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S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xiàng)易考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五年級語文S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xiàng)易考題(6頁珍藏版)》請?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五年級語文S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xiàng)易考題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時(shí)間:__________
1. 按要求完成練習(x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哪一個(gè)字貫串全詩始終?作者是如何描寫喜悅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詩人聽到消息驚喜的情態(tài)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動
2、地表現(xiàn)詩人釋放往日積郁,在突然到來的喜訊面前情感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 閱讀理解。
暖色的夢
路邊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風(fēng)中
謙卑地開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個(gè)小小的夢
纖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溫柔了整個(gè)世界
那幾片單純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滿了淚水
開了又枯萎了
路邊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個(gè)小小的夢
(1)路邊的小花開了,大地做了一個(gè)“小小的夢”,她夢見了什么,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對如些謙卑的小花,“行
3、者的眼眶涌滿了淚水”,你是怎樣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聞雁
韋應(yīng)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寒塘
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1]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________。這兩首詩都是抒發(fā)作者的______________。
[2]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快樂閱讀。
《示兒》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4、??)。
[1]將詩句補(bǔ)充完整。
[2]這首詩是???時(shí)期?(填人名)的絕筆,詩中作者以???的口吻,表達(dá)了詩人對???,?,?的無比渴望。
[3]解釋以下詞語的意思。
九州?。?元:?。無:?。
但:???。?乃:?。
[4]詩中,詩人臨終前的遺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詩人的遺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5]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深切的愛國之情,我還能寫出積累的愛國詩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讀古詩詞,完成練習(xí)。
清平
5、樂(yuè)·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同“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這是一首詞,其中(_________)是這首詩的詞牌名,(__________)是題目。
[2]對“亡賴”的理解正確的是(?)。
A.貶義詞,說明小兒不好好干活,耍無賴?B.褒義詞,頑皮淘氣的意思
[3]表現(xiàn)小兒無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古詩文閱讀。
春 望
[唐]杜甫
國破①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②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③欲不勝④簪⑤。
(注釋)①破:淪陷。②烽火:這里指戰(zhàn)爭。③渾:簡直。④勝:能承受。⑤簪(zān):一種束發(fā)的首飾。
[1]從題目上看,這首詩是作者在______(季節(jié))的時(shí)候?qū)懙摹?
[2]從“草木深”三個(gè)字可以看出長安城的現(xiàn)狀是( ? )
A.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B.草木繁茂,一片生機(jī)。
[3]“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句詩運(yùn)用了______的修辭手法。
[4]詩中反映廣大人民反對戰(zhàn)爭,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的詩句是“________
7、_,_________”。
[5]古詩的最后一句,作者通過描寫______的變化,使讀者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______和______,更加體現(xiàn)詩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 課外閱讀。
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①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yuǎn),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注):①勞歌:送別歌的代稱。
[1]前兩句和后兩句描寫的是否同一時(shí)間的事?作者這樣處理,表達(dá)了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的二、四句寫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的詩眼是哪個(gè)字?請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陂:________ ??? (2)寒漪:_______
(3)腔:________ ??? (4)信口:_______
[2]“山銜落日浸寒漪”中的“銜”字富有表現(xiàn)力,請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
9、童歸去橫牛背”中的“橫”字寫出了牧童的什么特點(di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diǎn),說說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課外閱讀。
舟過安仁①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fēng)⑤。
(注)①安仁: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宋時(shí)設(shè)縣。②篙:撐
10、船用的竹竿或木桿。③棹:船槳。④怪生:怪不得。⑤使風(fēng):詩中指兩個(gè)小孩用傘當(dāng)帆,讓風(fēng)來幫忙,促使?jié)O船向前行駛。
[1]“兩小童”可愛、稚氣的行為是( ? )
A.懶得劃船,收好船槳,讓船自由漂蕩。
B.用傘當(dāng)帆,讓風(fēng)來幫忙,促使?jié)O船向前行駛。
C.明明沒有下雨,卻撐著傘玩。
[2]這首詩寫出了“兩小童”怎樣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人之所以會有詩中的發(fā)現(xiàn),是因?yàn)樗男那槭莀________的。
[4]從整首詩可以體會到詩人像小童一樣,有_________,還可以體會到他對孩童的__________。
10. 閱讀理
11、解。
四時(shí)田園雜興(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長②籬落③無人過,惟有蜻蜓峽蝶④飛。
(注釋)①麥花:養(yǎng)麥花。養(yǎng)麥?zhǔn)且环N春秋皆可種植的農(nóng)作物。②日長:天長了。③籬落:籬笆。④峽蝶:蝴蝶。
[1]詩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初夏農(nóng)村特有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三、四兩句的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閱讀古詩,完成問題。
示兒
_______________
12、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誦并默寫《示兒》。
[2]翻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兒》這首詩表達(dá)了陸游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賞析《示兒》的情感表達(dá)特點(di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閨笛
李白
13、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1]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shí)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guān)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guān)鍵”之說?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課內(nèi)閱讀。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三萬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這里的“三萬里”和“五千仞”都是虛指,分別形容很______和很____
14、__。
[2]“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運(yùn)用了( ?。┑男揶o方法。
A.比喻?B.夸張?C.擬人?D.對比
[3]對前兩句詩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兩句詩意境闊大深沉,對仗十分工整。
B.山本來是不動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偉,而且富有生氣。
C.詩中極力描寫河山的奇?zhèn)邀?,是為了突出祖國的可愛,表明朝廷收?fù)失地的決心。
D.這樣的大好河山,卻陷于敵手,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憤慨。
[4]如果把本詩第三句的“盡”字換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兩句詩表
15、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古詩閱讀。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從軍行”是_____________曲名,內(nèi)容多寫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B.王昌齡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
C.“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不打敗敵人,絕不返回。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渴望收復(fù)中原的愿望。
[3]詩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請做具體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6