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課后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課后反思(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課后反思
上完《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這節(jié)課,感觸很深,想法也很多.本節(jié)課是課標新增內(nèi)容,由以前的定理,規(guī)定為現(xiàn)在的基本事實,不需要嚴格的證明,主要讓學生去直觀的感受,教學中處理到什么程度,需要我認真思考和把握,再加上課前學生的知識基礎,都是我授課時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在復習導入環(huán)節(jié),復習中的(2)與問題中的(1),只是在條件上有點差別(一個條件是“四條線段成比例”,一個是“直線l1∥l2∥l3”),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比,出現(xiàn)學習“障礙”,我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還不錯,也達到預期效果,在課堂上學生也確實在這里出現(xiàn)疑問,問題(2)是為了讓學生解決簡單問題出現(xiàn)問題(快速將
2、一根繩子分為2:3兩部分),需要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目的是達到了,但在課堂上我處理的有些倉促,因為當時在交流討論時,有的學生已經(jīng)有正確的操作方法,我應該讓學生說出其做法,然后追問其根據(jù),效果會更好一些,但當時可能出于時間上的考慮,沒有這樣做,確實有些遺憾.
在探究的過程中,我是按“特殊→一般→特殊”的順序進行的,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直觀感受,我發(fā)揮幾何畫板的優(yōu)勢,讓直線運動起來,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對應線段,沒有讓學生去“死記”那些所謂的“A”和“X”型的形式,而是通過運動讓學生感受這些不同形式的圖形之間的共性、統(tǒng)一性,從其本質(zhì)上去理解,更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幾何直觀,通過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和回答,
3、我認為效果還是挺好的,最后利用幾何畫板的度量功能,演示結論的一般性,學生對該基本事實都能理解并掌握,達成目標.在這里有些遺憾的就是后期評課老師提出的,在圖上的線段既有直線被平行線所截的,又有平行線被直線所截的,我們要的應是直線被平行線所截的,這里是我在備課時的缺陷,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
在習題安排方面,第1題學生都能順利解決,但第2題,綜合性強,難度有些大,雖經(jīng)過交流,也只能達到80%的學生能完成,不夠理想,如果我提前給學生鋪幾個臺階,解決起來會更理想,這也是我考慮不周的地方.
在小結方面,我本著簡潔實用的原則,沒有讓學生談收獲,而是再次讓學生通過運動去體會“對應線段”各種形式的統(tǒng)一,只是由于時間的原因,沒有讓學生親自進行操作、變換,如果這樣做,我想學生會有更多收獲的.
總之,上完一節(jié)一節(jié)課,需要總結的地方真的很多,除上面提到的那些,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比如啟發(fā)提問的方式,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表揚鼓勵等等,通過這節(jié)課,使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但更明確了自己的差距,我今后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更稱職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