻譯古文(14分) 三、應考指導 (一)對于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主要參考所發(fā)的資料,也可查看教材等。 (二)第3題作些說明。 1、如何給反切字注漢語拼音? 反切是古人給漢字注音的一種方法(詳見教材P361—362),就是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被注音的漢字叫被切字,用來注音的兩個漢字,前一個叫反切上字,后一個叫反切下字。一般情況下,反切上字取聲母,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diào),合起來就是被切字的音。例如,同,徒紅切。其中,“同”是被切字(即被注音的字),“徒”是反切上字,取其聲母t;“紅”是反
3、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diào) óng,拼起來就是t+óng = tóng。 如果反切上字是零聲母(即以a o e ī u ǖ 開頭的字),則反切上字撇開不管,再把反切下字去掉聲母,就是被切字的音了。例如,哀,烏開切。反切上字“烏”是零聲母字,可以不管,反切下字“開”去掉聲母k,其韻母和聲調(diào) āi 就是“哀”的讀音。 2、如何給詩詞注韻部和韻腳 如果給唐詩注韻部和韻腳,可以查看教材P414—420的例;如果給宋詞注韻部和韻腳,可以查看教材P425—429的例。另外,如果有形成性作業(yè)復印本的話,還可參看第四次作業(yè)題。 (三)關于第4、5、6、7題,可參看教材有關章節(jié),或《期末復習指導書》,也許有
4、現(xiàn)成的答案。 (四)關于古文標點和翻譯,可參看《期末復習指導書》?!墩撜Z》的譯文見P104—115(《指導書》,下同),《孝經(jīng)》的譯文見P116,《孟子》的譯文見P117—141,《禮記》的譯文見P141—152,《左傳》的譯文見P152—168。此外,在《指導書》P104之前,還有不少譯文可參考,別忘了看。 往? 屆? 試? 卷 漢語言專業(yè)漢語專題(2)試題2003年1月 一、解釋下列名詞(10分) 1、四體二用 2、同源詞 3、韻攝 4、同形字 5、鐘鼎文 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共30分) 1、為什么說隸書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 2、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
5、現(xiàn)的美術(shù)字體有什么特點?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區(qū)的國家? 3、近代漢語共同語的語言系統(tǒng)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4、什么圖畫文字?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什么? 5、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有幾種? 6、區(qū)別字所表示的意義有哪些類型? 三、用漢語拼音注出下列《廣韻》反切的被切字的現(xiàn)代普通話讀音(4分) 博怪切 之芮切 苦到切 五勞切 四、解釋下列加線詞語的句中義和今義,并說明古今的意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如果有區(qū)別字,也請寫出(16分) 1、 終日不獲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2、公子媚子,從公于狩。(《詩經(jīng)·秦風·駟戴》) 3、孔君平疾篤,
6、庾司空為會稽,省之,相問訊甚至。(《世說新語·方正》) 4、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周書·文帝紀下》) 5、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 6、是何祥也?吉兇安在?(《左傳·僖公十六年》) 7、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論語·子路》) 五、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并說明判斷的依據(jù)(10分) 1、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史記·屈原列傳》) 2、以其子妻之。(《論語·公冶長》) 3、師還,館于虞。(《左傳·僖公五年》) 4、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 5、不如小決使道,不知吾聞而藥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六、指出下列
7、句中的名詞狀語并說明其作用。(8分) 1、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2、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3、學士皆師尊之。(《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 4、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七、說明下列句中加線的詞的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語法作用(8分) 1、人之愛其子,亦如余乎?(《左傳·昭公十三年》) 2、 茍寶貴,無相忘。(《史記·陳涉世家》) 3、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4、夫子將焉適?(《呂氏春秋·士節(jié)》) 八、標點和翻譯古文(14分) 原文: 越 國 以 鄙 遠 君 知 其 難 也 焉 用 亡 鄭 以 陪 鄰 鄰
8、之 厚 君 之 薄 也 若 舍 鄭 以 為 東 道 主 行 李 之 往 來 共 其 乏 困 君 亦 無 所 害 且 君 嘗 為 晉 君 賜 矣 許 君 焦 瑕 朝 濟 而 夕 設 版 焉 君 之 所 知 也 夫 晉 何 厭 之 有 既 東 封 鄭 又 欲 肆 其 西 封 若 不 闕 秦 將 焉 取 之 闕 秦 以 利 晉 唯 君 圖 之 秦 伯 說 與 鄭 人 盟 使 杞 子 逢 孫 楊 孫 戍 之 乃 還 業(yè)漢語專題(2)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供參考) 一、每詞2分;共10分。 1、四體二用 “四體二用”是清代學者戴震針對“六書”是造字之本提出的新的看法,他認為只有指事、條形、形聲
9、、會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轉(zhuǎn)注、假借二者用字的方法。 2、同源詞 同源詞是指古漢語中一些在讀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意義又都飲食有所標示事物的共同特征,有共同的語源的詞。 3、韻攝 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韻歸為一類,叫“韻攝”或“轉(zhuǎn)”。 4、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形結(jié)構(gòu)相同而表示的卻不是一個詞郵局就是為不同的詞造出的形體結(jié)構(gòu)相同的字。 5、鐘鼎文 鐘鼎文是金文的別稱。金文最初發(fā)現(xiàn)于鐘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稱作鐘鼎。 二、每題5分;缺要點酌情扣分,不倒扣;共30分。 1、為什么說隸書是古文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 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小篆的字形結(jié)構(gòu)被打破,象形意味淡簿,符號性加強
10、。小篆的圓轉(zhuǎn)筆勢到隸書一般變?yōu)榉秸奂皺M、撇、捺等筆畫。小篆變?yōu)殡`書,現(xiàn)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jīng)形成,所以說隸書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 2、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的美術(shù)字體有什么特點?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區(qū)的國家?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一些美術(shù)字體,這些美術(shù)字體有兩個特點:一是故意將筆劃拉長,甚或作曲宛轉(zhuǎn)之勢。這種曲折宛轉(zhuǎn)不是按物體的形態(tài)"隨體詰詘",增強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態(tài)。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畫鳥蟲之類的裝飾品。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東方和南方的國家。 3、近代漢語共同語的語言系統(tǒng)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近代漢語共同語的語音系統(tǒng)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聲母里的全濁聲母變成了
