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二節(jié)阿基米德原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十章第二節(jié)阿基米德原理(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物理科八年級(下)導學案
課題:第十章 第二節(jié)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
學習指導
教學目標
1.會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會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實行相關浮力的計算。
教學重點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會用原理公式實行相關浮力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觀看視頻。
二、自主學習
1.先細讀課文,標記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學生結對子實行對學、互學,相互對照答案。
3.由組長檢查組員們的學習和完成情況,并向全班反饋錯誤的問題或
2、不理解的地方,由教師解答。
1.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實驗步驟:
(1)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測出 的重力G物和 的重力G桶;(2)在溢水杯中裝滿水;(3)在彈簧測力計下掛物體并把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記下 的示數(shù)F示,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這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 。(4)用彈簧測力計測出 的總重力G總,則物體排開的水的重力為G排= 。
實驗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3、 。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G排=m排g= 。
2.利用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實行計算時應注意:ρ液是指 的密度,單位是 ,V排 是指 的體積,單位是 ,當全部浸沒時,V排 V物;當部分浸沒時,V排 V物; V物= V排﹢V露
三、合作交流,
匯報展示
在小組組長帶領下實行小組共學,完成“合作探究”題。導學航線:對子互學→小組共學→相互補充→提出問題
1.完成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實驗,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中:
次數(shù)
4、物體重力
物體在水中時測力計示數(shù)
浮力
桶和排開水的重力
桶的重力
排開的水的重力
1
2
2.交流討論下列問題:
(1)在實驗中,能否先將物體浸入液體后再稱出物體和小桶的重力?為什么? 。
(2)物體受到的浮力跟什么因素相關?跟物體的體積、液體的深度、液體的質(zhì)量有沒相關系? 。
(3)一艘浮在河面上的輪船,不裝貨物時,排開水的體積
5、為200m3,則輪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質(zhì)量為7.9kg的鐵塊浸沒在水中。求:①該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②該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F浮。(ρ鐵=7.9103kg/m3)
四、達標檢測
通過鞏固作業(yè),鞏固同學們所學知識,根據(jù)反饋信息,再度交流、點評,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探究,完成鞏固作業(yè)。
2.由正、副組長批改打分。
3.組長把本組錯多的題目提出來,讓全班討論解決。
:
1.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6、 。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G排=m排g= 。
2.小明同學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金屬塊、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下圖表示探究過程及有關數(shù)據(jù).
(1)分析圖B、C、D,說明浮力大小跟 有關.
(2)分析圖 ,可知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
(3)物體完全浸沒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3.一質(zhì)量為5kg的鋁塊,用彈簧秤吊住它,將其放入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有2kg的酒精溢出。求:(1)酒精對鋁塊的浮力;(2)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4.小明同學把一塊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7N,將金屬塊浸沒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7N。求(1)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金屬塊的體積;(3)金屬塊的密度。(g=10N/kg)
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