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在星空中(一)》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在星空中(一)》說課稿(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在星空中(一)》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宇宙》中的第6課。本單元前4課是通過推測、模擬實驗、實際觀測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運行規(guī)律;第5課則把空間范圍擴大到了太陽系,通過建模的方法來認識太陽系的組成;而從本課開始把空間范圍又擴大到整個宇宙,本課將繼續(xù)通過建模的方法來建立星座的空間概念,即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教材中的第一個活動是了解星座,在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過這樣簡單的文字表述,學生對于這一概念是難于理解的,教師通過模擬星空來幫學生建立對星座的初始印象,第二個活動是建一個“
2、星座”模型,通過建?;顒訉W生才真正建立“星座”這一科學概念,第三個活動則是認識星座,通過認識大熊座和小熊座來讓學生學會在夜空中找星、辨認星座的方法,從而使學生課后能真正去觀測星空,為后面一課的開星空觀測交流會做準備。
二、學情分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我的教學則始于對學生的認知及實際情況的了解。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能力,也已經形成了較好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學生已經學習了宇宙空間中地球與月球的相關知識,掌握了進行模擬實驗的能力,對宇宙中的其他天體也有了一些了解,但還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jù)上述教材的分析,考慮到學生的已有基礎,我制定了
3、以下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圖形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
過程與方法:
1.制作星座模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釋;
2.嘗試根據(jù)星座的特征觀察星座,并用圖畫做好相關的記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對天文方面的興趣,認識到較長時間內持續(xù)地觀察星座是必要的;
3.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意識。
根據(jù)確立的三維目標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建立正確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
4、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
教學難點:制作星座模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釋。
四、教學方法
在學法和教法的選擇上,我力求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探究為主線”的原則,基于本課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及學習規(guī)律,采用以下學法:比較學習法、合作學習法、觀察法、歸納法。本著“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原則,體現(xiàn)小學科學課的學科特點,我采用的教法有:發(fā)現(xiàn)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問題情境教學法、談話法。
五、教學準備
本課的教學準備分為兩部分:
學生分組材料:橡皮泥小球、投影燈、模型板、記錄紙板、記號筆、尺子、鐵架臺。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
5、件、學生分組材料一套。
六、教學程序
基于以上分析和準備,為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程序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情境激趣,導入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驅力。這里我巧妙設計情境“在晴朗的夜空,你能看見什么”,利用一首配樂詩朗誦提出研究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通過觀察全天星空圖,讓學生感受到天空中星星太多,不知道如何觀察和探究,引出觀察方法“星座”,讓學生懂得“星座”的科學概念。
(二)建
6、立模型,探究問題。
建立一個星座模型并能對模型進行合理的推理和解釋是本課的重點及難點?!墩n標》中指出:以科學探究作為最重要的學習方式。科學課學習是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立科學概念,掌握科學方法,形成科學思維的過程。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建立星空模型,同時建立完成后,留給學生一部分觀察和討論的時間,展示小組建立的“星空”模型,最后找出各組之間的相同和不同,并嘗試說說為什么相同的實驗器材會出現(xiàn)不同的投影結果。在引導中,讓學生知道是投影的位置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結果。然后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了解“北斗七星”的形狀是我們從地球這一個角度所看到的情況,接著通過提問,“是不是其他小組的投
7、影就不是北斗七星”,最后通過3D動畫演示,讓學生體會到如果從宇宙中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形狀會不相同?!蓖ㄟ^提問:北斗七星中的七顆恒星距離地球一樣遠嗎?讓學生在討論中形成這樣的認識:遠近不同的恒星在地球上看不容易分辨。教師用星座模型側面對著學生讓學生看清這些恒星確實不在一個平面上。結合課件認識這些恒星距離地球的遠近。然后小結星座的奧秘: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從不同角度觀察,它的圖像會不同。