11、清聲母;韻母簡化,中古時期[-p]、[-t]、[-k]為韻尾的入聲韻母都變成元音韻尾或者沒有韻尾的韻母,韻尾[-m]變成了[-n]。中古的平聲分化成陰平和陽平,入聲調(diào)逐漸消失,明朝時入聲字分別派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中。 4、什么是圖畫文字?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什么? 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又稱作原始文字。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圖畫文字與有聲語言的直接聯(lián)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文字畫是通過畫面表達畫者的思想意圖的,沒有跟語言發(fā)生直接的對應關系,它沒有固定的讀音,看畫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語言去解讀,有不同經(jīng)歷的人,對畫面的意義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5、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
12、本形式有哪幾種?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有七種: (1)"主語+謂語+也"。 (2)"主語+者+謂語+也"。 (3)"主語+者+謂語"。 (4)"主語+謂語"。 (5)"主語+副詞+謂語+(也)"。 (6)"主語+為+賓語" (7)"主語+是+賓語"。 6、區(qū)別字所表示的意義有哪些類型? 區(qū)別字表示的意義有三種類型: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 三、每個1分,共4分。 博怪切 bài 之芮切 zhuī 苦到切 kào 五勞切 áo 四、每詞2分,說明句中義和今義1分,說明古今變化或區(qū)別字(寫出一項即可)1分,共16分。 1、禽:(句)飛禽和走獸
13、總名。(今)主要指飛禽??s小 2、媚:(句)親愛、喜愛。(今)取悅于人,情感色彩不同。 3、甚至:(句)指十分周到。(今)程度副詞。句中是兩個詞,現(xiàn)在是一個詞。 4、由于:(句)依賴于、憑借于。(今)連詞表原因。句中是兩個詞?,F(xiàn)在是一個詞。 5、共4分 反:(句)返回。(今)相反。返回的意義寫作"返"。 妻子:(句)指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句中是兩個詞,現(xiàn)在是一個詞。 6、祥:(句)征兆。(今)好的征兆,情感色彩不同。 7、說:(句)喜悅,高興。(今)說話。區(qū)別字寫作"悅"。 五、每個2分,說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1、祖:祖(屈原)依據(jù):兩個名詞相連構(gòu)成一個組
14、合,這個組合既不是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也不是偏正結(jié) 構(gòu),那么這兩個名詞中的一個一定活用為動詞。 2、妻:依據(jù):名詞位于代詞前,活用為動詞。 3、館:名詞活用為動詞;駐扎。名詞位于介賓"于虞"前,活用作動詞。 4、君:名詞出現(xiàn)在副詞后面,活用作動詞。 5、藥:依據(jù):名詞位于代詞前,活用為動詞。 六、每詞2分。指出1分,說明類型1分,共8分。 1、人:名詞狀語;表比喻。 2、日:名詞狀語,表時間。 3、師:名詞狀語,表示對人態(tài)度。 4、兄:名詞狀語,表示對人態(tài)度。 七、每詞2分。說明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作用各1分,共8分。 1、之:助詞,組成"之"字結(jié)構(gòu),充當主語。 2、相:副詞,指
15、代動作行為的對象。 3、是:指示代詞,復指前置賓語。 4、焉:疑問代詞,作"適"的賓語。 八、本文標點共占5分,標點借5個扣1分(不倒扣)。9個譯文單位,每個單位1分,意思對了即可給分;如有錯別字的酌情扣分,共14分。 原文: “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②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④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⑤且君嘗為晉賜矣,⑥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⑦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⑧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⑨秦伯說,與證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參考譯文: “①越過一個國家把遠方作為自
16、己的邊邑,您會知道它的難處;②為什么要用滅亡鄭國來增益鄰國呢?鄰國的加強就是國君您的削弱。③如果若舍棄鄭國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④外交使節(jié)的往來,鄭國供應他們的館舍和資糧的不足,您也沒有損害。⑤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君恩賜,⑥晉君答應給您焦、瑕兩地,但早晨渡過黃河回國,晚上便筑起了防御工事,這是您所知道的。⑦那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已經(jīng)在東邊把鄭國作為邊界,又想擴大它西面的邊界。⑧如果不損害秦國,將從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損害秦國來使晉國得到好處,希您考慮這件事?!雹崆夭吲d了,和鄭人結(jié)了盟。派杞子、逢孫戍守鄭國,就回國了。 漢語言專業(yè)漢語專題(2)試題2004年1月 一、解釋下列名詞(10分
17、) 1、四體二用 2、韻攝 3、同形字 4、鐘鼎文 5、同源字 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30分) 1、為什么說隸書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 2、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的美術(shù)字體有什么特點?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區(qū)的國家? 3、近代漢語共同語的語音系統(tǒng)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4、什么是圖畫文字?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什么? 5、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有幾種? 6、區(qū)別字所表示的意義有哪些類型? 三、用漢語拼音注出下列《廣韻》反切的被切字的現(xiàn)代普通話讀音(4分) 博怪切 之芮切 苦到切 五勞切 四、解釋下列
18、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并說明古今的意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如果有區(qū)別字,也請寫出(12分) 1、 終日不獲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2、 耕、漁與陶,非舜官也。(《韓非子·難一》) 3、孔君平疾篤,庾司空為會稽,省之,相問訊甚至。(《世說新語·方正》) 4、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5、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 6、近臣諫,遠臣謗。(《國語·楚語》) 五、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并說明判斷的依據(jù)(8分) 1、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史記·屈原列傳》) 2、以其子妻之。(《論語·公冶長》) 3、秦人聞之,悉
19、甲而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師還,館于虞。(《左傳·僖公五年》)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詞狀語并說明其作用。(8分) 1、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2、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3、學士皆師尊之。(《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 4、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七、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的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語法作用(8分) 1、人之愛其子,亦如余乎?(《左傳·昭公十三年》) 2、 茍寶貴,無相忘。(《史記·陳涉世家》) 3、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4、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八年》) 八、翻譯
