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整十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案 整十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整十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口算整十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
2.能正確、熟練地用簡便方法進行口算。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幻燈片,蘋果形的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ㄒ唬┮耘f引新
1.口算下面各題:
70×3???? 80×9???? 19×5???? 65×2???? 25×3
57×2???? 23×4???? 32×6???? 19×3???? 37×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2.出示準備
2、題(幻燈逐題出示):
?。?)10個1是[?? ],怎樣列式?(板書)1×10=[10]
(2)10個2是[?? ],怎樣列式?(板書)2×10=[10]
?。?)10個3是[?? ],怎樣列式?(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列式,并寫出得數(shù))
?。?)學生自學第9頁“準備題2”,并填[?? ]
要求學生說一說“……”表示什么?找出規(guī)律,揭示課題。
?。ǘ┨剿餍轮?
1.提出問題。
?。?)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王大媽制作茶葉的情景。
?。?)請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課件回答)
如:王大媽一天能制作茶葉多少斤?王大
3、媽一天制作茶葉多少小時?
?。?)從學生獲得的信息中,選擇并提出問題。
例如:王大媽一天能制作茶葉14斤,10天共制作茶葉多少斤?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14×1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shù)?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例如:14×10????? 14×9+14=126+14=140
14×5×2=70×2=140
10×10+4×10=100+40=140
……
?。?)評價:
根據(jù)學生回答,點評每一種方法,
4、強化學生對口算方法和過程的了解。同時,用點評的方式給學生以表揚、鼓勵,增強學生主動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信心。
3.單項訓練(幻燈出示):
75×10???? 38×10???? 26×10???? 45×10???? 50×10
63×10???? 72×10???? 55×10???? 18×10???? 68×10
?。?)指名說說其中幾題的口算方法。
?。?)討論:
每一小題的積與被乘數(shù)比較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小結:(由學生小結,教師補充)
10乘一個數(shù)(零除外),只要在這個數(shù)末尾加一個0。
4.
5、深入探究:
運用課件繼續(xù)呈現(xiàn)茶農們制作茶葉的情景后,提出新問題。
現(xiàn)在有30個人在制作茶葉,如果平均每人制作茶葉14斤,她們一共能制作茶葉多少斤?
?。?)出示算術:14×3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樣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體驗成功。
?。?)試一試:口算
73×10???? 90×50???? 31×40
(4)引導并總結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較好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十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乘第一個因數(shù),再在乘得的數(shù)的末尾添上一個0。(允
6、許并鼓勵多種不同的口算方法。)
(三)課堂練習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2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結合訂正過程,有意識地選擇兩、三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2.填表:第10頁第4題。
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對全體都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解決實際問題。(小黑板出示)
?。?)45乘10得多少?
(2)60個15是多少?
?。?)寫出4個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積都是480的算式。
讓學生獨立完成,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討論。教師巡視,及時參與學生的討論
7、。
在學生完成后,請幾位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游戲(“練一練”第3.5題有關題目)。
貼出蘋果口算卡片,組織學生做“摘蘋果”的游戲,說明游戲規(guī)則,誰算對卡片上的題,把蘋果摘下來。
最后,比一比哪一組摘的蘋果多。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
?。ㄋ模┱n堂總結
請學生談一談學了今天這節(jié)課的收獲。
附:
教案設計說明
本教學案例重點突出了以下幾點:
1.針對山區(qū)學生的特點,提出了學生熟悉的制作茶葉的問題,真正做到了數(shù)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切合實際。
2.課前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自主地探索,課后解決了實際的問題,體現(xiàn)了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
3.本教學案例的設計是對新課程倡導的“主動、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的嘗試。老師在整個課堂過程中,起到了“引”的作用,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如“教學案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你想知道什么信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及案例中采用的小組討論等,都充分說明這一點。
4.從案例上可以看出,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時時處處在肯定、鼓勵學生的各種見解,并且練習時還采用了游戲等方法,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