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因“生”動而生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因“生”動而生動(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因“生”動而生動
【背景】:
時間:2014年3月5號上午第三節(jié)課
地點:石河子第二中學高三(13)班
科目:高三數(shù)學
班級情況:該班為過渡實驗班,班級有54名同學,大多數(shù)同學成績中等偏上,近8名同學學習數(shù)學比較困難,部分學生學習不夠自覺、作業(yè)完成情況不是很好,有應付作業(yè)的現(xiàn)象,平時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能夠積極討論發(fā)言。
課型:高三復習課
【主題】: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因“生”動而生動
《高中數(shù)學課程課標》中強調(diào):數(shù)學教學過程要始終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不僅有教師的“教”,更有學生的“學”。但在實際
2、操作中,特別是高三復習中由于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教學進度跟不上,往往在耗時較多的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惜時如金,分秒必爭,稍不順利便包辦代替。
以下這個教學案例是在改變以往的復習課“學生課前做題——教師課堂精講——學生課后改錯、做題”模式中,在課堂中試圖放開手來,由學生來講,講結(jié)果、講思路、說方法、相互點評、互相補充、相互探討新的做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有許多課前未曾想到的教學效果,深感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給學生一個舞臺,他們必然會創(chuàng)造出讓我們自豪的成就。
【情景描述】:
在講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zhì),有這樣一題:
3、已知橢圓和兩點A(1,2),B(3,4)。若線段AB和橢圓沒有公共點,求a的取值范圍。
學生1(板演):,直線AB的方程為,代入橢圓方程化簡可得
,由,又,
所以
師:有什么問題沒?
生(同聲):沒有。
師:請再讀一遍題目。
生2:有問題,題目要求橢圓與線段AB沒有公共點,而生1求得a的范圍是直線AB與橢圓沒有公共點,縮小了范圍。
師:怎么處理呢?
過了一會,學生仍沒有反應,老師開始啟發(fā):一條定長的線段AB與橢圓沒有公共點,怎樣擺放呢?同時在黑板上畫了橢圓的示意圖。老師掃視著學生,不再說話。
生3::把線段放在橢圓內(nèi)部或橢圓外部。
大部分學生保持認同,老師便請生3給大家講
4、講。
生3:當線段在橢圓內(nèi)部時,只需兩端點A,B在橢圓內(nèi)部
即
同理,當線段在橢圓外部時,只需A,B兩點在外部
即
所以a的范圍或。
隨后陸續(xù)有幾位學生對這一做法進行點評,評價較高,大部分學生認為生3講得很清晰,個別學生面露難色,不置可否。
師:大家都感覺沒疑問了?
聽老師這么一問,學生覺得可能哪里有問題,又開始思考,各組同學開始討論。
生4有點激動,急不可耐的走向講臺,用一支粉筆代表線段AB,邊比畫邊說:第二種情況不對,當A、B在橢圓外時,有可能線段與橢圓有公共點。大家恍然大悟!
師:怎么辦呢?
生4:還沒想好。只是直觀感覺這種方法有漏洞。
老師表揚了生4,同時期待著
5、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生5在小組成員的慫恿下舉了手,不太自信地說:這種情況用生1的做法來處理。還沒等生5說完,其他同學嚷開了,認為這肯定不行,這樣會縮小范圍。
師:看來生5對判別式情有獨鐘啊!能大膽地亮明自己的觀點,接受別人的質(zhì)疑難能可貴!哪名同學再講講?
生6:我們小組覺得線段是有范圍的,應該用實根分布來處理。
線段AB:,代入橢圓方程可化簡得
依題意,該方程在區(qū)間上設有實根。令
則應有:⑴或⑵或⑶
進而得或
所以a的范圍或。
突然生7叫起來:這不與生3的答案一樣嗎!
師(故作驚愕狀):對呀!怎么回事?難道生3的思路是對的?是否該為生3平反呢?
生8:生3的做法好像是對的,
6、A,B兩點都在第一象限,斜率又是正的,應該可以數(shù)形結(jié)合吧!
教室里有點混亂,同學們亂七八糟,有的點頭,有的皺眉,有的搖頭晃腦,有的凝神靜思,有的埋頭苦算,有的嘴咬筆桿出神
師:生3和生6的解法不同,但殊途同歸,得出了相同的答案,生6的做法大家是認可的,生3的做法到底對不對呢?
經(jīng)過畫圖、描點、討論,師生達成共識:就本題而言,兩種做法都是對的,生3的數(shù)形結(jié)合,解法簡潔直觀,但若點的坐標做適當調(diào)整,這種解法有可能出錯,比如Kab=-1的情形,因此解法不具有普適性。而生6的解法體現(xiàn)了解析幾何的本質(zhì)特征: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了幾何問題。這種解法屬通法,但運算量較大,需要較強的的思維縝密性和較強的運算能
7、力,兩種解法各有千秋,相得益彰!平時的學習中若能珠聯(lián)璧合,定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正當大家準備進入最后一題的展示和討論環(huán)節(jié)時,生9舉起了手。
生9:考慮到A,B兩點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進一步簡化解題過程。只需數(shù)形結(jié)合知A在橢圓外或B在橢圓內(nèi)即可即 ,可得到正確結(jié)果。
師生都向生9投去了贊許的目光。
下課鈴響了,由于本節(jié)課在討論環(huán)節(jié)節(jié)外生枝,老師“袖手旁觀”“放任自流”,導致本節(jié)課中的最后一道例題及課堂小結(jié)環(huán)節(jié)沒能完成,顯得課堂不夠完整。
【課堂反思】:
心理學指出:“經(jīng)常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學有所獲?!?
1、課堂教
8、學應隨機應變,充分利用課堂的生成資源
由于學生個體知識、閱歷、認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性,使得學生們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思考與認知,由此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課堂“生成”。當學生并不完全行走在課堂預設的軌道上時,師生進行互相調(diào)整,積極利用生成的教學資源,這是一種本身的課堂,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即使不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也一定是高效的課堂。
2、“生”動是使課堂生動的必要條件
心動是前提,行動是關鍵,“生”動是保障。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的備課花費了大量心血,做足了充足的準備。在課堂上往往呈沉浸在自我精心的設計之中。雖然老師的激情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回感染學生,但更有可能讓學生成為“被感動”
9、的“看客”,而這些“看客”中有許多會出現(xiàn)在“課堂中聽的懂,作業(yè)卻不會”甚至于“看熱鬧”的現(xiàn)象。課堂上只有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本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了,學生投入到火熱的思考之中了,生動的課堂才可能出現(xiàn)。當我們不再陶醉于濤濤不絕的講解,而強烈地關注“學”的狀態(tài)時,我們便真正意義上的進入了課改大門了!
3、激勵評價,熱情被帶動,讓“生”動來自激勵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比爾蓋茨曾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毙睦韺W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
10、休止的追求意念。從這些話語中我深深地感悟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找到他們可取之處進行激勵評價,讓學生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獲得被尊重的快感。
高考是由學生來考,題是由學生來做,講得再多,即使全部都聽懂也不代表學生能做題,會做的也不代表熟練,高考不是在一個常態(tài)環(huán)境下進行的事情,一進考場學生沒有不緊張的,在緊張的情況下僅僅會了也難以應對,還要達到熟的程度,對重要知識一定要爛熟于心,這樣用起來才得心應手。所以我們需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相信學生,給學生舞臺,由學生來展示,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表述能力。這節(jié)課也是在逐步地嘗試,放開手來由學生發(fā)揮,做好導演,由學生來“奏唱”,在課堂的進行過程中往往可以獲得許多意外的收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