20、下列古文(14分)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幻懙蓝毁E,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兇。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yǎng)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漢語言專業(yè)漢語專題(2)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供參考) 一、每詞2分;共10分。 1、四體二用 “四體二用”是清代學者戴震針對“六書”是造字之本提出的新的看法,他認為只有指事、條形、形聲、會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轉(zhuǎn)注、假借二者用字的方法。 2、韻攝 等韻學中把若干韻系合并成更大的類,叫韻攝。同
21、韻攝內(nèi)各韻系有相近的韻腹和相同的韻尾。 3、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形結(jié)構(gòu)相同而表示的卻不是一個詞郵局就是為不同的詞造出的形體結(jié)構(gòu)相同的字。 4、鐘鼎文 鐘鼎文是金文的別稱。金文最初發(fā)現(xiàn)于鐘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稱作鐘鼎。 5、同源詞 同源詞是指古漢語中一些在讀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意義又都包含有所標示事物的共同特征,有共同的語源的詞。 ?二、每題5分;缺要點酌情扣分,不倒扣;共30分。 1、為什么說隸書是古文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 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小篆的字形結(jié)構(gòu)被打破,象形意味淡簿,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zhuǎn)筆勢到隸書一般變?yōu)榉秸奂皺M、撇、捺等筆畫。小篆變?yōu)殡`書,現(xiàn)代
22、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jīng)形成,所以說隸書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 2、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的美術(shù)字體有什么特點?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區(qū)的國家?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一些美術(shù)字體,這些美術(shù)字體有兩個特點:一是故意將筆劃拉長,甚或作曲宛轉(zhuǎn)之勢。這種曲折宛轉(zhuǎn)不是按物體的形態(tài)"隨體詰詘",增強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態(tài)。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畫鳥蟲之類的裝飾品。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東方和南方的國家。 3、近代漢語共同語的語言系統(tǒng)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近代漢語共同語的語音系統(tǒng)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聲母里的全濁聲母變成了清聲母;韻母簡化,中古時期[-p]、[-t]、[-k]為韻尾的入聲韻母都
23、變成元音韻尾或者沒有韻尾的韻母,韻尾[-m]變成了[-n]。中古的平聲分化成陰平和陽平,入聲調(diào)逐漸消失,明朝時入聲字分別派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中。 4、什么是圖畫文字?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什么? 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又稱作原始文字。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圖畫文字與有聲語言的直接聯(lián)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文字畫是通過畫面表達畫者的思想意圖的,沒有跟語言發(fā)生直接的對應關系,它沒有固定的讀音,看畫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語言去解讀,有不同經(jīng)歷的人,對畫面的意義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5、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有哪幾種?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有七種: (1)"主語+謂
24、語+也"。 (2)"主語+者+謂語+也"。 (3)"主語+者+謂語"。 (4)"主語+謂語"。 (5)"主語+副詞+謂語+(也)"。 (6)"主語+為+賓語" (7)"主語+是+賓語"。 6、區(qū)別字所表示的意義有哪些類型? 區(qū)別字表示的意義有三種類型: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 三、每個1分,共4分。 博怪切 bài 之芮切 zhuī 苦到切 kào 五勞切 áo 四、每詞2分,說明句中義和今義1分,說明古今變化或區(qū)別字(寫出一項即可)1分,共12分。 1、禽:(句)飛禽和走獸總名。(今)主要指飛禽??s小 2、官:(句)官職。(今)官職。沒
25、有變化。 3、甚至:(句)指十分周到。(今)程度副詞。句中是兩個詞,現(xiàn)在是一個詞。 4、妻子:(句)指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句中是兩個詞,現(xiàn)在是一個詞。 5、反:(句)返回。(今)相反。返回的意義寫作"返"。 6、謗:(句)議論批評過失。(今)誹謗。詞義加重 五、每個2分,說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8分。 1、祖:祖(屈原)依據(jù):兩個名詞相連構(gòu)成一個組合,這個組合既不是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也不是偏正結(jié)構(gòu),那么這兩個名詞中的一個一定活用為動詞。 2、妻:依據(jù):名詞位于代詞前,活用為動詞。 3、甲:名詞活用為動詞;穿鎧甲。依據(jù):名詞出現(xiàn)在副詞后面,活用為動詞。 4、館:名詞活用為動詞;
26、駐扎。名詞位于介賓"于虞"前,活用作動詞。 六、每詞2分。指出1分,說明類型1分,共8分。 1、人:名詞狀語;表比喻。 2、日:名詞狀語,表時間。 3、師:名詞狀語,表示對人態(tài)度。 4、兄:名詞狀語,表示對人態(tài)度。 七、每詞2分。說明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作用各1分,共8分。 1、之:助詞,組成"之"字結(jié)構(gòu),充當主語。 2、相:副詞,指代動作行為的對象。 3、是:指示代詞,復指前置賓語。 4、莫:無定代詞,沒有什么。 八、本文共10個給分句,每句1分,意思對了即可給分;重點詞10個,每個1分;譯文中標點符號的錯誤和錯別字酌情扣分。共20分。 原文: ①天行有常,②不為
27、堯存,不為桀亡。③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④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⑤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虎廾懙蓝毁E,則天不能禍。⑦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⑧祅怪不能使之兇。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⑨養(yǎng)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⑩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參考譯文: ①大自然的運行有一定的規(guī)律,②不因為堯而存在,不因為桀而消失。③用合理的措施來適應它就吉祥,用不合理的措施來對待它就兇險。④加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而且節(jié)約用度,天就不能使人貧窮;⑤生活給養(yǎng)完備并且按季節(jié)活動,天就不能使人生病;⑥遵循正確的治國之道并且始終如一,天就不能使人遇到災禍。⑦所以水災旱災不能使人生病,⑧異怪事情不
28、能使人兇險。農(nóng)業(yè)生成荒廢而奢侈無度,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富裕;⑨衣食不足,活動又少,那么天也不能使人保全;⑩違背正確的治國之道,胡作非為,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吉祥。 漢語言專業(yè)漢語專題(2)試題2004年7月 ?一、解釋下列名詞(10分) 1、籀文 2、六書 3、字母 4、轉(zhuǎn)指化 5、異體字 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30分) 1、漢字字體演變大約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的特點是什么? 2、金文字體有什么特點? 3、漢語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時代的音系?各時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4、語句法結(jié)構(gòu)的直接成分之間結(jié)構(gòu)關系有哪些基本類型?有什么特點?