(三)聯(lián)系生活,應用拓展。
這一環(huán)節(jié)自然過渡到日常生活中,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認識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標志和小熊星座上的北極星,并找到如何通過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的方法,從而
8、學會在沒有其他工具的情況下在夜間辨認方向的方法。最后,通過一個電腦軟件《觀星臺》,讓學生在課后能進一步的觀察探究天空中的星座,實現(xiàn)了“科學課程具有開放性”的教學理念。我們的科學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堂,更多的是學生在課外進行研究,利用掌握的基本科學知識和技能來研究周圍的世界,這也是學生科學素質的體現(xiàn)。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簡明地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結構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因此,我將板書設計成課題名稱加上學生的建模觀察記錄表,觀察記錄表就是學生在建模過程中畫出的北斗七星的投影。
6.在星空中(一)
(粘貼10組學生畫出的北斗七
9、星的投影)
八、教學設計特色
《在星空中(一)》這一課是教科版六下小學科學《宇宙》單元第六課時的內容,本課學習的重要目標是通過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讓學生客觀真實地去認識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確的有關星座的概念。
1.對建立一個“星座”模型的設計。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建立模型,樹立正確的星座的概念,教科書設計讓學生按要求去作紙模,打孔掛線吊小球。然而在試教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這樣就會減少學生對模型的觀察與思考的時間。另外學生抬著懸掛的小球由于不停的晃動,需要學生不斷地去控制小球,對學生活動的有效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鑒于這兩點思考,
10、我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簡化了制作的過程,并利用鐵架臺把模型夾住,這樣就能控制小球不晃動,這樣更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對模型進行觀察與思考;并且,在不斷試教的過程中,我也對整個模型進行了一些改動,比如課本上要求紙板是邊長50厘米的正方形,我當時也嘗試了,但發(fā)現(xiàn)50厘米太大,投影燈很難將7個小球投影完整,而且這也要求投影板也要很大,這樣也不方便最后的展示,經過多次修改,最后定在現(xiàn)在的這個大小尺寸,這也是依照課標的要求,對教材的活化。
2.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設計
現(xiàn)實生活中,星空很遙遠,不便于我們觀察,本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所以,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便于學生的學習。用過
11、很多方法,最后決定用最具有中國代表性的牛郎織女星來引入,而且也有一首古詩符合條件,這樣學生也很有興趣,又能學到一首新的古詩。然后是讓學生如何理解勺子狀的北斗七星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宇宙空間中那七顆星星的樣子,最后考慮直接用PPT做出一個動畫效果更直接,更清晰,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然后進一步要學生了解這七顆星星在宇宙空間中的距離是有近有遠的,最后決定還是以一個3D動畫直接顯示出來會更加生動形象。最后的觀星臺軟件,能夠將學生的興趣繼續(xù)保持住,有利于學生課后利用軟件繼續(xù)觀察,為下節(jié)課的交流做好準備。
九、授課效果
通過對課程的精心設計、綜合運用適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個性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師對教學過程的
12、掌控和個性化處理,達到了教材預設的教學目標、突破了通過建立星座模型,對星座進行合理的推理和解釋這一難點,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要點,而且還能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科學探究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注意力集中,課堂學習氛圍好;學生能夠使用多種表達方式及多種實驗工具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生能夠相互照顧、相互溝通,注重互相協(xié)作,團結合作;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聽”、“看”、“講”、“想”和“做”等多種學習要素相互轉換的有效學習活動。整個授課過程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學習輕松、有樂趣。
十、課后反思
通過上課,我每次都在思考,一堂課短短的40分鐘,我們能給學生留下些什么?這節(jié)課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也給我留下了許多深思和需要探索的地方。
最后對于這節(jié)課,我有幾點思考。
1.實驗之前,對實驗要求的闡述既要詳細,又要簡單明了,只有把實驗要求講清楚了才能保證接下來的實驗順利進行。
2. 在實驗的過程中,老師要適當?shù)囊龑Ш捅O(jiān)控,既不能手把手,也不能完全任由學生自己完成。
3.對于整個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都應該有一個預判,例如,如果在畫投影的時候,出現(xiàn)全部畫出的結果一致時,老師該怎么處理。
4.在課程結束之前,可以設計一些問題或布置一項任務,啟發(fā)和鼓勵學生在這節(jié)課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究宇宙奧秘,實現(xiàn)課程學習的延續(xù)性和拓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