29、 5、古漢語中詞義重要的聚合關系有哪幾種? 6、什么是“所”字結(jié)構(gòu)?有幾種類型?各類“所”字結(jié)構(gòu)的特點是什么? ?三、注出下面詞的韻腳和韻部(4分)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四、解釋下列加線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并說明古今的意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如果有區(qū)字,也請寫出(14分) 1、宮無拘女,故天下無寡夫。(《墨子·辭過》) 2、故禍莫慘于欲利,悲莫大于傷心。(司馬遷《報任安書》) 3、亡不越
30、竟,反不討賊。(《左傳·宣公二年》) 4、(夏)馥頓足而嘆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保ā逗鬂h書·夏馥傳》) 5、悲愁垂涕相對。(《列子·湯問》) 6、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國語·越語上》) ?五、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并說明判斷的依據(jù)(10分) 1、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論》) 2、夫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籌,公不如義。(《史記·項羽本紀》) 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傳·僖公八年》) 4、工師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詞狀語并說明其作用。(8分) 1、天
31、下之士云合歸漢。(《漢書·梅福傳》) 2、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庭斥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七、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的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語法作用(8分) 1、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2、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其老弱及羸畜。(《史記·劉敬傳》) 3、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戰(zhàn)國策·趙策》) 4、?國人作亂,厲王出奔于彘。(《史記·晉世家》) ?八、標點并翻譯下列古文(16分)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
32、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閑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二、每題5分;缺要點酌情扣分,不倒扣;共30分。 1、漢字字體演變大約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的特點是什么? 漢字字體的演變,大約有三個階段,一是從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變?yōu)樾∽菑男∽優(yōu)殡`書,三是從隸書變?yōu)榭瑫<坠俏暮徒鹞慕咏?/p>
33、圖畫的寫實象形,小篆后者筆畫圓轉(zhuǎn)規(guī)整,逐漸與物形疏遠。 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結(jié)構(gòu)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zhuǎn)筆勢到隸書一般變?yōu)榉秸奂皺M、撇、捺等筆畫。小篆變?yōu)殡`書,現(xiàn)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jīng)形成。 從隸書到楷書,除用筆有些變化,字體結(jié)構(gòu)基本沒有什么變化。 2、金文字體有什么特點? 金文字體的特點是:第一,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第二,從筆勢上看,由于金文是范鑄,多保存肥厚的筆法,甚至是充實的團塊。第三,金文形體不規(guī)范。同一個字,往往有多個形體。第四,春秋晚期以后,金文有的已經(jīng)接近篆文,并且出現(xiàn)一些美術(shù)字體。
34、3、漢語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時代的音系?各時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上古音是指上古漢語時期(從西周初年到漢末)的漢語語音。歷時一千二百多年。代表性音系是《詩經(jīng)》的韻部系統(tǒng)和先秦的聲母系統(tǒng)。 中古音是指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漢語的語音。代表性音系是《切韻》音系。 近代漢語是指宋元明清時期的漢語語音。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韻》音系。 4、語句法結(jié)構(gòu)的直接成分之間結(jié)構(gòu)關系有哪些基本類型?有什么特點? 古代漢語的結(jié)構(gòu)關系有兩個基本類型,一類是平列關系,等立、一般性轉(zhuǎn)折、選擇、承接、進層都包含在平列關系之中,平列關系結(jié)構(gòu)的直接成分是互不陳述、支配、修飾、補充的,整個結(jié)構(gòu)不存在
35、一個結(jié)構(gòu)的核心,因此這種結(jié)構(gòu)關系也可以稱之為非核心結(jié)構(gòu)關系;另一類是非平列關系,定中、狀中(條件、因果、讓步轉(zhuǎn)折)、補充、支配、陳述都屬于非平列關系,非平列關系結(jié)構(gòu)的直接成分結(jié)合緊密,每個結(jié)構(gòu)都具有一個結(jié)構(gòu)核心,偏正結(jié)構(gòu)之“正”為核心,述補、述賓結(jié)構(gòu)之“述”為核心,主謂結(jié)構(gòu)之“謂”為核心,因此這類結(jié)構(gòu)關系也可以稱為核心結(jié)構(gòu)關系。 5、古漢語中詞義重要的聚合關系有哪幾種? 古漢語中詞義重要的聚合關系主要有:同義關系、反義關系、類義關系、上下位關系、同源關系。 6、什么是“所”字結(jié)構(gòu)?有幾種類型?各類“所”字結(jié)構(gòu)的特點是什么? 助詞“所”附于動詞性成分之前,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p>
36、所”字結(jié)構(gòu)都表示轉(zhuǎn)指,因而都是名詞性結(jié)構(gòu)?!八弊纸Y(jié)構(gòu)有三種類型: “所+動詞”。這類“所”字結(jié)構(gòu)里的動詞都是單個動詞,并且都是及物動詞?!八珓釉~”組合表示的受事是抽象的,“所”字結(jié)構(gòu)本身無法表達清楚。要清楚、具體地表達受事,就要在“所”字結(jié)構(gòu)后添加中心語,讓“所”字結(jié)構(gòu)充任同位性定語?!八弊纸Y(jié)構(gòu)前也可以帶名詞性定語,這類定語一般都是限定性的?!八?介詞+動詞+(賓語)”。這類“所”字結(jié)構(gòu)里的動詞可以是不及物的,也可以是及物的,甚至可以帶賓語。 “所+動詞+(賓語)”。這類“所”字結(jié)構(gòu)里的動詞可以是不及物的,也可以是及物的,甚至可以帶賓語。這一點類似第二類,但是,這類“所”字結(jié)構(gòu)里不出現(xiàn)介
37、詞,這與第一類相似。 三、注韻腳和所押的韻部有錯最多扣4分,共4分。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 ?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虞韻) 桃源望斷無尋處。(魚韻)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虞韻)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虞韻) 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虞韻)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魚韻) 四、每詞2分,說明句中義和今義1分,說明古今變化或區(qū)別字(寫出一項即可)1分,共14分。 1、寡:(句)沒有配偶的男女。(今)喪失配偶的婦女??s小 2、傷心:(句)精神上受到傷害。(今)悲傷。沒有變化。 3、竟:(句)邊境。(今)究竟。區(qū)別
38、字寫作“境” 。 反:(句)返回。(今)相反。區(qū)別字寫作“返”。 4、自己:(句)由自己。(今)自己。句中是兩個詞,現(xiàn)在是一個詞。 5、涕:(句)眼淚。(今)鼻涕。轉(zhuǎn)移。 6、爪牙(句)得力的武臣、衛(wèi)士。(今)幫兇一類的人。感情色彩不同。 五、每個2分,說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1、君(君):名詞活用為意動動詞。把國君當作國君。 2、堅、銳: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鎧甲和武器。 3、夫人:名詞活用為意動動詞;把——當作夫人。 4、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動詞。使之小。 六、每詞2分。指出1分,說明類型1分,共8分。 1、云:名詞狀語;表比喻。 2、箕畚:名
39、詞狀語,表工具。 3、廷:名詞狀語,表處所。 4、夜:名詞狀語,表時間。 七、每詞2分。說明詞性、在句中的意義和作用各1分,共8分。 1、所:助詞,組成助詞結(jié)構(gòu)作謂語。 2、但:副詞,只。 3、之:助詞,組成"之"字結(jié)構(gòu),充當狀語。 4、于:介詞引介處所。 八、本文標點共占6分,標點錯5各扣1分(不倒扣)。10個譯文單位,每個單位1分,意思對了即可給分;如有錯別字酌情扣分。共16分。 原文 ①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②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③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④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
40、瞷良人之所之也。” ⑤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⑥卒之東郭墦閑,之祭者,乞其余;不足,⑦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⑧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迸c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⑨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庥删佑^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參考譯文: ①齊國有一個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門,必定是 吃得飽飽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②他妻子問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據(jù)他說來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③他妻子告訴他的妾說: “丈夫出門,總是酒醉肉飽地回來;問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
41、據(jù) 他說來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④但我們卻從來沒見到什么有錢有 勢的人物到家里面來過,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 方?!? ?、莸诙煸缟掀饋?,她便尾隨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沒有 看到一個人站下來和他丈夫說過話。⑥最后他走到了東郊的墓地,向祭掃墳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夠,⑦又東張西望地到別處去 乞討--這就是他酒醉肉飽的辦法。 ?、嗨钠拮踊氐郊依?,告訴他的妾說:“丈夫,是我們仰望而終 身依靠的人,現(xiàn)在他竟然是這樣的!--”二人在庭院中咒罵著, 哭泣著,⑨而丈夫還不知道,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他的兩個 女人面前擺威風。 ?、庠诰涌磥?,人們用來求取升官發(fā)財?shù)姆椒ǎ軌虿?/p>
42、使他們 的妻妾引以為恥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漢語專題(2)》期末復習簡答題答案 【說明】題后的頁碼是指教材的頁碼,必要時可以參考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 第一章 漢字的產(chǎn)生 1.什么是文字?(P3) 文字是記錄有聲語言的視覺符號系統(tǒng)。 2.什么是結(jié)繩?什么是契刻?什么是八卦?它們和文字的產(chǎn)生有什么關系?(P3—5) 結(jié)繩和契刻是原始人類為了幫助記憶采用的兩種實物輔助手段,八卦是一套符號系統(tǒng),這些符號是巫人用來占卜吉兇的算籌的各種排列方式,用來象征世上的各種事物。它們跟文字的產(chǎn)生沒有直接關系。 3.什么是文字畫?文字畫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說文字畫還不是文字?(P5—6)
43、 文字畫是通過畫面表達畫者的思想意圖的圖畫,具有輔助記事和交際的作用。文字畫不是文字,因為它沒有跟語言發(fā)生直接的對應關系,它沒有固定的語音,看畫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語言去解讀。 4.什么是圖畫文字?圖畫文和文字畫的區(qū)別是什么?(P6) 圖畫文字是在文字畫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圖畫文字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lián)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因此說是文字的雛形(或者稱作原始文字)。這是一次人類文明史上的質(zhì)的飛躍。圖畫文字和文字畫的區(qū)別:前者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lián)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后者沒有這個特點。 5.為什么說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劃符號是文字了?(P7—8因為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劃符號有這樣
44、的特點:一是它具有與甲骨金文一樣的象形意味;二是它已經(jīng)出現(xiàn)合體會意字, 三是不同的地方有共同的形體。這些都表明它已具有了文字的性質(zhì)。 6.文字的產(chǎn)生和逐步成熟與社會歷史的進程是什么關系?(P9) 文字的產(chǎn)生和逐步成熟,是與社會歷史的進程相一致的。原始社會早期,社會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社會關系非常簡單,有聲語言已經(jīng)滿足他們交際的需要。原始社會是漫長的,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有聲語言逐漸成熟。到原始社會后期,有聲語言已經(jīng)達到十分完善的程度,生產(chǎn)力也逐漸提高,人們有了克服有聲語言時空局限的愿望,產(chǎn)生了對文字的需求,因此出現(xiàn)了簡單的記號和一個一個地產(chǎn)生了文字。隨著物質(zhì)財富有了剩余,社會對財富的占有也出
45、現(xiàn)了差距,于是出現(xiàn)了階級分化,人類進入奴隸制社會。奴隸主階級強烈需要使用文字來管理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文字快速發(fā)展起來,逐步趨于完善和成熟。 7.為什么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漢字體系? (P9—10)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漢字體系。甲骨文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成體系的文字,主要理由是:其基本字形是象形字,不過有相當數(shù)量的假借字,這些假借字也是借用象形字的字形去表示一個同音詞,這個字與詞的關系是借音。同時又有近五分之一的形聲字,既表意又表音,這是漢字后來的發(fā)展方向。 8.如何判斷一種文字的性質(zhì)?(P10) 一種文字的性質(zhì),實際上就是這種文字屬于何種類型,而文
46、字的類型,是由構(gòu)成這種文字的字符的特點來決定的。所謂“字符”,就是文字的構(gòu)成符號,可能是整個字,也可能是字的一部分??梢詮牟煌慕嵌热シ治鲎址奶攸c,以判定這種文字所屬的類型。一、從字符的表意、表音作用來劃分,文字可以分為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二、從字符與語言中各要素的關系來劃分,文字可以分為句意文字、表詞文字、語素文字、音節(jié)文字、音素文字(字母文字)。 9.為什么說文字體系沒有高級階段與低級階段之分,沒有優(yōu)劣之分?(P10—11) 把文字體系與文字發(fā)展階段掛鉤是十九世紀以來,西洋學者在研究文字類型的時候的一種機械的認識。因此他們幾乎無例外地把漢字劃歸較低級的落后的發(fā)展階段,比如布
47、龍菲爾德認為文字發(fā)展有五個階段:記事圖畫、圖畫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詞文字)、音節(jié)文字、字母文字,而漢字屬于表意文字(表詞文字),屬于第三個階段。因此認為是落后的文字。而字母文字是第五階段,因此他們同樣無一例外地把西洋文字看作是文字發(fā)展的最高階段,是最完善的文字。我國有的學者也說過類似的看法。這種看法最根本的問題在于脫離了“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這個基本概念來看問題。一個民族采用哪一種類型的文字體系,是由這個民族的語言結(jié)構(gòu)特點決定的。文字體系只要是成熟的,與其民族的語言相適應的,就都是符合規(guī)律的發(fā)展,沒有高級階段與低級階段之分,沒有優(yōu)劣之分。 10.為什么漢字沒有演變成拼音文字?能不
48、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把漢字改成拼音文字?(P11—13) 漢字是適應漢語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是適合漢語結(jié)構(gòu)特點決定的文字。漢語是一種非黏著的孤立型語,或稱作單音節(jié)語,它的結(jié)構(gòu)單位本身沒有語法的變化。漢語的音節(jié),與印歐語不同,是直接與意義相聯(lián)系,是表意的語音單位,漢民族語音感知單位是聲韻調(diào)而不是音素,聲韻調(diào)是能夠區(qū)別意義的。漢語的這種語言結(jié)構(gòu)特點決定了漢字的性質(zhì)。漢字是完善的表意文字體系,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所以,要想拋棄漢字的表意體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即使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也不行。用行政命令公布的一批簡化字不得不收回就是證明。連字形都不能用行政命令強行改變,把漢字改成
49、拼音文字就更行不通了。 11. 為什么說漢字是表意文字?(P12) 從漢字字符的性質(zhì)看,主要是表意字符和表音字符,某些記號字本來也是從表意字和表音字變化來的。表音字符又大多含有意義,因此,漢字是表意文字。 12. 教材所說的“漢字可以徑稱之為表意文字”與西洋學者認為漢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教材把漢字稱之為表意文字與西洋學者貶低漢字時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必須與他們劃清界限。他們認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發(fā)展的低級階段的一種形態(tài)。我們則認為表音、表意是文字發(fā)展的兩個不同方向。(P12) 13.為什么說要想拋棄漢字的表意體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也是行
50、不通的? 參見第10題。(P11—13) 第二章 漢字的字體演變 1. 秦書八體的名稱和各體的含義是什么?(P14)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大篆相傳為史籀所作,即后世所謂籀文;小篆是用以區(qū)別于大篆,指秦始皇書同文字,向全國推行的一種字體;隸書是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時秦國的一種字體。起初是篆書的草率寫法,在民間通行,逐漸成為正規(guī)的字體;刻符是刻在符契上的文字;蟲書又叫鳥蟲書,是用于旗幡上的文字,筆畫屈曲細長有如鳥蟲;摹印是印章上的文字;署書是用于封檢簽署的文字;殳書是兵器上的文字。 2
51、. 秦書八體是如何分類的?(P14) 秦書八體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分類的。大篆、小篆、隸書是漢字發(fā)展不同時期的字體;而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體文字,它們的基礎都是篆書,只是在形體上加些藝術(shù)色彩而已。 3. 大篆的名稱始見于哪里?(P14) 大篆的名稱始見于《漢書·藝文志》。班固說:“史籀十五篇,周宣王時大史作大篆十五篇。” 4. 什么是籀文?籀文和大篆是什么關系?(P15) 后世所謂籀文,也就是指的大篆。籀文和大篆的關系是同體異名。 5. 漢字字體的演變大約經(jīng)歷了那些階段,各個階段的特點是什么?(P15) 漢字字體的演變,大約有三個階段,一是從殷商甲骨文、
52、商周金文變?yōu)樾∽?,二是從小篆變?yōu)殡`書,三是從隸書變?yōu)榭瑫? 甲骨文和金文變?yōu)樾∽罢吒咏鼒D畫的寫實象形,而后者筆畫圓轉(zhuǎn)規(guī)整,逐漸與物形疏遠。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小篆的字形結(jié)構(gòu)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zhuǎn)筆勢到隸書一般變?yōu)榉秸奂皺M、撇、捺等筆畫。從隸書到楷書,除用筆有些變化,字體結(jié)構(gòu)基本沒有變化。 6. 為什么說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P15) 從小篆到隸書,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結(jié)構(gòu)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zhuǎn)筆勢到隸書一般
53、變?yōu)榉秸奂皺M、撇、捺等筆畫。小篆變?yōu)殡`書,現(xiàn)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jīng)形成。 7. 什么是楷書?什么是草書?什么是行書?(P15) 楷書、草書、行書是漢字的三種字體的名稱。筆畫工整、結(jié)構(gòu)嚴謹?shù)氖强瑫?;線條狂放、筆畫符號較多的是草書;介于楷、草之間的是行書。 8. 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甲骨卜辭?王懿榮和甲骨學有什么關系?(P15—16)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漢字體系。甲指龜甲,骨指獸骨。甲骨文即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甲骨卜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殷商二百七十多年商王等占卜的記錄;二是指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字形。嚴格地說,甲骨文的范疇要比甲骨卜辭的范疇大些。 甲骨文是金石學家王懿榮在
54、1899年被偶然發(fā)現(xiàn)的。他在中藥龍骨上發(fā)現(xiàn)有刻劃的痕跡,他買回藥店所有的龍骨,發(fā)現(xiàn)不只一片上有刻劃的痕跡。經(jīng)過認真的研究,他認為這應當是古老的文字。他又發(fā)現(xiàn)甲骨上刻有商王的名字,認定當是商代的卜甲,文字當在篆籀之前。從此甲骨文得到廣泛注意,收集、考釋甲骨文一時形成風氣,通過甲骨文研究古代社會歷史開拓了史學的新領域。一門新興的學科——甲骨學出現(xiàn)了。 9. 每一片完整的卜辭記載的內(nèi)容有哪幾個方面,各方面的名稱是什么?(P16) 每一片完整的卜辭,大概記載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稱作“敘辭”;二是要占卜的事,稱為“命辭”;三是審視兆紋,作出吉兇的判斷,稱作“占辭”;四是事后應驗的
55、情況,稱作“驗辭”。 10. 卜辭記錄的行款主要有哪些?(P16—17) 卜辭記錄的行款主要有:1、豎行左行,2、豎行右行,3、左右對貞,從中間起,左半左行,右半右行。也有個別交錯的情況,并不是主要的。 11. 從字的形體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點?(P17—18) 甲骨文主要有這樣的特點:(1)象形程度比較高,接近圖畫文字。(2)字體不規(guī)范:①有的字方位可以顛倒;②一個字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形體;③偏旁可以不同。 12. 甲骨文分幾個時期?(P20) 甲骨學者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根據(jù)他所定的十項標準如世系、稱謂、文法、字形、書體等將甲骨文分為五個時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為第
56、一期,祖庚、祖甲為第二期,廩辛、康丁為第三期,武乙、文丁為第四期,帝乙、帝辛(紂)為第五期?,F(xiàn)代學者一般同意這個劃分。這樣,更便于甲骨文的斷代研究。 13. 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作有哪些? (P20) 甲骨文研究始自清末,劉鍔的《鐵云藏龜》是第一部著錄甲骨文的書,孫詒讓的《契文舉例》則是第一部考釋甲骨文的書。其后,名家輩出,考釋文字,研究古史,作出了不小的貢獻。考釋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詁林》,資料方面最豐富的著作有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工具書方面有孫海波的《甲骨文編》,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綜合研究著作有陳夢家的《殷墟卜辭綜述》等等。這些著作,為學習、研究甲骨文提供了
57、便利。 14. 什么是金文?什么是鐘鼎文?(P20) 金文指青銅器上的文字。古代稱銅為金,所以叫金文。金文最初發(fā)現(xiàn)于鐘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稱作鐘鼎文。 15. 最早搜集研究金文的著作是什么?(P20) 宋代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器款識》。 16. 金文字體有什么特點?(P21—22) (參見下面第17題) 17. 金文字體與甲骨文有什么不同? (P21—22) 金文字體與甲骨文有很多不同:第一,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第二,從筆勢上看,由于金文是范鑄,多保存肥厚的筆法,甚至是充實的團塊,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將圓形改為方形,團塊則只勾勒輪廓。第三,金文與甲骨文一樣,形體不規(guī)范。同一個字
58、,往往有多個形體。第四,與甲骨文比,金文的書寫款式比較規(guī)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況比起甲骨文來少得多了。偏旁的位置也是如此,盡管金文還有變換偏旁位置的。 18.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的美術(shù)字體有什么特點?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區(qū)的國家?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現(xiàn)一些美術(shù)字體,一是故意將筆劃拉長,甚或作曲折宛轉(zhuǎn)之勢。這種曲折宛轉(zhuǎn)不是按物體的形態(tài)“隨體詰詘”,增強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態(tài)。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畫鳥蟲之類的裝飾品。這些字體主要流行在東方和南方的一些諸侯國。(P24) 19. 什么是秦系文字?其特點是什么?(P25—27) 秦系文字是由石鼓文和詛楚文等石刻文字構(gòu)成的秦國系統(tǒng)的文
59、字,以及后來由李斯改造大篆而成的小篆。秦系文字最重要的是小篆。秦系文字的特點是與西周金文有明顯的繼承關系。 20. 什么是石鼓文? (P26) 石鼓文是指刻在石碣上的文字。唐初在天興縣即今陜西鳳翔發(fā)現(xiàn)十個石碣,因石碣形似鼓,故又稱為石鼓。每個石鼓上刻著六七十個字的銘文,這些銘文主要是歌頌田獵宮囿的四言詩。據(jù)學者考證,這些石鼓約刻成于春秋戰(zhàn)國之交,即秦悼公厲公之世。 21. 石鼓文、小篆與西周金文有什么關系?(P26) 石鼓文、小篆從筆法、形體均與西周金文有明顯的繼承關系。 22. 為什么說小篆不是李斯創(chuàng)造的?李斯對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哪些?(P27—29) 秦小篆是襲西周金文的傳統(tǒng)
60、而形成的,李斯等人只是整理秦國文字。李斯對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一、劃一各種偏旁的形體,使之固定。二、確定偏旁在字中的位置,一般不再隨意變換。三、字的形旁確定,一般同字不能用不同的形旁。這樣一來,漢字的形體基本趨于定型化。 23. 六國文字有什么特點?(P30) 六國文字的特點有二:一是草體或俗體流行;二是文字異形。 24. 什么是隸書?隸書是如何產(chǎn)生的?(P30—31) 隸書是在篆書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一種字體。一般分為古隸和漢隸。古隸是指早期的隸書,漢隸則指漢代逐漸成熟的隸書。隸書當在戰(zhàn)國末期就產(chǎn)生了,它是在秦國篆書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 25. 古隸和今隸有什么區(qū)別?(P33) 古隸是在
61、戰(zhàn)國末期秦國篆文草體的基礎上形成的,今隸(即漢隸)是在古隸的基礎上形成的。前者還有較多的篆書結(jié)構(gòu)特點,而后者更加規(guī)整,筆法幾乎完全脫離了篆體,而且逐漸形成了波挑的筆勢。所謂“波勢”、“挑法”是指較長的橫劃,先向左微頓,然后向右稍帶波浪式,收筆時有捺腳并略向上挑。撇劃收筆時也略向上挑。整個字形逐漸從略呈長方形變成略呈扁方形。這種筆勢的出現(xiàn),說明隸書已經(jīng)從古隸演變成漢隸,隸書已經(jīng)成熟了。這種發(fā)展,到東漢時期已經(jīng)完成。 26. 隸書對篆書字形結(jié)構(gòu)的改造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P33—35) 從篆文發(fā)展成隸書,除筆法筆勢的改造之外,更主要的是字形結(jié)構(gòu)的改造,這種改造,主要是簡化。(1)將篆文的圓轉(zhuǎn)相
62、連的筆劃,分解成平直的不同的數(shù)筆。(2) 將篆文相同的偏旁轉(zhuǎn)化為不同位置的不同的寫法。(3) 將篆文不同的部件歸并為相同的偏旁。(4) 將篆文復雜的筆劃省并為簡單的筆劃。(5) 將篆文繁雜的字形省略一部分。 27. “隸定”和“隸變”有什么不同?(P35) 漢末人用隸書的筆法來書寫古文字的字形,人們稱之為“隸古定”,后來有人把用楷書的筆法書寫古文字字形稱作“隸定”;而“隸變”則是指由篆書演變?yōu)殡`書,這是指漢字構(gòu)造方式的變化,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隸定”和“隸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隸定”和“隸變”所形成的字形是不同的, 28. 什么是草書?廣義草書和狹義草書的概念有什么區(qū)別? (P
63、35—36) 所謂草書,有廣狹二義。廣義的草書指各種字體的草率寫法;狹義的草書專指漢字演變中產(chǎn)生的一種特定的字體。廣義的草書教材稱為草體。 29. 說明楷書和今隸的異同。(P36—37) 楷書又名正書或真書,是漢字隸揩階段的重要字體。這種字體是在漢隸草體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受了草書的影響。 楷書和今隸在形體構(gòu)造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在筆法上有所改造??瑫鴴仐壛私耠`的波勢挑法,筆劃橫平豎直,不再有波勢,收筆也不再上挑,而一般以頓筆收筆。左撇不再有較粗的收筆,而是采用了草書的細尖。右捺也去掉了今隸上挑的筆法,但仍保留有捺腳。就整個字勢來說,今隸較為舒展,而楷書較為集中,今隸略呈扁平,而楷書
64、稍顯豎長。 30.行書是怎樣產(chǎn)生的?行書有什么特點?(P37) 行書是在繼承今隸草體或某些草書的筆法同時吸收了楷書的筆法的基礎上形成的,逐漸成為介乎楷書與今草之間的一種字體。特點是:它沒有固定的規(guī)矩,寫得接近楷書的,叫做行楷;寫得接近草書的,叫做行草??傊?,行書比草書規(guī)矩整齊,容易辨識,又比楷書自由靈活,便于書寫,是人們?nèi)粘鴮懙某S米煮w。 第三章 漢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 1.什么是六書?(P38) 六書是傳統(tǒng)分析漢字結(jié)構(gòu)的一種說法。六書之名始見于《周禮》。首次說出六書內(nèi)容的,是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藝文志》,它說:“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yǎng)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
65、聲、轉(zhuǎn)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卑喙堂鞔_指出六書是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zhuǎn)注、假借等六種造字的方法。漢末鄭玄《周禮注》引鄭眾的解釋:“六書,象形、會意、轉(zhuǎn)注、處事、假借、諧聲也?!睂α鶗忉屪钤敿毜臐h代學者是許慎。許慎作《說文解字》,他在《敘》中說:“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2. 說明漢儒對
66、六書說明的異同。(P38—39) 班固、鄭眾、許慎都是漢代的學者,他們對六書的解釋,名稱用字及次序有所不同:班固在他所作的《漢書·藝文志》中指出六書是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zhuǎn)注、假借等六種造字的方法;漢末鄭玄《周禮注》引鄭眾的解釋:“六書,象形、會意、轉(zhuǎn)注、處事、假借、諧聲也”;而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指出的六書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班固、鄭眾、許慎三家對六書的解釋,雖然名稱用字及次序有所不同,因其同出一源,基本內(nèi)容和思想是一致的。這是漢儒古文經(jīng)學派對漢字造字理論的認識。這一理論認識因許慎作有《說文解字》,用它分析了9353個漢字,對后世影響很大,一直是后代學者分析漢字所遵循的標準。 3. 清代學者戴震對六書是造字之本提出質(zhì)疑的根據(jù)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理論?對后世有什么影響?(P39) 清代學者戴震對六書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質(zhì)疑。他提出“四體二用”說,他說:“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為字之體,轉(zhuǎn)注、假借二者為字之用?!边@就是說,他認為只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轉(zhuǎn)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戴震的理論,雖也有人反對,但得到清代諸多說文家如段玉裁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題黨課講稿:以高質(zhì)量黨建保障國有企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
- 廉政黨課講稿材料: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總體戰(zhàn)涵養(yǎng)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 在新錄用選調(diào)生公務員座談會上和基層單位調(diào)研座談會上的發(fā)言材料
- 總工會關于2025年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的工作匯報材料
- 基層黨建工作交流研討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
- 糧食和物資儲備學習教育工作部署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
- 市工業(yè)園區(qū)、市直機關單位、市紀委監(jiān)委2025年工作計劃
- 檢察院政治部關于2025年工作計劃
- 辦公室主任2025年現(xiàn)實表現(xiàn)材料
- 2025年~村農(nóng)村保潔員規(guī)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貫徹中央8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4篇
- 開展深入貫徹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3篇
- 在司法黨組中心學習組學習會上的發(fā)言材料
- 國企黨委關于推動基層黨建與生產(chǎn)經(jīng)營深度融合工作情況的報告材料
- 副書記在2025年工作務虛會上的發(fā)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